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 作为少儿艺术学校的一员,学校建议老师每学期至少看一本有关教育类的书籍。来到学校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盘点下自己看的教育类书籍,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学期看了爱的教育和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两本书之后,再看看自己的学生,想想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事例,让我感触颇深。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本书中,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以精彩的案例和科学的理念,用平白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揭示了教育的秘诀,也向所有的父母和教师提出了教育建议。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班级的后进生也就缺少一份爱心和耐心,认为孩子不认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就会去批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也没信心了,导致恶性循环。
2、现在想想,作为老师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世上都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何况孩子?我怎么能够要求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呢,教育不能太追求整齐划一。其实在班级的学生中,往往就是那些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现在的班上就有着这样一名学生,上课经常开小差,喜欢问老师说过的话,作业不认真。下课了,操场上总有他追逐打闹的身影,同学的小报告中,也常能听到他的名字。看着这样的学生,着实让老师生气。但是在一次不经意间,由于其他学生的原因,将他的座位由倒数第二排调到了第一排。我把孩子找来了,温和地告诉他:你现在坐在第一排了,上课精神要集中,以后能不能认真的听老师说话,不问老师重复的问题,他微笑的点点头
3、。慢慢地,语文课上能够看到他举手了,但是有点躲躲藏藏的,不够自信。我喊他起来回答,并且给予表扬。从那以后,课堂上都能看到他端正的举起右手,看着老师。记得年末评少先队员的时候,他被光荣的选上了,在进行活动时,由于不知道大队部在哪而告诉我,“老师我不做少先队员了”。听到这句话,我楞住了,之前对加入少先队是那么迫切,现在轻易说出这句话。问起原因,原来是不自信,不够大胆。我鼓励她对自己要自信,相信别人能做好的,自己也能做好。让班级能干的孩子带着他去为大家做些事情。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有自信了,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了,下课也看不到他追逐打闹的身影了。每次写完作业,总拿着本子问我:“老师,这个作业能拿三颗星吗?”孩子的转变让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用心培养学生,用爱教育学生。爱的慧眼去发现,爱的思想去挖掘;爱的语言去感染;爱的行为去践行。那样,班上的孩子都将会成为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