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运输的途径课题物质运输的途径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王学校课标与教材分 析课标分析:本节课选自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运输的载体、物质运输的器官两节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循环系统人体内的交通系统,把人体内的各个系统联系在一起,而本节课又是整个章节的总结,所以学生必须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重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难点:(1)学会应用血液循环的途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形成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记住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过程与方 法通过观看视频、制作模型,养成乐于观察,勤于总结的习惯。
2、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认识到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方法与 媒 体1、运用小组合作学习2、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自学最快乐,拼图小游戏三、一滴血液的旅行四、走进现实,学以致用五、伸伸懒腰,盘点收获六、巩固达标,当堂测验张菁菁同学脚部手上发炎了,医生建议她从手腕处静脉注射消炎药,请问药物如何由腕部到达脚部的?教师发言:血液中溶解着各种物质,血液循环的途径也就是物质循环的途径。播放视频:血液循环的
3、途径1、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纸板,拼出两条血液循环的途径。由小组的四号同学进行展示,最后教师总结,在大屏幕上呈现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2、 在课本上画出两条循环途径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自己试着找出其中的规律。小组合作组长记录三号同学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总结完成以后再次呈现两条血液循环途径,让学生自己体会规律。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滴血液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然后又回到左心室。在这段旅途中,它会经过哪些“站点”?请你帮它绘出“旅行”的路线图。提出上面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自己总结归纳,试着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总结规律
4、,屏幕上呈现,再次播放血液循环的视频,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动态形象的过程,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在心脏里,血液总是由心房流向同侧的心室。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血液在全身周游一周,大约需要20-30秒钟,效率非常高。试说出张菁菁同学手腕处静脉注射的药物到达腿部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我学到的知识我得到的感悟先组织学生自己回忆,自己总结,踊跃的举手回答,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总结,形成知识网络。以巩固测试的形式,精选难易适中的题目,1、肺循环的起点和体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A.右心室、右心房 B.左心室、左心房C
5、.右心室、左心房 D.左心室、右心房2、下列血管中,流着动脉血的是( )A.肺静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4. 血液流经人体内哪一器官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A.心脏B.肾脏C.肺D.肝脏5、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途径分别表示_和_。(2)a、b、c、d分别表示_、_、_、_。(3)c、d部分的血液分别是_、_。观看视频,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动态过程。自学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纸板,拼
6、出两条血液循环的途径拼好后,四号同学进行展示。在课本上画出两条循环途径小组合作组长记录三号同学代表发言课本上记录规律: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自己总结归纳。观看血液循环的过程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内讨论,总结,踊跃发言。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动态直观总体的认识,可以减少后面学习的抽象性,减小难度。 增加课堂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了减小学习难度,节约课上时间,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相通的,从而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的认识更进一步。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整体的认知网络,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系统化。布置作业预习第二课时,体育课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