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和运动复习学案考点指津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会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知道如何探究重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中考命题热点:对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作力的图示、示意图;联系实际考查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释与惯性有关的常见现象;利用二力平衡求(或判断)未知力的大小。知识梳理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充当施力物体的同时也充当受力物体。只是每个物体承受力的能力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效果不
2、同。力的作用效果有_、_。力的三要素_、_、_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测量力的工具为_,常用的是_,根据弹簧伸长量跟_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前应先观察_、_,使用时应保持测量物与弹簧_,避免摩擦,减小误差。3.重力与物体_有关,还与物体所处位置有关,地球上各处此值差别不大,取为_,因此G=_。画出斜面物体所受重力。4.摩擦力分为_、_、_。静摩擦力通常采用_的方法计算,而滑动摩擦力与_、_有关。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都知道哪些?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怎样减小摩擦?5.牛顿第一定律:_物体在_或_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具有保持自己_的特性,这就是物体的
3、_。惯性只与物体的_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都无关。你知道生活中那些现象是由惯性引起的吗?6.二力平衡条件:典型例题1.4-3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发生改变。2.薄铜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4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大小有关的的图是( ) a b c dAa和bBa和cCa和dDc和d3.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B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该有凹凸不平的条纹C为把玻璃窗
4、擦的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D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4.图4-6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5. 4-7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6.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
5、)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7.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女孩,他马上用10N的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 N。8.4-4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4-4乙所示),则推力F2 N。自我测评9.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2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在手上了B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11.你知道怎样在不损坏鸡蛋的情况下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吗?12. 10吨的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所受到的牵引力是车重的02倍,则汽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