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重点)。2. 举例说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难点)3. 概述古猿到人的演化。(重点) 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对人类的起源的探究,打开学生思路,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要用事实来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古猿演化成人类。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投影大量的图片,
2、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资料,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实现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授2分钟展示图片:人类起源的各种神话质疑:人类是如何来的,又是怎样进化的呢?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找寻答案。学生各抒己见:生1:女娲造人。生2:上帝造人。生3:古猿进化来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15分钟知识点一:人类起源于古猿首先,我们来认识几
3、种动物。请看课本P26图5.2-2。思考问题:1.图中有几种动物?2.为什么被称为类人猿呢?请看投影: :学生阅读教材P27图5.2-3,比较人和黑猩猩的某些特征。思考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类人猿还有哪些与人类相似的地方?2.类人猿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类人猿与人类的这些相似性。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理论。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中,论述了人类起源于动物,明确指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人类由以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来的。他们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创论”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4、。请各组同学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过渡语:“事实胜于雄辩”。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人类起源于古猿。首先,我们来看最直接的证据化石。观察课本P28图5.2-4、5.2-5阅读P27第二段内容。思考回答问题:1.有哪些化石证据?2.这些化石显示了什么?3.这些化石说明了什么?4.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找到了哪些人类起源的证据?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小结: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都是起源于古猿。?生1:有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它们统称为类人猿。生2:具有喜、怒、哀、愁的表情,和人类的极为相似。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生1:类人猿与人类骨骼结构基本相同;前肢的肢端都分叉为
5、五指;二者大脑的外形及沟回的构造相似等。生2: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热带森林中。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不能制造工具,也没有语言和文字。甲组学生: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明确地指出:“在我看来,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个祖先分枝而来”。乙组学生:赫胥黎受到宗教神学和学术界保守势力的围攻。1860年6月在牛津大学召开辩论会。赫胥黎以“准备受火刑”的决心参加了会议。进化论的反对者,著名比较解剖学家欧文,故意挑起争论。继而,主教质问:“按照你关于人是从猴子传下来的信念,请问:跟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祖父这
6、一方,还是你祖母那一方?”对于主教的蓄意挑战,赫胥黎予以了有力地驳斥“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有猴子做他的祖父而感到羞职。如果有一个祖先在我的回忆中会叫我感到羞耻,那就是这种人:他不满足于自己的活动范围,却要用尽心机来过问他自己并不真实了解的问题,想要用花言巧语和宗教情绪来把真理掩蔽起来”。赫胥黎捍卫人猿同祖论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经过激烈的争论,很多青年学生站到了进化论一边。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生1:埃及的古猿头骨化石,我国云南禄丰古猿牙齿化石生2:古猿的门齿小,与人相似;犬齿和臼齿发达与猿相似。距今越久远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类人猿越相似。生3: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
7、逐步进化来的。生4:类人猿的血型也有A、B、O、AB等血型;猿、人DNA差异极小;都可患一些常见病,如:天花、感冒、肺结核等。直观感受类人猿的表情与人类的相似性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树立进化论的思想。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阅读,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12分钟过渡语:人类与古猿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是人类与古猿差别的地方更多。同学们请观察投影图片, 图 1猿的骨骼(正面) 图 3人的骨骼 图 2猿的骨骼(侧面) 图 4人的脊柱思考问题:1.找出人和猿
8、在以下方面的差异。(1)下肢骨的长短,(2)脊柱的外形,(3)重心的高低.2.这些差异决定了什么运动方式?过渡语:四足爬行的古猿是如何演化成直立行走的人类?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知识点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古猿演化成人的问题,还要从1200年前说起。那时古猿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森林里,树栖生活。观察图片,同学们猜想古猿的生活状况怎样呢?投影图片: 是的,它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稀树草原是怎样的一个环境呢?请看图片,并用语言描述 问:生活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凶猛的野兽。 师:“生存还是毁灭”,面
9、对恶劣的环境,无尖牙利爪的古猿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不屈不挠,请看图片。 思考问题:1.古猿要战胜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必须要做什么?2.这样做有什么重大的意义?3.古猿身体是如何变得适应于直立的行走而成为早期人类的?4.直立行走对人类的发展和进化具有什么意义?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正是因为直立行走在人类的进化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生1:人类的下肢骨较长;古猿的较短。人类的脊柱呈S形,有较好的弹性;而猿的呈弓形,弹性差。人的重心较低;猿的重心高。生2:人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猿的是四足爬行。观察、思考、回答:生1:生活环境
10、温暖湿润、食物丰富。树木茂密、易藏身躲避敌害。生2:稀树草原气候干燥寒冷、食物匮乏、不易藏身,并且直接面对凶猛的野兽。生3:环境的变化导致大部分森林古猿灭绝,有一些古猿退向森林深处,逐渐演化成现在的类人猿。而另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直接面对猛兽等恶劣的环境。观察图片思考回答:生1:古猿没有尖牙利爪也不能快速奔跑,环境逼迫它们必须使用树枝、石块等天然的工具去取食和御敌。生 2: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久而久之,古猿的双手越来越灵活,身体变得适应于直立的姿势,促使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生3;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脊柱从弓形变成了S形,骨盆变短增宽。这样,四足行走的古
11、猿逐渐转变成了两足行走的早期人类。生4:直立行走扩大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前后肢有了明确的分工,促进了脑进一步的发展,为人类语言形成打下了物质基础。使学生建立“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的进化观念。使学生建立“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的进化观念。通过对猛兽和类人猿对比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古猿下到地面生活所处的恶劣环境及自身的劣势,为古猿解放上肢,直立行走埋下伏笔。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合作体验成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知识整合迁移应用5分钟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吧!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很好,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起源
12、于古猿,并且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生:这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知道现代类人猿和人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生: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而来的。学以致用,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课堂达标检测反馈6分钟师:这些知识你会用了吗?让我们利用助学上的习题来查缺补漏。生物助学P1617当堂达标: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A、古猿 B、黑猩猩 C、猴 D、大猩猩2、下列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 )A、 长臂猿 B、黑猩猩 C、猩猩
13、 D、大猩猩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语言的产生 B、能够制造工具 C、脑容量发达 D、能够直立行走4、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 现代类人猿仍过着如同其祖先一样的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C.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来的 D.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本质的区别5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然后依据图回答问题:甲 乙 (1)你判断甲是 的头骨。 (2)你判断乙是 的头骨。(3)你判断的依据是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答案:1.A 2.B3.D4.A5. 甲是 人类 的头骨
14、 乙是 类人猿 的头骨。判断的依据是 人类 的大脑容量比类人猿的大,所以颅腔也大.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 被迫下地,进化为人类继续树栖演化成类人猿大部分灭绝森林古猿 化石证据: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细胞学证据:人、猿染色体数目比较分子生物学证据:DNA差异非常小。共患疾病:感冒、天花、肺结核等。证据赫胥黎: 人猿同祖 达尔文:人类是由以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来的理论人类起源于古猿第二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教学反思: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个体
15、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情感的过程。依据课标理念本节课教学设计,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仅仅起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采用激趣探究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归纳建构,课堂小结达标测试。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亮点一:知识的形成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通过展示丰富的类人猿生活图片及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地得出结论。这种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一般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亮点二:通过课上学生讨论、交流资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形成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亮点三:通过布置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知识比较抽象,信息量较大,教学时间比较紧张,一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收集资料,掌握一些信息,准备不足,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没能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