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建项目.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21802 上传时间:2025-0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建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建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 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2.1 原项目 2.1.1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汕头市升平工业区沿河路,所在区域隶属鮀江街道。该区域属工业用地。 2.1.2 投资情况 原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15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000万元,设备及配套设施投资500万元。 2.1.3 生产规模、产品销售 原项目年加工原纸(高级木浆纸)7200吨,原纸经加工后成为“花姿牌”高级生活用纸系列,包括软包装抽取式面巾纸、盒装抽取式面巾纸、卷筒纸、纸巾、餐巾纸等品种。产品主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至欧美、中东等地区。 2.1.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原项目劳动定员为160人,实行正常工作制度,日生产8小时,年工作日为310日。 2.1.6 生产及配套设施 2.1.6.1 生产设施 原项目共有12条生产线,主要设备有盒装抽取式折叠机10台(套)、餐巾纸折叠机2台(套),均产自广东南海,以及纸巾包装生产线、装箱机等生产设施一批。 2.1.6.2 配套设施 配套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套,作为项目备用电源。 2.1.6.3 污染治理设施 (1) 生产废水 原项目厂区废水主要来源于员工生活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2) 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纸巾废次品、边角料、员工生活垃圾等。建设单位与揭阳市信达纸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其承包运往造纸厂作为原材料重新进行生产利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在厂区内囤积。 2.2 扩建项目 2.2.1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建项目。 建设地点:汕头市濠江区三联工业区。本项目北侧为粤华不锈钢有限公司,南侧为翠康植物营养有限公司,东侧华天富有限公司,西侧隔隔区间路为山地。 2.2.2 投资情况 扩建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8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3000万元(包括土地投资1200万元),设备投资4000万元,配套设施投资800万元,环保投资200万元。 2.2.3 生产规模、产品销售 扩建项目以高级商品木浆板为原料,年产生活原纸3万吨,其中1万吨原纸对外销售至全国各地;在三联工业区厂区进一步将2万吨生活原纸用于深加工,成为一次性高级生活用纸系列,产品包括高档卫生纸、纸巾纸、卫生巾、纸尿裤等。高级生活用纸系列产品主销珠江三角洲以及全国各地。 2.2.5 分期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扩建项目拟分二期建设,具体建设时间及进度见下表。 扩建项目分期建设进度表 项目 时间 内容 第一期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 完成1.5万吨高档生活用纸 第二期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 完成1.5万吨高档生活用纸 2.2.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扩建项目劳动定员为280人,其中前工段员工50人,后加工工段员工230人。前加工工段每年生产10个月,年工作日为260日,实行“三班制”工作制度,每班8小时,日生产24小时,连续性生产;后加工工段每年生产12个月,年工作日为312日,每天工作8小时。 2.2.6.1 生产设施 扩建项目分前加工工段及后加工工段。前加工工段主要设备包括2800mm圆网纸机12台、高浓碎浆机、双盘磨机等;后加工工段主要设备包括国产纸机12台及进口高速纸机2台等等。 2.2.6.2 配套设施 项目新增2台15t/h的锅炉,型号为SHF15-2.45-W (循环硫化床锅炉),锅炉分二期分别配套生产规模建设。配套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套,作为项目备用电源。 2.2.6.3 污染治理设施 (1) 生产废水 扩建项目拟于厂区西北方向靠近北侧边界建设白水回收处理站。拟建一套白水循环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1500m3/d,处理系统构筑物包括格栅渠、集水池、絮凝沉淀池、回用水池、浆渣池等。 (2) 废气 扩建后2台15t/h燃煤锅炉(型号SHF15-2.45-W)的废气采用高效实心喷雾脱硫除尘法进行处理。项目废气经治理后锅炉烟气经一根45米高,直径1.4米的烟囱排放。 (3) 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在厂区内囤积。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等。建设单位与汕头市濠江区利升建筑材料厂签订协议书,炉渣、粉煤灰、污水处理站干化后废纤维污泥统一由运往厂作为建材进行生产利用,具体要求详见附件。扩建部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项目干化污泥中含有须经《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比,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项目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的要求,符合国家环境政策中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要求。 二、主要评价结论 2.1 项目政策相符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其选址于汕头市濠江三联工业取工业用地,对外交通便捷,原辅料供应充足,生产工艺流程顺捷流畅,水、电等公用工程配套完善,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可行。 2.2 项目污染源评价结果 (1) 生产工艺及资源能源消耗 项目生产主要是以商品木浆为原料。纸浆原料采用机械碎浆设备,使其与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均一的混合液,再经筛选、净化系统,纤维悬浮液通过精磨浆系统处理,进一步分离纤维,经过一定的工序抄造成纸。年消耗商品木浆21200t/a、分散剂6t/a。项目年总用水量82.4万t,补充新鲜用水总量18.0万t;年耗电量1000万kW.h,耗煤量为10005t。 (2) 污染物排放情况 ① 废水 扩建项目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厂区废水经厂区总排口排入厂址西北侧的排污沟,汇入濠江。 项目生产废水经白水循环处理系统处理后,水质浓度均低于《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中相关标准,除95%循环回用外,约有115t/d排放。正常情况废水达标排放时,总排放口处的废水总量为243.2 t/d,CODCr排放总量为144.44kg/d、BOD5排放总量为32.58kg/d、SS排放总量为48.64 kg/d。其中生产废水排放为12吨/吨(浆),符合《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中新建企业20吨/吨(浆)的废水排放定额要求。 ② 废气 扩建项目生产所需蒸汽由2台15 t/h燃煤锅炉提供,锅炉燃煤烟气经水膜除尘处理,并按推荐的脱硫方案进行处理后,废气排放量为65456Nm3/h,主要大气污染物SO2、烟尘的排放量分别为10.4kg/h、6.8kg/h,排放浓度分别为159mg/m3、104mg/m3,均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二类区域第二时段)。 工艺废气来源于造纸车间上浆、烘干等工序产生的湿尾气;原料(废纸)和产品在装卸、运输过程会产生少量粉尘,其排放量均较小。项目使用160kW柴油机组,燃用轻柴油时耗油量约135kg/h,二氧化硫排放量0.09kg/h,氮氧化物排放量9.6kg/h,THC排放量7.2kg/h。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仅用于停电时发电照明,一般情况下项目运作均使用市电,不会产生燃烧废气。 ③ 噪声 扩建项目噪声来源于造纸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系统等设备,以机械噪声为主,噪声源强在70~90dB(A)之间。各车间、站房中的声源经叠加后的声级约在78~90dB(A)之间。 ④ 固体废物 扩建项目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22.78t/d,其中炉渣、粉煤灰为5.4t/d;制浆废渣约9.2t/d;水处理系统干化污泥约8.1t/d;生活垃圾0.08t/d。制浆废渣9.2t/d重新投入造纸生产线,实际产生固体废物为13.58t/d。 14.1.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评价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1) 水环境 调查水域濠江已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污水的影响,水体水质达不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在所有监测指标中,粪大肠菌群、溶解氧、石油类、铅部分断面出现超标现象。其中粪大肠菌群平均值超标0.16倍。 项目附近西坑水库水体水质较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 (2) 环境空气 场址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总体良好,调查区域SO2日总平均浓度为0.034mg/m3,NO2日总平均浓度为0.034mg/m3,PM10日总平均浓度为0.050mg/m3,日总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3) 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场址周围测点噪声昼间Leq值在46.8dB(A)~51.5dB(A)之间,平均值为49.3dB(A);夜间Leq值在40.7dB(A)~43.9dB(A)之间,平均值为42.4dB(A),昼间、夜间Leq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14.1.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扩建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锅炉房和配套污染防治设施的施工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扬尘、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污染等。 14.1.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濠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结果表明: ① 正常排放,即废水处理达标且95%回用的情况下,在评价范围内所引起的CODcr浓度增值为0.0015~0.0126mg/L,最大浓度增值占海水二类标准的0.12%。可见,评价范围内所引起的CODcr最大浓度增值出现在濠江距离排污口下游10米处,其影响较小。 ② 非正常排放(Ⅰ),即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达标未回用直接排放情况下,在评价范围内所引起的CODcr浓度增值为0.0149~0.1258mg/L。可见,评价范围内所引起的CODcr浓度增值对濠江纳污水体影响相对加剧。 ③ 非正常排放(Ⅱ),即污水处理站废水未处理未回用直接排放情况下,在评价范围内所引起的CODcr浓度增值为0.0654~0.5535mg/L,最大浓度增值占海水二类标准的5.27%。可见,评价范围内所引起的CODcr浓度增值对濠江纳污水体影响较大。 预测结果可见,污染物沿下游逐渐稀释扩散,浓度会逐渐降低,项目废水正常排放情况下,预测废水排放对纳污水体影响很小。但濠江水体具有养殖、增殖功能,因此为避免对濠江造成影响,项目外排废水经严格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并应杜绝事故性排放。项目应立足自身的建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加大末端治理力度,废水应经严格处理达标后并确保污水回用率方能排放,杜绝事故性排放。 (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对扩建项目2台15t/h锅炉满负荷运行时,锅炉烟气正常排放(处理达标排放,烟囱高度45m)情况下进行预测和评价。其大气预测结果如下: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正常排放时锅炉排放的SO2和PM10 1小时平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对周围主要评价点影响不大;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在正常气象条件及静风气象条件下SO2、PM10对周围大气环境以及主要评价点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建设单位必须确保项目烟气治理设施正常高效运行,烟囱高度不低于45m,并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 (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扩建项目排放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大,厂区各边界噪声预测总值在34.1~58.6dB(A)之间,对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可知,昼间各边界噪声排放均达标,夜间北边界超标8.6dB(A)。 将项目厂区各边界等效声级预测值叠加环境背景值,得出昼间等效声级叠加值在48.8~59.2dB(A)之间,夜间等效声级叠加值在42.8~58.8dB(A)之间,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可知昼间各边界均符合标准;夜间北边界出现超标现象,超标达到8.8dB(A)。可见,扩建项目达到总生产规模时,厂区排放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北边界影响较大,主要是建设单位将锅炉房及污水处理设施等辅助设施均布设在厂区靠近北边界的地方所致。 由于项目关注的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厂址远远大于上述达标距离,厂址北方向靠近山地,由此可预测项目扩建后的运营噪声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尚未构成危害,对区域整体声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虽地处三联工业用地,为降低扩建项目排放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确保厂区边界噪声达标排放。 (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扩建项目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22.78t/d,实际产生固体废物13.58t/d。建设单位已落实汕头市濠江区利升建材厂收购煤渣和粉煤灰;生活垃圾外运卫生填埋;干化污泥中必须经鉴危险废物别,如经《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比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置,不对外排放,对环境影响是较小的。 (5) 锅炉运行安全事故风险分析 项目燃煤蒸汽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操作人员不按规范进行操作,很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14.1.7 污染治理技术及防治对策分析 扩建项目配套的白水循环处理工艺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但依然有改进的必要性。生活污水及锅炉除尘废水应另行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采取高效实心喷雾除尘法进行锅炉烟气的除尘治理,按推荐的钙法脱硫方案进行烟气的脱硫治理,并保证锅炉烟气使用一根不低于45m的烟囱作为扩散排放条件,则烟尘和SO2可以达标排放。 对于扩建项目的噪声控制可从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控制和个体防护三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措施。 扩建项目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均100%进行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生活垃圾拟日产日清,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工业固体废物中,煤渣及粉煤灰由汕头市濠江区利升建材厂统一收集综合利用;干化污泥中如经《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比,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14.1.9 清洁生产分析 扩建项目在清洁生产水平等级为二级,即总体上处于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项目在资源能源利用上还存在较大的清洁生产空间。 14.1.10 环境社会经济损益 项目达到最终生产规模时计划年产值25000万元,年创税利约846万元,投产后约10~12年可以回收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较短,投资风险较小,经济效益明显。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另一方面,其建设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如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增加污染负荷,加重环境压力。扩建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分析结果可见,扩建项目总投资能满足环境管理要求,项目环保投资所占比例较高。建设单位应按计划落实配套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14.1.11 公众参与 公众意见调查方式采用发放书面问卷调查表和网上公示的方式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发出调查表110份(单位7份,收回7份,返回率100%;个人90份,收回81份,返回率90%)。本次公众参与工作主要调查位于项目环境(含风险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单位代表和个人代表,所占比例均大于70%。 单位调查表明:100%的单位知道本项目的建设,认为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确定本项目的建设是否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85.7%的单位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不造成影响,仅有14.3%的单位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轻微影响; 100%的单位满意本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赞同本项目的建设。 个人调查表明:100%的个人公众知道本项目的建设,95.1%的个人公众认为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100%的个人公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91.4%的个人公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轻微影响,有8.6%的个人公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97.5%的个人公众满意本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但有2.5%的个人公众不本满意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不满意的理由是认为目前情况不明;100%的个人公众赞同本项目的建设,。 14.2 建议与要求 鉴于本项目的污染特征、污染治理水平、环境现状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以下环保方面措施和建议: (1) 要严格执行“三同时”(主体建设工程和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贯彻排污口综合整治政策,落实配套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2) 作好施工期的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洒水、物料封闭或半封闭运输等方式减少扬尘;缩短开挖时间、避开雨季、修建围堰、排水沟或截水沟、厨房含油废水采用隔油措施等,以减少施工废水对纳污水体的影响;减少土石方开挖量、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施工结束后应对场地进行绿化,避免水土流失;中午12:00-14:30及夜间22:00-翌晨7:00时段内禁止施工作业,严禁采用锤击打桩,应采用静电液压打桩;对于装修垃圾应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材料,应运往专用垃圾场填埋。 (3) 制订节能减排运行体制。建立有效的水循环回收系统,确保工艺水回用率现有项目达到95%以上。挖掘节水潜力,进一步提高工艺用水循环回用率,降低新鲜水用量,减少外排废水产生量。 (4) 现有项目污水处理工艺应进行优化,污泥应经压滤脱水处理后,外运填埋处置。扩建项目调节池容量应达到1500m3,确保废水处理站自身有较强的均质调节能力,同时在废水处理设施故障时,能做为应急事故池使用;生化池、初沉池、斜管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应汇入干化污泥池,污泥经《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比,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全厂生活污水另行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 (5) 锅炉废气治理方面,采用优质煤种(含硫率≤0.6%)为燃料;锅炉烟气采用水膜除尘工艺处理,应确保除尘率不低于98%;建议配套脱硫设施,控制脱硫率不低于80%;锅炉烟囱高度应不低于45m的。 (6) 作好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扩建项目设一根烟囱和一个污水总排放(采样)口,应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废气采样口的设置应符合《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并便于采样监测,采样口位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其位置由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确认。废水总排放口要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和采样点。 (7) 噪声控制从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控制和个体防护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先进低噪声型机械设备;合理布局噪声源,尽量将主要噪声源集中布置;对噪声污染大的设备配套减振降噪措施,主要噪声源(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制浆车间和造纸车间等)应使用隔声或加贴吸声材料等。通过合理布局以及隔声、消声、吸声、减振等技术对噪声源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厂区边界噪声达标排放。对作业工人配套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执行“三同时”制度。 (8) 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台帐。项目干化污泥每年至少一经《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比,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严禁焚烧废塑料和废纸。从资源综合利用出发,建议灰渣全部综合利用(供建材厂、制砖厂作生产原料),并采取措施减轻二次扬尘的污染。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后定期定时运送至区外进行填埋处置。 (9) 从加强原材料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加强物料的循环回用和综合利用、强化企业管理和提高综合利用率等方面着手,提高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 建议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厂区道路两旁在不妨碍作业的条件下可种植行道树,树种以常绿且生长快、耐旱、抗风力强为主,如棕榈等常绿植物。废纸堆存车间和打浆车间应注意做好通风、消毒等卫生工作,其周围应种植吸尘、防尘的绿色植物。 (11) 制订环境管理制度,做好环境监测计划,建立应急处理反应机制,制订应急反应预案。尤其是出现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故障时,应启用应急预案,尽可能减少对濠江的不利影响。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建设单位应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锅炉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12) 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树立清洁生产思想,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通过节约原料、良好的企业管理、合理的工艺改进和先进的设备等途径,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13) 实施总量控制,推荐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如下: 扩建项目工业源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3.6万t/a、CODCr总量控制指标为3.23t/a。锅炉废气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65456×104Nm3/a,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26.90t/a,烟尘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4.20t/a。固体废物总量控制指标为0。 (14) 建设单位应与公众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及时充分吸纳公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达到“全员参与”的最终目的。并付诸行动,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切实保护好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 本项目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充分落实本报告书的环保措施及建议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考虑,汕头市万安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建项目在汕头市濠江区三联工业区的建设生产是可行的。 第9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