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七年级数学上册6.2统计表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2、会制作简单统计表3、会利用统计表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培养数字整理和观察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感受其简洁、清楚。【教学重点】: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教学难点】:例2涉及的量有多种,统计表的标目繁多【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认识统计表的必要性 问题:用什么来衡量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呢?显示资料:城市空气质量通常用污染指数W 衡量。若W小于或等于50,空气质量为优;若W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100,空气质量为良;若W大于100
2、且小于或等于15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问三:近年北京的环境在综合治理下不断进步。现有一张某市2006年4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根据这张表格能否判断北京市目前的空气质量是否达到“绿色奥运”的标准?某市2006年4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制表日期:2006年5月20号污染指数(W)407090110120140天数(t)3510147学生活动:(1)在这张不同形式的统计表上巩固对基本结构的认识,理解标题、标目、数据、数据单位和制表日期的必要性与作用。(2)初步学会利用统计表展示的数据获得信息,结合数学计算,作出判断二、例题解析例1、某科学家通过一项实验来了解不同身体质量的人在进行不同活动时所消耗的
3、热量。下面是不同身体质量的人活动30分所消耗的热量(单位:焦)的实验数据:身体质量为30千克:骑自行车252焦,打篮球504焦。看电视88焦身体质量为40千克:骑自行车323焦,打篮球689焦。看电视113焦身体质量为50千克:骑自行车399焦,打篮球865焦。看电视139焦身体质量为60千克:骑自行车479焦,打篮球1024焦。看电视160焦请制作能反映实验情况的统计表分析 本题的统计表名称可定为“不同身体质量的人活动30分所消耗热量的统计表”,标目是“活动类型”和“身体质量”,因此统计表的标目可以分为纵、横两种,如纵向为身体质量,横向为活动类型解 所求的统计表如表65不同身体质量的人活动3
4、0分所消耗热量的统计表(单位:焦) 制作日期:2005年5月活动类型身体质量骑自行车打篮球看电视30252504884032368911350399865139604791024160根据表65回答下列问题:试验中,哪一类活动消耗热量最多?哪一类活动消耗热量最少?身体质量对骑自行车时热量的消耗有什么影响?你能估计实验中身体质量为35千克的人骑自行车30分消耗的热量吗?例2某公司销售甲、乙、丙三类产品,对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获得以下数据(单位:千元): 甲类产品:1,2,3月份销售额分别为80,100,120; 乙类产品:1,2,3月份销售额分别为50,60,80;丙类产品:1,2,3月份销售额分别为90,70,100。已知1,2,3月份每月各类产品的总利润分别为49,48,64,请制作统计表反映该公司第一季度销售情况的统计表,并对公司产品的销售方向提出你的建议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设计统计表注意 (1)这个统计表比较复杂,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启发提示:商品标目有几种不同类别,应把标目分成几个子标目(2)反映销售情况的除了销售额,还有利润。学生在制表时可能会漏掉总利润,或者想到统计利润,但不知该放哪个位置。教师应提醒并帮助解决这个问题(3)鼓励学生利用所得信息从各个角度考虑提出建议,感受统计的作用四 小结反思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六 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