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918-2021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4071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7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918-2021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YD∕T 3918-2021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YD∕T 3918-2021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YD∕T 3918-2021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YD∕T 3918-2021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3.040.50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XXXXXXXX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 Test methods for access network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supporting network slicing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D/T XXXXXXXXI目 次 前 言 .V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2、.1 4 测试配置 .2 5 以太网功能测试 .3 5.1 MAC 地址表深度 .3 5.1.1 测试目的 .3 5.1.2 测试配置 .3 5.1.3 测试步骤 .3 5.1.4 预期结果 .4 5.2 二层转发能力 .4 5.2.1 测试目的 .4 5.2.2 测试配置 .4 5.2.3 测试步骤 .5 5.2.4 预期结果 .5 5.3 二层隔离功能 .5 5.3.1 测试目的 .5 5.3.2 测试配置 .5 5.3.3 测试步骤 .6 5.3.4 预期结果 .6 5.4 环路检测功能 .6 5.4.1 测试目的 .6 5.4.2 测试配置 .6 5.4.3 测试步骤 .8 5.4.4

3、 预期结果 .9 5.5 RSTP 功能 .9 5.5.1 测试目的 .9 5.5.2 测试配置 .9 5.5.3 测试步骤 .9 5.5.4 预期结果 .10 5.6 MSTP 功能 .10 5.6.1 测试目的 .10 5.6.2 测试配置 .10 5.6.3 测试步骤 .10 5.6.4 预期结果 .11 YD/T XXXXXXXXII5.7 上联口流量控制功能(pause 帧) .11 5.7.1 测试目的 .11 5.7.2 测试配置 .11 5.7.3 测试步骤 .12 5.7.4 预期结果 .12 5.8 上联接口链路聚合功能 .12 5.8.1 测试目的 .13 5.8.2 测

4、试配置 .13 5.8.3 测试步骤 .13 5.8.4 预期结果 .13 6 VLAN 测试 .14 6.1 VLAN 切换功能 .14 6.1.1 测试目的 .14 6.1.2 测试配置 .14 6.1.3 测试步骤 .14 6.1.4 预期结果 .15 6.2 OLT 支持的 S-VLAN 数量测试 .15 6.2.1 测试目的 .15 6.2.2 测试配置 .15 6.2.3 测试步骤 .15 6.2.4 预期结果 .16 6.3 VLAN Stacking 映射功能 .16 6.3.1 测试目的 .16 6.3.2 测试配置 .16 6.3.3 测试步骤 .16 6.3.4 预期结果

5、 .17 6.4 外层 TPID 可配功能 .17 6.4.1 测试目的 .17 6.4.2 测试配置 .17 6.4.3 测试步骤 .17 6.4.4 预期结果 .18 7 QoS 功能测试 .18 7.1 上行 IP 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标记 .18 7.1.1 测试目的 .18 7.1.2 测试配置 .18 7.1.3 测试步骤 .19 7.1.4 预期结果 .20 7.2 上行 IP 业务优先级调度策略 .21 7.2.1 测试目的 .21 7.2.2 测试配置 .21 7.2.3 测试步骤 .21 7.2.4 预期结果 .22 YD/T XXXXXXXXIII7.3 下行业务流限速 .

6、22 7.3.1 基于 PON 口的下行业务流限速- .22 7.3.1.1 测试目的 .22 7.3.1.2 测试配置 .22 7.3.1.3 测试步骤 .22 7.3.1.4 预期结果 .23 7.3.2 基于 VLAN ID 的下行业务流限速 .23 7.3.2.1 测试目的 .23 7.3.2.2 测试配置 .23 7.3.2.3 测试步骤 .23 7.3.2.4 预期结果 .23 7.3.3 基于 802.1D 优先级的下行业务流限速 .24 7.3.3.1 测试目的 .24 7.3.3.2 测试配置 .24 7.3.3.3 测试步骤 .24 7.3.3.4 预期结果 .24 7.4

7、 下行流量整形能力 .25 7.4.1 测试目的 .25 7.4.2 测试配置 .25 7.4.3 测试步骤 .25 7.4.4 预期结果 .25 7.5 下行 IP 业务优先级调度策略 .25 7.5.1 测试目的 .25 7.5.2 测试配置 .25 7.5.3 测试步骤 .26 7.5.4 预期结果 .26 8 安全性测试 .26 8.1 ONU 设备认证功能 .26 8.1.1 测试目的 .27 8.1.2 测试配置 .27 8.1.3 测试步骤 .27 8.1.4 预期结果 .27 8.2 数据加密 .27 8.2.1 测试目的 .27 8.2.2 测试配置 .28 8.2.3 测试

8、步骤 .28 8.2.4 预期结果 .28 8.3 MAC 地址数量限制 .28 8.3.1 测试目的 .28 8.3.2 测试配置 .28 8.3.3 测试步骤 .28 8.3.4 预期结果 .29 YD/T XXXXXXXXIV8.4 OLT 的帧过滤功能 .29 8.4.1 测试目的 .29 8.4.2 测试配置 .30 8.4.3 测试步骤 .30 8.4.4 预期结果 .31 8.5 组播/广播/DLF 报文风暴抑制功能 .32 8.5.1 测试目的 .32 8.5.2 测试配置 .32 8.5.3 测试步骤 .32 8.5.4 预期结果 .33 8.6 协议报文限速功能 .33 8

9、.6.1 测试目的 .33 8.6.2 测试配置 .33 8.6.3 测试步骤 .33 8.6.4 预期结果 .34 8.7 非法协议报文过滤功能 .34 8.7.1 测试目的 .34 8.7.2 测试配置 .34 8.7.3 测试步骤 .34 8.7.4 预期结果 .34 8.8 PPPoE 中继代理功能 .35 8.8.1 测试目的 .35 8.8.2 测试配置 .35 8.8.3 测试步骤 .35 8.8.4 预期结果 .35 8.9 DHCP 中继代理 Option82 功能 .35 8.9.1 测试目的 .35 8.9.2 测试配置 .35 8.9.3 测试步骤 .36 8.9.4

10、预期结果 .36 8.10 流氓 ONU 的发现与关闭 .36 8.10.1 测试目的 .36 8.10.2 测试配置 .36 8.10.3 测试步骤 .36 8.10.4 预期结果 .36 8.11 防止 MAC 地址欺骗功能 .36 8.11.1 测试目的 .36 8.11.2 测试配置 .37 8.11.3 测试步骤 .37 8.11.4 预期结果 .37 8.12 ONU 绑定功能 .37 8.12.1 测试目的 .37 8.12.2 测试配置 .37 YD/T XXXXXXXXV8.12.3 测试步骤 .38 8.12.4 预期结果 .38 9 组播业务功能测试 .38 9.1 单拷

11、贝广播功能 .38 9.1.1 测试目的 .38 9.1.2 测试配置 .38 9.1.3 测试步骤 .39 9.1.4 预期结果 .39 9.2 组播协议 .39 9.2.1 测试目的 .39 9.2.2 测试配置 .40 9.2.3 测试步骤 .40 9.2.4 预期结果 .41 9.3 组播节目源管理 .41 9.3.1 测试目的 .41 9.3.2 测试配置 .41 9.3.3 测试步骤 .42 9.3.4 预期结果 .42 9.4 权限模板管理 .42 9.4.1 测试目的 .42 9.4.2 测试配置 .42 9.4.3 测试步骤 .42 9.4.4 预期结果 .42 9.5 组播

12、节目包 .43 9.5.1 测试目的 .43 9.5.2 测试配置 .43 9.5.3 测试步骤 .43 9.5.4 预期结果 .43 9.6 组播节目预览功能 .43 9.6.1 测试目的 .43 9.6.2 测试配置 .43 9.6.3 测试步骤 .43 9.6.4 预期结果 .44 9.7 限制每个用户同时观看的节目数 .44 9.7.1 测试目的 .44 9.7.2 测试配置 .44 9.7.3 测试步骤 .44 9.7.4 预期结果 .44 9.8 用户组播信息统计 .44 9.8.1 测试目的 .44 9.8.2 测试配置 .45 9.8.3 测试步骤 .45 YD/T XXXXX

13、XXXVI9.8.4 预期结果 .45 9.9 组播用户日志功能 .45 9.9.1 测试目的 .45 9.9.2 测试配置 .45 9.9.3 测试步骤 .45 9.9.4 预期结果 .46 9.10 最大多播组数 .46 9.10.1 测试目的 .46 9.10.2 测试配置 .46 9.10.3 测试步骤 .46 9.10.4 预期结果 .46 10 网络切片测试 .47 10.1 网络切片的创建功能 .47 10.1.1 测试目的 .47 10.1.2 测试配置 .47 10.1.3 测试步骤 .47 10.1.4 预期结果 .47 10.2 网络切片的删除及修改功能 .47 10.2

14、.1 测试目的 .47 10.2.2 测试配置 .48 10.2.3 测试步骤 .48 10.2.4 预期结果 .48 10.3 网络切片管理视图 .48 10.3.1 测试目的 .48 10.3.2 测试配置 .48 10.3.3 测试步骤 .48 10.3.4 预期结果 .49 10.4 网络切片维护管理方式 .49 10.4.1 测试目的 .49 10.4.2 测试配置 .49 10.4.3 测试步骤 .49 10.4.4 预期结果 .50 10.5 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管理功能 .50 10.5.1 测试目的 .50 10.5.2 测试配置 .50 10.5.3 测试步骤 .50 10.5

15、.4 预期结果 .51 10.6 网络切片用户管理权限 .51 10.6.1 测试目的 .51 10.6.2 测试配置 .51 10.6.3 测试步骤 .51 10.6.4 预期结果 .52 YD/T XXXXXXXXVII10.7 网络切片的告警管理 .52 10.7.1 测试目的 .52 10.7.2 测试配置 .52 10.7.3 测试步骤 .52 10.7.4 预期结果 .52 10.8 网络切片的配置及日志管理 .53 10.8.1 测试目的 .53 10.8.2 测试配置 .53 10.8.3 测试步骤 .53 10.8.4 预期结果 .53 10.9 网络切片性能统计 .54 1

16、0.9.1 测试目的 .54 10.9.2 测试配置 .54 10.9.3 测试步骤 .54 10.9.4 预期结果 .54 YD/T XXXXXXXXVIII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安生、陈洁、李健、张德智、林薇、杨彦波、刁渊炯、张立新。YD/T XXXXX

17、XXX1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支持网络切片的 OLT 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OLT 设备的以太网功能、VLAN功能、业务 QoS、安全性、组播业务及切片管理等方面的测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支持网络切片功能的 OLT 设备,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XXXX 接入网技术要求 支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 IEEE 802.1D

18、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 IEEE 标准 媒体接入控制(MAC)桥(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Bridges) IEEE 802.1Q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 IEEE 标准 虚拟桥接局域网(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IEEE 802.1X局域网和城域网IEEE标准-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 (IEEE Standar

19、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Port-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IEEE 802.3 IEEE以太网标准(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 IEEE 802.3ad信息技术-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 : 多路链接部分的集合 (Amendment to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Access meth

20、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 Aggregation of multiple link segments)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BRAS: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CVLAN:用户虚拟局域网(Customer VLAN) DBA: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

21、ol) DLF: 目的地址查找失败(Destination Loopkup Failure)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EPON: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GEM:GPON 封装模式(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 Cont

22、rol Message Protocol) YD/T XXXXXXXX2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PoE:以太网上的IP协议(IP over Ethernet) 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oE:以太网上的IPv6协议(IPv6 over Ethernet) LLID:逻辑链路标识(Logical Link Identifier) LOID:逻辑光网络单元标识(Logi

23、cal ONU ID) MAC:媒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MLD:组播监听发现(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MSTP:多生成树协议(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PPoE:以太网上的PPP 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QoS:服务质量(Qu

24、ality of Service)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CB:单拷贝广播(Single Copy Broadcast) SN:序列号(Serial Number) SP:严格优先级(Strict Priority) SVLAN:业务虚拟局域网(Service VLAN)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OS: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TPID: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entifier)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25、 Protocol)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WRR: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 Robin) XGEM:XG-PON封装方法(X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 XG-PON:10Gbit/s无源光网络(1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XGS-PON: 对称10Gbit/s无源光网络 (10-Gigabit-capable Symmetri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4测试配置 OLT 设备应支持基于网络资源和能力的抽象实现

26、网络切片功能,相关资源包括接入网线路资源、转发资源、协议资源等,相关能力包括管道传送能力、流量调度能力、网络监测和网络维护能力、业务感知能力等。网络切片测试组网见图 1。 YD/T XXXXXXXX3 图1网络切片组网图 5以太网功能测试 5.1MAC 地址表深度 5.1.1测试目的 测试不同网络切片的 MAC 地址缓存能力。 5.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 2。 图2MAC 地址表深度测试配置 5.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网络分析仪网络切片1OLT网络切片2端口B端口A端口C端口D端口F端口EYD/T XXXXXXXX4a) 按图 2配置测试系统; b) 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

27、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网络切片 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c) 在网络切片 1 中将三个端口加入相同的 VLAN100;在网络切片 2 中将三个端口加入相同的VLAN100;网络切片 1 和网络切片 2 同时按步骤 d)步骤 g)进行操作; d) 通过性能测试仪以 1000 packet/s 的速率向 A 端口发送 N(N预计的地址深度)个报文,报文的源 MAC 地址各不相同,目的地址为端口 B 性能测试仪的 MAC 地址; e) 通过性能测试仪以 1000 pa

28、cket/s 的速率向 B 端口发送 N 个报文, 报文的目的 MAC 地址分别为步骤 d)中的源 MAC 地址; f) 查看 A 端口和 C 端口的报文接收状况; g) 清空 OLT 的地址缓存,改变 N 的值,重复步骤 d)和步骤 e),直到步骤 f)中 A 端口收到的报文数等于 N 且 C 端口没有收到 B 端口发出的报文。 h) 分别记录网络切片 1 和网络切片 2 中 N 值,N 为两个网络切片各自的 MAC 地址学习能力。 5.1.4预期结果 步骤 h)中分别记录网络切片 1 和网络切片 2 中 N 值。 网络切片的 MAC 地址缓存能力应符合 YD/T XXXX接入网技术要求 支

29、持网络切片的光线路终端(OLT)的规定。 5.2二层转发能力 5.2.1测试目的 OLT切片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转发,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且应支持长度为2000字节的超长帧转发。 5.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 3。 YD/T XXXXXXXX5 图3 二层转发测试配置 5.2.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图 3 配置测试系统; b) 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 ,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 和网络切片 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c) 在网络切片 1、2

30、 中,分别通过网络分析仪按照线速发送长度为 2000 字节的超长帧转发; 5.2.4预期结果 在网络切片1、2中上下行均无丢包。 5.3二层隔离功能 5.3.1测试目的 测试不同网络切片内各 ONU 二层隔离功能。 5.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 4。 OLT分路器分路器ONU1ONU2网络分析仪网络切片1网络切片2YD/T XXXXXXXX6 图4二层隔离功能测试配置 5.3.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图 4配置测试系统; b) 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 , 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31、1、网络切片 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c) 在网络切片 1 配置 3 个 ONU 的用户流量为无 VLAN 标签方式, 网络侧为 N:1 VLAN 模式, S-VID=X(0X4096); d) 网络分析仪 1、2、3、4 分别发送少量的地址学习帧; e) 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与网络分析仪 2 互发以太网广播与单播报文; f) 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与网络分析仪 3 互发以太网广播与单播报文; g) 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和网络分析仪 4 互发以太网广播与单播报文; h) 网络分析仪 2、3、4 互发以太网广播与单播报文。 i) 在网络切片 2 配置

32、 3 个 ONU 的用户流量为无 VLAN 标签方式, 网络侧为 N:1 VLAN 模式, S-VID=X(0X4096); j) 在网络切片 2 中重复步骤 d)步骤 h); OLT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1ONU1ONU2ONU31: N1: N网络分析仪1网络分析仪2网络分析仪3网络分析仪4网络切片1端口1端口2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1ONU4ONU5ONU61: N1: N网络分析仪5网络分析仪6网络分析仪7网络切片2YD/T XXXXXXXX7k) 观察网络切片 1 和网络切片 2 隔离。 5.3.4预期结果 在步骤 e)中,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和网络分析仪 2 应可以互通,网络分析仪

33、3、4 不应收到除来自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的广播报文的任何报文。 在步骤 f)中,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和网络分析仪 3 应可以互通,且网络分析仪 2、4 不应收到除来自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的广播报文的任何报文。 在步骤 g)中,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和网络分析仪 4 应可以互通,且网络分析仪 2、3 不应收到除来自网络分析仪 1 端口 1 的广播报文的任何报文。 在步骤 h)中,网络分析仪 2、3、4 之间不应有任何流量互通。 在步骤j)中,网络切片2的预期结果与网络切片1中一致。 在步骤k)中,网络切片1、网络切片2不应收到对方发送的任何报文。 5.4环路检测功能 5.

34、4.1测试目的 应支持对用户侧端口是否成环的检测,防止环网形成。 5.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 5 和图 6。 YD/T XXXXXXXX8 图5用户环网检测功能配置图(同一个 PON 口下不同 ONU 端口) OLT光分路器ONU21: N网络分析仪1交叉网线ONU1交叉网线网络切片1光分路器ONU21: N网络分析仪2交叉网线ONU1网络切片2YD/T XXXXXXXX9 图6用户环网检测功能配置图(不同 PON 口下不同 ONU 端口) 5.4.3测试步骤 同一个PON口下不同ONU端口环网检测步骤如下: a) 按图 5配置测试系统,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

35、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b) 断开网络切片 1 中 ONU1 和 ONU2 两个以太网接口之间的连接; c) 开启网络切片 1 中 OLT 中的用户环网检测功能; d) 连接网络切片 1 中 ONU1 和 ONU2 两个以太网接口之间的交叉网线; e) 验证网络切片 1 中未被去激活的 ONU 其他以太网口能否正常收到流量; f) 在网络切片 2 中,重复步骤 b)步骤 e)。 不同PON口下不同ONU端口环网检测步骤如下: g) 按图 6配置测试系统。登录 EM

36、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 , 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h) 断开网络切片 1 中 ONU1 和 ONU2 两个以太网接口之间的连接; i) 开启网络切片 1 中 OLT 中的用户环网检测功能; YD/T XXXXXXXX10j) 连接网络切片 1 中 ONU1 和 ONU2 两个以太网接口之间的交叉网线; k) 验证网络切片 1 中未被去激活的 ONU 其他以太网口能否正常收到流量; l) 在网络切片 2 中,重复步骤 h)步骤 k)。 5.4.4预

37、期结果 同一个PON口下不同ONU端口环网检测: 在步骤b)中,ONU1和ONU2可以和OLT正常通信。 在步骤d)中,OLT应报告用户侧侧环网事件,并主动去激活一个ONU。 在步骤e)中,未被去激活的ONU其他网口流量正常。 在步骤f)中,网络切片2中测试结果与网络切片1中预期结果一致。 不同PON口下不同ONU端口环网检测: 在步骤h)中,ONU1和ONU2可以和OLT正常通信。 在步骤j)中,OLT应报告用户侧侧环网事件,并主动去激活一个ONU。 在步骤k)中,未被去激活的ONU其他网口流量正常。 在步骤l)中,网络切片2中测试结果与网络切片1中预期结果一致。 5.5RSTP 功能 5.

38、5.1测试目的 OLT 上联端口应支持 IEEE 802.1D 规定的快速生成树(RSTP)功能。 5.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7。 图7RSTP 功能测试配置 5.5.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照图 7建立连接;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b) 在网络切片 1 中激活 OLT 上联端口的 RSTP 功能,在控制台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 c) 断开另外一条转发状态的链路,在控制台查看端口状态; d) 恢复原

39、来的连接,在控制台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 e) 在网络切片 2 中激活 OLT 上联端口的 RSTP 功能,在控制台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 OLT支持RSTP功能的交换机端口A端口B网络切片1端口C端口D网络切片2YD/T XXXXXXXX11f) 断开另外一条转发状态的链路,在控制台查看端口状态; g) 恢复原来的连接,在控制台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 5.5.4预期结果 网络切片 1: 在步骤 b)中,可以查看到一个端口处于 block 状态,另外一个端口处于 forward 状态。 在步骤 c)中,可以查看到端口立即从 block 状态变成 forward 状态。 在步骤 d)中,在原来的连接恢

40、复后,所有端口的状态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网络切片 2: 在步骤 e)中,可以查看到一个端口处于 block 状态,另外一个端口处于 forward 状态。 在步骤 f)中,可以查看到端口立即从 block 状态变成 forward 状态。 在步骤 g)中,在原来的连接恢复后,所有端口的状态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注:记录恢复时间。 5.6MSTP 功能 5.6.1测试目的 OLT 上联端口应支持多生成树(MSTP)功能。 5.6.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 8。 图8OLT MSTP 功能测试配置 5.6.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网络切片2支持MSTP功能的交换机端口C端口DONU21: N网络

41、分析仪4光分路器网络分析仪3网络切片1OLT支持MSTP功能的交换机端口A端口BONU11: N网络分析仪2光分路器网络分析仪1YD/T XXXXXXXX12a) 按图 8连接设备,并在所有设备上启用 MSTP 协议;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 ,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b) 在网络切片 1 配置 2 个 MSTP 实例 2、3,分别加入到 VLAN2、3,上联口 A、B 加入到 VLAN 2、3中。在交换机上配置 2 个 MSTP 实例 2

42、、3,分别加入到 VLAN 2、3,端口 A、B 加入到 VLAN 2、3中。在实例 2 里,配置 OLT 和交换机的网桥优先级一样,上联口 A、B 的优先级和端口路径代价一样 ; 在实例 3 里,配置 OLT 和交换机的网桥优先级一样,上联口 B 的端口优先级高于上联口 A 的,端口路径代价一样; c) 查看 OLT 的两个上联端口 A、B 和交换机的端口 A、B 在每个实例里的状态; d) 网络分析仪 1 和网络分析仪 2 互发测试帧,观察收发帧情况; e) 断开端口 A 所在链路,在控制台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 f) 恢复原来的连接,然后在控制台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 g) 在网络切片 2

43、中重复步骤 b)步骤 f)。 5.6.4预期结果 在步骤 c)中,在实例 2 里,根网桥为 OLT,其上联口 A、B 的状态均为 forwarding,交换机的端口 A 的状态为 forwarding,端口 B 的状态为 discarding; 在实例 3 里,根网桥为 OLT,上联口 A、B 的状态均为 forwarding,交换机的端口 A 的状态为 discarding,端口 B 的状态为 forwarding。 在步骤 d)中,网络分析仪 1 和网络分析仪 2 之间收发包正常,若报文的 VLAN TAG 是 2,则端口 A所在链路处于转发状态,若报文的 VLAN TAG 是 3,则端口

44、 B 所在链路处于转发状态。 在步骤 e)中,网络分析仪 1 和网络分析仪 2 之间收发包正常,在实例 2 交换机的端口 B 的状态从discarding 变成 forwarding。实例 3 状态不变。 在步骤 f)中,网络分析仪 1 和网络分析仪 2 之间收发包正常,在实例 2 交换机的端口 B 的状态从forwarding 变成 discarding。实例 3 状态不变。 在步骤g)中,网络切片2中测试结果与网络切片1中预期结果一致。 5.7上联口流量控制功能(pause 帧) 5.7.1测试目的 OLT 切片的网络侧接口的以太网接口应支持全双工方式下的 IEEE 802.3 流量控制协

45、议。 5.7.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 9。 YD/T XXXXXXXX13 图9上联口流量控制功能测试配置 5.7.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图 9连接设备,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 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b) 在网络切片 1 中配置 OLT 上联以太网端口工作在全双工状态,并使能端口流控功能; c) 使能网络分析仪 1 的端口流控功能; d) 网络分析仪 2 和网络分析仪 3 分别向网络分析仪 1 发送 100Mbit/s

46、数据流; e) 配置网络分析仪1向OLT发送pause定时器为非零值的pause帧, 其中速率限制值为100Mbit/s。 f) 在网络切片 2 中,重复步骤 b步骤 e)。 5.7.4预期结果 步骤 e)中,OLT 上联以太网接口接收到来自网络分析仪 1 发出的 pause 帧后,将自身发送速率降至 100Mbit/s。 在步骤f)中,网络切片2中测试结果与网络切片1中预期结果一致。 5.8上联接口链路聚合功能 OLT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1ONU1ONU2ONU31: N1: N网络分析仪1网络分析仪2网络分析仪3网络分析仪4网络切片1端口1端口2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1ONU4ONU5ONU61

47、: N1: N网络分析仪4网络分析仪5网络分析仪6网络切片2YD/T XXXXXXXX145.8.1测试目的 测试 OLT 切片的网络侧上联端口是否在同板和跨板方式下均能支持 IEEE 802.3ad 规定的链路聚合功能,是否能实现链路负载分担和链路冗余保护功能。 5.8.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10。 图10上联接口链路聚合功能测试示意图 5.8.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图 10连接设备,登录 EMS 客户端,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选中被测 OLT 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网络切片” , 配置网络切片名称为网络切片 1、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

48、模板后点确定; b) 在网络切片 1 中,在 OLT 和支持 TRUNK 功能的交换机上配置相同的 TRUNK 组,OLT 的 trunk 组中包含的上联端口均在同一上联板卡上,两端的 TRUNK 组包含的端口数目应当一致; c) 用网线直接连接两端的 n 个 TRUNK 端口; d) 通过性能分析仪连续双向发送 IP 报文保持通信状态; e) 在 TRUNK 设备上拔掉一些网线,只保留其中一条,查看数据的连通性; f) 配置 OLT 的 trunk 组中包含的上联端口分布在两块上联板卡上,重复步骤 b)步骤 d)。 g) 在网络切片 2 中,重复步骤 b)步骤 f)。 5.8.4预期结果 步

49、骤 d)中,网络协议分析仪 1 与 2 发出测试帧应通过 trunk 组所有的物理链路,即 trunk 组各端口分担链路负载。 步骤 e)中,网络协议分析仪 1 与 2 发出的测试帧应通过 trunk 组中未中断的的物理链路,并且流量应保持不变。 步骤 f)中,跨板方式的 trunk 组工作正常,各种情况下的业务表现同步骤 c)和步骤 d) 。 在步骤g)中,网络切片2中测试结果与网络切片1中预期结果一致。 记录链路聚合功能在同板和跨板方式下所使用的协议。 网络切片1光分路器ONU11: N网络分析仪1网络分析仪2支持trunk功能的交换机网络切片2光分路器ONU21: N网络分析仪3网络分析

50、仪4支持trunk功能的交换机OLTYD/T XXXXXXXX156VLAN 测试 6.1VLAN 切换功能 6.1.1测试目的 OLT 切片应支持 1:1 和 N:1 的 VLAN 切换功能。 6.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11。 图11VLAN 切换功能测试配置 6.1.3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按图 11 连接设备, 登录 EMS 客户端, 在网络切片管理界面打开网络切片管理视图, 选中被测 OLT设备,在网络切片列表里增加两个网络切片,名称分别为网络切片 1 和网络切片 2,网络切片模式粒度为板,选择资源分配模板后点确定; 网络切片 1: b) 配置网络切片 1,将来自 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水电安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