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统计表课 题6.2统计表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2.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和制作简单统计表的方法。3.经历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重点选择适当的概念和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得简洁、概括、美观而富有个性的统计表。难点根据统计表的有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 学 过 程一、 引入 以一个城市在某年某月的空气质量中不同范围的污染指数的天数统计情况来制作表格。如:衡量城市空气质量通常用污染指数W来衡量,若W50,空气质量为优,50W100,空气质量为良,若100W15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某市在2003年4月对
2、空气污染指数统计如下:W为40的有3天, W为70的有5天,W为90的有10天, W为110的有1天,W为120的有4天, W为140的有7天,列表如下 : 某市2003年4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制表日期 2003年5月20日污染指数(W)407090110120140天数(t)3510147课后反馈教 学 过 程 二、 新授1、 像这样数据经整理后进一步使之表格化,便形成统计表,统计表主要由标题、标目和数据三部分组成。统计表中一般应注明数据的单位和制表日期等。2、 结合上例,对各部分结构进行一一讲解,同时让学生计算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及占这个月总天数的百分比。3、 例1,在讲授制作不同身体质
3、量的人活动30分所消耗热量统计表时,应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 强调统计表的结构,标题、标目的名称和结构安排。(2) 标目类型可分纵、横两种。(3) 纵标目与横标目可交换位置,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结构制表。当然结果要选择合适的标目类型。(4) 不同身体质量的人运动同一个项目所消耗热量比较;同一身体质量的人运动不同项目所消耗的热量比较。(5) 猜想:介于30-40千克之间的人运动某一项目时所消耗热量大小计算。4、 合作学习:全班分成4组,每组制作一个统计表,反映该组每个成员在期末测试中各科成绩的统计表。同时计算各组的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5、 例2,讲解某公司第一季度销售情况统计表,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 讲解统计表的结构。(2) 当某一标目有几种不同类别时,可以把标目分成几个子标目。(3) 引导学生计算有关的总利润、平均值等,如甲类产品的平均每月销售额,或1月份三类产品的平均利润等。6、 课内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邻桌同学互相检查,探讨,最后由教师检查点评。7、 小结:(1) 统计表的结构是什么?(2) 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如何?(3) 怎样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布置作业:作相关的练习。教后随笔统计表的制作关键在于要写全统计表的各个部分,并且尽可能的使统计表美观,让人一看就懂。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学校抽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