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教学策略1.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阅读理解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
2、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3.表达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准备资料: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堂导入。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位大作家的故事。大作家有一次到
3、某地的一个旅店投宿,别人事先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作家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作家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了灭蚊防蚊的工作。2.简介作者:这位大作家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他吧!课件出示: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的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位幽默大师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节选片段。
4、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了解什么?预设: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历险的?5.看来读一本书,咱们首先要关注书名、作者。(板书:书名、作者)【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为文本的学习埋下伏笔。板块二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这个片段很长,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浏览)2.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通过查阅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课件出示:疲惫 呻吟 悲伤 绝望 瞟见 摸索 喧嚣 渲染 劳累饥饿 疲乏 荒唐 消瘦
5、 警告 讽刺 惨白 祈祷 诚心诚意神志昏迷 灯烛辉煌4.检查字词的认读。5.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l 说说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l 文中除了汤姆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板块三 深入文本,了解人物1.赏读品味,畅所欲言。(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赏评“山洞遇险”。(1)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请你找一找,并读一读描写她们的语句。课件出示:撒切尔太
6、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交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白了。(2)读一读,谈谈读完后的感受。(3)圈画动词:作者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时,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请你把这些动作快速圈出来。预设: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倒下头。(4)学生交流:失去亲人是何等的难受,此时撒切尔太太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5)猜测心理: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垂下头,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这一次次又极度失望地垂下头,可见她心里对于失去亲人是多么的难受啊!(6)指导朗
7、读描写波莉阿姨的句子。课件出示: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7)阅读课文,找一找,迷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找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理清顺序。(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8)作者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悲痛绝望,与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关系呢?课件出示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语句。学生交流。(反衬出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3.感悟写法。(1)马克吐温又是怎样把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写出来的呢?请你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2)学
8、生交流写法。【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前提,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情感与增长知识。通过品悟和语言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文章情感。 板块四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汤姆和贝琪获救了,坏蛋印江乔埃的命运将会怎样呢?2.发挥想象写一写。3.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跟汤姆一样的境遇,你会怎样做呢?4.总结写法,鼓励阅读。(1)自信、聪明的汤姆这一次的历险虽然结束了,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2)回顾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故事梗概的写法。(3)阅读整本书后同学们可以写一写故事梗概。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
9、成为朋友,让更多的名著伴你成长。5.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设计意图】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读书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动手能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接下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加深对汤姆的认识,让学生说说最欣赏汤姆的哪一点,唤醒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探讨交流,课堂以学生为本。对于汤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冒险的生活,学生很是向往,假如他们去模仿的话,对他
10、们的人身安全是否会造成威胁?此处我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你遇到了汤姆的境遇,你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呢?引导学生思考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背景不同,我们不应像汤姆那样去冒险,要学会理性地思考。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汉字。tng xio rn gng qng f jng hung nu y yn jn lng y qng cu zhng zhng x shui 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蝎子(xi xi) 钵子(b bn) 蜇人(zh zh)华罗庚(hu hu) 不屑(xi
11、 xu) 逆(n l)时针三、 辨字组词。跺(_) 悟(_) 斑(_) 磁(_) 垛(_) 梧(_) 班(_) 滋(_) 四、 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一(_)而入 目不转(_)怒气(_)(_) 喜出(_)(_)热气(_)(_) 精兵(_)政死得其(_) (_)(_)叠叠1.仿写两个与画“ ”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2.“_”一词指缩小机构,精简人员。3.他_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五、 选词填空。 预测 猜测 1.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总是去_,就像盲人摸象,解决不了问题。2.十年前他已_到今日产业界将面临的冲击,真是洞若观火。考查 考察 3.每做完一道题
12、,都要分析一下这道题_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4.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白令海,顺利完成环北冰洋_。六、 按要求改写句子。1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改为陈述句)_2天还在下雨。你别想出去玩。(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3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_4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_5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_七、 课内知识知多少。1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原名_。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_,主要作品有_、_等。2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3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_、_、_。4桥
13、是一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墨塑造了一位_的老支书。5月光曲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_创作钢琴曲_的过程。八、 阅读理解。 _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家乡人无论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一行人马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公社的场房里准备晚上的演出了。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皮影戏班不大,六七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箱子里自然包括表演时用的板胡、二胡,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
14、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1瓦的昏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的写照。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太太早已提着小板凳占据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间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也有乘此机会拉家常者,神吹海侃者,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我们小孩或追逐嬉戏或_,或 _。这个时候,屋子里人声鼎沸,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皮影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杨门女将、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小小皮影在老师傅的擅熟操纵下使得武打场面紧锣密鼓,伴随着合拍的乐音,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
15、非凡;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拾黄金那场戏,只要那位诙谐幽默的懒汉一出场,伴奏便欢快起来。懒汉拾到一块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以为是黄金,结果一层又一层地拆开,发现才是一块石头时,惹得全场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异常活泼,笑声荡漾在整个戏场。有次,看武斗的一场戏,演到最精彩处,我忍不住和几个伙伴挤到前面想看个究竟,想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表演出来的。跑到后台,让我诧异的是那么多人的打斗戏竟然是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表演着,只见他们一人控制着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累得师傅们满脸汗水。多
16、年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我不由感叹皮影艺人绝妙高超的功夫,敬畏起他们不辞辛劳的精神。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陪伴我们走过那些生活贫瘠的年代。社会发展很快,皮影戏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当我们茶余饭后打开电视,看着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电视节目,或是轻点鼠标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记忆犹新: _2.耳熟能详: _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入文中)。3阅读段文,家乡人搭台唱戏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男女成婚B宴请宾客C添丁祝寿D喜过新年4联系语境,展开想象,将第自然段的横线补充完整。5作者在文末说道:“我总
17、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6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皮影戏正在逐渐消失。为了保护这项艺术,写一句宣传标语。_九、 习作。作文题目: _难忘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真情”、“瞬间”、“师恩”、“友情”、“往事”、“童年”等词语;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3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4书写规范、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_参考答案1、通宵 染缸 倾覆 惊惶 挪移 严峻 领域 清脆 肿胀 蟋蟀2、xi b zh hu xi n3、跺脚 感悟 斑白 磁铁 草垛 梧桐 班级 滋润4、拥 睛 冲 冲 望
18、外 腾 腾 简 所 重 重 生机勃勃 仪表堂堂 精兵简政 喜出望外5、猜测 预测 考查 考察6、1.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没法过日子。 2.如果天还在下雨,那么你别想出去玩。 3.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怎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4.人与山的关系密切,不能不让我感到亲切,舒服。 5.尽管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还是很兴奋。7、鲁迅 周树人 革命家 呐喊 朝花夕拾 书法家 情节 环境 人物 舍己为人 贝多芬 月光曲8、1记忆犹新过去的事情仍然留在脑海中,就像刚发生的一样,文中指老爷子、老太太谈笑的欢乐场景令作者记忆深刻 指听的多了,也能详细地讲述出来。文中指皮影演唱的都是乡亲们听的次数
19、多,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的老戏。 2怀念皮影戏3D4上蹿下跳 好奇地趴在台前看演员的一举一动。5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和对皮影戏的怀念。6请大家保护传统文化。9、范文:往事难忘岁月如烟,飘然而过。我经历过的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大多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有一件事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了根。那件事发生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觉得陈老师讲课讲得津津有味,没有注意我。于是,不由自主地从抽屉里拿出温度计,低头玩了起来。正当我玩得忘乎所以时,“小明请你回答这个问题!”陈老师响亮地叫道。顿时,我心头一慌,缓缓地抬起头,只见陈老师的眼睛瞪着小明。同时,一道严厉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似乎在说:上课时不能做小动作
20、呀!我马上把温度计放进抽屉里,拿起书装作认真的样子,心里难为情地想:这是上课时间,我真不应该玩呀!没过多久,我的整个脑子里都是想着那支温度计,根本没法认真听课,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听不进去。终于,我又情不自禁地拿出它玩了起来。丁零零清脆的下课铃响了。“小海,你过来一下!”陈老师笑微微地说。我实在不明白老师的意思,还以为向我要什么东西或让我干什么。我来到陈老师面前,陈老师温和地说:“你上课玩什么东西?拿给我看看。行吗?”我提心吊胆,慢吞吞地走下讲台。那时候,我真希望地上有条裂缝,恨不得马上钻进去。但这是不可能的!我回到座位拿起温度计,赶快回到陈老师面前。陈老师接过温度计,低头玩弄了几下,又抬头望着我,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全部消失了,我低头做好了准备,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没想到陈老师没批评我,反而语重心长地说:“上课不可以做小动作,要做学习的主人。时间就像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我相信你会改正的。对吧?”我抬头望着老师充满希望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我却记忆如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