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399816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文言文二则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想象力,更来自高尚而真挚的情感。京剧趣谈介绍了马鞭、亮相等戏剧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会写“哉、巍”等14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语言积累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阅读理解借助

2、注释、课文插图等理解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故事。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音乐之美。把握课文大意,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口头表达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采用分点说明等方法,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看法。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交流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书面表达仿照例子列习作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重点清楚。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清楚明白。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

3、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古筝演奏视频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1.会写“哉、巍、弦”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伯牙鼓琴,背诵伯牙鼓琴。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板块一音乐激趣,揭示课题1.导入课题。(1)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演奏视频,引导:听了这首乐曲,大家有什么感受呢?(2)导入:这首动人的乐曲叫高山流水,诉说着流传千年的知音难觅的感人故事。

4、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伯牙鼓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提示:“琴”的下半部分是“今”,不是“令”。2.理解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停顿。(2)指名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片)点拨:“鼓”就是弹奏的意思。“伯牙鼓琴”就是伯牙弹琴。【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在优美的古琴乐曲中指导学生理解课题,引人入境,舒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压力。抓住课题的易错字与难理解的词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板块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读课文。l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l 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l 同桌互相听读,修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

5、当的停顿。2.检查朗读,评价修正。(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提示:“少选”的“少”读sho,不要读成sho;“汤汤乎”中的“汤”读shn,不要读成tn;“以为”的“为”读wi;“复为”的“为”读wi。(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准节奏。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指名赛读,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善哉乎”“巍巍乎”“汤汤乎”中的“乎”。(4)全班齐读课文。【设计意图】文言文简洁凝练。读好语气词和停顿,

6、不仅能体验到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文意的初步感悟。板块三借助注释,知晓文意1.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2.交流句子的意思。l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l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1)教师引导:谁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指名交流。预设:“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意思是(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意思是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l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l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理解词语:请结合图片,说说“巍巍乎”“汤汤乎”的意思。预设:“巍巍乎”,(山峰)巍峨高耸入云。

7、“汤汤乎”,(流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4)引导:谁能结合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指名说)预设: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高山。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5)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读好“善哉乎”“巍巍乎”“汤汤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6)表演体会“破琴绝弦”的意思。指名学生说说“破”“绝”的意思。预设:破,摔碎。绝,扯断。“破琴绝弦”意思是伯牙摔琴断弦。(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预设: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预设:伯

8、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图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而读懂文言文的大意。板块四品读“鼓琴”,体验“知音”1.朗读课文,圈画语句。自由朗读课文,用“_”画出描写伯牙鼓琴的语句,用“”画出锺子期听琴的句子。2.汇报交流。(1)指名朗读,相机出示句子。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9、,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2)引导:读着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教师:伯牙鼓琴,锺子期痴迷地听着。伯牙想着高山弹琴,锺子期情不自禁赞叹道学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教师:伯牙鼓琴,锺子期忘我地听着。伯牙想着流水弹琴,锺子期情不自禁赞叹道学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想象拓展。 (1)引导:伯牙的琴声不仅表现了高山流水,还表现了哪些美丽动人的场景? 杨柳依依炊烟袅袅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波光粼粼金光闪闪(2)引导: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模仿句式,想象写话,体验知音心有灵犀一点通。 l 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10、,巍巍乎若太山。”l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l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3)小结:我们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可以像锺子期一样,感受伯牙心中所念,感受乐曲的变化。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他俩?(板书:知音)4.教师引读课文,体验知音心心相印。教师: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学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教师:伯牙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学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教师: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伯牙、锺子期真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设计意图】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策略

11、就是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想象。本教学板块以读代讲,指导学生读出音韵美,读出画面美,读出情感美,在诵读中感悟知音那份真挚的友情,在想象中体验知音那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质朴纯真。板块五研读“破琴”,读懂“知音”链接“资料袋”,体验伯牙痛失知音之“悲痛”。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指名读。提问:锺子期死后,伯牙是怎么做的?2.追问: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3.引导:他为什么这样做?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

12、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伯牙(1)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2)指名交流。4.点拨:“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知音已逝,再没人听得懂伯牙的琴声了。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指名读,全班齐读)【设计意图】“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用墨极其简练,但极富视听冲击力,想象空间丰富。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伯牙痛失知音锺子期的悲痛绝望之情。板块六

13、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链接资料,加深情感体验。教师引导: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锺子期。(课件出示短歌,配乐诵读) 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诵读课文,体验情感。引导: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请齐读课文。3.倾诉心语,升华情感

14、。引导: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学生自由表达,交流展示)4.配乐背诵,回味“鼓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学生试着背诵课文。5.练写生字:哉、巍、弦。提示:“哉”是半包围结构,要写好关键部件“戈”,保证字的重心稳定。“戈”的笔画顺序是先撇后点。“巍”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好“禾”的点和“女”的撇点。“弦”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右比例。【设计意图】链接资料,诵读体验,倾诉心语,配乐诵读,旨在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语感。 板书设计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第2课时 课时目标1.会写“轴、曝”等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书戴嵩画牛。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

15、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导入课题: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课件出示斗牛图)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教师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读好课题。(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读好停顿:书/戴嵩画牛。(2)指名读,齐读。3.理解课题。(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2)引导:“书”是什么意思?请联系前面学过的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一说。预设:“书”就是“书写”的意思。“书戴嵩画牛”就是书写戴嵩画牛的故事。【设计意图】由欣赏戴嵩的斗牛图直接入题,简洁明了。课题的朗读示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板块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l 朗

16、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l 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l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2.检查朗读,评价修正。(1)指名读,提醒学生读准“处、好、数、曝”的字音。(2)教师范读,学生赛读。 蜀(sh)中/有杜处(ch)士,好(ho)书画,所宝/以百数(sh)。有戴嵩牛/一轴(zhu),尤所爱,锦(jn)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p)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mi)矣(y)。”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n),织/当问婢(b)。”不可改也。【设

17、计意图】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文言文方法,也是体会文言文节奏韵味的基本途径。本教学板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和指向性。板块三借助注释,知晓文意1.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指名朗读。(2)(出示两牛嬉戏图和两牛争斗图)提问:哪一幅图是两牛打斗“尾搐入两股间”?预设:第一幅图牛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第二幅图牛尾巴翘起来摆动。(3)指名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预设: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

18、,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4)(出示句子)指名读,全班齐读。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5)引导:“耕”“织”分别是指做什么事?谁来说一说?预设:耕,指耕田种地。织,指纺纱织布。(6)提问:“奴”“婢”分别是指什么人?预设:奴,指耕田种地的农民。婢,指纺纱织布的女佣。(7)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3.指名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意思。预设: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

19、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设计意图】借助注释,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板块四想象趣读,走入情境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用“_”画出描写杜处士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牧童的语句,说说他们对待“戴嵩画牛”不同的表现。2.汇报交流。(1)指名学生朗读描写杜处士的语句。 有

20、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提问:杜处士“尤所爱”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预设: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追问:你觉得杜处士会在哪些时候带着戴嵩画的斗牛图?请你想象一下他的举止,试着说一说。预设:杜处士真是爱斗牛图呀!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做客的时候,游玩的时候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2)指名读描写牧童的语句。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引导: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的?试着演一演。创设情境:小牧童,你拊掌大笑,是为何故?学生带动作表演读,体验牧童的天真无邪、纯真可爱。(3)体会杜处士的“笑”。

21、引导:面对牧童拊掌大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杜处士会怎样笑、怎样说呢?试着说一说杜处士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同桌互相表演,教师指名表演。教师小结: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人物,我们读文章就要善于捕捉同一个词语表达的不同情感,体会汉字神奇的表现力。【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尤所爱”“拊掌大笑”,展开想象,在表演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态,体会人物思想情感,感悟文言文的魅力。板块五讲述故事,体验感情1.任选一个角色,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牧童的故事: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杜处士的故事:我姓杜,人们都叫我杜处士。我爱收藏书画苏轼的故事: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教师提示:(1)故事内容要符合课文原意,

22、不要遗漏情节,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动作、神情。(2)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把故事讲给同桌听,同桌听后要提出修改意见。2.分组展示讲故事。3.指名学生讲故事,师生评议。 讲故事评价单l 故事内容符合课文原意,不要遗漏情节。l 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动作、神情。l 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表演大方。【设计意图】围绕“尤所爱”“拊掌大笑”“笑而然之”,展开想象,补白故事细节,然后讲述完整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板块六感悟启示,实践拓展1.引导:小故事大道理。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预设: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

23、学习。(1)学生齐读: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2)提问:画斗牛图,当问谁呢?2.练写生字:锦、曝、矣。提示:“锦”“曝”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曝”字右下的部件不要写成“水”。3.课后阅读其他的题跋作品,和同学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文以载道。学习本则文言文,不但要读懂文章的内容,也要明晓文章蕴含的道理;不仅要读懂文章的蕴含,还要读懂文章的章法。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在读中悟理悟法。 板书设计21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教学反思文言文文字简练,意蕴丰富,要读出文言文的含义与情思,教学的法宝自然是读。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想象体验情感。其一要读通文章。

24、教学中注重示范,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和停顿;然后在读懂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其二要读懂内容。教师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意思,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其三要读出情趣。文言文极其简练,但文字极富视听冲击力,想象空间丰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文字的画面感,读出文字隐含的情味。如学习书戴嵩画牛时,多读加上想象,才能感受“尤所爱”“拊掌大笑”“笑而然之”的画面,并体会其间蕴含的情趣。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加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25、十总分得分一、 读拼音,写词语。wng lu ki zo zh xn yn jn m u ti chu ch d kn bng 二、 为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匪徒(fi fi) 韶山(sho sho) 制伏(f f) 偌大(nu ru) 孵化(f f) 逃窜(cun cun) 孤诣(y zh) 潜龙(qin qin)三、 形近字组词。脆(_) 搜(_) 俱(_) 阶(_) 桅(_) 嫂(_) 惧(_) 价(_) 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_)然不同 见(_)知著 死得其(_)司空见(_) 从容不(_) 无独有(_)五、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岗活到老,学到老若要人

26、不知,除非己莫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警察叔叔知道罪犯身上有枪,但还是和他展开了搏斗,真有_的勇气。2老师说他以前教过的学生现在都当局长了,真是_。3叔叔想接奶奶去国外生活,可奶奶说:“_,我习惯在这了。”4只要你活着一天,就应该虚心的学习,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叫_。5那个小偷以为没人看见他偷东西,其实早就有人报警了,这就叫_,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六、 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_ 2妈妈告诉我,要我带着雨伞上学去。(改为直述句)_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_4是否主动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_七、

27、积累运用。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抒写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是:_,_。3_,水村山郭酒旗风。4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地球之水天外来?地球之水哪里来?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并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

28、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就变成冰了。最近,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1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会迅速汽化,成为

29、厚厚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1000到400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3厘米。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选自环球科学,有删改)1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A地球有生命存在B水是生命的源泉C地球有大量的水D地球上水的来源2第2自然段“它能把水吸引住”中的“它”指的是()A地球B海洋C火山D冰球3第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4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_5“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这句中“可能”一词能不能删除?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_

30、九、 习作。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写写家乡元宵节团圆、喜庆的场面,语句要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_参考答案1、网络 开凿 执行 严峻 魔鬼 铁锤 彻底 捆绑2、fi sho fru f cun y qin3、清脆 搜查 俱乐部 阶级 桅杆 嫂子 恐惧 价钱4、截 微 所 惯 迫 偶5、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岗 活到老,学到老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6、1.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2.妈妈告诉我:“你带着雨伞上学去。” 3.我思念着老师们。 4.主动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7、九曲黄河万里

31、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 只有一个地球 珍惜资源 保护地球8、1D2A3B4有两种观点:1.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并聚集在地表。2.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小型冰球的水分补充地球水源。5不能删去。删去以后句子就变成冰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句意由猜测变为肯定。“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9、范文:喜庆的元宵节我知道很多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的是有着浓浓的喜庆气氛的元宵节。元宵节是每年的阴历元月15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今年的元宵节,我

32、们部队为了让元宵节的气氛更热烈一些,特别将许多的烟花,分别放在了部队大楼前的红旗台周围,准备在晚上燃放,让人们去观赏。那一天的晚上,我和妹妹一起,也带着几个元宵,边说边笑地去看烟花。我们刚到观看烟花的观看点,烟花就开始燃放了。我们一边看着天上美丽的烟花,一边吃着元宵,享受着夜里看烟花的感觉。夜里的烟花真得很美呀,五彩缤纷,有的是绿色,有的是蓝色,还有一种奇特的烟花,爆炸后发出了吱吱的声音,就像一枚刚刚被砸碎的白宝石一样,在月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白光,美丽极了烟花在天上霹雳啪啦的放着,我们坐在地上,指着天上一朵又一朵美丽的烟花,又说又笑,整个院子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不一会,美丽的烟花就很快放完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今天的夜晚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之夜,今天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