1、纽约客:刘慈欣的小说是对极限问题的哲学思考 摘要刘慈欣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文化特色。他的故事是一则则关乎人类进步的神话想象具体,但构局抽象,近似寓言。宇宙中的涡状星云。【编者按】3月6日,美国纽约客网络版刊登了该杂志编辑兼撰稿人乔舒亚罗斯曼对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推荐文章,文章将刘慈欣喻为“中国的阿瑟克拉克爵士”。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的黑洞模型,被科学界称为“有史以来最精准的黑洞模型”。3月4日,北京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发现一个质量相当于120亿个太阳的“超级黑洞”。黑洞形成于时间源头附近,与目前估计的宇宙大爆炸的时间仅相距9亿年。尽管这一黑洞距地球120亿光年,但它周围的类星体(银河系外能
2、量巨大的遥远天体,其中心是猛烈吞噬周围物质的超大黑洞)的发光强度是太阳的420万亿倍,可通过地球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宇宙如此年轻的时候怎么会形成这么巨大的黑洞?”北京大学的带队天文学家吴学兵教授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科学进步让我想起中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位今年51岁的作家不久前还是山西一家水电站的软件工程师,迄今已出版13本小说集。刘慈欣在中国的知名程度好比威廉吉布森(美国加拿大籍科幻小说家);人们常将他比作中国的阿瑟查尔斯克拉克爵士,刘慈欣也将克拉克爵士列为影响自己的作家之一。刘慈欣最受欢迎的小说三体已经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刘宇昆译为英文
3、,三体及其续集也在中国改编为电影。刘慈欣的笔下既有探索之兴奋,也有空间之壮美。在刘宇昆的引荐下,我和刘慈欣通过电邮对话,“诸如光年距离宇宙直径这样的抽象概念,在他的想象中成为具体可感的图像”,让我肃然生敬。他的小说里,一个质量堪比120亿太阳的黑洞很像中国工程师会搭建的东西;十亿年后,当中国的太空飞船遍布宇宙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动手了。转播到腾讯微博中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 CFP 资料美国的科幻小说与美国文化息息相关,这一点不言而喻独立战争、开拓西部、黑色电影、1960年代风行的迷幻剂于是想象中人类的未来通常酷似美国的过去。作为一个美国读者,阅读刘慈欣的乐趣之一在于他的故事完全汲取不同的源头。
4、三体中一大部分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赡养人类中的天外来客,要求重新分配地球上的生产资料,并解释说准备逃跑的资本主义差一点就摧毁了地球文明。在赡养上帝中,几十亿年前,高度进化的外星人在地球上创造了生命,如今他们拖着长长的花白胡须、拄着拐杖走下了太空飞船。“希望你们尽到对自己的创造者的责任,收留我们,”他们说。我怀疑没有哪个西方科幻小说家以如此透彻的方式阐释“孝”这个主题。刘慈欣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文化特色。他的故事是一则则关乎人类进步的神话想象具体,但构局抽象,近似寓言。比如中国太阳,主人公水娃来自一个干旱贫瘠的村庄;前三章中,水娃离开村庄,在矿区工作,随后他来到一个县城以擦鞋为生
5、,最后他来到北京,做了一名高空清洁工。故事在此发生了转折。我们发现原来这是未来世界:中国在太空中修建了一面巨大的镜子,名叫“中国太阳”,以多种方式调解气候。水娃受聘清洁中国太阳的反射镜面。而史蒂芬霍金也生活在太空轨道中,这里的低重力环境有助于他的疗养。霍金和水娃成为朋友,一同在镜面上漫步。(“也许是有了操纵电动轮椅的经验,他操纵太空服上的微型发动机与正常人一样灵活,”刘慈欣在小说中这样解释。)这位物理学家向水娃教授物理规律、宇宙的辽阔,水娃不禁开始思考人类的命运:我们是会探索别的星球,还是在地球上生老病死呢?不久之后,他告别父母,踏上探索星际空间的不归之旅。在故事的末尾,水娃的进步代表了人类的
6、进步。他跨越了巨大的社会、物质鸿沟,但这与他将要踏上的旅程相比,也终将黯然失色。刘慈欣的故事并不总是这样温暖;他对人类未来的设想,将甜蜜的浪漫与残酷的现实结合在了一起。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家们发现太阳将膨胀为一颗红巨星,于是他们建造能将地球发射到其他星球的巨大引擎这一回的“出埃及记”(原指圣经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典故)将持续上百代,期间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将毁灭殆尽。当看见黯淡的太阳渐渐退去,混入群星当中时,主人公情不自禁地叹息,“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故事还指出,这种令人咋舌的计划,正是为保证人类长远生存所必需的。“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人类文明在宇宙间生存繁衍的话,人类必需创造超乎寻常的科技
7、奇迹。”刘慈欣在邮件中写道。我相信科学技术能为我们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实现这种未来的旅程将充满困难,我们也将为此付出代价。其中某些阻碍和代价将会相当可怕,但我们最终能够抵达千阳普照的对岸。不妨引用中国上世纪初的诗人徐志摩从苏联返华后说的一句话,“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与那天堂中间隔着一座血海,人类得渡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然而去向何方呢?人类不可能永存;三体三部曲的最后一卷的部分故事设定在宇宙热寂时期。刘慈欣的故事从两个方面审视生命它既是求生的一次奋力拼搏,也是在局限中束手束脚的行为。在我最爱的故事山(收录于英文版短篇小说集流浪地球)中,刘慈欣以登
8、山来比喻这一矛盾。“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本性,”跨维度的外星探险者如是解释。但是宇宙充满了未知,“我们都还在山脚下”,永远无法抵达顶峰。另一篇小说吞食者中的一个人物说,“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吞食,不停地吃啊吃,不停地扩张和膨胀”。但是你无法永远扩张下去,另一个人物认为,或许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内省的文明”会更好。一言以蔽之,刘慈欣的理性内核是对极限问题的哲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内质的局限?我们应当开拓,还是认命?刘慈欣在邮件中写道,“万事皆有终点,描述无可避免之事不应当被视为一种悲观主义。就拿爱情故事来说:恋人们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们认为这当然是一个乐观的故事。但如果你再加一句一百年后,他们两个都死了。这样故事便是悲观的吗?只有科幻小说能在宇宙这个层面上讲述百年之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