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山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地理
韩国峰命题 何祚文审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1~3题。
1.在图示模式中(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4~5题。
4.“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5.“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7.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8~9题。
8.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9.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 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11.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
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
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
14.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图中最适宜该模式的是:[来源:学&科&网]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15~17题。
表1 2006~2008年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现代服务业
609
金融
54
计算机制造
397
化工及相关产品
53
微电子及电器设备
198
制药业
40
现代通讯工程
123
食品及日用产品
35
表2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来源:Z.xx.k.Com]
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H国
61.00
13.49
世界平均
78.60
26.42
15.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来源:Zxxk.Com]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资本密集型
16.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
A.发展速度在减缓 B.劳动力素质较高
C.金融业比重较小 D.提供就业岗位多
17.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19.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0~21题。
20.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2015 年10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完成22、23题。
22.“电动车车主通过手机APP软件查找附近的汽车充电桩”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IS、GPS B.GIS、RS C.GPS、RS D.GIS
23.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解决雾霾问题 B.缓解交通拥堵
C.增加植被覆盖 D.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卷 综合题(共54分)
24.(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25.(共12分)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产生的各种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
26.(14分)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面积906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656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沼之一。数百万年前,这片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约4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史前巨湖。盐沼周边山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富含锂的火山喷发岩,盐沼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一半。下图为玻利维亚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的“海洋→湖泊→沼泽”的演变过程。
(2) 针对当地气候特点,指出当地锂矿开发人员面临的主要困难。
(3)玻利维亚政府提出了“锂矿开发由国内企业控制,外资公司限定于深加工产品的投资项目”的开发方针。分析该方针对该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27.(共6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下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指出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2分)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中山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地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来源:Z§xx§k.Com]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C
C
A
D
C
A
C
D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D
A
B
D
D
B
D
B
A
D
24.答案:共22分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2分)
过程:①植被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2分);
②增加雨水下渗,(或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2分)
③(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分)
(2)植被变化:①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②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2分)
(3)理由:①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2分)
②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发展。(2分)
(4)原因:①(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1分)
②(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25.答案:(共12分)
(1) 生态环境问题:①植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④水资源短缺。(任答三点得三分) (3分)
(2) 条件:①土层深厚,质地疏松;②降水适中,日照时间长; ③昼夜温差大。 (3分)
效益:①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1分)
②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分)
③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1分)
④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1分)(任答三点得3分)
(3) 解决方案:①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1分)
②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1分)
③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1分)
26.共14分 (1)演变过程:
①地壳抬升,安第斯山脉从海底隆起,未退却的海水在山间形成盐湖(1分);
②由于地形封闭(1分),气候干旱,降水少(1分),蒸发旺盛(1分),逐渐形成盐沼。
(2)主要困难:①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②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③空气稀薄,高原反应; ④太阳辐射强烈。(任答三点得6分)
(3)有利影响:①避免外国公司掠夺式地开采,合理开发资源;
②保护生态环境;
③引进外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
④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每点1分,共4分)
27.答案: 共6分
(1)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 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1分)
(2)措施: 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1分)
②加强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1分)
③合理开采地下水;(1分)
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分)
⑤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1分)(任答4点,得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