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机织学下-复习纲要要点了解1。梭口:开口时,经纱上下分开形成的引纬通道,BC1DC2即为梭口。 上层经纱;下层经纱; 梭口高度: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C1C2;H; 梭口长度:织口B到经停架中导棒D之间的水平距离l1+l2; 前半部梭口:BC1C2; 后半部梭口:C1C2D;梭口的对称度;梭口角;2。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3。经纱位置线: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BCDE. 经直线:如果D、E两点在BC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经直线。4。织机上机线:v 通常,ABC为一直线;CDE为直线; l1l2.v 一般
2、胸梁位置固定,织口和综平时综眼的位置确定,对经纱位置线的调整实际上是调整后梁高低、前后位置.二、梭口形成方式按开口过程中经纱的运动特征,分为中央闭合梭口、全开梭口和半开梭口。1。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运动中,所有经纱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开形成所需的梭口;在梭口闭合时,所有上下层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起点:综平位置特点:a。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变化规律一致;b.有利于挡车工处理断头;c。但是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增加,断头多;d.梭口不够稳定,对引纬不利;应用:毛织机和丝织机的多臂开口机构或提花开口机构。2。全开梭口下一次开口时,要变换位置的综框上升或下降到新的位置,其他不需要变换位置的
3、综框并不回到综平位置,而是静止不动。特点:a。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少,断头率降低;b.梭口较稳定,对引纬有利;c.但是需增加平综装置以便于处理断头;应用:凸轮、多臂、提花开口机构均可采用.3.半开梭口继续留在下层的经纱保持不动;继续留在上层的经纱稍微向下降,然后在形成下次梭口时上升到原来的位置.应用:多臂开口机构三、梭口清晰程度1.清晰梭口v 梭口满开时,梭口前半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H1/l1=H2/l2=Hi/li;v 特点: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使梭子飞行平稳,开口清晰;v 但经纱张力差异大,易造成布面不平整,摩擦增大,断头增多。2.非清晰梭口v 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均不处
4、于同一平面内。v 特点:各页综框动程差距缩小,经纱张力比较均匀;v 但是梭口有效空间小,不利于梭子飞行,尤其是下层经纱不平齐,不能成为梭子飞行的可靠依托.3。半清晰梭口v 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v 特点:下层经纱平齐,有利于梭子的平稳飞行;v 上层经纱不平齐,能减少经纱张力差异,改善织物的匀4.小双层梭口v 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v 这样可使第一、二页综框的综平位置与第三、四页综框的综平位置错开,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v 特点:属非清晰梭口,用于织制高支高密平纹织物。(府绸、羽绒
5、布) 减少经纱的相互摩擦和由于静电引起的粘连,减少织疵。(三跳)梭口高度的确定v 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v 影响H的主要因素:引纬器的种类及尺寸(梭子尺寸大小);引纬运动与筘座运动的配合。4.挤压度x值大小影响梭子进出梭口时经纱对梭子的挤压度P%。挤压度是梭子与上层经纱摩擦程度的指标。 若挤压度大,则梭子飞行困难;增加梭子飞行速度引起机构负荷增加,机物料消耗增加,噪音增加;边经断头,产生织疵。若挤压度小,则梭口较大,开口运动的动程增加,使得经纱拉伸变形增加,造成断头率增加。对于棉织物,进梭口时P=25%;出梭口时P=70。(一)综框运动角及综平时间的概念1。综框运动角v 织
6、机主轴每一回转,经纱形成一次梭口,经纱运动经历三个阶段: 开口阶段: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直到梭口满开为止。 静止阶段:使纬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梭口,经纱要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 闭合阶段:经纱从梭口满开位置返回到综平位置。v 这三个时期的长短,一般用织机主轴一回转中各自所占角度来表示,即: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综框运动角=开口角k+闭合角bv 标注有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的主轴圆周图,一般主轴按逆时针方向回转。v 前止点、后止点(摆动筘座到达最前和最后位置时,主轴所在的位置)。前止点的主轴位置角为0,以此作为度量基准.综框运动规律是指综框在开口、闭合过程中的位移与织机主轴转角之间的关系
7、。补充:对综框运动规律的要求:v 综框运动的速度必须平稳,避免突然的变化。经纱处于紧张状态时的运动速度应该缓慢;在松弛状态时,运动速度可以快些。因此,在接近梭口满开时,综框运动的速度应该慢些;而在综平位置附近时速度可以较快.v 综框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的过渡要缓慢,即加速度要小,以免引起综框的震动。v 三种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规律 椭圆比运动规律 多项式运动规律(一)简谐运动规律 v 特点:v 1。运动速度:v 经纱张力较小的综平附近,综框的速度快,不易断头,且有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慢,对梭子飞出有利;v 2。加速度:v 闭合开始后和满开前的一段过渡时期,加速度
8、为最大值,综框产生较大的振动,不利于高速。-简谐运动规律一般用于低速织机的开口机构(二)椭圆比运动规律特点:v 1.运动速度:v 经纱张力较小的综平附近,综框的速度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更慢,对梭子飞出更有利;v 2。加速度:v 闭合开始后和满开前的一段过渡时期,加速度较小,综框振动小.(三)多项式运动规律v 右图为简谐运动规律与多项式运动规律的对比。v 特点:v 1。运动速度:综平时综框的速度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更慢,对梭子飞出更有利;v 2。加速度:闭合开始和满开的一瞬间,加速度为零,有利于织机高速。 开口机构一般由提综装置
9、、回综装置和综框升降次序的控制装置组成.开口机构详细分类适用范围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消极式: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积极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连杆开口机构和电子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多臂开口机构拉刀拉钩式、偏心盘回转式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 提花开口机构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复动式提花开口机构、电子提花开口机构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如1400号提花机.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以织制平纹为例)作用原理a。一个凸轮与吊综分别控制一页综框的下降、上升。当织制平纹组织时,需要
10、两个凸轮呈180相位差共轭配置,来控制平纹的两页综框。b. 转子5受凸轮2大半径作用被压下时,综框10下降;同时另一个转子4受凸轮1小半径作用而上升,综框9通过辘轳8受吊综带的拉动而上升,如此形成了一次开口。c.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d。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的外廓曲线形状决2.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作用原理a.一个凸轮和一套弹簧(综框每侧715根)同时控制一页综框。b。当转子受凸轮大半径作用时,转子及提综杆铁鞋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钢丝绳拉动综框下降,回综弹簧被张紧,储蓄能量;c.当转子受凸轮小半径作用时,转子及提综杆铁鞋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钢丝绳被放松,弹
11、簧释放能量,将综框拉回上方;3.共轭凸轮开口机构作用原理 a.凸轮2、2共轭配置,同时控制一页综框; b。当凸轮2由小半径大半径时,2由大半径小半径,综框 下降;相反,当凸轮2由小半径大半径时,2由大半径小半径,综框被推上;4.连杆开口机构(1)作用原理a。主轴以2:1的传动比传动辅助轴1。曲柄2、2相差180装于辅助轴两端,同时控制两页综框的升降。b。当曲柄2处于最上端时,2处于最下端,综框8处于最上方,综框8处于最下方,形成一次开口;转过180后,综框8和8位置调换,又形成一次开口;辅助轴回转一周,开口两次.(2)特点a。克服了凸轮易磨损、制造成本高的缺点;b.但只用于织制平纹,常用于平纹
12、织物的高速喷气、喷水织机开口机构特点综框的上下图例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一对凸轮+吊综同时控制两页综框(平纹)综框的下降:凸轮综框的上升:吊综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单个凸轮+一套弹簧控制一页综框综框的下降:凸轮综框的上升:弹簧共轭凸轮开口机构一对凸轮同时控制一页综框综框的下降:凸轮综框的上升:凸轮连杆开口机构一对曲柄同时控制两页综框综框的下降:曲柄综框的上升:曲柄二、多臂开口机构1。作用原理a.拉刀1由织机主轴上的连杆或凸轮传动,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b。拉钩2通过提综杆4、吊综杆5控制综框6是否被提起;c.竖针3的上下运动由纹板8、重尾杆9控制;d.纹板如右图所示,每块纹板上有两列纹钉孔(每
13、列纹钉孔对应纹板图中一根纬纱),呈错开排列,若干块纹板串联成环形纹板链,套于花筒上,由花筒驱动。e. 当纹板上植钉时,对应的重尾杆被抬起,竖针3下降,拉钩落在拉刀上,受拉刀的作用;当拉刀受凸轮或连杆作用往左运动时,综框被提升.即:纹板植钉,综框提升;纹板有孔,综框下降。f.纹板数的确定:纹板至少八块;纹孔列数为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整数倍;纹板列数必须为偶数。如1/2右斜至少需要几块纹板呢?注意:拉刀的往复运动必须与花筒的转动配合好,纹板翻转应在拉刀复位行程中完成。2。机构组成选综装置:包括信号储存器(纹板、纹纸或存储芯片)和阅读装置(将纹板信息转化成控制提综的动作).提综装置:执行提综动作。回综装
14、置:执行回综动作。3.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按拉刀往复一次所形成的梭口数分为单动式和复动式两种.单动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每页综框只需配备一把拉钩,拉刀由织机主轴按1:1的传动比传动。主轴一转,拉刀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缺点:拉刀复位是空程,浪费。三、提花开口机构凸轮开口机构和多臂开口机构都是通过控制综框来形成梭口,综框页数有限,只能织制原组织和小花纹组织织物;而提花开口机构是通过单独的综丝来控制每根经纱,因此织物的经向循环较大。提花开口机构也包括提综装置、回综装置和选综装置。根据提刀往复一次形成的梭口数,提花开口机构分为单动式和复动式.1。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1)提综装置
15、(video)v 由刀箱、提刀、竖钩、首线、通丝组成。若竖钩的钩部在提刀的作用线上,当刀箱上升时,提刀就会将竖钩提起,与竖钩相连的首线、通丝、综丝和经纱都被提起;反之,若竖钩的钩部不在提刀的作用线上,对应的经纱就处于梭口的下层.v 综丝下端的小重锤回综。(2)选综装置v 由花筒、纹板、横针、横针板组成。花筒由纹板(图721)包覆.v 横针同竖钩垂直配置,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每根竖钩都从对应横针的弯部通过,横针的一端受小弹簧11达到作用而穿过横针板12的小孔再伸向花筒13的小纹孔。v 花筒同刀箱的运动相配合,刀箱上下运动,花筒左右运动,刀箱下降至最低位即将上升前,花筒往右摆向横针板。v 无孔,
16、综丝不提;有孔,综丝提升。v 刀箱上升,花筒往左摆离横针板并顺转90,翻过一块纹板。每块纹板对应一根纬纱.(3)提花开口机构的工作能力v 提花开口机构中,竖钩的横向排列称为行,前后排列称为列。行数列数即为竖钩的总数,俗称口,一般都100口、400口1600口,以此来衡量提花开口机构的工作能力.(4)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的缺点v 运动较为剧烈,不利于高速运转4。投梭动程(投梭力)v 定义: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其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过的距离。v 投梭动程对织造的影响:v 投梭力越大,梭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越大v 投梭力过大:v 制梭时,梭子进梭箱后产生回跳,定位不良,造成轧梭或者飞梭;v 易产
17、生崩纬,脱纬(特别是粗支纱);v 梭子和机物料损耗、织机动力消耗增加,噪音、振动增加。v 投梭力过小:v 梭子出梭口比较迟,经纱对梭子挤压度大,摩擦也大,易造成边经断头,且由于梭口较小,易产生跳花,跳纱等织疵;v 梭子进梭箱时,由于速度小,不能进入梭箱中正常位置,换梭不良或易造成下次投梭时由于投梭力不足造成轧梭。v 在保证梭子能顺利通过梭口和不影响梭子正常定位的前提下,投梭力越小越好。投梭时间定义: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 投梭时间对织造的影响:v 投梭时间过早: 梭子进梭口早,梭口高度小,边经断头增多; 进梭口时,梭口清晰度较差,易产生跳纱等织疵; 进梭口时
18、,底层经纱与走梭板间距离较大,梭子飞行不稳v 投梭时间过迟:v 与上述情况相反;可供梭子飞行时间的利用率下降,要使梭子飞行速度增加,则投梭力必须提高,不利于生产。v 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早投梭时间,以减小机物料消耗。3.制梭过程a。梭子与制梭铁斜碰撞制梭; b。制梭铁及梭箱前板对梭子摩擦制梭;c。皮圈在皮圈架上滑行的摩擦制梭及三轮缓冲装置制梭过程.扭轴部分扭轴、击梭棒、击梭块、套轴四杆机构部分摇臂、连杆、三臂杆、机架投梭凸轮部分投梭凸轮、投梭凸轮轴、解锁转子、锥齿轮液压缓冲部分液压缓冲器活塞14当三臂杆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就会受到液压油的缓冲作用.v 2.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投梭前
19、的相当长时间内,扭轴加扭储存投梭需要的能量;投梭时,扭轴迅速释放弹性势能,使片梭加速到所需飞行的最大速度。3。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过程1) 储能阶段:凸轮顺时针回转,逐渐转向大半径;2) 自锁阶段:凸轮半径最大时,回转轴心与连杆两端中心呈直线,定位螺钉刚好与摆杆下端接触;扭轴达到最大扭转状态,投梭棒及滑块静止在外侧,等待引纬片梭就位及递纬器递纬的完成;3) 投梭阶段:凸轮继续回转,其上的解锁转子3推动摆杆的弧形臂使摆杆逆时针稍有转动,解除自锁;扭轴迅速复位使投梭棒击梭;4) 缓冲阶段:当三臂杆复位到一定程度时,液压缓冲器作用,使投梭系统平稳地复位。补充:.扭轴投梭机构的特点A梭速完全取决于扭轴扭
20、转角的大小,与织机车速无关,有利于片梭飞行稳定;B扭轴加扭过程长(约300),投梭机构耗用能量小而均匀;C投梭结束后,整个投梭机构靠液压缓冲装置作用而迅速制停。1.混纬混纬:两只递纬器由各自的筒子供纬,按1:1的比例轮流将纬纱递给片梭,要求两只递纬器轮流与片梭的工作位置对应;混纬的目的:消除纬纱色差或纬纱条干不匀给布面造成的影响。在无梭织机上应用很普遍;可混纬的无梭织机也可用于两色1:1选纬。v 织机幅宽:190540cm,能织制单幅或多幅不同幅宽的织物,最窄上机筘幅33cm,几乎满足所有织物加工幅宽;(一)按剑杆配置分类1。单剑杆引纬v 仅在织机的一侧安装比织机布幅宽的长剑杆和传剑机构,由剑
21、杆携带纬纱穿过梭口至另一侧,或空剑杆伸入梭口到对侧握持纬纱后,在退剑过程中将纬纱拉入梭口完成引纬。v 优点:引纬可靠,剑头结构简单;v 缺点:但占地面积大,剑杆动程大,不利于高速。2.双剑杆引纬(video)v 织机两侧均有剑杆和传剑机构,分别称为送纬剑和接纬剑。引纬时,由送纬剑将纬纱送到梭口中央,同时接纬剑也运动到梭口中央并接过纬纱,之后两剑分别退回到梭口外.v 特点:剑杆轻巧,结构紧凑,便于达到宽幅和高速,且梭口中央的交接稳定性现已很可靠。(广泛使用)1。叉入式引纬v 送纬剑和接纬剑以纱圈形式交接纬纱,单纬叉入式、双纬叉入式2。夹持式引纬v 送纬剑和接纬剑以纱端形式交接纬纱(三)按剑杆材质
22、分类-(最常用)1。刚性剑杆v 剑头+剑杆v 占地面积大,剑杆笨重,不利于高速2。挠性剑杆v 剑头+剑带(传剑轮盘)v 占地面积小,剑杆质量轻,有利于高速,且能达到较大的幅宽。(四)按传剑机构的位置分类1。非分离式筘座引纬v 传剑机构固装在筘座上,剑头既要沿筘座左右运动,又要随筘座前后摆动,织机的振动明显增加.v 采用普通的曲柄连杆打纬机构,打纬动程大;筘座在后方无静止阶段,因此允许引纬的时间比较短.梭口有效空间较小,因此所需梭口高度较大,以避免进梭口和出梭口时挤压度过大。v 早期的剑杆织机是在有梭织机的基础上老机改造而来,因此一般采用的是非分离式筘座。2.分离式筘座引纬v 传剑机构固装在机架
23、上,与筘座分离,筘座质量轻,剑头沿筘座左右运动,有利于降低织机的振动和提高车速;v 一般采用共轭凸轮打纬机构,打纬动程也小,筘座在最后方有较长的静止阶段,允许引纬时间较长,因此所需的梭口高度较小。v 大部分剑杆织机均采用传剑机构与筘座分离的分离式筘座。几种典型的传剑机构:1。连杆与周转轮系组合的传剑机构 非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2.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3。球面曲柄传剑机构4.共轭凸轮传剑机构 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v 多色纬功能:816色;v 1.圆射流的卷吸和扩散作用压缩气流从圆形喷嘴喷射出来后形成圆射流,当接触到周围空气时,靠近射流边上的微团与相邻的静止空气混合,结果: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被带动向前
24、运动,即射流的卷吸作用;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获得垂直射流轴向的作用,即射流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使射流能力逐渐耗尽,速度越来越低,射流截面越来越大。 a-喷嘴紊流系数;v 2。圆射流结构图u 核心区:各点的流速相等,为喷口流速0;u 混合区:在同一截面上,越靠近轴线,速度越大;距喷口距离S处轴线上速度:核心区S0内:速度为0;出核心区后:速度v随S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S=360mm时,轴心流速只有原来的1/5;当S=740mm时,轴心流速只有原来的1/10,故要设置防气流扩散装置。2.主喷嘴的固装分离式:主喷嘴固装在机架上,与筘座分离分离式:要求钢筘在后止点静止时间较长,筘座加速度增大,不利于车速提高
25、;筘座相对静止时的少量位移造成防气流扩散装置内的气流压力出现驼峰,易造成纬纱头端的卷曲飞舞。固装式:主喷嘴与筘座固装在一起固装式:筘座无需静止,引纬时间角延长,打纬运动加速度小,有利于宽幅、高速;可降低引纬所需的气压和耗气量。(二)防气流扩散装置1.管道片优点:防气流扩散效果好,缺点:但对经纱干扰重,筘座动程大,不利于高速。2.异形筘:引纬时,筘槽必须位于梭口中央;打纬时,织口接触筘槽上部。缺点:防气流效果不及管道片;优点:筘齿密度和间隙与普通钢筘一样,适应高经密织物;异形筘的槽口小,梭口满开时钢筘处的梭口高度只需15mm左右,钢筘打纬动程只有35cm,有利于高速。(三)辅助喷嘴的设计:喷孔所
26、在的部位通常是微凹的,防止喷孔的毛头刺破或刮毛经纱。辅助喷嘴的喷射角度与主射流的夹角要小,约9左右。为了增强喷嘴的集束性,喷嘴设计成带锥形。适用织物:可以加工轻薄到厚重各类织物;高支高密单色!成本低!v 和气流相似,水射流的结构也包括核心区和混合区:u 核心区:各点的速度相等,且等于喷口速度;v 射流轴线上的速度:射流由轴线往两侧速度递减。水射流沿其引纬方向可分为三段:v 初始段LA:度为核心区长度,轴线上各点流速相等,等于v0;v 基本段LB:由于射流周围的空气不断介入,流速逐渐降低,但射流未出现分离现象,仍能牵引纬纱;v 雾化段LC:水滴出现分离,水滴雾化,失去牵引纬纱的能力;(一)喷射泵
27、v 按工作方式分为定速喷射和定角喷射;1.定速喷射泵v 柱塞将水吸入缸体的运动依靠凸轮驱动,同时对弹簧加压;v 利用弹簧的恢复力对已吸入缸体的水流加压。(弹簧泵)v 特点:水速、水量和水压不随车速变化,压力调整较容易;喷射角随车速增加而增加.(常用)v 喷射开始时间:引纬凸轮大半径脱离角形杠杆的瞬间。(二)喷嘴v 水射流的集束性远较气流好,因此喷水织机只有一个喷嘴,且喷嘴较短,但是结构更复杂。纱线原料:疏水性纤维生产的废水要进行污水净化。适用于大批量、高速度、低成本的织物加工.第九章一打纬机构分类毛巾织机普通织机按结构形式连杆式打纬机构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圆筘片打纬机构高速无梭织机多梭口织机变动
28、程打纬机构恒动程打纬机构按打纬动程变化与否有梭、无梭二.打纬动程:筘座从后止点摆到前止点,钢筘上的打纬点在织机前后方向上的水平位移量.三 四连杆打纬机构的作用原理主轴A曲柄AB回程角:18025。42;进程角:360回程时间回程比进程快!四、 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作用原理织机主轴1上装有一副共轭凸轮2和9;凸轮2为主凸轮,驱动转子3,使筘座由后往前打纬;凸轮9为副凸轮,驱动转子8,使筘座由前往后摆动;五 打纬区宽度:从打纬开始,到钢筘移动到最机前位置,织口在钢筘推动下向机前移动的距离。第十章一有一个计算题,求卷取量的。织一块布,设计纬密纬200根/10cm,经缩为2,求卷取量。Pw=100/L
29、(1a),L=100/Pw(1a)=100/200(12%)=0.5二 边撑的形式1。刺环式2.刺辊式3。刺盘式4。全幅边撑第十二章一 织机的生产效率1. 理论台时产量 P理=6N/PW2. 理论引纬率 L理=NAP理:织机理论台时产量,m/(台。H) ; Pw:织物纬密,根/10cm;N:织机主轴转速,r/min; L理:织机的理论引纬率,m/min;A:织物的上机筘幅,m;蜗轮蜗杆积极式间歇卷取机构典型的积极式间歇卷取机构积极式间歇卷取机构积极式连续卷取机构无级变速器调节织物纬密改变齿轮齿数来控制织物纬密电子式卷取机构积极式一、送经机构的作用v 能根据织物纬密的大小,从织轴上均匀送出相应长
30、度的经纱;v 确定经纱所需的上机张力,并在织造过程中保持经纱张力大致稳定。二、送经形式(一)非调节式送经机构v 送经量由人工通过改变织轴制动力矩来调节; (二)调节式送经机构包括经纱放送部分和送经量自动调节部分;v 送经量由专门的调节式送经机构来调节: 通常以后梁作为张力传感器,来感知经纱张力的变化,进而调节织轴的回转量; 利用感触原件来探测织轴直径,自动改变相应的织轴制动力矩,从而改变织轴的送经量。边撑的作用:阻止织口处布幅的收缩,减少边经纱的断头,并保护两侧筘齿不致被边经纱过度磨损。卷取机构送经机构主轴电机中心轴(2:1)打纬机构投梭机构开口机构断纬自停断经自停主轴电机打纬机构引纬机构微电
31、机卷取机构微电机送经机构CPU开口机构主轴电机直轴打纬机构三槽凸轮8引纬机构齿轮9升梭装置递纬器打开装置梭夹打开机构片梭输送链轮微电机开口机构微电机卷取机构微电机送经机构CPU断纱自停机械式电气式断纬自停断经自停光电式接触式旋转式机械式电气式光电传感器压电陶瓷传感器电阻传感器点啄式双喷喷水织机可变参数固定参数工艺参数梭口高度经位置线开口时间引纬时间经纱上机张力开车补偿和停车位置胸梁高度筘座摆动动程梭道角度等.上机工艺参数1.断经和断疵 织物中缺少一根或几根经纱称为断经; 经纱断头后,其纱尾织入布内称为断疵。v 2。穿错和花纹错乱 由于穿错综或穿错筘,沿织物经向出现稀密纵条.v 3。吊经纱 布面
32、上呈现12根经纱因张力较大而呈张紧状态; 在丝织中称为宽急经.v 4.经缩(波浪纹) 部分经纱在松弛状态下织入布内,出现经缩或毛圈状疵点; 轻者称为经缩波纹,重者称为经缩浪纹。v 5.纬缩 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v 6.“三跳” 跳纱、跳花、星跳。 织物组织错乱。v 7.双纬、百脚 纬纱断头但未关车,造成布面缺纬; 平纹中称为双纬; 斜纹中称为百脚。v 8.脱纬 有梭织机中纬纱从纡子上崩脱下来,使在同一梭口内有3根及以上的纬纱.v 9.稀密路 纬密低于标准称为稀纬; 纬密高于标准称为密路; 统称为织物的横档疵点。v 10.烂边 在边组织内只断纬纱,使其边部经纱不与纬纱进行交织; 或绞边经纱不与经纱交织而使经纱脱出毛边之外。v 11.边撑疵 布边部分经纬纱被边撑轧断或拉伤。v 12.毛边v 13.油污、浆斑疵点v 14.棉布长度和宽度不合规格横档疵点v 概念:织物表面因织机性能不佳、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纬纱排列不匀的疵点,表现为稀纬、密路。v 产生的原因:v (1)织机开关车引起的;v (2)送经不良;v (3)卷取不良;v (4)经纱和织物蠕变引起的;v (5)纬纱条干不匀引起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