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第六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构成了“名人风采”这一单元的主题。写人离不开叙事,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这四位历史长河中的著名人物他们的一生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作为课文因为篇幅所限,不可能一一列举他们所有的丰功伟绩。因此,这四篇课文对于事例的选择都是煞费苦心的。二单元目标要求1、学会本单元2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用“争夺”、“争持”等词语造句。3、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4、练习口语交际,说自己喜欢的名言;完成“家乡的名人”习作
2、。三单元设计意图给家乡孩子的信这是一封信,属于应用文的一种。顾名思义,学习这篇一定是要学会一些应用的方法的。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书信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有逐渐弱化的倾向,但是在某些领域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书信很有必要。信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熟悉。就算很简单的信的格式,由于很少使用都容易出现错误。一般来说信的格式分为:称呼、正文、祝词、署名、日期五大部分。称呼告诉我们收信人是谁,正文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祝词就是祝福的语言,客气话,署名是写信人的名字,日期是写信时的时间。这五部分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都有。我们重点学习的是信的正文内容。钱学森课文开始,作者就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把按照
3、时间发展先后顺序原本放在后面的乘船归国一幕提到了前面。这样的结构使得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增强了的可读性。1955年10月1日,这个时间很特殊,不仅仅是因为恰逢国庆,还是因为当时“朝鲜战争”已经停战。中美之间由直接的对抗演变成为“冷战”,关系相对于前期的交战,已经缓解了不少,这也是钱学森能够最终归国的最主要原因。广阔无垠的太平洋的东西两边屹立着两个伟大的国家,美国和中国,这是今天的说法,当时,两个国家还处于敌对的状态。太平洋更显得无边无际。“劈波斩浪”除了说明轮船的速度快之外,还显示着钱学森迫切回归祖国的心情。更隐喻着归程充满了困难和艰辛。“魂牵梦绕”更是把钱学森满腔的爱国情怀彻底地进行了
4、展现。同样的心情通过他的心里活动也有表达:“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作为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的导弹之父”,这样的联想合情合理。詹天佑本单元的都是写人的,写人离不开记事,而记事就需要知道当时的背景。本文的故事展开于1905年,那时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清政府已经到了腐朽的边缘,国家千疮百孔,帝国主义者俨然成为当时主宰中国的真正主人。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的惨剧刚刚散去硝烟,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国土上激战正酣。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面对中国这块肥肉,帝国主义列强都想分一杯羹。铁路作为一个国家的大动脉,谁控制了他,谁就扼住了中国的喉咙。在这样的时
5、代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了。课文开篇就点明了詹天佑的身份以及后世对他的总体评价: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指的是才能的优秀,“爱国”是对精神的概括。京张铁路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技术人员设计修筑完成的铁路。这一段是全文总的概括。“杰出”和“爱国”是对詹天佑最恰当的评价。接下来,作者通过以下几个事例来具体说明詹天佑是怎样“杰出和爱国”的。鞋匠的儿子这是一篇写人的短文,写的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读过林肯传的人都会被这位总统的光辉人性深深震撼。所选取的两个事例,最能反映林肯的特点。这篇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交织,主次分明”。“双线交
6、织”:在第一个故事中,林肯的三段演讲构成事情发展的明线;参议员情感的变化构成事情发展的“暗线”: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争先恐后、羡慕”等词语的意思。(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3、通过信中的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使生命开花的愿望。(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重点与难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课前准备自学生字
7、新词,通过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收集巴金的资料。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近一位老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他就是巴金(板书)爷爷。2、这样一位老人在给家乡孩子的回信中他会说些什么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在情景中导入课文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全文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生僻的词语,巴金爷爷是
8、文坛泰斗,从他的笔下流出的文字竟是如此直白,仿佛山间清凉的小溪,巴金爷爷就是这样的可亲可近。喜欢这样的爷爷吗?初读课文,要求,读出巴金爷爷自然、轻缓的语调。读了这样清新的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呢?(读后说第一感觉。)2读:1)信的文本特点:面对面的说话,聊着家常,显得很亲切自然。2)指名分段朗读,让学生在自然、轻缓的语调中体会巴金爷爷亲切的话语,初步感受这平实质朴的文字中流露的真情。3、复习书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由读课文了解信的格式1、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2、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
9、见面。3、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4、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5、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6、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简洁、准确、全面地概括段意。了解信的格式。三、再读课文1、学习第一、二段,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体会,从巴金爷爷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感受浓浓的爱。第一段:从“谢谢”入手,感受巴金老人的“温暖”。巴金爷爷为什么要“谢谢”孩子们呢?第二段:巴金爷爷平实清新的文字中流淌着他的真情,自由读第二段,感受他的爱。2、“千斤重”千斤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笔有千斤重呢?从这“千斤重”
10、你又读出什么?3、交流语段二:多么,多么还有谁也注意到了这句话,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把你特别留意到的词读好。4、谁还留意到了其它的词,谁还有精彩的发现?“歌唱般的话语”如果没对孩子那份真切的爱,孩子的声音怎么能成了歌唱般的呢?(一大堆信这么多的孩子们写信;好不热闹。)读出巴金爷爷的心里的温暖,读出感谢之情,喜爱之情。朗读指导:“千斤重”千斤情;“千斤情”-病中的巴金爷爷深深地爱着家乡的孩子们;他们读着这封信,感受着巴金爷爷的深情,怎能不为之感动?读出孩子们的感动。听出来了,“多么想看见-多么想听见”,这是多么真挚的爱啊!来,我们一起读。通过信中的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五、布
11、置作业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文后习题2、朗读课文。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信(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信中的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使生命开花的愿望。(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与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大体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复习导入听一听,说一说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
12、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追求。学生听说训练复习导入,了解复习情况。二、学习三、四段,感受巴金爷爷的爱,感悟生命的意义。(一)学习三、四段,感受书信中巴金爷爷亲切质朴的话语巴金爷爷用这封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这是一位87岁的老人在面对面地和孩子们聊天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4自然段,用耳朵听听自己读书的声音,听听巴金爷爷亲切的话语你听到巴金爷爷跟孩子们聊了些什么?(二)自读三、四段,潜心对话,感悟文本1、这封信是一个走过了87个春秋的老人给家乡的孩子们讲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这里的字字句句都流露着真情,字字句句都足以让我们受益终生。让我们静静地倾听巴金爷爷的声音,再次默读课文的第3、4段,拿起
13、笔,写下你读书的思考,用笔与巴金爷爷作无声的交流。2、交流读书体会(三)齐读第三段,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根植“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种子1、这封信主要是巴金爷爷和我们谈生命的意义的,他希望自己,更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开花结果”。(板书:生命开花结果)同学们,花草树木可以开花结果,人的生命怎么能“开花结果”呢?2、(投影)请同学们读一读巴金爷爷的这段话,看看谁能读懂“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3、交流,引导,提升从这里读懂了什么?这里的“花费它们”中的“花费”可以换成什么词?(消耗、奉献。)“花费它们”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时间、精力、同情所有的这些,都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爱!一句话,为别
14、人、为社会奉献我们的爱,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板书奉献)4、同学们,愿意让这朵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自己的心里吗?自由朗读,用心感受生命的美丽之花。指名读。齐读!5、巴金爷爷说自己是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他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读到这里,你明白巴金爷爷为什么希望再活一次吗?这朵生命之花是爱的花朵,是爱的果实,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体会巴金爷爷博大的爱。自由朗读3、4自然段阅读批注与文本交流交流读书体会(只有我们为别人奉献我们的爱,我们的同情,奉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才能给社会增光添彩,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自由朗读,用心感受生命的
15、美丽之花。指名读。让这朵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齐读!(他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总觉得自己应该为社会,为祖国,为同胞再多做点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他心中的这份博大的爱。)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学习第五段,感受巴金爷爷的期望1、时光如水,岁月如流,巴金爷爷知道自己的所剩的日子不多了,作为一个老人,他更懂得时间的珍贵。2、(投影第5段第2句)这是一位老人的心声,亲切的话语中充满爱意,这是一位远离故土的老人对家乡孩子的热切期望啊!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聆听巴金爷爷的殷切期望。3、这里的“你们”指的是家乡的孩子们
16、;仅仅是家乡孩子们的吗?不,是对包括我们大家在内的所有孩子的殷切期望,能领会巴金爷爷对我们的期望吗?真的吗?(考考你们:谁的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我们;谁的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我们;希望在谁的身上?我们。好,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投影,把最后一段中的“你们”换成“我们”)(读出老人的浓浓的爱意,热切的期待。)(朗读要充满阳光,充满激情,充满希望。)通过信中的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使生命开花的愿望。四、作业1、家乡的孩子们收到了巴金爷爷抱病写的回信,读着巴金爷爷亲切的话语,感受着巴金爷爷真挚的爱和热切的期望,他们心中会想些什么,又想对巴金爷
17、爷说些什么呢?请你以家乡孩子的身份给巴金爷爷回一封信。明确要求:1)注意信的格式2)以家乡孩子的身份。转换角色:现在我们是谁?我们是巴金爷爷家乡的孩子呀,现在孩子们的心已飞到巴金爷爷的身边了,就要面对面地和巴金爷爷说话了,明白吗?3)说真话,诉真情,说出我们的心里话。2、生写信,师巡视指导。3、交流。生写信交流评价掌握书信的格式。课题:19、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魂牵梦绕”、“屈指一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
18、梗概)重点与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2、设下悬念,为下文作铺垫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你所知道的钱学森。(板书:之父)谁知道什么叫中国导弹之父?你们还知道哪些之父?、自己读课文读顺全文温馨提示: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b、了解自然段的意思,弄清自然段的联系,粗分段落,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c、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2、检查讨论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卓越广阔无垠运载火箭袒露劈波斩浪水天一色眺望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
19、意思分段、理清课文脉络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齐读课题1、介绍钱学森的有关生平事迹。2、学生质疑。按要求自学。读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顺句子、全文。理解新词,流利地读课文按要求自学。分组讨论:由几名学生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初步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归国的航程。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
20、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初步了解钱学森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分段读课文四、教学生字新词五、精读课文第一段六、初读第二段七、布置作业: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学生字新词,指导书写精读课文第一段画出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初读第二段画出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从朗读中加深理解、抄写词语2朗读钱学森说的话分段读课文。精读课文体会话语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结合插图体会心情,抓住重点句品读。学生练读,个别读、集体齐读。学生试读,个别朗读,集体齐读,学生完成作业读通读顺课文正确书写生字结合插图,了解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心情。初读钱学森说的话
21、,了解说话背景及意思。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0、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联系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意思。(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重点与难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前准备:收集詹天佑的相关资料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揭题,解题。二、指导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内三、组织交流、自
22、学情况。四、指导理清课文脉络。1、题目有什么特点?2、通过预习,你对詹天佑有哪些了解?容。、自由读课文2、思考:主要写了他们什么事迹?、指名朗读课文、正音、交流字词学习情况。2、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加以讨论。阻挠高山深涧毅然接受要挟悬崖峭壁攀山越岭轻蔑狂风怒号周密计算嘲笑黄沙满天勘测线路藐视坠入深谷开凿隧道讥笑满是泥浆全线竣工、给出提示:简介、任命、修路、竣工。2、小组讨论,交流分段。3、概括主要内容以人名为题说说对詹天佑的了解读课文思考(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个别读课文交流字词理解情况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一:1二:23三:46四:7)(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毅然接受
23、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克服了重重困难,提前两年完成了修筑任务,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初步了解詹天佑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主要事件。正确朗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五、讲读第一段。六、讲读第二段。七、小结,布置作业1、指名读,找出这段中心句,想想在全文的作用。2、指名读中心句,说作用。3、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4、这段是概括介绍詹天佑,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哪些词句可以体现?、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要求:细心体会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感情变化和所述内容有什么关系。2、同桌交流自己的感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全班交流。指导理解句子:(1)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
24、了,中国那时侯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2)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3)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小结,布置作业“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读句子(总领全文)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齐读读第二段,思考体会同桌交流感受当时像詹天佑一样有杰出才干的工程师绝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人,中国是有人才的帝国主义者蔑视中国人,认为中国没人能修这条铁路描红生字朗读课文围绕“杰出”、“爱国”,概括了解詹天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朗读品位第二段文字,了解修筑铁路的背景,通过外国报纸轻蔑的言论体会当时自然条件的险恶、工程的艰巨。说明:1、重点突出板
25、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1、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尴尬”、“卑微”、“名门望族”等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并能选择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重点与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课前准备:PPT、林肯的资料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设置悬念,提示课题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1、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他具有“独特
26、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课题。2出示,简介林肯的资料:3小结导入: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为我们记录的林肯首任美国总统的一段往事。、自读课文。明确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3)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齐读课题交流对“林肯”的认识。自由小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同桌交流,理解生字新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破的句子
27、。导入课题,初步了解林肯。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理清课文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四、布置作业2、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段意,主要内容,做到准确、简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一(1)二(26)三(7)默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3、学生描红。、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说说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小声讨论段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然段的意思,互相补充。根据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说说写字的要领描红,
28、互相检查,修改。独立完成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词。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知道什么是颠倒词,并积累一定的颠倒词,能活用颠倒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累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通过诵读大风歌,体会刘邦的英雄本色,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重点与难点: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
29、诗歌。课前准备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教学第一题(语文和生活)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教学第一部分。(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我们听一段相声。(2)教师放事先准备好的有趣的倒顺词的录音。(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倒顺词。(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3、教学第三部分。(1)学生再次听录音。(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出的倒顺词。(3)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4)拓展。
30、1、诵读大风歌。(1)教师范读。(读出诗的磅礴的气势)(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欣赏。(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2)拓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3)师生评议。学生对照题中的文字来听。学生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词义和用法)(要求学生体会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学生说自己的体会。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这样的词,学着去用)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
31、解诗意。集体练读,同坐练背。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能知道什么是颠倒词,并积累一定的颠倒词,能活用颠倒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诵读大风歌,体会刘邦的英雄本色,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三、教学第三题。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给家乡孩子的信。(3)教师重点指导“宽广、事物、希望”等词的写法,并注意整体布局。2、练习。(1)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学生朗读。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
32、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学生练习描红。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能写好钢笔字。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次口语交际,积累一定量的名人名言。(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2、能向大家大方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能有条理地说出喜欢的理由。(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3、学写毛笔字“撒”、“鞭”。(能用毛笔
33、字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重点与难点:能向大家大方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能有条理地说出喜欢的理由。课前准备:准备一定量的名人名言。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韵律优美的诗词,有琅琅上口的对联,有诙谐有趣的歇后语,还有意存高远的名言,它们一定令你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举行:“我喜欢的一句名言”的口语交际活动,看谁介绍得最好。(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2、指导。(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2)(要求说话的
34、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3、练习。(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练说。(2)师生评议。4、反馈小结。回忆、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同学之间互提建议。分组练说。通过学习本次口语交际,积累一定量的名人名言。能向大家大方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能有条理地说出喜欢的理由。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撒、鞭”。2、指导。(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方法。(3)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
35、1)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写这两个字。(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儿。(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学生展示。学生观察。学生初练。学生临摹。展示学生写的字。能写好“撒”、“鞭”两个字,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2、能掌握写人类的写
36、作要领。3、乐于表达,乐于写作,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整洁、规范。(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重点与难点:能走进社会,了解家乡名人,并把资料整理成文。课前准备:家乡一些名人资料。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谈话导入1、(板书:名人)什么叫名人?(有名的人。)2、哪些人可以称为名人呢?(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有威望的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3、教师过渡: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鸭大王”等都是能称得上是名人。4、在我们家乡,你知道哪些名人吗?5、今天,我们
37、就来写写我们家乡的名人。学生各自说说哪些人可以称为名人?学生各自说,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事迹。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二、交流资料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回家去收集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了,谁来说说你都找到谁的资料了?又找到关于他的哪方面资料呢?学生汇报能清楚地介绍家乡的名人。三、总结写法1、资料我们有了,是不是把所有的资料全部写在作文本上就可以了?2、那怎样才能把这篇写家乡名人的写好呢?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抓住人物的特点选用典型事例学生回忆写作方法交流,讨论,总结。学生能回忆写作方法交流,讨论,总结。,四、尝试写作运用细节描写详略要
38、得当。4、同学们,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会选取什么事例,来体现你们要写的家乡名人的什么特点呢?5、教师相机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6、写完后,你会给你的作文起个什么题目呢?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请同学们在作文草稿本上按照要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思考。学生交流回忆起题技巧各自说说自己作文的题目。学生各自写作通过交流,能按要求写作,并积极交流习作。五、修改作文1、教师选择中等生的作文,进行师生共同修改。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作文乐于表达,乐于写作,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整洁、规范。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