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的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出疑难问题,完成自学整理的相关题目,在预习的同时熟记基础知识。
2、在熟记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画出知识网络图,认真完成当堂检测,提升理解能力。
一、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 决定的
①性质:
②宗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为:
(1)
(2)
(3)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
(1)含义
①科学执政
②民主执政
③依法执政
(2)三者联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 体现出来,又要靠 来保证实现。
(3)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 的领导核心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阅读62页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
(1)
(2)
三、当堂检测
1.从1921年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1年的光辉历程。古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古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 )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地位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A
解析:“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①说法错误;②与题干不符,排除;③④正确。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它的________决定的。( )
A.性质和宗旨 B.执政能力
C.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D.执政方式
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有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A正确。
3.“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新时期富民强村的带头人——江苏常熟将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44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走上了小康路。他的先进事迹启示广大共产党员( )
①要坚守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
②认真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
③不应谋取任何利益和特权
④要执政为民,造福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是政府所为不是共产党所为,排除;③中“不应谋取任何利益”说法不正确。故选C。
4.“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和千千万万母亲、妻子之心,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无数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形成的,不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故排除B、C、D三项,选A。
5.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在2012年下半年出台。在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上,党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 )
A.履行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经济职能
B.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C.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案:D
解析:收入分配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A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B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6.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意见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等方式,及时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有利于( )
①进一步拓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渠道
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完善国家政权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共产党是政党组织不属于国家政权组织,故排除含④的选项,选A。
7.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党的意志通过全国人大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④二者共同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政权机关,不行使国家权力,③④表述均不正确,故选C。
8.201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91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民心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②④表述正确且是题干的原因,应选。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①错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坚持将依法行政,③混淆了中国共产党与政府,错误。故选A。
9.“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________的主要体现。( )
A.行使立法权 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 D.依法执政
答案:D
解析: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故选D。A是人大的权利,B、C体现不出来。
10.(2012·山东卷)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
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识记理解能力。回答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理解党的三种执政方式。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是在党的领导下,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属于党的依法执政内容,A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大的立法权,D说法错误;基层民主自治包括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B不合题意;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C说法错误。故应选A。
二、非选择题
11.“走进中央全会”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解决我国文化领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中共中央洞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全面规划文化产业格局,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积极推进文化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与各民主党派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并提交十一届人大讨论,使之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此举充分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理念。
结合材料,说明此次文化体制改革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理念。
答案:(1)坚持科学执政,洞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全面规划文化产业格局;
(2)坚持民主执政,尊重政协意见,发展文化公益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3)坚持依法执政,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12.2012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把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结合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只有着力解决好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③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