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774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5 期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GL17。作者简介:夏云帆,男,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何小芊,男,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文旅融合。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夏云帆 何小芊(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非遗进景区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为文旅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非遗进景区的发展背景,总结政府主导型、旅游景区主导型、非遗传承人主导型

2、、民间社会团体主导型四种非遗进景区的组织形式;通过结合非遗文化资源和旅游景区资源的特征,分析特定空间模式和无限定空间模式两种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从政策保障、市场化运作、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宣传营销方面提出促进非遗进景区发展的优化策略。关键词:非遗进景区;发展模式;优化策略;文旅融合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211(2023)05-0029-05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载体。非遗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使其存在巨大开发潜力1。随着新时代文旅融合转向高质量发展,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契合度越来越高,非遗进

3、景区便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活化非遗的生动体现。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空间载体,二者实现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长期以来,非遗旅游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国外学者多重视非遗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关系2、非遗旅游开发价值3、非遗的旅游开发与利用4等方面研究;国内学者对非遗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5、非遗旅游价值评价6、非遗旅游开发模式7等方面研究。近年来,随着非遗进景区活动的盛行,学者们也纷纷开展了对非遗进景区的相关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侧重于非遗进景区的实践与思考、开发与利用以及融合发展模式等方面研究。如邹统钎(2011)提出了非遗

4、进景区的四种开发模式8,苑利等(2021)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了非遗进景区带来的“功”与“过”9,杜衡(2021)探讨了非遗进景区的非遗项目异地化利用实践10。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非遗进景区进行了分析,但并未系统分析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机理与优化策略。基于此,本文对非遗进景区的发展背景、组织形式与主要特征进行梳理,进而探讨非遗进景区发展模式并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以期为非遗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1 非遗进景区的形式与特征1.1 非遗进景区的发展背景关于非遗进景区最早的提法是 2010 年海南日报发表的文章黎族八音进景区,保亭活态保非遗。非遗进景区实质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5、景区,是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基础上,将非遗作为旅游吸引物,对其多元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和活态展示,使之全面渗透到景区之中,以发展旅游业的方式活态传承非遗,对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1 政府高度重视非遗进景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高度重视非遗进景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多次发文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指示,强调要在有效保护非遗的基础上,将非遗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鼓励非遗特色景区发展。如 2021 年 5 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在对非遗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鼓励非遗特

6、色景区发展;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鼓励非遗特色旅游景区发展。这均表明政府对非遗进景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为非遗进景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保障。1.1.2 非遗资源丰富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众多,非遗资源丰富而多元,为非遗进景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为非遗各类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共有 43 个非遗代表922023 年第 5 期(总第 168 期)四川旅游学院学报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在国家级非遗层面,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民间文学等共计十大门

7、类,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1 500 余项,非遗保护机构2 400余个,其他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数万项。据统计,2021 年全国各类非遗保护机构举办各类非遗相关活动达 90 000 余场11。1.1.3 旅游需求变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联合发布的2021 年全球自由行报告显示,随着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逐渐强烈,“文化审美+旅游创新体验”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文化与旅游碰撞而出的美学反应,将成为其他城市以及景区目的地值得重点关注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非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大众生活之中,非遗进景区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丰富多彩的非遗旅游产品和非

8、遗旅游活动也越来越受大众旅游者所喜爱。1.2 非遗进景区的组织形式非遗进景区是多主体价值共创的过程,政府、旅游景区、非遗传承人与民间社会团体是实现价值共创的核心主体。根据核心主体的差别,将非遗进景区分为四种类型。1.2.1 政府主导型200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遗工作的原则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党委宣传部门、文旅部门、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文化馆等成为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的主导者、先行者。一般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对非遗进景区相关工作做出指示,由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或政府文旅部门牵头,各级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文化馆等承办非遗进景区活

9、动。各地每年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景区活动,尤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为最,在景区组织进行非遗节目展演、产品展览、商品展销等多种多样的非遗活动。1.2.2 旅游景区主导型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景区为了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丰富景区游览项目,突出景区文化特色,许多景区建设非遗馆、非遗工坊,设立非遗展示专区,举办非遗集市等,将非遗项目长久引入景区,打造非遗特色景区。通过不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在景区内开展非遗节目展演、产品展览、商品展销等活动,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同时,许多景区将非遗元素融入景区各个角落,如打造非遗游船、张贴非遗剪纸、镌刻非遗图案等。在此过程中,景区积极响应政府保护和传承

10、非遗的号召,与非遗项目传承人对接,并投资建设非遗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等,成为非遗进景区活动的主力军和担当者。1.2.3 非遗传承人主导型非遗传承人是非遗技术的保护者与传承者,承担着保护、传承和弘扬非遗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规定非遗传承人有参与非遗公益性宣传义务。在政府政策指导下,非遗传承人积极开展多元化传承交流活动,积极与旅游景区协商对接,入驻景区,成为景区的文化商户。比如,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狮王”赵继红之子赵伟斌,在永庆坊成立赵家狮非遗生活馆,通过挖掘广东醒狮的文化内涵,将醒狮元素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以艺术设计手法进行醒狮创新演绎,将醒狮技艺发扬光大。1.2.4 民间

11、社会团体主导型社会团体参与非遗保护有其合法性和正当性,社会参与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众多社会团体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许多非遗传承人与非遗技艺项目加入社会团体,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借助社会团体力量积极与旅游景区沟通协商,开展定期或不定期非遗进景区活动,抑或是常驻景区,作为开展非遗传承与传播的前沿阵地。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费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社会团体纷纷开展非遗进景区工作,将民间文学、传统技艺、非遗表演、非遗文创产品等多元化非遗项目带入景区,展现非遗魅力。1.3 非遗进景区的主要特征1.3.1 活动时间较为集中根据笔者收集的 337 个非遗进景区案例统计,约有30

12、%的非遗进景区活动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期间,如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黄金周等法定节假日以及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殊时间。节假日期间,旅游者出游意愿强烈,旅游景区客流量攀升,有利于提升非遗进景区活动的旅游者参与度并增强非遗项目的吸引力与影响力。1.3.2 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我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非遗项目传承人将各类非遗项目带入旅游景区,非遗歌舞表演、非遗曲艺表演、非遗文化商品展销、非遗技艺作品展示等各项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在景区中呈现(见表 1)。随着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引入,非遗与现代科技在景区内相结合,使得非遗进景区活动丰富多彩,让更多旅游者感受到了非遗魅力。表 1 非遗

13、进景区活动内容门类活动形式活动产品举例民间文学、民俗非遗展览民俗展馆、文学研修班等非遗商品节日文创、故事文创等非遗表演祭孔大典、那达慕大会等032023 年第 5 期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续表门类活动形式活动产品举例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展览非遗大戏台、非遗大剧院等非遗商品演出服装与演出道具等非遗表演民歌、龙舞、戏剧、杂技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非遗展览刺绣馆、剪纸馆、泥塑工坊等非遗商品陶瓷文创、纺织文创等非遗美食酿酒、制茶、传统面食、烤鸭等1.3.3 活动机制日益完善非遗进景区是文旅融合的新理念、新形式、新实践,还处于发展的起

14、步阶段,各地正在积极探索非遗进景区的融合发展机制。在全国省级层面,江苏省可谓率先破局,在非遗进景区发展机制上做出规范和完善。2021 年 4 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出台了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南(试行),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新概念,多措并举在景区彰显非遗魅力,并提出了 20 个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名单。1.3.4 活动影响较为显著非遗表演、非遗展示、非遗集市、非遗网络直播等多元非遗展演形式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眼球,旅游者在景区之中便能一站式体验当地特色文化,极具新奇性与文化性的非遗项目极大满足了旅游者个性化旅游需求,进一步

15、提升了非遗进景区活动影响力。旅游景区、新闻媒体、旅游者等多方合力进行宣传,极大程度提高了非遗进景区活动知名度与影响力。2 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由于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加之各景区特色旅游资源和内部空间结构不同,不同类型的非遗,不同类型的景区,其非遗旅游化利用均存在差异性。根据非遗项目特征与旅游景区特征,将其分为特定空间模式与无限定空间模式(见表 2)。表 2 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发展模式与特征模式内容 优点 缺点特定空间模式在非遗展区、非遗展览馆、非遗工坊等进行非遗展示、展演、展销融合要素较少;融合难度较小;资金投入较少非遗体验不足;创新难度较大;非遗活动可持续性不强无限定空间模式突破时空与形

16、式限制,吃、住、行、游、购、娱全程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全程感受、全程共享;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非遗活动可持续性较强融合要素较多:融合难度较大;资金投入较多2.1 特定空间模式特定空间模式以宣传和展示非遗文化为主要方式,在旅游景区内设立非遗展区、非遗展览馆、非遗工坊等。这些场所能较好地将非遗技艺、非遗产品等进行集中保护与展示。通过精心陈列非遗展品,将非遗以图文、音视频、现场展示、产品销售等形式向旅游者介绍非遗相关知识,在展示空间、视觉层面构建起历史文化、制作步骤、非遗技艺特征、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等全方位知识体系的非遗项目。这能让旅游者在非遗工坊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互动,现场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

17、。同时,周末、节假日期间于特定空间举办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包括非遗集中展示、非遗歌舞表演、非遗商品展销、非遗讲座、非遗美食集市等。该模式对非遗场地限制性较强,许多活动难以创新,且部分非遗活动时间持续性也不强,难以形成较大影响力和活动可持续性。但其所需景区场地和融合景区资源较少,所需投入经费也较少,较易操作,适合非遗文化资源与景区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景区作为文化业态融入景区。如在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祠景区,为了传承非遗,展示徐村民俗风情与司马迁祭祀活动场景,政府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徐村司马迁祠祭祀”,每年举办“民祭史圣”活动,专门设立“龙门谒司马”展馆与非遗文创馆,向游客展现司马迁文化、史记文化与千

18、年古城文化,让非遗在景区得以保护、传承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2.2 无限定空间模式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是指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实现旅游要素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旅游者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即是要让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上全方位感受非遗、体验非遗。首先,通过该模式可深入挖掘当地特色非遗美食,现场展示非遗美食制作技艺,增强非遗体验性,也可将非遗产品引入景区酒店和民宿装潢设计之中,将非遗元素融入景区接驳车、游船画舫等景区交通工具之上。其次,可结合景区空间结构和

19、特色,将非遗表演艺术类项目与传统非遗民俗表演项目等与景区空间相协调,与景区文化相融合。132023 年第 5 期(总第 168 期)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再次,还应创新非遗产品,让非遗产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赶得上潮流,增强非遗产品市场吸引力。最后,景区应设计非遗旅游线路,推出非遗旅游产品,引入灯光秀、全息投影、VR 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创新非遗展演形式,让旅游者浸润在非遗场景之中。该模式重点在于突破时空限制,全程沉浸式体验非遗,将非遗元素融入景区各个方面,在传统非遗进景区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守正创新,让非遗进景区活动告别昙花一现,实现非遗与景区可持续发展,促进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该

20、模式涉及景区要素众多,需要非遗文化资源与景区旅游资源较多,所需资金投入较大,非遗与景区融合发展具有一定挑战性。如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以秦淮非遗馆为龙头,引进多家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传承体验基地与非遗主题民宿酒店。同时将秦淮灯彩、灯会元素融入景区,并打造“秦淮灯会”“和谐大戏园”等品牌文化活动,在景区每季度打造一个主题并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将非遗植入景区发展各个环节,使非遗项目全方位融入景区,全面展现非遗活态化魅力。3 促进非遗进景区发展的优化策略3.1 以加强政策保障为推动力3.1.1 构建非遗数字信息平台政府文旅部门应在本区域内开展非遗专项调查,运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对非遗项目及

21、非遗项目传承人实施全方面记录,并建立非遗项目档案和非遗网络信息数据库,积极整合地区非遗资源,推动构建多元共享非遗数字平台。同时,还应完善非遗档案管理制度并加快制定非遗资源管理相关建设标准和相关规范,为非遗进景区的开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3.1.2 加强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非遗代表性项目单项法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非遗规范制度。还应健全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推动县级名录全覆盖,并对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常态化检查与评估,进行适时动态调整。3.1.3 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政府文旅部门应对开展非遗进景区的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活

22、动奖励补助,提供相关政策优惠和资金保障支持。要大力支持非遗传承人在景区之中开展传承交流活动,支持非遗传承人在景区之中设立非遗传习所和非遗工作室,拓宽非遗人才培养渠道。同时,为实现非遗进景区高质量发展,还应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相关研修培训活动,提高非遗传承人技艺技能,弘扬工匠精神。要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主体性功能,加强非遗传承人之间合作成立非遗合作社,允许非遗传承人以手艺、技艺等技术入股非遗进景区文旅项目,积极参与非遗进景区活动实践,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2 以坚持市场化运作为内生力3.2.1 形成多元市场主体非遗进景区应建立并完善非遗进景区市场准入机制与投资机制,形

23、成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政府、旅游景区、非遗传承人与民间社会团体应发出合力,在政府指导下,旅游景区、非遗传承人与民间社会团体互相沟通协商,通力合作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形成多元市场主体。还要充分结合景区发展现状、非遗传承人意愿和当地居民诉求,将非遗进景区与社区参与相结合,充分发动当地居民参与到非遗进景区之中,实现非遗进景区可持续发展。3.2.2 优化市场投资结构非遗进景区应加强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与社会资本参与到非遗进景区发展当中,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旅游投资商、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旅游服务商等融入非遗进景区市场,优化市场投资结构。3.3 以强化创新驱动为支持力3.3.1

24、 创新非遗进景区形式文旅市场已经进入了新消费时代,文旅市场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景等都发生着巨大变化,面对文旅市场的巨大变革,必须创新非遗进景区形式,满足旅游者的文旅消费需求。如在旅游景区内大力开展非遗研学旅游,与旅游展览及非遗传习融合;合理保护和开发景区周边非遗文化资源,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研学于一体的非遗进景区产业发展集群;打造非遗进景区品牌形象 IP,与国外非遗进景区进行交流办展,提高国际影响力等。3.3.2 融合现代化科技元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将 VR、3D 打印、3D全息投影、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技术运用到非遗进景区之中,打造现代非遗体验馆,开展非遗夜间旅游,建设非遗

25、直播基地等,创新非遗进景区旅游产品和展现形式,让旅游者体验时代感和科技感,活化非遗传承,使非遗年轻化、时代化,树立景区非遗文化品牌,以有助于实现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重要理念。3.4 以构建发展机制为保障力3.4.1 创新主体融合参与机制一是要完善政府对非遗进景区的战略部署和统筹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非遗进景区服务体系,成立非遗进景区领导小组,积极与多元主体对接,建立高效合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新机制;二是发挥旅游景区的资源整合功能,成立非遗进景区工作部门,加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将非遗传承人吸纳为景区工作人员,同时整合非遗文化资源、旅

26、游景区土地等要素,提升非遗进景区文旅价值转化能力;三是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的公益服务职能,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深入非遗项目和旅游景区之间,挖掘非遗文化和景区文化底蕴,增强非遗进景区产品供给能力,探索非遗进景区发展新模式。232023 年第 5 期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进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3.4.2 明确主体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政府搭台、旅游景区主导、非遗传承人主体、民间社会团体支持”12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和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如“技术入股+优先聘用+社会保障”“工资收入+政策补贴+股份分红+景区奖补”等模式,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文化分享、技术共享、资源互补的发展机制,围绕非

27、遗进景区的各个环节,构建多元主体利益价值链,保障各多元主体的利益,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非遗进景区利益共享机制,确保非遗进景区可持续发展,实现非遗进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3.5 以加强宣传营销为驱动力3.5.1 深度挖掘非遗进景区文化内涵要深度挖掘非遗与景区文化双重内涵,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同时要立足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文化原真性保护,凸显当地特色文化,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将文化特色融入更多非遗进景区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多元文旅需求。3.5.2 持久创新非遗进景区营销策略在“互联网+”旅游和智慧旅

28、游蓬勃开展的背景下,旅游景区和非遗项目要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形式,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热门网络平台实现快速、精准、高效的景区微营销;各地政府也要建立非遗旅游网,专门开设非遗进景区板块;设立非遗进景区旅游宣传大使,带动更多旅游者游览参观,利用顾客口口相传实现蜂鸣营销;更要深入挖掘非遗特色和旅游景区特色资源,进行事件营销、热点营销,举办非遗旅游节、非遗进景区摄影比赛、征文比赛等,打造爆红旅游产品,提升非遗进景区美誉度和知名度。参考文献:1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9):84-93.2Ursache M.Tourism Significant-Dr

29、iver shaping a destinations heritag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88):130-137.3Ferretti V,Comino E.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o assess complex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ystems with Multi-AttributeValue Theory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5,16(5):688-697.4Giudici E,Melis C,De

30、ss S,et al.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ble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 in tourism?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Quality and Service Sciences,2013,5(1):101-114.5董鸿安,丁镭.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景宁畲族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197-204.6张荣天,管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以皖南地区为例J.旅游研究,2016,8(3):60-66.7江

31、娟丽,杨庆媛,张忠训,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J.经济地理,2019,39(6):205-213.8邹统钎,齐昕,王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贵州格凸河亚鲁王城旅游区为例J.世界遗产,2011(4):98-101.9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的“功”与“过”J.旅游学刊,2021(5):5-8.10杜衡,宋河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地旅游化利用:以山东台儿庄古城景区扎染体验项目为个案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3):86-9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1 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

32、6-29)2023-05-28.https:/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Bringing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XIA Yunfan HE Xiaoqian(School of Earth Science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Jiangxi,Chin

33、a)Abstract:Bring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 is a vivid embodiment of the development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background of bring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

34、 and summarizes the four organization-al forms,including government-led,tourist attraction-led,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led,and civilsociety-led.By combin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attract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development m

35、odels of bring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a specific spatial mode and an infinite spatial mode.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bringing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as follows:policy guarantee,market operation,innovation drive,develop-ment mechanism,and promotional marketing.Keywords:bring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ourist attractions;development models;optimizationstrategy;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