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6068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 收稿日期:2023-04-10项目来源:广东培正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基于多维协同发展视角的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pzxjzd01)作者简介:曹银华(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鑫(1997-),男,硕士,研究方向:经济与社会统计;卢心怡(2001-),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曹银华,王 鑫,卢心怡(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 510830)摘要:基于 20102021 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测算我国对东盟十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发展水

2、平、人口、运输费用、共同边界、贸易开放度均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影响;第二,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巨大,可拓展的贸易空间大。基于此,提出促进我国对东盟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潜力;出口贸易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95(2023)03-0021-08Research on Chinas Export Trade Potential of High-tech Products to ASEANCAO Yin-hua,WANG Xin,LU Xin-yi Guangdong Peizheng Coll

3、ege,Guangzhou 51083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de data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exported to the ASEAN countries from 2010 to 2021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rade gravity model to measure the trade potential of Chinas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to the ASEAN countries.The empirical results s

4、how that firstl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domestic population transportation costs common border and trade openness of ASEAN countries a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s high-tech product export trade secondly Chinas export of high-tech products to ASEAN has great trade potential and expa

5、ndable trade space.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Chinas export trade of high-tech products to ASEAN countries.Key words ASEAN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potential export trade0 引言高技术产品有助于改善国内贸易体系结构,提高商品贸易附加值,其开放性和发展性可促进对外贸易以及拉动经济增长1。在科技兴贸和“火炬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支

6、持下,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强调高技术产业的对外贸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而美国将贸易争端的对象转向了高技术产品,加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和逆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面临较大的风险2。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的经贸蒸2023 年 6 月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un 2023第 7 卷第 3 期Strategy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7 No.3CMYK单页22 蒸日上,自 2019 年起,东盟连续 3 年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7、我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交往日益密切,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增效。2021 年,我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术界关于我国对外开展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3 个方面:第一,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冯等田等3研究发现,目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双边实际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与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溢出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王伟佳等4研究认为,贸易双方的 GDP 总量、共同语言、共同边界及双边距离,均对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成员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二是高技术产品国际

8、竞争力的研究。孙莹等5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纵向比较分析了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发现在我国的 9 类高技术产品中,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机械仪器及化学等方面。杜莉等6采用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及转移份额分析法研究发现,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是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研究。吴学君7采用引力模型测算了湖南省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认为湖南省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伙伴大多属于贸易潜力挖掘型。李晓钟等8采用拓展引力模型测算了中美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潜力,发现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潜力呈扩大态势,可拓展的贸易空间较大。邓羽佳等9引入阻力变量,基于拓展引

9、力模型测算了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乌贸易潜力经历了潜力再造型到潜力开拓型,再到潜力巨大型的转变。上述文献针对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国际竞争力、贸易潜力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基于此,本文进一步采用 20102021 年我国与东盟的高技术产品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1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1.1 高技术产品统计范围界定高技术产品一般是指在高新技术领域运用尖端技术生产的产品,涉及到生物、航天航空、信息、激光、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领域。目前,国际上界定高技术产品的

10、标准有 3 种,分别是美国划分标准、我国划分标准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划分标准。OECD 划分标准包含两个方面:研发人员所占比例及产品从研发至生产所投入的费用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两个方面可较为直观地观察到科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国际上使用更为广泛10,因此,本文选择 OECD划分标准为高技术产品统计范围界定的依据,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1.2 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总体增长如图 1 所示,20102021 年我国与东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除了在 2011 年、2017 年、2018 年出现回落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上升趋势,从 2010 年 的 212.45 亿 美 元 增 长 至

11、 2021 年 的673.95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8.10%。2017 年我国对东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同比增长率为-28.87%,为期间最低;2019 年同比增长率为期间最高,达到 65.45%。可见,我国对东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部分年份的增长率差异较大。第 7 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 3 期CMYK双页23 表 1 高技术产品划分标准高技术产品分类产品 SITC Rev3 五位编码航天航空设备79211 79215 7922 7923 7924 7925 79291 79293 71441 71449 71481 71491 8741

12、1电子通信设备76381 76383 76411 76413 76415 76417 76419 76421 76422 76423 76424 76425 76426 76431 76432 76481 76482 76483 76491 76492 7722 77627 77261 77318 77625 77631 77632 77633 77635 77637 77639 77641 77643 77645 77649 77681 77689 77688 89879医药品54131 54132 54133 54139 54151 54152 54159 54161 54162 5416

13、3 54164 54211 54212 54213 54219 54221 54222 54223 54224 54229 54153科学仪器77411 77412 77413 77421 77422 77423 77429 87111 87115 87119 87131 87139 87141 87143 87145 87149 87191 87193 87199 87211 88111 88121 88411 88419 89961 89963 89966 89967 87412 87413 87414 87431 87435 87437 87439 87441 87442 87443 8

14、7444 87445 87446 87449 87451 87452 87453 87454 87455 87456 87461 87463 87465 87469 87471 87473 87475 87477 87478 87479 87490非电力机械71488 71489 71871 71877 71878 72847 73312 73314 73316 73595 73733 73735 73111 73112 73113 73114 73131 73135 73142 73144 73151 73153 73161 73163 73164 73165电力机械77862 77863

15、77864 77865 77867 77868 77871 77878 77879 77884化学品52222 52223 52229 52269 52511 52513 52515 52517 52519 52591 52595 53111 53112 53113 53114 53115 53116 53117 53119 53121 53122 57433 5911 5912 5913 59141 5914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75113 75131 75132 75134 75997 7521 7522 7523 7526 7527军事武器89111 89112 89113 89114 89

16、121 89122 89123 89124 89129 89131 89139 89193 89195 89199 注:1)因军事武器类产品较为敏感,涉及各国机密,故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2)数据资料来源于 UN Comtrade 数据库。下同。图 1 我国对东盟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及年增长率1.3 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差异大1.3.1 出口国高度集中在东盟十国中,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国家呈现出市场集中度高、不均衡的分布特点11。如表 2 所示,我国对东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越南、新加坡、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这 6 个国家,2021 年,我国出口至这 6 个国家的高

17、技术产品贸易额占出口至东盟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 97.08%,对文莱、老挝、柬埔寨、缅甸的 出 口 贸 易 额 占 比 则 较 小,仅 为 2.92%。20102016 年,新加坡是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第一国,占比约 30%,而 20172021年,越南成为东盟十国中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贸易总额最多的国家,占比最高达到 51.18%。可见,我国对东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分布差异大的特点。2023 年 6 月曹银华,等: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Jun 2023CMYK单页24 1.3.2 出口产品结构差异大 20102021 年,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结

18、构中,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科学仪器排名前 3 位,占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均超过 80%(见表 3)。20102013 年,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在我国对东盟出口高技术产品中比重最大,2014 年后电子通信设备出口比重提升至首位,并于 2020 年达到最高的出口贸易额,为 311.13亿美元,占对东盟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 54.90%。具体而言,以 2021 年为例,我国对东盟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电子通信设备出口额最大,占比达到 44.46%,其中以电话机(SITC76411)和光敏半导体器件(SITC77637)产品出口最多,占该类别的比重超过 50%;其次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占

19、比为23.29%,以储存单元(SITC7527)和机器组件及附件(SITC75997)为主,占该类别出口额的比重为71.9%;表 2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占比年份缅甸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拉西亚文莱柬埔寨20100.60%0.06%5.27%11.98%8.94%31.60%19.14%22.20%0.07%0.14%20110.57%0.10%4.75%15.38%10.06%27.54%21.61%19.64%0.08%0.26%20120.63%0.37%5.55%11.16%9.65%29.34%22.89%20.35%0.05%0.21%20130.63%0.3

20、7%5.55%11.16%9.65%29.34%22.89%20.35%0.05%0.21%20143.16%0.23%6.60%11.52%18.52%27.96%15.96%15.91%0.13%0.32%20152.11%1.04%7.42%10.30%17.44%30.16%16.86%14.60%0.06%0.50%20163.34%0.24%7.54%10.83%17.00%30.62%16.94%13.37%0.11%0.45%20172.03%0.27%5.90%7.90%42.42%22.28%6.96%11.78%0.05%0.41%20182.06%0.26%5.42%7

21、.43%51.18%15.68%6.55%10.68%0.13%0.61%20192.42%0.35%7.86%10.25%34.33%23.68%7.34%12.68%0.04%1.05%20201.63%0.17%7.03%8.50%40.07%22.73%5.94%7.59%5.19%1.13%20211.18%0.24%8.37%13.67%32.09%19.51%8.06%15.38%0.03%1.48%表 3 我国对东盟各类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年份航天航空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医药品科学仪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力机械化学品非电力机械20101.09%26.45%1.97%17.72%45.

22、61%2.14%4.36%0.66%20110.90%26.68%1.95%20.00%42.51%2.58%4.71%0.67%20120.43%24.43%1.80%22.15%41.27%3.61%5.41%0.90%20131.20%31.50%1.84%20.25%34.12%3.41%6.42%1.25%20141.17%35.77%2.08%18.32%30.67%4.31%6.57%1.12%20152.75%40.64%4.01%15.19%25.87%5.17%5.39%0.97%20162.13%56.31%3.54%10.22%19.77%3.14%4.14%0.75%

23、20171.53%52.59%3.18%11.51%22.15%3.40%4.83%0.80%20182.23%42.67%2.00%13.10%28.39%5.07%5.41%1.13%20191.69%52.19%1.63%11.54%24.90%5.02%1.92%1.10%20200.72%54.90%1.34%11.33%23.65%5.39%1.78%0.89%20210.98%44.46%7.91%12.62%23.29%5.77%4.16%0.81%第 7 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 3 期CMYK双页25 随后是科学仪器出口占比为 12.62%。以上 3 类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

24、合计占比高达 80.37%。而航天航空设备及非电力机械这 2 类高技术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仅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 1.79%,表明我国对东盟出口的各类高技术产品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2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2.1 模型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等认为,如果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越近,则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随着不断改进、完善,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引入不同的变量构建模型。本文构

25、建模型如下:ln(Tijt)=0+1ln(GDPit)+2ln(POPit)+3ln(GDPjt)+4ln(POPjt)+5ln(COSTijt)+6LANDij+7OPENjt(1)模型中的变量解释及预期符号如表 4 所示。其中,我国对东盟各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根据 UN comtrade 数据库整理所得,单位为亿美元;GDP 和人口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单位为亿美元和亿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运输费用由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地理距离与国际油价之积构成,单位为万美元,数据分别来自 CEPII 数据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边界数据来自 CEPII数据库,为虚拟变量,有共同边界

26、取 1,无共同边界取 0;开放度根据公式 Openness=Mi+XiGDPi计算得出,其中 Mi表示为 i 国的进口总值,Xi为 i 国的出口总值,GDPi则为 i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和 UN Comtrade 数据库。表 4 各变量理论解释及预期符号变量变量解释预期符号Tijtt 时期我国对东盟十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GDPitt 时期我国 GDP,代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POPitt 时期我国总人口,代表我国市场规模+GDPjtt 时期东盟各国 GDP,代表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POPjtt 时期东盟各国总人口,代表东盟各国市场规模+COSTijtt 时期我国到东盟各国

27、运输费用-LANDij我国与东盟各国共同边界+OPENjtt 时期东盟各国贸易开放度+注:“+”表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关系为正相关,“-”为负相关。2.2 模型验证与实证分析本文选用面板数据,时间跨度为 20102021年。首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及多重共线性验证,剔除非核心影响因素后再进行实证分析。2.2.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可用于对调查总体所有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归纳,体现各指标的样本量、均值、标准差及最值数据,基于均值与标准差能大致明确数据的中心及数值的波动范围。具体统计结果如表 5 所示。表 5 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 变量个数/个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Tijt12041.8

28、0052.4000.125306.000GDPit120115 00032 00060 900177 000POPit12013.8000.25313.40014.100GDPjt12042.82 810.071.311 900.0POPjt12043.8000.7470.0042.740COSTijt12026.38811.0479.50057.1432.2.2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可揭示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2023 年 6 月曹银华,等: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Jun 2023CMYK单页26 关系,本文采用系数矩阵的方法,若指标间的系数值大于 0.7,表明关系非常紧密;系

29、数大小位于 0.40.7,表明关系紧密;系数大小位于 0.20.4,表明关系一般。结果如表 6 所示,我国 GDP 和人口的相关系数为 0.977,东盟 GDP 和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1,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表 6 相关性分析ln(GDPit)ln(POPit)ln(GDPjt)ln(POPjt)ln(COSTijt)LANGijOPENjtln(GDPit)1ln(POPit)0.9771ln(GDPjt)0.1030.1011ln(POPjt)0.0210.0220.711ln(COSTijt)-0.428-0.5360.143-0.0721LANDij00-0.3140.102-

30、0.3651OPENjt0.0290.0160.177-0.2830.118-0.22512.2.3 多重共线性分析进行回归分析时,容易出现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准确估计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 VIF 检验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结果如表 7 所示。表 7 解释变量的 VIF 检验变量方差膨胀因子方差膨胀因子倒数ln(GDPit)34.790.0287ln(POPit)41.780.0239ln(GDPjt)4.620.216ln(POPjt)4.370.229ln(COSTijt)2.880.347LANDij1.670.6OPENjt1.670.599Mean13.11由表

31、7 可知,变量 ln(GDPit)及 ln(POPit)的方差膨胀因子分别是 34.79、41.78,说明这两个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分别将 ln(GDPit)和 ln(POPit)从模型中剔除,并重新进行 VIF 检验。当ln(POPit)被剔除后,其他变量的 VIF 值均小于 10,表明变量的共线性低,并且得到的 VIF 均值也优于剔除 ln(GDPit)后得到的值见表 8。因此,本文将变量 ln(POPit)从模型中剔除,对该模型的回归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影响,可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表 8 剔除 ln(POPit)变量后的解释变量 VIF 检验结果变量方差膨胀因子方差膨胀因子倒数ln(

32、GDPit)1.340.746ln(GDPjt)4.40.227ln(POPjt)4.190.239ln(COSTijt)1.530.655LANDij1.590.629OPENjt1.630.613Mean2.452.3 实证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9 所示,所有变量均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并且与预期方向一致。结果显示:(1)我国与东盟十国的 GDP指标对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其中,我国的 GDP 每增加 1%,可引起出口到东盟的高技术产品贸易额增长 0.710%;东盟的 GDP 每增长 1%,可引起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增加 0.9

33、53%。表明经济规模是影响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随着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其高技术产品的贸易额也会不断增长。(2)进口国的人口指标系数显著第 7 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 3 期CMYK双页27 为正,与预期一致。进口国的人口每增加 1%,可导致我国出口额增长 0.246%。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进口国人口增加会导致高技术产品需求增加,进而导致进口产品增加,表明东盟人口因素对我国向东盟出口高技术产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国家间的运输费用系数显著为负,与预期一致。进出口国之间地理距离越远、油价越贵导致运输费用越高,贸易成本越高,越限制进出口国贸易的往来,运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

34、出口国之间的贸易。(4)进出口国之间的共同边界指标系数为正,与预期一致。进出口国接壤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贸易成本,共同边界有助于国家之间的产品贸易。(5)东盟各国的贸易开放度系数显著为正。贸易开放度越高,贸易壁垒越少,进口国接纳度越高,越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并且该指标对出口贸易影响较大。表 9 模型回归结果变量系数标准误差ln(GDPit)0.710 0.213ln(GDPjt)0.953 0.075ln(POPjt)0.246 0.062ln(COSTijt)-0.495 0.159LANDij0.406 0.148OPENjt1.293 0.115_ cons-24.140 7.39

35、7N/个120R20.922R2_ a0.918 注:为 P0.1,为 P0.05,为 P0.01。2.4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贸易潜力公式为 TPij=tradeijtradeij,即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除以理论值。参考刘青峰等12研究,若贸易潜力数值大于或等于 1.20,则为潜力再造型;若贸易潜力数值处在 0.80 1.20,则为潜力开拓型;若贸易潜力数值小于或等于 0.80,则为潜力巨大型。由表 10 可知,我国对东盟十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指数数值均小于 0.80,为潜力巨大型。在 20102021 年期间,除越南在 2017 年和 2018 年以及文莱在 2020

36、年的贸易潜力指数超过0.5 以外,其他国家的贸易潜力数值均处于 0.40.5,表明我国对东盟各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巨大潜力,可拓展的空间较大。表 10 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指数国家年份20112013201520172018201920202021缅甸0.43 0.46 0.46 0.47 0.47 0.47 0.46 0.46 老挝0.41 0.44 0.46 0.44 0.44 0.44 0.42 0.44 菲律宾0.46 0.47 0.47 0.48 0.48 0.48 0.48 0.49 印度尼西亚 0.48 0.48 0.47 0.47 0.48 0.48 0.47 0

37、.49 越南0.47 0.48 0.48 0.50 0.51 0.49 0.50 0.49 新加坡0.48 0.48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泰国0.48 0.49 0.48 0.47 0.47 0.47 0.47 0.48 马拉西亚0.49 0.49 0.48 0.49 0.49 0.48 0.47 0.49 文莱0.40 0.42 0.41 0.41 0.44 0.40 0.52 0.39 柬埔寨0.43 0.46 0.44 0.44 0.45 0.45 0.46 0.46 3 结论与建议3.1 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进行了规模分

38、析与结构分析,并搜集了 20102021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各国的贸易潜力。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贸易现状来看,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具有出口国市场高度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不均衡等问题。第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 GDP、人口、共同边界、贸易开放程度这 5 个变量均与我国对东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显著相关。第三,通过测算贸易潜力指数发现,我国高技术产品对东盟十国的出口贸易均为2023 年 6 月曹银华,等: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Jun 2023CMYK单页28 潜力巨大型,贸易可拓展的空间较大。3.2 对策建议3.2.1 推动出口产

39、品转型升级为提升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我国应积极推动高技术产品的转型升级。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各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额差异较大,应积极巩固和完善现有优势,结合东盟各国的实际消费需求,对出口产品进行适应性调整,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此外,应在保持原有产品种类贸易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双方产品合作领域,增加产品种类,优化贸易结构。3.2.2 结合需求开拓各国市场应结合东盟十国的市场结构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拓适应东盟各国的市场。一方面,保持甚至进一步扩大对越南、新加坡、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这 6 个国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占比较小的文莱、老挝、柬埔寨、缅甸这 4 个国家的

40、市场,以实现中国对东盟十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最大化。3.2.3 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口国贸易开放度是我国对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于提升进口国贸易开放度至关重要。应充分发挥我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合作机制,持续推进自贸区升级,积极开展与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谈判,降低关税水平、减少贸易壁垒、优化贸易流程,为双边贸易提供更多的便利。综上所述,我国高技术产品对东盟的出口潜力巨大,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未来的贸易中努力探索新的贸易增长点。我们需要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改善贸易环境及政策、把握时机主动开发市场等方面促进我国高技术产品对东盟的

41、出口。参考文献:1 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22-28,21.2 曲如晓,李婧.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的贸易地位分析J.经济地理,2020,40(3):102-109,140.3 冯等田,徐柳.高技术产品出口溢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数据的研究J.对外经贸,2019(1):8-12.4 王伟佳.中国对 RCEP 成员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5 孙莹,申小琪.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出口到 OECD 国家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2、,33(2):81-87.6 杜莉,谢皓.中国与墨西哥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1(10):46-53.7 吴学君.湖南省高技术产品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24(3):56-61.8 李晓钟,王欢.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效率、贸易潜力与影响因素J.国际经济合作,2020(2):78-94.9 邓羽佳,张广鑫.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与困境研究J.价格月刊,2023(4):63-72.10 王玄玄.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D.武汉:武汉大学,2017.11 程伟晶,冯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基于三阶段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2):4-16.12 刘青峰,姜书竹.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浙江社会科学,2002(6):16-19.第 7 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 3 期CMYK双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