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诗歌常见手法之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虚实结合,1,三、重点掌握六种常考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2,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3,鉴赏,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
2、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更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4,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
3、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为之目摇神移,,5,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带有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碍,”,与,“,遮,”,描述使人
4、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6,这两句诗,诗人借景抒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中间两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7,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诗人只说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尾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诗人把中间两联,“,芳草,”“,好云,”“,断山,”“
5、,流水,”,的缠绵情意,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说:,“,今天因为怀念你们,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8,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拟人手法,),。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颈联说山牵着,“,别恨,
6、”,、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10,【精要点拨】,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高考最常考的表现手法。虽然从专业的角度看,它与融情于景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考试中这两种手法是等同的。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11,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2010,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12,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
7、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悲伤。,13,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了,“,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14,“,清朝饮醴泉,延颈望八荒,”,,这四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这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
8、,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15,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16,【精要点拨】,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志时,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将情志寄托在对某一外物的咏叹描摹之中,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含蓄),
9、17,3.,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得到的。,18,(2013,天津,),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19,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
10、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20,答案,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点明时令;,“,春蚕食叶响回廊,”,是想象他在静静的考场上,“,沙沙,”,地写字,如,“,春蚕食叶,”,,是虚写。,“,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雨霖铃(念去去、今宵酒醒何处),21,【精要点拨】,虚实结合是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使形象鲜明,并使容量增加。,梦,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