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了解地形特征;
(3)归纳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和行政区划”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等,识别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并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通过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气候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会寻找水源的艰难,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应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教学准备:
查阅教材、图示信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东北地区的“三江自然保护区”、“冰雕艺术”、“林海雪原”、“长白山天池”等景观图,让学生欣赏。
师:以上景观图都位于哪儿?(东北)对。东北地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理区域。请大家打开书,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地理位置。
(二)新课讲解
1、东北的地理位置
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结合课本P25页内容,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看看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
(2)明确东北地区的范围,并在图中填注其简称;
(3)知道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填注其邻国、邻省(区)、濒临的海洋。
学生回答,老师课件展示填注内容并强调位置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2)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3)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探明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2、东北的地形特征
师: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又如何?下面老师将带大家到东北去实地考察一下。
根据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请大家首先观察东北地区的地形,找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初步感知地形特征。
学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
要求学生在课本图上将这些重要的地形区圈住出来。
教师讲解: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构成,地形平坦,黑土肥沃,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山”我们已经做出来了,那“水”呢?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中找出这一地区主要的河流,用笔勾画出来。
师:这些河流中,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则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师:根据地形图,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该地区的地形是怎么分布的?
学生分析东北地区地形区,总结东北地形的总体特征。
师:看,象什么?(学生发言)
师:大家说得很好,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有人概括为:半环状的三带,也有人说它“山环水绕”,这些都概括得非常的形象。
转承:展示四幅东北地区雪地图片。
师: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方强所在的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冷”!那东北地区除了“冷”,它的气候还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相关的资料来探究一下。
3、东北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及特点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属什么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那大家还记不记得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没有关系,我们现在通过读“A、B、C三地气温年变化和逐月降水量图”,来讨论一下它的气候特点。(提示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探究)
(生回答: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
教师强调:尤其是像漠河这个地方,一年中雪期多达280天,长冬无夏。
(2)气温及降水的空间差异
同为温带季风气候,这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有无差异呢?
①读“A、B、C三地气温年变化和逐月降水量图”,比较冬季1月平均气温。
师:哪个城市1月平均气温最高?(B)其次是(A)最冷是(C)
A、B、C三个城市其实就是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大家能不能帮老师判断一下,大连是(B)长春是(A)哈尔滨是(C)。
非常好,同学们看看,那你们发现东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没有?(越往北,气温越低)
大连1月气温大概多少度?(-5℃左右)
(漠河呢?)大概多少度?(-30℃左右)
漠河与大连相比一月均温相差多少度?(20度以上)。
所以说东北地区冬季南北温差大。
师:为什么冬季温差这么大呢? (纬度位置的影响)(补充讲解:北部紧邻冬季风发源地,加剧寒冷程度)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降水的情况。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观察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变化。
(从东南往西北减少)为什么呢?(海陆位置,离海洋近)
师:降水最多的地区在哪个地形区?(长白山)
4、东北的植被
师:长白山区是东北降水最多的区域,丰沛的降水为优质水源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有丰沛的降水就一定能形成优质水源吗?(不一定)对,还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首先就表现为大面积的植被。刚才我们经过的地区就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让我们一起来分辨一下。
辨一辨:
读图: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师:同学们,随着海拔的升高,长白山的植被类型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的?
(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由针叶林和落叶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
师:还有没有其他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东南坡与西北坡植被分布的高度差异)
悟一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师:非常好,大家说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加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导致植被产生垂直变化;而东南坡水热条件比西北坡优越,因而植被分布上限略高。
(三)小结
归根结底,地形地势影响气候,气候的差异又导致植被差异。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面积广阔,而森林的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涵养和净化水源。所以,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四)例题
1.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山脉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寒冷漫长
C.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练习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是指辽宁省、吉林省和 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其中“白山”是指 ;“黑水”是指 。
(3)山脉A 。
(4)河流B 。
(5)平原C ,该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参考答案:(1)黑龙江;(2)长白山;黑龙江;(3)小兴安岭;(4)松花江;(5)三江平原。
解析:(1)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2)“白山黑水”---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3)东北的大兴安岭、A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林区。(4)B松花江连接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等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5)C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五)拓展
我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植被)
位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地形主要有那几种类型?它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气候是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
植被覆盖状况如何呢?在山地植被分布有何特点?(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布差异)
(六)总结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这几大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它的人文环境如何,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山环水绕,长冬严寒,有冰雪世界,有白山黑水,有林海雪原,是中国著名的“北大仓”。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东北的地理位置
2、东北的地形特征
3、东北的气候特征
4、东北的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