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喜马拉雅汉语拓展词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0023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马拉雅汉语拓展词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喜马拉雅汉语拓展词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喜马拉雅汉语拓展词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3-青海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2 期-203-青海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2 期 基金项目: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族传统科技文献收集整理研究”(19ZDA175);2021 年度西藏大学校级培育计划项目(提升计划)“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视角探讨藏族天文历算中的几个专题问题”(ZDTSJH21-09);西藏大学2022 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与南亚国别和区域研究”(00060875)。作者简介:拉毛吉,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研究员。拉毛吉摘要:学界在研究喜马拉雅南麓北缘地区时,往往采用跨喜马拉雅、环喜马拉雅、大喜马拉雅、泛喜马拉雅

2、、外喜马拉雅这样的拓展词来指称这一区域,而相应的英文词多采用Trans Himalaya 对译,也有Pan Himalaya 和Great Himalaya 的对应翻译。然而,这些词汇是有不同内涵与外延的,不甄别使用会造成语义上的混淆。因此,探究关于喜马拉雅的几个拓展词汇,分析其来源、出处,甄别其内涵与外延,能为学界使用这些词汇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关键词:喜马拉雅;冈底斯山系;斯文 赫定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23)02-0203-06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相关学者纷纷踏入喜马拉雅、南亚等区域研究,其中,喜马拉雅及其周缘地区的界定,使用词汇

3、多样,通常有跨喜马拉雅、泛喜马拉雅、环喜马拉雅、大喜马拉雅和外喜马拉雅等称呼。与这些词对应的英 语 为 Trans-Himalaya 或 Great Himalaya/Greater Himalaya。根据本文对 Trans-Himalaya 命名的溯本说明汉语拓展词在使用上存在模糊性。搜索中国知网文献,以跨喜马拉雅为主题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20 多篇,涵盖医学、旅游、铁路、环境、经济、政治、考古、环境、文化与历史等不同学科领域,因地理区域多涉及南亚而采用“跨喜马拉雅”一词来表达一种与中国西藏的关联性。而相应的以跨喜马拉雅英语对译词 Trans-Himalaya 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有近 200 篇

4、,其中,仅一篇发表在 Scientific American 上的文章提到了西方殖民主义探险家斯文赫定的 Trans-Himalaya,其他文章都以尼泊尔、印度、拉达克、锡金、不丹、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等区域为讨论范围,显然这里所指称的地理范围都是喜马拉雅南部的区域。个别著作或文章意图借用经济学“跨国”之“跨”的概念,研究喜马拉雅南部与北部区域,体现双向的联系性。以“泛喜马拉雅”为主题的文章共 35篇,其中汉语 23 篇,英语 12 篇,几乎都是植物学研究,所指范围是喜马拉雅南北两个区域,因植被的特征联系性而被定名,对应的英文词汇使喜马拉雅汉语拓展词探讨-204-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5、2 期-204-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用 Pan-Himalaya。显然,这个词是由汉语的“泛”翻译而来,是先有“泛”,再有 Pan,相对跨喜马拉雅,泛喜马拉雅降低了引起歧义的程度。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环喜马拉雅”替代“跨喜马拉雅”,这样的文章有 20 篇,涉及文化、经济、植物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然而,这些学者在对应的英语词汇上又使用了 Trans-Himalaya,说明他们因学术敏感而甄别过这些词语,但并未深度解读 Trans-Himalaya 的含义,所以没有改变英语词汇的使用,只是更换了汉语词汇的使用。采用“大喜马拉雅”(Great-Hi

6、malaya/Greater Himalaya)的文章有102篇,其中汉语5篇,均系地质学研究。“外喜马拉雅”这个词对译为 Outer Himalaya,也属地质学讨论范围。然而,在斯文赫定游记的汉译作品中,有将 Trans-Himalaya 翻译成“外喜马拉雅”的现象,会对读者造成语义上的混淆。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其来源、出处,甄别其内涵与外延,以期为学界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一、喜马拉雅的划分与名称喜马拉雅,梵文名(Himalaya),意为“雪域”。喜马拉雅山脉高耸于青藏高原与印度次大陆之间,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恒河平原以北,呈向南凸出的狭长弧形,西北起自南迦帕尔巴

7、特山(Nanga Parbat),延伸至东端的南迦巴瓦山(Namcha Barwa)。在喜马拉雅山系的北部有一条与喜马拉雅平行的山系,夹在喀喇昆仑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即冈底斯山脉,英文译作 Trans-Himalaya,因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也被译作 Tibet-Himalaya。但依据斯文赫定的解释,这是一条与喜马拉雅一样的山系,因为它包含了许多其他的山脉。关于喜马拉雅山系的划分各有千秋,有从地质特点和岩层结构横向划分的,有从种族特征与文化特性进行纵向划分的,亦有综合考虑地质特点和民族特性要素混合划分的。普遍来讲,依据地质特点和岩层结构将喜马拉雅自北向南划分成平行的三块条形区域。这种划

8、分相应地创造出了“大喜马拉雅”“中喜马拉雅或内喜马拉雅”“亚喜马拉雅或外喜马拉雅”等拓展概念。具体来说,北缘是高山带,英语称作 Great-Himalaya,对译为“大喜马拉雅”是海拔最高的区域,平均海拔在 6000m 以上,终年被积雪覆盖,海拔在 7000m 以上的山峰有 10 座以上,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Great-Himalaya 也被称作 High-Himalaya 和 Tethys-Himalaya,前者没有出现过汉语翻译,后者被译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显然,大喜马拉雅(Great-Himalaya/High-Himalaya)是因此山带突出的高海拔而得名,而特提斯-喜马拉雅因喜马拉

9、雅造山运动前这里是特提斯海而得名。中带亦为山带,英语称作 Inner-Himalaya,Lesser-Himalaya或Lower-Himalaya,汉语对译为“内喜马拉雅”“次喜马拉雅”“小喜马拉雅”,看似应该译作“中喜马拉雅”或“低喜马拉雅”才合适,但这种对译没有广泛使用。中带位于大喜马拉雅南侧,由大喜马拉雅南侧间接延伸出后改变了方向的三座高耸的山脉和三座不连贯的外部山脉组成,平均海拔在 18003000m,宽约 80km。南 麓 为 低 山 丘 陵 带,英 语 称 作 Sub-Himalaya,Outer-Himalyaya,himalaya,有时也被称为喜马拉雅的海拔最低处“lowes

10、t zone”,汉语对译为“亚喜马拉雅”“外喜马拉雅”(此名与汉语中常用的宽泛的外喜马拉雅含义并不一致)和“喜马拉雅”(此处与通常指称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亚喜马拉雅西端宽约48km。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喜马拉雅南麓丘陵带因 Outer-Himalaya 一词,被译作“外喜马拉雅”,而下文要重点讨论的 Trans-Himalaya 有时也被译为“外喜马拉雅”,因此,在遇到“外喜马拉雅”这个词时,一定要慎重甄别所指的区域范围,而在表述时,更须谨慎处理。二、探险家的“未知地”与 Trans-Himalaya欧洲人对西藏的认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经历了近千年,而这一认识始于喜马

11、拉雅。亚历山大东征,使得欧洲人知道南亚的存在,他们把喜马拉雅称作 Emodus,然而,对西藏仍一无所知。托勒密之后的 1500 年里,欧洲人都沿用托勒密的观点,将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视为-205-历史与文化研究QINGHAI SOCIAL SCIENCES-205-历史与文化研究历史与文化研究QINGHAI SOCIAL SCIENCES同一座山脉。7 世纪中叶以后的阿拉伯人虽然开始提及西藏的名字,但对西藏的认识非常模糊。15 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绘制的亚洲地图上虽然出现了西藏的名字,但仅此而已,没有更具体深入的认识。18 世纪初,欧洲绘制的亚洲地图上关于西藏的信息才逐渐丰富和细致起来。20世纪

12、初,西方殖民主义探险家斯文赫定探险西藏,才将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西藏山川、水文,即这块欧洲的“未知地”,呈现在百万比例尺的地图上。然而,关于这块“未知地”的定名,却经历了激烈争论与探讨才得以确定。无论是探险家还是学者,普遍主张 Trans-Himalaya 这个名称。但也有文献明确指出:当年,斯文赫定因不知道有冈底斯山或冈仁布切这个名称,所以就将这条山脉定名为 Trans-Himalaya1。斯文赫定考察这块未知地时是在 20 世纪初,而 19 世纪中叶时亦有探险家使用过 Trans-Himalaya 这个名称,那么为何将首次定名赋予斯文赫定呢?他本人在其著作西藏南部(Southern Tibet

13、)(第三卷)中做了详细的梳理与阐述。事实上,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探险家和地理学家们都曾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这块“未知地带”,亦有克莱蒙特马卡姆(Clement Markham)、埃利斯瑞可勒斯(Elise Reclus)曾想为这块“未知地”命名,但都未能如愿。探险家们接触到这块“未知地”的边缘地带,特别是西北端和东端,并使用过各种名称,比如Montes nivosi,指岗巴拉山口(Kamba-la)以北的区域。后来又先后使用过 Dzang,Zzang,Ninchen-tangla,Gang-dis-ri,Kailas,Kan-te-chan。斯文赫定对上述名称都做了具体的分析,并给出了为

14、什么不采用这些名称的理由。第一,Dzang 和 Zzang 都是藏文 bTsang 的变体,克拉普罗特(Julius Heinrich Klaproth)和里特(Carl Ritter)都曾使用过 Dzang。洪堡特(Alexander Von Homboldt)写作 Zzang。斯文赫定认为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这条山系,或称“未知地”跨越包括 bTsang 地区的几个行政区域,所以用 Dzang来命名整个山系不妥。第二,特里劳尼桑德斯(Trelawney Saunders)曾用冈底斯山峰将其命名为 Gangri。斯文赫定认为 Gangri 这个词在藏语中的意思为“雪山”,因此,Gangri 是个

15、泛称,或者是某个具体山峰的后缀词,通常与其他名称合用,用其命名整个山系自然不恰当。此外,他还明确说明藏族称冈底斯山峰为“岗仁波齐”(Kang rin po che)。所以前文中说斯文赫定不知道冈底斯山有藏语名称,是不符合事实的。不仅如此,他在文中还特别说明不喜欢在亚洲的地图上出现欧洲名称,因为当地人有自己的名称,不需要再添新名。第三,克拉普罗特、里特亦使用过 Gang-dis-ri,亚历山大坎宁安(Alexander Cunningham)曾使用过 Kailas,杜 海 德(Du Halde)称 Trans-Himalaya 西 部为 Kan-te-chan。斯文赫定明确表示 Kan-te-c

16、han 是 Kentaisee 的 变 体,Kentaisee 又 是 Kailas的变体。而 Gang-dis-ri 是对梵文 Kailas 的藏文转写。那么是否可以用 Kailas 呢?斯文赫定用以下理由来否定了这个名称:一是,他认为Kailas 是印度人赋予此山系西南部的一座山峰的名称,如果使用该词命名包括“伦卡尔”山脉(Lunkar)、“拉布琼”山脉(Lapchung)、“堪琼”山脉(Kanchung)等山脉的整个山系是荒唐的;二是,拉森(Lassen)发现喜马拉雅山系中的许多山峰名称使用了 Kailas 这个名称。最后,克拉普罗特和里特亦用过 Nien-tsin-tangla-gan

17、gri,欧洲人对“念青唐古拉”的写法有 Nien-tsin-tangla,Ninjintangla,Nien-chen-tang-la,Nyen-chen-tang-la 几种不同形式,且对“念青唐古拉”的地理位置标记也有出入,曾有西方探险家把喀喇昆仑山东段至纳木错湖之间段区域称作“念青唐古拉”(Ninjinthangla),后来布赖恩霍奇森 更登群培曾言诸大河流呼为“藏薄”(gtshang po),居住在大河流域的部落称为“藏巴”(gtsang pa),而“藏”是地方之深处(phu)或“主要”(gtso bo)之意。见更登群培:白史,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5 页。“藏”之“洁净

18、”与“桑”(bsang)之“洁净”尚无语义学上的研究,但二者均有“洁净”之意,前者关乎水源,后者关乎桑烟。大河在地表水平轴自高处流向低处,桑烟呈现出空间垂直轴上自下而上的运动趋势,然而,“洁净”处都回归于深处与高处,在意识形态上是同构的,与谷地世俗生活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对称结构,因此“洁净”与“深处”建立联系,赋予语义学上的外延。高处的“洁净”是超出人类可触知的领域,从而与神圣建立了联系,而桑烟起到了通向“洁净”的作用,构成人与神沟通的中介,不仅反映了藏族的洁净观,也反映了他们天地交泰的宇宙观与生命观。-206-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6-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

19、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Brian Hodgso)又将东段的“念青唐古拉”称作“冈底斯”,斯文赫定在其第一篇日记中亦使用了“Nien-chen-tang-la”。然而,随着考察的深入,当斯文赫定经过最后一个山口,即“苏尔埃”山口(Surnge-la)时,意识到这块“未知地”并非一条简单的山脉,而是由许多山脉组成的一个山系,藏族虽然赋予了许多山峰名称,并未对整个山系命名。因此,他想到了用 Trans-Himalaya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山系。对斯文赫定提出的这个名称,不少地理学家提出质疑。反对声音主要持两个理由:第一,如果用 Trans-Himalaya,亦可以用 Cis-Himal

20、aya。第二,亚历山大坎宁安早在 1847 年就使用过Trans-Himalaya 这个词。斯文赫定为了使他的定名具有说服力,据理力争地追溯了 Trans-Himalaya 的历史沿革。首先,斯文赫定强调坎宁安并非使用 Trans-Himalaya 的第一人,德国人伯格豪斯(Berghaus)比坎宁安早 10 年使用过Trans-Himalaya 来指代喜马拉雅以北的区域。且坎宁安笔下的 Trans-Himalaya 起始于 Kailas,位于印度河与狮泉河(Satlej)之间,被“达热斯”河(Dras)切断,这样的地理范围根本不存在。此外,坎宁安的 Trans-Himalaya 属于喜马拉雅

21、山系,而非大喜玛拉雅之外的山系,因此,始终没有人关注或采纳过他提出的 Trans-Himalaya。其次,斯文赫定指出伯格豪斯亦非使用该词的第一人,他是从英国地理学家和探险家那里借用了这个词。1820 年,弗雷泽(James Fraser)曾使用过 Trans-Himalaya 来形容那些被雪山包围的区域。第三,斯文赫定推测 Trans-Himalaya这个词来源于古老的词根。他以托勒密的地图和迭戈瑞伯如(Digo Ribero)1529 年绘制的地图为例,说明他们在描述恒河分支上游地方时使用了 Scithia extra Ima mt 或 Scythia beyond the Imaus m

22、ountains。斯文赫定主张古代 词 汇 extra 和 intra 分 别 对 应 今 天 的 trans 和cis。而 Extra Imaum montem 相当于 Transimaus 或Transhimalaya,并说明 extra 用于区域,trans 用于山系。埃利斯瑞可勒斯曾经也使用过 Trans-Himalaya,但他所描述的山脉是隶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中的一座分水岭,所以仍然名不符实。戈德温奥斯汀(Godwin Austen)上校曾在 1883 年的文章中三次使用 Trans-Himalaya,但他界定的Trans-Himalaya 在北纬 83和北纬 85之间,位于雅鲁藏布江

23、的东北部,仅覆盖了这个山系的一小部分。且在他的地图上还用虚线标记了两条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山脉作为 Trans-Himalaya,说明他对这条山脉的认识还不确定,也减弱了该名称的价值。不仅如此,他将命名之事的希望寄予喜马拉雅中部和东部的人。所以斯文赫定认为这块“未知地”的正式命名是属于他本人。至于为什么不用 Cis-Himalaya,斯文赫定没有过多阐释。从他的文字描述可知,若从俄罗斯地理学家的角度出发,可以称作 Cis-Himalaya。查找这两个词的词根区别,发现 Trans 和 Cis 的词义均指“横跨”,但前者是从背面横跨,后者是从正面横跨,所以斯文赫定采用这个名称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英国人

24、和印度人的观点影响。第四,针对罗林(Captain 关于 Trans-Himalaya 究竟是山脉还是山系的问题,他曾请教过伯拉德上校,在伯拉德的回信再次确认了它是一个平行于喜马拉雅山系的山系,“地质学家认为,形成山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种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另一种是由于在不同的维度上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再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一般而言,坚实刚硬部分发生断裂,在断裂的两侧上升或下降,有时也突出地面形成高山。在地壳中一些柔弱地带往往较容易受到地壳运动剧烈而产生褶皱隆起,形成绵亘的山脉

25、。地球上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是由于大陆边缘受到挤压或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其中包括有柴克斯山脉、拉达克山脉、西瓦利克山脉,大、小喜马拉雅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印度板块呈倒三角形,它以楔入的方式撞亚欧大陆时的力量,可以近似地认为集中在两个点:喜马拉雅山西端的南伽帕尔巴特峰和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察隅、墨脱附近)。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是由于两个楔入力量点的差异形成了弧形山脉。从地质演化而言,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原因形成的,冈底斯山脉是由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在拉萨地体形成的岩浆弧,又经历板块撞击后形成的,其北

26、部是古亚洲洋。从表层地貌而言,喜马拉雅山西北端它与印度河相隔,东端夹在雅鲁藏布江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因此,它是与喜马拉雅平行的山脉,不属于喜马拉雅山系”。见 Sven Hedin,“Southern Tibet:Discoveries in Former Times Compared with My Own Researches in 1906-1908.”Vol.3,Stockholm,Kungl.Boktryckeriet.P.A.Norstedt and Soner,1917,p.230.-207-历史与文化研究QINGHAI SOCIAL SCIENCES-207-历史与文化研究历史与

27、文化研究QINGHAI SOCIAL SCIENCESCelil Rawling)等人的反对,斯文赫定解释了为什么只能叫做 Trans-Himalaya 而不能叫做 Trans-Lhadak range。因为拉达克只是一条山脉,并非一个山系,而且拉达克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在斯文赫定第二次参加英国皇家地理学会(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的研讨后,迎来了不少支持者。如亨利特罗特(Henry Trotter)认为即使俄国人采用 Cis-Himalaya 一词,斯文 赫定的 Trans-Himalaya 也非常合适。而马丁康韦(Martin Conway)更是给予

28、了高度评价,认为斯文赫定的工作是所有那些自制地图中最宏伟的篇章,因为他亲自丈量了这片“未知地”,给予了精确的测量与绘制,并赋予其名称,而非接近实际的模糊猜测。1906 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出版的地理杂志上刊登的亚洲地图,在雅鲁藏布江以北的一大块空白上只写着“尚未勘察”。斯文赫定憧憬着自己能够切实考察这片欧洲人的“未知地”,亲自在地图上正确勾勒出这块区域中的山脉、河流与湖泊。带着探寻那块尚未考察地方的好奇心,他踏上了探索冈底斯山脉的旅程,并于1908 年 7 月 14 日完成了横穿这片“未知之地”的任务。斯文赫定前后八次从不同的垭口沿不同路线翻越这座山系,直到翻越“苏尔埃”山口时才想到应该赋予这座

29、山系 Trans-himalaya 的名称。斯文赫定对他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以海拔最高的垭口命名,这基本也是当地人的叫法。他详细描述了每一条路所经过的大小垭口、河流、湖泊、山峰、山脉、村庄等的地形、水文、气候。斯文赫定翻越八条路线自东向西依次是色拉山口(Sela-La)、强拉博拉山口(Chang-la-Pod-la)、昂丹山口(Angden-la)、玛姆贝尔提山口(Samgmo-bertic-la)、散木耶山口(Samye-la)、苏尔埃山口(Surnge-la)、泽提拉青山口(Tseti-lachen)、举提山口(Jukti)。其中,第五条散木耶山口不在山脊之上,处于两条山脉之间的河谷之中,其以

30、东的四条路线和以西的三条路线都经过 Transhimalya 山系的山脊。具体来说,第一条路线经过色拉山口(Sela-la 或 Tselal),从海拔 4694m 的昂孜措(Ngangtse-tso)出发到达海拔 3930m 的雅鲁藏布江附近,共走了 260km,色拉山口的海拔是 5506m。从更东端的卡拉木巴山口(Khalamba-la)到色拉山口之间也是一片“未知地”,再往东便是念青唐古拉山脉了。第二条路线以强拉博拉(Chang-la-Pod-la 或Chomo-la,海拔 5573m)山口为标志,这条路与色拉路线一样呈倾角延伸至东。自雅鲁藏布江旁的恰尕村(Chaga,海拔 4013m)出

31、发,到当热雍措南的达尔果藏布(海拔 4708m)。第三条路是安格丁山口(海拔 5643m),起始于当热雍措南的达尔果藏布(海拔 4708m),结束于雅鲁藏布江海拔 4012m 处,它完整跨越 Tran shimalayan 山系,这条竖直的路线共 1667km。第四条路线几乎是垂直的,以“桑姆贝提柯”(Aangmo-bertik-la,海 拔 8520om)山 口 为 标志。第五条路线北起曲涅胡(Chunit-tso,海拔4747m),南至雅鲁藏布江附近的吾虚(Ushu,海拔 4563m)。北段是竖直而下,南段西北-东南走向,终点是散木耶山口(Samye-la,海拔5527m),路线总长 10

32、15km。第六条路线在昂拉仁措(Nganglaring-tso)和坨青(Tokchen)之间。斯文赫定于 1907 年 9 月开始翻越第七条路线,以最高山口拉姆拉则(Lhmo-latse-la,海拔 5426m)为标志性山口,起自巴尔卡(Parka)西北的卡立布(Khaleb,海拔 5426m),向东南方向行至云母巴玛增(Yumba-matsen,海拔4802m),共长 1666km。第八条路线起自杰昆(Gyekung,海拔 4802m),向西至噶尔坨(Gartok,海拔 4467m),最高的垭口是举提(Jukti-la,海拔 5825m),共长 1606km。三、结论辞海(第六版)对喜马拉雅

33、山的描述为“由北向南分为柴斯克山、拉达克山、大喜马拉雅山、小喜马拉雅山、西瓦利克山四带”“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境内。”此处所谓“山”包含了山系的概念,因为它包括了像拉达克这样的山脉。辞海(第六版)对冈底斯山的描述为“横贯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平行,东接念青唐古拉山。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西藏西部印度洋外流水系与内流水系与内流水系主要分水岭主峰冈仁波齐峰”此处之“山”意为“山脉”,用山峰之“峰”-208-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8-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来区别山峰与山脉。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

34、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图组”之“西藏”绘图中标记了冈底斯山峰,标出了冈底斯山的名称,但并未绘出具体山脉走向2。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地理卷)3、中国测绘史(第二卷)4、康熙朝皇舆全览图 5、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第五卷地学)6中以及韩昭庆7、房建昌8、冯宝琳9等致力于西藏地图及测绘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叙述了清朝的西藏测绘,特别是康熙年间,朝廷派钦天监慈称桑布(tsul khrims bzang po)和理藩院主事胜住赴西藏测绘,在地图上增加了“冈底斯阿林”(阿林是满文“山”之意)。慈称桑布是洮泯一带的藏族,他的科学测绘工作将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域纳入清朝的地理学知识体系,对 18 世纪以后的世界地理学界

35、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年间的西藏测绘首次将冈底斯山标记在地图上,比斯文赫定考察冈底斯山系及藏南早近 200 年。1985 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杨勤业专门研究过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的南北分界作用,称之为青藏高原上的“秦岭淮河线”,并提出“昆仑山阿尼玛卿山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线相接,呈马蹄状半闭合分布,划分出高原温带与高原亚寒带,其走向受山系分布态势及受地势制约的分度分布等所决定”10。相比西方区别山系、山脉与山峰的命名方式,我国通常以冈底斯山来代指冈底斯山脉或山系,用“冈仁波齐峰”指称冈底斯山峰,凸显了对藏族文化的高度尊重。藏族文化中,大多数山峰都有自己的名称,山脉与山系这样的概念是以神山

36、亲属关系的形式表达在神话体系当中的,而不以山脉与山系的命名加以体现。综上所述,汉、英喜马拉雅拓展词在语义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对称现象或辞不达意的情况。涉及喜马拉雅的拓展词时,我们要明确研究范围,清楚各个拓展词的出处与来源,廓清其内涵与外延,甄别使用汉、英文词汇。若研究仅涉及西藏自治区范围,不需要使用这些拓展词汇,对应的英文词汇 Tibet-Himalaya 在概念意涵上恰当、准确,但要明白英文文献中,特别是探险家、传教士、考古学者使用的Trans-Himalaya 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区域,即冈底斯山-念青唐拉山南北的西藏地区;如果研究既涉及西藏,又涵盖喜马拉雅以南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南亚

37、,那么,中文采用“跨喜马拉雅”在语义上是恰当的,但英文 Trans-Himalaya 不能表达中文之“跨喜马拉雅”的意涵,并未包括喜马拉雅及以南区域;“大喜马拉雅”(Great Himalaya/Greater Himalaya)有其严格的地质学概念,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北部,不能包括喜马拉雅山系以北或以南的区域;“外喜马拉雅”如前文探讨,存在两种不同的所指,即喜马拉雅山系南缘与喜马拉雅以北的西藏地区,而后者是翻译造成的语义错位现象。参考文献:1 赫定.失踪雪域 750 天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311.2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3

38、唐锡仁,杨文衡.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 中国测绘史:第二卷 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5 白鸿叶,李孝聪.康熙朝皇舆全览图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7 韩昭庆.康熙皇舆全览图与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的成见 J.清华大学学报,2015(6).8 房建昌.近代西藏测绘史略 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9 冯宝琳.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考略 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1).10 杨勤业,郑度.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自然地理意义的探讨 J.地理研究,1985(2).该处钦天监慈称桑布的名字常被视为两个人,写作“喇嘛楚儿沁藏布”和“兰木巴”,房建昌的文章中指出二者为同一人。依据藏文音译习惯,通常将 tshul khrims bzang po 译作“慈称桑布”,而“lha rams pa”(兰木巴)一般译作“拉然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修习制度中的最高学位。按藏文书写习惯,像“拉然巴”这样的称谓词放在具体名称之前,而这里之所以很多学者把它放在名称之后,原因可能是与前面的“喇嘛”称谓并置使用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