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389798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贮(zh)蓄 俯瞰(gn) 怪诞(dn)不经B热忱(chn) 悄(qio)然 锲(qi)而不舍C喧嚣(xio) 翩(pin)然 怒不可遏()D迸(bng)溅 簇拥(c) 孜(z)孜不倦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憋闷熏淘异想天开两肋插刀B迟疑锱株战战兢兢涓涓细流C荒唐洋溢望眼欲穿不知好歹D惦记温情如坐针毡无精打彩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一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

2、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D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B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C这家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D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

3、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C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D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A B C D7、古诗文默写。(1)锦帽貂裘,_。(2)_,

4、夜泊秦淮近酒家。(3)无可奈何花落去,。(4)_,家书抵万金。(5)几处早莺争暖树,(6)_,愁云惨淡万里凝。(7)为人谋而不忠乎?_?_?(8)_,_,国恒亡。(9)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艰难的句子是_,_。(10)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_,_,两句实为妙手偶得之笔,达到了和我合一的境界。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5、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林泉高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2)名之者谁_2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

6、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

7、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

8、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

9、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

10、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注释)离堆:专指人工开凿河道而形成的河间孤丘。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2第段可否删除,为什么?3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4赏析下列语句。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5本文在写作上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 勇者应惧张君燕(1)孔子在论语中有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这些话似乎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尤其是胸怀一腔热血的人们,仗着自己的勇气和

11、信心,高喊着“勇者不惧”,便无所顾忌地向前狂冲,仿佛“勇者不惧”是他们的护身符,有了它便可以一马平川、所向无敌。(2)三国时期的张飞应该是“勇者不惧”的典型代表。他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坡吓退曹军。有诗云: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这气势,这魄力,有目共睹,长存史册。(3)另有义士荆轲,侠义勇猛、义薄云天,为了一国安危,毅然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其行为其精神,令人叹服。(4)应该说,他们都是“勇者”,也都有无所畏惧的精神。但是,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5)张飞勇猛但欠缺思考,刘备曾劝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bin w)健

12、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刘备的劝说被张飞当作了耳旁风,结果不幸被刘备言中,终在阆中被部下范疆、张达杀死。如果张飞不是“勇者不惧”,而是虽勇但仍有所“惧”,能认真协调好自己的外部环境,对待下属的态度有所改变,那么他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如此了。(6)荆轲大义刺秦,勇气可嘉。但他本身的功力并不到家,在计划部署上也有欠周全之处。尽管勇猛无惧,但最终只落了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结局。如果,他勇而有“惧”,能认识到自己本身的问题,能再认真部署下自己的规划,尽量做到万无一失。那么,历史也许就会被改写。(7)与张飞同为五虎上将的赵云,被刘备称赞“一身是胆”,他绝对也是名副其实的“勇者”。

13、他曾在汉水河畔勇救黄忠,在曹军万人之中犹入无人之境;在当阳长坂坡,怀抱刘备幼子,仍能轻松杀敌,顺利撤离。其神威盖世,简直无人能敌。赵云勇而有“惧”,他的原则是“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是“解民于倒悬”。从来不因“勇”而居功自傲、争名夺利,终以高龄而善终。(8)李世民任唐朝大将军之时,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勇猛之至,众人皆服。在为唐统一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中,李世民将王世允击败,围困在洛阳。手下诸将纷纷要求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但却被李世民断然拒绝。因为窦建德率军赶来援助王世允,李世民分析后认为,当时不具备攻打王世允的条件。后来,他瞅准战机、力排众议,先大败了窦建德,而后王世允被

14、迫自动投降。李世民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胜利。(9)李世民的勇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李世民的惧,审时度势、进退自如。从而看出,勇乃睿智之“帅”,惧乃睿智之“师”:多了“一横”自我清醒地判断以及清醒地行动。(10)“勇”是一种昂扬的精神,但想要成功仅仅有精神是不够的。勇者不惧,是闭目塞听,盲目向前;勇而有“惧”,才会认真思考分析,找出不利之处,从而提升自身实力,争取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达到理想中的目标。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开头引用了孔子的话,这样写有何作用?3本文论证严谨,请概述作者的论证思路。4联系上文看,第(7)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阅读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受?请联

15、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人生在世,总少不了陪伴。这些陪伴,常常来自亲人师长或同学朋友。有时,某些陪伴还可能来自陌生路人或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来自那毫无生命的物品或境遇十几年来,有没有一种陪伴,已经沉淀在你的心中,使你一想起来便觉得温暖可亲,长久永恒请以“最温暖的陪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 ACDDAA(1)千骑卷平冈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烽火连三月 (5)谁家新燕啄春泥 (6)瀚海阑干百丈冰 (7)与朋友交

16、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8)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1 (1)像鸟的翅膀 (2)命名 2C3(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4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5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三 1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2不能删掉。内容上,本段

17、主要写了现实中污染严重的江河,与眼前生机盎然的都江堰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说,为下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3因为都江堰的建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能结合原文回答,意对即可)4运用对比突出了都江堰功效长久,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5托物寓意: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物喻人:借水的品性比喻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答出以上两点即可)1勇者应惧2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勇者不惧”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由此引出话题,为下文的论述 “勇者应惧”的观点作铺垫。(意思答到即可得分)3首先引孔子名言,引出话题;接着运用张飞和荆轲的事例,指出“勇者不惧”的错误;然后通过正面举例,得出“勇者应惧”的论点;最后阐述“勇者应惧”的重要性。4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赵云的例子,与其同时代的张飞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勇者应惧”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示例:一个人立身处世,不要盲目勇敢,要 “勇者应惧”,这样能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而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言之有理即可)四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