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练习题-岳麓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393038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练习题-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练习题-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元昊 B.阿骨打 C.阿保机 D.赵匡胤   2.岳飞墓门上的对联是这样写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佞臣”是指( )   A.赵高 B.安禄山 C.金兀术 D.秦桧   3.南宋抗金斗争的性质是( )   A.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斗争   B.反对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   C.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斗争   D.统治阶级争夺权利的斗争   4.北宋、辽、西夏、金四个政权,按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   A.北宋 辽 金 西夏 B.辽 北宋 西夏 金   C.辽 金 北宋 西夏 D.北宋 辽 西夏 金   5.澶渊之盟属于( )   A.北宋与辽达成的和议 B.南宋与金达成的和议   C.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 D.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   6.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何时最后完成( )   A.五代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7.下图所示文物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   A.秦汉 B.隋唐 C.北宋 D.明清   8.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   A.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岳飞忠君爱国   D.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   9.宋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范围是( )   A.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B.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黄河流域   C.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黑龙江流域   D.由两广、福建扩展到全国各地   10.建立南宋政权的是( )   A.赵匡胤 B.元昊 C.赵构 D.阿保机   11.和南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蒙古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2.下列哪一朝代的疆域最辽阔( )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西汉   1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14.你能认出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吗( )   A.文天祥 B.忽必烈 C.铁木真 D.赵匡胤   15.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 )   A.重视发展农业 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C.建立行省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6.下列属于宋代文化成就的有( )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②赵孟頫的绘画作品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品” ③词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成就 ④《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下图是我国北宋时期曾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著名历史学家,他是( )   A.司马光 B.司马迁 C.班固 D.郭守敬   19.北宋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陆游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青黑色衣服   C.宋朝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南宋时棉纺织业已发展到黄河流域   二、识图题(共8分)   21.如下图,请回答:   (1)图中的人物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4分)   (2)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2题13分,23题9分,共2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   (1)这是我国古代哪位历史人物留下的名言?他生活在什么时代?(4分)   (2)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4分)   (3)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请回答:   (1)鉴真是何许人?他曾经做过什么有影响的事?(4分)   (2)“奈良城”在哪个国家?怎样理解“唐风洋溢奈良城”?(5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你能否举出三项发生在元朝时期推进中国历史进程的史实,并分析它们的意义何在?   25.简单概括宋元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特征,你能不能用实例来说明这些特征?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B 5.A 6.C 7.C 8.A 9.A 10.C 11.B 12.B 13.A 14.B 15.C 16.C 17.D 18.A 19.A 20.C   二、21.(1)铁木真,成吉思汗。   (2)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三、22.(1)文天祥,南宋时期。   (2)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3)文天祥作为南宋抗战派大臣,在南宋灭亡后继续坚持抗元,表现了他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被俘后,又坚贞不屈,表现了他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23.(1)鉴真是唐朝僧人,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2)奈良是日本的一座城市。鉴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唐朝的文化深入到日本的各方面,故有此说。   四、24.①元朝统一中国,从而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建立行省制度,元朝统治者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元朝统一后,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是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   25.①政权由并立到逐步统一,如由辽、宋、夏、金并立到元的统一。   ②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如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③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如北宋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等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④实行较开明的对外政策,如南宋外贸扩大到非洲,元朝时中外交往很频繁等。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练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3.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秦桧 4.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 5.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6.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7.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市B.坊C.瓦子D.勾栏 8.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B.端午节C.寒食节D.植树节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B.唐C.元D.隋 10.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1.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 A.中书省辖地B.宣政院辖地C.江浙行省D.辽阳行省 12.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A.东京B.临安C.应天D.建康 14.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铁木真B.元昊C.完颜阿骨打D.阿保机 15.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1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7.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B.契丹贵族C.党项贵族D.匈奴贵族 18.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9.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瓦子③互市④岁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如右图),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D.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21.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 22.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23.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兆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 2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二、非选择题(14分+15分+13+10=52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2分)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4分) (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5分) ⑶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3分) 26.(15分)恩格斯说:“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试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恩格斯关于野蛮民族所进行的征服的主要论点。请用宋元时期的史实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27.(13分)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并简要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 28.(10分)忽必烈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知道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A C B B C D C B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C B A D D A C C B A 二、非选择题(14分+15分+13分+10分=52分) 25.⑴战国时期(2分),司南、罗盘针(4分) ⑵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3分)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2分) ⑶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3分) 26.⑴野蛮民族的征服摧毁了大批生产力。(1分)比如女真族和蒙古族在征服黄河流域时,女真军队大肆烧杀抢掠,蒙古族则夺占大批良田作为牧场,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4分) ⑵征服者适应了征服地区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1分)元朝时,蒙古族放弃了破坏农业生产的做法,元世祖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农业的措施。(4分) ⑶野蛮的民族为被征服者所同化。(1分)元朝时,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不断融合,后均被称为“汉人”(4分) 27.同意这一观点。(1分)理由: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硕果累累,主要表现在:①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4分)②北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涉及许多学科知识,他创制的“十二气历”比英国同类历法早八百多年(2分)③元朝郭守敬编成《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三百年。(2分) 原因: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4分) 28.要点提示:①建立元朝②统一全国③推行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0分)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练习题3)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20分) 1. 岳飞墓门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佞臣”是指 A.赵高 B.安禄山 C.金兀术 D.秦桧 2.北宋、辽、西夏、金四个政权,按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A.北宋 辽 金 西夏 B.辽 北宋 西夏 金 C.辽 金 北宋 西夏 D.北宋 辽 西夏 金 3.右图所示文物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A.秦汉 B.隋唐 C.北宋 D.明清 4.和南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蒙古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6. 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 A.重视发展农业 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C.建立行省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7.下列属于宋代文化成就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②赵孟 的绘画作品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品” ③词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成就 ④《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青黑色衣服 C.宋朝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南宋时棉纺织业已发展到黄河流域 9.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10.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二、连线题(10分) 11. 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契丹 忽必烈 北宋 会宁 蒙古 元昊 金国 东京 汉族 阿骨打 西夏 大都 党项 赵匡胤 辽 上京 女真 阿保机 元朝 兴庆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历史诊所(9分)(请指出下列各题中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 (1)小华问:“马小虎同学,你知道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成书的朝代吗?” 马小虎答道:“唐朝”。 诊断结果: (2)小华问:“马小虎同学,你知道宋元时期盛行的书法艺术是什么吗?” 马小虎答道:“楷书”。 诊断结果: (3)小红问:“马小虎同学,你知道北宋时与农业气象密切相关的历法是什么吗?” 马小虎答道:“授时历”。 诊断结果: 四、材料解析题:(32分) 13、唱一唱歌曲《爱我中华》,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22分)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 (1)蒙古族作出了哪些主要贡献?(8分) (2)请你写出两位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2分) (3)当你唱着这首歌时,可曾想到了元朝时形成的那个新的民族?请简述这个民族的形成过程及其积极意义。(12分) 14. 读下面的一首词,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的词牌和题目分别是什么?(2分) (2)你能概括这首词的风格吗?这样风格的词是从谁开始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分) (3) 成吉思汗真的只是一介“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维度C 探究应用 五、史海拾贝(5分) 1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根据该词的风格,请你猜测它的作者是你学过的哪位著名词人?(2分) 16.英国思想家培根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什么?(3分) 17、动手设计(14分) 如果我们要拍一部有关宋代的电视剧,请你当历史顾问,如果会涉及到城市富裕之家和农村穷苦百姓的住宅,选择什么样式的住宅才符合宋代建筑的特点,家里还会安排什么样的家居,请你分别画出住宅和家居的草图。 第二单元  测试评价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B  5.A  6.C  7.C  8.C  9.C  10.B 二、11.略 三、12. (1)错误。北宋。(2).错误。行书。(3)错误。十二气历。 四、13. (1)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对西藏、台湾等边远地区进行管辖,使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地方行政区域。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并形成了一些新民族。(2)元昊、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皇太极、努尔哈赤等。(答案可任选)(3)在元朝统治下,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许多汉族人民到边疆,促进了那里的开发;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没有差别了;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维吾尔等长期杂居相处,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4. (1)词牌名是《沁园春》;题目是《雪》。(2)气势雄浑、奔放;是从苏轼开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3)不是,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五15.  李清照。 16.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 17、 略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