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414590 上传时间:2025-0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教学内容地形复杂多样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地形、气候、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地形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至关重要。本节课(第2课时)学习内容是地形复杂多样。教材设计中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对于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材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的同时,设计了

2、一系列“活动”,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和活动获取相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点评1通过深刻和详细的“教材分析”,既明确了本节教材设计的特点,又指出本节知识体系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教材的编排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和图文结合等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阅读通过P24图2-8“中国的地形分布”及第1段文字,知道中国的地形特点。(2)阅读P24页图2-8至2-12及P24-27文字资料,了解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

3、三大丘陵的分布与特征。(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2)通过读图、析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探讨山区如何结合当地条件发展经济,使学生认识到陆地五种地形各有利弊,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点评1

4、教学目标的确定具体明确,操作性较强;突出重点知识掌握和方法的运用的同时,关注学生技能与情感的提升。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比如,要求学生掌握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巧,学会概括地形的特点的方法。“分析我国地形基本特征”和“探讨山区发展”时既揭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也体现了“生活化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渗透情感与态度观教育。点评2教学目标的确定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学习技能,尤其突出了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地培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本属性。在叙述教学目标时能恰当使用“了解”、“知道”、“学会”等词语,使教学目标更具

5、体,更具有操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第二个目标对本节课内容做了很好地延伸与拓展。我们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用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更好的建设、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地理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习的主体地位。点评1“学情

6、分析”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基础现状,使教学目标确定基于实处,做到有得放矢,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的基调定在“八年级”学生基础这一“学情”之上。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读图2-8“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结合景观图,从位置、所属阶梯、所在省份、景观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然后通过小练习、填一填、补充小资料等方式,加强记忆。再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重图”了解我国山区所占的比重。两图结合,总结出地形特点。2.教学难点学生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将出现大量的地名,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反复读图,记住地形区的名字,找到其位

7、置。通过适当的补充小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点评1重难点分开叙述,明确具体,通过读图找地形区,找名称赏景观定位置练习填图反复读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记忆,循序渐进逐步深化重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点评2】教学重难点是在结合具体学情、教情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并交代了具体的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教学中的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叙述略有冗长之嫌,如果在叙述中文字更加简洁、精炼一点,效果更好。教法与学法1.教 法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引导学生分析地形与自然景观以及人们的生产生

8、活的密切联系。展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通过分析对比,突出四大高原的不同特点,增强学生对四大高原的认识。2.学 法分析对比法:学习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突出相互间的差异性,增强记忆。读图法:反复读“中国地形图”,从图中找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根据不同的颜色了解其海拔高低和所属的阶梯,结合景观图了解其自然景观的特点。点评1 符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法”和“学法”是教学目标完成的保证。“教法”和“学法”的确定,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具有较好的操作性。【点评2】对教法和学法的阐述详细、具体。但展示法中“展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通过分析对比,突出四大高原的不同特

9、点,增强学生对四大高原的认识。”这一句更多体现的是分析对比法,显然“教法”和“学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议修改为“教法”和“学法”合二为一:展示法和分析对比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四大高原的景观图;多媒体课件: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所占的比例统计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资料。2.学生准备搜集资料:全国各地居民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点评2】建议教师准备的资料中,应该还有“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以及大型机械化耕作,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鱼米之乡”等资料,突出教学资源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教学过程导

10、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等。教师:从刚才展示的图片中,我们知道伟大的祖国有壮美的山川,这些美丽的风景分布在各种各样的地形上,那么,我国的地形有哪些种类?地形又有哪些特点呢?点评1风景图片导入趣味盎然,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又引发学生问题思考。【点评2】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优美的景观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景观图片不全面,还应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杭州西湖美如画”等一些比较有名的风景名胜图片效果会更好些。新课学习地形复杂多样教 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

11、乡属于哪种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形景观是什么样子的?点评1由远及近,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体现“贴近生活的地理”教学理念。不妨再延伸问题思考,比如,“你认为家乡的地形对人们生产、活有哪些影响?”这样效果更佳。【点评2】这一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特性,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进入教材知识的学习,从一开始就降低了本节课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所新知的兴趣。(一)地形类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24页图2-8“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活动。(1)我们在七年级学过世界陆地地形,世界陆地地形有哪几种?在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能找到哪几种地形类型?请在图上各找一至两例。(2)用不同颜色的彩

12、笔,在“图2.8 中国地形分布”上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观察:连接以后形成的图形特点。(3)对照图2.8 “中国地形分布”,在图中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将找到的地形区填写在下表中。山脉名称两侧的地形区西 侧东 侧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名称两侧的地形区北 侧南 侧天山山脉昆仑山脉(4)在教材后附“中国地形图”上找到我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5)从地形类型方面来看,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从图2-8“中国的地形分布”可以看出,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景

13、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设计意图】通过连线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而高原、盆地、平原镶嵌于其中。点评1本环节设计,较好地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读教材、看图、识记、画图、填表,最后总结归纳这一系列活动过程,完成了设计的五个问题。完成逐步深入的问题过程,就是学生亲自体验、深刻体会我国地形复杂性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的过程。这一环节活动,如果让同桌学伴交流、互助学习,检查结果,让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情感交流和体验分享,可能效果更好。【点评2】此环节主要掌握“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为了找出中国的地形类型,教师能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圈圈

14、画画,这是训练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最好方法,保证了学生能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的教学目的。采用表格式教学,对知识点的汇总直观明了。但我认为表格的设计涵盖的内容不完整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该加进去“横断山”的东西两侧,“秦岭”的南北两侧的地形区。(二)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特点1.四大高原【学生活动】活动提示:对于四大高原的学习,我们主要从位置和海拔、地表特点、所在省份、分界线等方面去分析。阅读教材25页“阅读”“四大高原”,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活动。(1)阅读“青藏高原”,结合景观图,列表比较青藏高原的位置和海拔、地表形态、所在省份、分界线等方面的特点。位置和海拔地表形态所在省份分界线我国西南部,400

15、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终年积雪,冰川纵横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青藏高原边缘线(2)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掌握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位置、特点、所在省份、分界线等。【方法点拨】巧用“手示图”学习“四大高原” 图1 图2图3 图4(1)手示方法拳的三个面(拳背、拳面、拳心),以及拳背与拳面交界棱面共四个图,拳心食指和中指在拳中伸直,构成视觉画面不平效果。(2)手示含义形象表示我国四大高原特点。拳面为黄土高原(图1),指缝示意为沟壑纵横地貌;拳背为内蒙古高原(图2),手背示意平坦开阔,一望无垠;拳心为云贵高原(图3)及崎岖不平(石灰岩地形)的特征;拳背与拳面交界的棱面为青藏高

16、原(图4),其特点是海拔高,相对高度小,起伏呈现的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特点。2. 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26页“阅读”“四大盆地”,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四大盆地的基本情况,小组合作,完成下表。四大盆地位置所跨省份地表形态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2)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对三大平原的学习。【方法点拨】手示记忆“三大平原”(1)手示方法左手掌伸平,面对掌心,指尖并在一起向右倾,约40。(2)手示含义 形象地表示我国三大平原。手指部分为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指根部分为华北平原;横掌纹附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掌纹为长江;掌右下部分为珠江三角洲。食指为东北西

17、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指尖连线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食指尖为我国最北点漠河村。【活动小结】我国地域辽阔,在我国的各种类型地形区中,有许多特色的地形区。我们通过比较这些地形区的位置和海拔、地表形态、所在省份、分界线等地理概况,较好地认识各个地形区的主要特点,为总体把握我国地形特点打下了基础。【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景观图片,其一,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不同类型地形的特点、我国地形多样的特点;其二,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教师通过“手示记忆”帮助记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三大平原,增强地理事物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大高原的学习中,重点学习“青藏高原

18、”,其它三大高原的学习是通过“青藏高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体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知识”的新课程理念。3.主要丘陵读教材P.24图2-8“中国地形分布”,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课后通过查阅互联网、书报杂志等相关资料,了解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位置、海拔高度及主要产业。点评1这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对我国的各大类地形区的学习采用“分三步逐个突破”的方法。老师事先给学生展示“活动提示”,并能以青藏高原为例指导接下来的学习方法,有了方法学生就能顺利地预设问题,并有效掌握重点。为了加深记忆,老师进而“方法点拨”用“手示记忆”,这种形象记忆法生动有趣

19、,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建议在“学生活动”后面补充:“分组合作交流”、“组内分享成果”等活动。这样,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了解“主要丘陵”后,补充问题:“各大地形中,你最喜欢和最不想生活的地形区分别是哪个,为什么?”浅显地探讨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容易理解地形、景观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掌握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原则,也能自然地过渡到山区的开发与保护。【点评2】此教学环节主要学习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不同地形特点,教师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先教学生学习四大高原的特点,然后帮扶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四大盆地的特点,最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

20、成对三大平原特点的学习。“事欲尽其力,必先得其法”。我们作为老师,教是为了不教。对于每个地形区的学习都是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研究思路,然后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和思路继续分析研究。本环节采用了有趣的直观的手示法让学生记忆,学生一定很感兴趣,但如果在此基础上穿插采用填图(在地形图上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连线(把地形区与相应的景观图片或描述的文字连起来)的方式让学生记忆,这样学习效果可能更好些。(三)山区的开发和生态保护教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地理学习中经常听到“山地”和“山区”的说法,你能够说出它们的概念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我们首先完成下列活动。【学生活动】阅

21、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列活动。 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1)试着分析山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2)我国山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在开发和利用山区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利用山区资源,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3)你知道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4)针对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5)归纳我国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的面积广大。)点评1读图释疑,培养学生用图、文、数等资料,分析山区的利弊、开发与治理,最后水到渠成总结我国地形的特点。几个问题设计恰当,梯级提升深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其中(3)(4)两个问题的设定,更是表现老师对教材的深

22、度挖掘和二次开发能力,并且非常务实,真正体现了“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学习。【阅读拓展】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就是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滑坡,就是在重力作用下,土石体沿着滑动面作整体下滑。暴雨或者在斜坡上蓄水灌溉,也常常引发滑坡;泥石流,在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会发生泥石流。【活动小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同时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我们在做好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种植药材等产业。【设计意图】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

23、,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图片资料和数据概括我国地形主要特征,培养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概括的地理能力。点评1“阅读拓展”环节提供了我国山区广大,常见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在这里补充阅读,不仅扩大学生知识面,更主要是树立生态环保和忧患意识,深化对因地制宜、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点评2】此环节主要学习掌握“中国地形”的第二个特点山区面积广大。主要利用图文资料进行教学,教师设计了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总体感觉问题设置全面,但问题之间的内在链条联系不太“精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了解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山区的生态保

24、护与开发。通过阅读教材、地形图、景观图片等,同学们也都认识到了五种地形各有利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些方法,学习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为我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知识体系,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有效的识记重点知识。点评1“板书设计”知识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很好的再现了本课重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复习巩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评2】“板书设计”采用了框架式知识体系,高度概括了本节知识要点,直观性、综合性

25、强。如果在最后“课堂小结”环节能利用这个知识体系图让学生总结要点效果会更好。课堂检测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是(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2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B.该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C.盆地内部河渠纵横,农业发达 D.盆地内已发现储量很大的油气田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可以发展便利的运输 B.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耕地C.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D.致使我国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匮乏4下列地形区中,最适合“神舟七号”飞船着陆的是( )A.青藏

26、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5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大兴安岭的是 ( ) 6我国陆地地形齐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7下列关于云贵高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地势平坦,一马平川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8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B. 平原面积较小,限制了种植业的发展C.地形复杂多样,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生产方式单一D.高原面积广大,有利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9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

27、事物名称: 山脉:A_;B_;C_;D_; 高原:E_; 盆地:G_。 (2)写出下列海域和海峡名称: _;_。 (3)我国最西端所在省区是_,其中位于山脉 A和 B之间的盆地是_。参考答案:1C 2C 3C 4C 5A 6A 7D 8B9(1)阿尔泰山脉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2)渤海 琼州海峡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准噶尔盆地【设计意图】“课堂检测”通过具体的“实战演练”,检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是检验本节课堂学习是否达到“高效”。点评1 “课堂检测”题量适中,强调基础知识的把握,也有明显的梯度变化。试题选材贴近生活、关注时事热点,图文结合,比较全面的考

28、查了本课知识点。【点评2】“课堂检测”能紧扣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采用灵活多样的选择题,填图题,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查缺补漏。教学反思从学生所在的地形区说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也培养了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然后充分利用地图和景观图,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有知识落实到图上,将图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地理为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总 评1 纵观苏老师的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完整、细致、严谨;教材分析透彻,目标设定具体恰

29、当,重难点把握到位,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学习进程层层深入,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的课堂学习过程。方法上张弛有度,通过众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片和地图资料,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最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收放自如,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对教材进行了科学二次开发,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完成了学习目标,轻松突破重难点,最终达到学生能力延展提升。可见,苏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得心应手,展示了一个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论深厚的优秀教师的风采。纵观整个教学设计,我认为

30、该教案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 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教学环节设计非常完整,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精雕细琢。 2.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整个教学设计中,始终以“活动”为线索,自始至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动的探究学习者。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发展。3.注重联系生活。教学中能紧密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究。4.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注意对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有据可考、有法可依”。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

31、方法,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问题与建议:1.“学生活动”中,缺乏体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在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中自主学习探究,既体验到集体合作的乐趣,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对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才会更加深刻。这方面教学设计中做的不太到位。2.新课开始“说家乡的地形和景观”,可否适当延伸问题:家乡的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家乡地形有何优劣)?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希望它变得更加美好,学生也是如此。另外,在学习丘陵地形之后,可否补充问题:各大地形中,你最喜欢和最不想生活的地形区分别是哪个,为什么?学生定是择优而居,说理由就是说地形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如此设问可以更加生活化,还可以顺势

32、进行下一个问题活动:山区的开发和保护。总评2该教学设计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二知识框架“地形复杂多样”。从整节教案设计来看,教学环节齐全,流程设计科学,自然流畅,围绕目标突出重难点,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种图文资料,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可以肯定地说,这是苏老师在认真阅读新课标、教材、教学参考等的基础上设计的一份比较实用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我认为该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导入新课能从应用优美的景观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从家乡的地形入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高。2.关注“三

33、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设计者能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内容、学生实际的角度综合因素进行有序教学,注重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在“山区的开发和生态保护”环节中水到渠成的渗透了情感教学目标。3.渗透“教给学生方法比知识重要”的新课程理念。设计者能够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思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探究新知。比如,在“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这一教学环节中,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帮着学生用这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突显了“授之以渔”的新教学理念。4.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设计中十分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训练。比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地图中圈一圈,画一画,尽可能将知识点落实到了地图上。尽管该教学设计优点不少,我认为还存在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一是课前准备的景观图片欠全面,应该增加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以及大型机械化耕作,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鱼米之乡,东南丘陵的茶树种植,桂林山水甲天下,杭州西湖美如画等景观图。二是问题设置时让学生查找的资料范围太大,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保质保量地完成有一定的困难。三是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这一表格设计中,内容欠完整,应该增加“横断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和“秦岭”南北两侧的地形区。 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