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当代民间书院的守正创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5692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当代民间书院的守正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当代民间书院的守正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当代民间书院的守正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5 期文化论苑民间书院产生于唐代袁起初是私人读书尧治学与藏书的书斋袁承担着读书为学的主要职能袁后来逐步扩大为面向社会人员开放与交流袁渐至于野发展成聚徒教授袁开引士民的教学机构冶袁并且在其发展进程中袁每逢国力衰弱尧财力不足袁无法满足大众的读书向学需求之时袁 民间书院便担当起延续中华文脉与弘扬道统的重任遥 除野兴官学尧废私学冶时期外袁民间书院会在家族尧士人与商人袁乃至官方的捐助与支持之下袁 逐步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袁 并且儒学也依托书院袁实现了自身推陈出新的延续发展袁完成了由经学到理学袁再到心学尧汉学的多次蜕变遥由此而言袁民间基金项目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

2、活研究冶渊项目编号院19BKS212冤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遥作者简介院吴玉军渊1968-冤袁男袁河南内黄人袁硕士袁副教授袁研究方向院中国文学教学与研究遥谈当代民间书院的守正创新吴玉军1袁李长庚2渊1.西安思源学院袁陕西西安 710038曰2.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袁陕西西安 710061冤摘要院民间书院由起初的个人修身读书的场所袁逐步演化成社会文化传播的教育阵地袁成为政府办学的必要补充袁在中华文脉的延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遥 近年来的民间书院建设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袁不仅延承了古代书院的内在精神袁而且也有着推陈出新的发展遥 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民间书院的历史责任袁厘清民间书院的精神追求袁总结民间书院的办学经

3、验袁有利于拓宽民间书院的创新渠道袁不断更新办学方式袁而且扩大办学规模遥 并在此基础上袁循序渐进地修正与完善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袁明确发展方向尧拓展发展路径袁切实做到守正创新袁从而助推全民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关键词院文化传播曰当代民间书院曰守正创新曰历史责任曰总结经验曰拓宽渠道中图分类号院G12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4110渊2023冤09渊a冤-0179-06On the Conservative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FolkAcademiesWU Yujun1,LI Changgeng2(1.Xian Siyuan Universit

4、y,Xian Shaanxi,710038,China;2.Party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Xian Shaanxi,710061,China)Abstract:Folk academies have gradually evolved from the initial place for personal cultivation and study to theeducational position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and become the necess

5、ary supplement for the government torun schools,playing a huge role in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In recent years,folk academies have gaineda lot of valuabl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which not only inherits the inner spirit of the ancient academies,but also hasa new development.We should

6、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folk academies,clarifies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folk academies,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running folk academies,which is conducive to broadening the inno鄄vation channels of folk academies,constantly updating the way of running schools,and expanding

7、 the scale of runningschools.On this basis,we will gradually correct and improve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further clarify the developmentdirection and expand the development path,and effectively achieve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so as to help the wholepeople firmly establish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

8、s.Key words:Cultural dissemination;Contemporary folk academy;Shouzheng innovation;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Sum up experience;Broaden channels179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论苑第 25 期书院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功不可没遥随着清末的野书院改学堂冶袁书院制度便被废止袁但学人对于民间书院兴办的行动从未停止过袁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袁马一浮先生创建复性书院尧钱穆先生创建新亚书院曰20 世纪 80 年代袁著名学者冯友兰等几位教授共同发起尧成立了中国文化书院遥 进入

9、21世纪袁 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袁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注与思考袁同时袁审视现代教育制度存在缺失袁呼唤传统的优良教育理念的回归遥 因此袁民间书院迅速涌现袁且呈现出类型的多样性遥当代民间书院指改革开放以后袁 尤其近年来由个人尧家族尧企业尧机构等出资或集资兴办袁招收学员袁 具有一定教育功能并产生相应社会影响力的组织单位遥由于民间书院创办者所秉持的理念不同袁因此其组织形式各异袁社会影响效果也千差万别遥但这些活跃于民间的书院袁 自身也应该弄清其精神与价值追求的方向所在袁如院对学员的教育培养过程是否合乎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尧 对社会的辐射影响力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等遥立足于当代

10、袁民间书院在继承传统的守正创新上是否已经走上了正确的轨道袁值得探讨遥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遥要求文化文艺尧哲学社会科学创作袁要做到野正本清源尧守正创新冶1遥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野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尧不犯颠覆性错误袁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尧引领时代遥冶因此袁民间书院的守正创新要立足当下尧回望过去尧展望未来袁提炼书院精神的要义内涵袁融合古今中外智慧袁将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遥只有用好与弘扬好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袁 才能增强文化软实力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遥1 明确民间书院的历史责任传统

11、的民间书院在君主尧地方官员尧士人及商人的支持与推动下袁不负人们的深切厚望袁完成了所处时代的历史担当遥首先袁它弥补了官学教育的不足遥 一方面袁由于国家财力所限袁官府所设教育机构袁难以满足为数众多学子的需求袁寒门子弟求学门槛较高遥民间书院依靠社会力量为有志求学之人提供了必要的场所遥 另一方面袁在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社会背景下袁一些人的为官之道背离了民本要求袁于是袁一些有识之士利用民间书院袁与科举选官相背离袁广收门徒袁著书立说袁提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信念袁体现对现实的关切袁要求树立救世情怀与经世追求遥其次袁建立了不同于官学的新型教育制度袁使民间书院以独特的形式呈现于世遥 民间书院在唐代初步发展的

12、基础上袁 宋代实现了书院制度的确立袁野形成于北宋的讲学尧藏书尧祭祀尧学田四大基本规制袁经南宋理学家的努力袁扩展为研究尧讲学尧藏书尧刻书尧祭祀尧学田六大事业遥 冶2遥 另外袁南宋年间袁还制订了诸如 叶丽泽书院学规曳叶白鹿洞书院揭示曳叶延平书院日习例程曳等的学规尧章程袁成为书院制度确立的标志袁为后来教育制度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遥再次袁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遥学者们从对人生天地间立身行事的标准探讨入手袁结合儒学经义袁阐发人伦物理的不同见解与主张袁 并通过辩论的形式正本清源袁由此促使学术思想不断丰富与发展遥最后袁 促进了以纲常礼仪为道德规范的社会教化遥民间书院以讲学与祭祀为契机袁将社会各阶层纳入接受教

13、育的范围袁 并由此扩大至宗族尧 团体与流派袁使之保持和睦团结袁逐步发展壮大遥目前袁 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袁 并且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袁 这当然需要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其有力支撑遥 在此背景下袁民间书院的野发展应该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机构袁 而不是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冶3遥有鉴于此袁在当代它承担着不同于历史时期的新任务遥首先袁它能够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有效的补充遥当代民间书院在继承传统制度的基础上袁 致力于各种类型的制度创新袁并不断完善自身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遥 它可以补充现行教育的不足袁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尧尊道德尧守道德的生活袁形成向上

14、的力量尧向善的力量遥 冶民间书院还在阐释与推动儒家学说的传播中袁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袁树立家国天下的世界观袁这是解经释义的核心所在遥其次袁在推动学术思想的发展上袁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袁通过组织研讨会尧开办论坛与设置辩论会等形式袁展示各家观点袁推动学术思想向前发展遥最后袁通过组织特定的仪式与活动袁拓宽进行集体教育的范围袁树立道德信念认同高度一致的群体180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5 期文化论苑意识袁以此促成社会正能量袁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遥2 厘清民间书院的精神追求唐代民间书院产生的初衷袁 是私人希望通过读书以求得自身学问的提升袁 并且设有专门的修读场所遥 如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是李靖野读

15、书或研治兵书战法之所冶袁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是张说野藏修读书之所冶遥随后民间书院逐步上升为以教化民风为目的的聚徒授业的教学场所袁如院福建漳州的龙溪书院开始了传道授业的教学活动袁 其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礼仪遥 由此可见袁民间书院原初所彰显的功能袁一是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运用袁 二是面对民众普及文化知识及引导百姓树立良好的道德遥 这两种功能均显示出民间书院对于延续民族文化的渴求及运用传统智慧服务当时社会发展的理想袁 寄托着人们继承与发展中华文明的愿望遥 宋代至清末民间书院袁以儒家经义教育为主要内容袁逐步确立了自成体系的教学制度袁 利用会讲与讲会的论辩形式展开学术活动袁并且充满着教化万民的历史担当遥

16、 这时袁民间书院有着以儒学为核心袁 推行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袁显现了办学独立与学术思想自由的论辩精神袁践行着经世致用与服务社会的入世理念遥当代不同类型的民间书院袁 应该吸收与发扬传统书院的内在精神袁 虽然面对各自群体所采用的教育侧重点不同袁 但利用读经与解经来普及知识与教化民众的倾向性却是一致的遥因此袁当代民间书院要将经典著作中的能够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提炼出来袁对民众进行精神的再塑造袁使中华文脉得以延续与创新发展遥毋庸置疑袁野人们在研习经典尧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会改变气质尧提升自我袁进而推动全社会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冶4遥 民间书院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袁 还应立足帮助学员明白为人处事

17、的道理尧树立社会主义新道德袁以及明确自身为民族复兴的责任感袁 将经文的要义阐释与当今社会的问题紧密结合袁彻底摆脱那种浅尝辄止尧只满足于让学员死记硬背的做法袁 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上袁根据不同年龄段袁运用现代话语灵活解读袁并施以不同方式的现实疏导与引领教育遥诚然袁 在民间书院精神的追求中袁野不仅可以弥补当代教育缺失的部分袁 更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遥 但如何把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在当代有效运用袁还需要不断去实践去摸索冶5遥面对依靠直觉与感性来认识世界的小学生袁 宜于从直观化的画面或者形象描述入手袁尝试对他们施以易于接受的教育遥面对具有初步抽象理论思维且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中学生袁应该从理性的角度

18、袁通过摆事实尧讲道理的方式袁传授知识与阐明事理袁使之接受蕴含在经典中的文化因子遥 面对身心发展进入成人阶段而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学生袁在对经典阐释的过程中袁引领他们认同典籍中的优秀思想文化袁促使其接收尧传承发展前人的道德风范遥 面对世界观尧人生观尧价值观已经形成且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大众袁 应结合其人生经历尧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担当袁进行正向的社会行为矫正与思想引导袁 促使其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遥3 总结民间书院的办学经验延承古代书院的办学特色袁结合时代特征袁使当代民间书院得到蓬勃的发展遥 民间书院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学员到院听讲与研习袁原因虽多袁但与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政策

19、导向存在着密切联系遥 在社会媒体舆论的宣传下袁 重新唤起了民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袁于是袁关注文化尧谈论文化尧梳理文化与发展新文化成为社会的焦点遥顺应这种形势袁各种类型的当代民间书院袁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袁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遥3.1 实施读经典尧习国艺教育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动全民读书活动袁开展读书奖励袁举办读书讲堂袁拓宽书籍的影响力遥 沿袭传统书院的教书形式袁招收幼儿尧中小学生袁乃至成人袁并安排对应的国学与艺术类课程袁 提供学习经典与提升自我的平台遥野以适合现代人需求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袁着重培养拥有正直善良尧温润儒雅尧守道品格的现代

20、君子遥 冶63.2 梳理本土民间遗风袁建设文化家园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袁将目光投向民间袁通过社会采风袁收录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述资料袁留住往昔记忆袁记录历史变迁遥同时袁调查历史遗迹尧遗物与遗址袁推动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尧挖掘与宣传遥 讲好本土故事袁 以达到传播地域文化尧 树立文化自信与野留住乡愁冶的目的遥181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论苑第 25 期3.3 关注新农村建设袁助力乡村振兴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袁需要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尧人才尧文化尧生态尧组织振兴冶袁文化振兴是建设文化强国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袁对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遥建设民间性质的乡村书院袁坚持

21、以公益为主袁 书院公益课堂既有常设的作业辅导和兴趣班袁也有根据志愿者特长不定期开设的音乐尧美术尧体育等课程遥 利用节假日袁免费辅导农民子女学习课程袁成为助推乡村文化提升的好帮手遥同时袁借以教化民众袁认清节义是非袁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袁助力乡村振兴袁推动乡村文化尧艺术尧教育尧生态的发展遥3.4 弘扬家风文化袁服务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院野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袁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袁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袁注重家庭尧注重家教尧注重家风冶7遥家风家教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树立遥中国人向来注重家风家教袁将尊老爱幼尧夫妻相敬尧教子有方尧勤俭持家等放在重要位置袁促使正确的礼仪行止规

22、范代代相传遥当代民间书院建设家风馆袁让家庭成员感知与了解家风袁 从而加入优秀家风的传承与建设中遥3.5 注重学术研究袁开办学术论坛民间书院在学术研究上袁 注意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尧挖掘与出版袁将书院教案尧讲稿等教学资料的编辑成册袁然后向社会发放曰还利用自身优势袁开办书院类尧国学类论坛袁为文化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可以展示的平台遥同时招揽全国知名学者袁讲学布道尧切磋学问袁从而助推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遥3.6 版印书籍与置办学田民间书院除了自购图书与接受捐助图书外袁还应注意整理出版书籍袁推进文化事业建设袁包括中华经典的释解图书尧书院学术研究图书尧论坛与年会资料图书等遥还要立足书院文化建设袁增添具有时代

23、特征的新内容遥书院的正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袁除了家族或企业等支持外袁也应有自身的支撑渠道袁一些民间书院通过出租门店尧 自办商业楼馆与政府购买服务等袁解决维持日常运营的资金问题遥4 拓宽当代民间书院的创新渠道民间书院的建设袁除了编印书尧信仰树立尧学说论辩尧道德教化尧宣传尧助力城乡建设外袁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其发展渠道袁 在服务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遥野古代书院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袁 它底蕴深厚袁在今天的传承和发展中袁 要不断赋予书院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冶8袁从而实现新历史条件下的守正创新遥4.1 将经典释读与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结合当代民间书院应该正确引导现代人充分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袁真正回归传统与经典袁

24、从中找寻与吸收民族发展阔步向前的精神力量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袁野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袁紧密结合起来袁在继承中发展袁在发展中继承冶袁野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尧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冶9袁圆满地回答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为当代社会服务的问题遥千百年来袁民间书院传播的是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袁目前仍以推动儒家思想传播为核心而展开袁并且与建设文化强国紧密结合遥野真正能决定书院命运的袁是它有没有力量直面普通民众袁将儒学重现传播基层民间遥 冶10在民间书院推行过程中袁应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袁从新的角度解释经典袁深入探讨仁者爱人尧讲信修睦尧经世致用尧知行合一

25、尧以民为本尧为政以德等观念袁 将其思想精髓贯穿到人们日常行为及工作中袁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袁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遥4.2 整理与宣传当代民间文化发展中的新故事在保存本土文化方面袁 当代民间书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袁将留在记忆中的尧富有地域色彩的人情风物袁以录像尧录音尧文字的形式得以保存袁对于遗址尧遗迹等得以保护遥 而对当代民间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人物尧新事件与新风尚袁虽然有一些媒体的报道袁但仍存在不足袁尤其是那些留存于乡镇尧对于当地民风民情及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切实做出贡献的人物袁关注力度不够袁宣传力度不足袁未能充分将其榜样力

26、量彰显袁以带动时代风尚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院文艺工作者要野从时代之变尧中国之进尧人民之呼中袁提炼主题尧 萃取题材冶袁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尧创造之力尧发展之果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氛冶11遥 当代民间书院有责任塑造好引领社会发展的优秀人物形象袁 讲好促进地方改革发展的美丽故事遥 如在当地文化建设方面袁 为保存和恢复传统建筑尧道德礼仪尧地方戏曲等而做的故事讲述遥 那些以182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5 期文化论苑口述史或田野调查形式搜集保存的相关资料袁 设法以影像或文字故事的形式进行宣传袁 并扩大宣传力度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7、观深入人心遥4.3 做精做强国艺研习袁保证其实践效能当代袁无论传统书院袁还是新建书院袁均要重视国艺研习袁 对于正在接受儒学教育的学员袁 辅以书法尧绘画尧音乐尧舞蹈等方面的才艺教育遥面对研学旅行尧游人参观袁抑或政府组织的活动袁通过实践项目袁增强参与者的仪式感与体验感袁 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袁继而自发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遥民间书院还要能够围绕礼尧乐尧射尧御尧书尧数的野君子六艺冶 袁渗透文化教育袁以技能为依托袁将儒学发扬光大遥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袁即一些才艺培养专班相对缺乏传统儒学观念的阐发袁只为练才艺而教才艺袁没有将技法中所蕴含的人伦物理和传统思想进行完美地阐发袁造成了学艺的境界不高尧文化

28、素养不深袁难以系统地从更高的层面传承传统文化曰 辅助性推出的实践体验项目袁又由于持续时间短尧氛围不足尧教习不到位袁造成体验过浅袁无法形成优美持久的文化体验袁文化渲染的效果大打折扣遥 因此袁当代民间书院在做大做强国艺研习方面任重道远袁 需要将儒学与艺术相结合袁加大文化体验的深度袁持续发力袁以求达到守正创新的良好效果遥4.4 扩大与推进民众道德教化的广度诚然袁野书院教育应该注重塑造令人追求的 野新君子冶人格理想袁注重传统价值的创造性转化袁为国民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实践机会冶12遥 书院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尧躬身实践袁能够促使学员不断考察自身言行袁纠正偏狭袁加强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袁从而趋向于自修野新

29、君子冶的素养遥但从实践来看袁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与人格重塑的开展袁 要实现教化效能的提高袁确实需要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遥良好民风民情的形成袁首先需要紧跟党与政府的正确引导袁其次需要注重民众的家庭教育尧 文化程度及社会舆论等遥毋庸置疑袁外在的社会因素往往会对人们的内在素养产生影响袁在现实中袁加深舆论宣传袁会对人的道德塑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袁促使道德重塑的实现袁并且依靠人数众多的群体袁 才能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风气遥 因此袁 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环境袁需要加大力度拓宽道德教化的范围遥当代民间书院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袁与政府部门协同一致袁将课堂开至田间地头尧街道社区袁在事理解读尧民事调解与舆论宣传中袁

30、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袁借以感化与引领民众洞明事理袁达到树正气与强民风的最终目的遥在与民众的对话中袁渗透儒学思想袁讲求以德立人尧以诚待人尧孝亲尊长尧邻里和睦尧互帮互济等观念袁以此推动民风的淳化遥 将道德教化普及周边民众袁通过举办讲座尧祭祀尧论坛等方式袁使道德教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遥4.5 调动全社会参与书院建设的积极性民间书院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袁应整合多种资源袁与政府尧社会尧高校等形成办学合力遥在发展过程中袁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袁企业和基金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袁高校提供相应的教学与学术资源支持袁 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志愿者投身于书院建设遥另外袁大批支持与认同书院文化的民间人士

31、的参与也非常重要遥当然袁也要求民众在接受书院文化的过程中袁能够反思自我袁从中获益袁得到道德礼仪尧人生修为与融入社会等方面的逐步提升达到投入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袁 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书院办学的效能遥 民间书院管理者应持续接收专家学者的办学建议袁广纳雅言袁不断修正办学中的不足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尧道德理念和教化思想袁 探索书院的发展道路与文化传播路径袁在群策群力的努力下袁将民间书院的建设与社会价值导向相融合袁 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增添力量遥5 结束语民间书院的存在袁作为现行教育的有益补充袁它将人生素养与社会担当放在重要位置袁 为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和社会建设提供思想指导遥 在新的历史条件

32、下袁 它应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袁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袁并结合多年来的建设经验袁继往开来袁开拓创新袁不断完善修正各方面的不足袁努力探索自身正确的发展道路袁以求达到与国家文化建设的高度一致袁迈出守正创新的坚实步伐遥渊下转第 188 页冤183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论苑第 25 期参考文献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院第 3 卷M.北京院外文出版社袁2020院322.2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院增订版M.武汉院武汉大学出版社袁2012院56袁170.3 李兵.书院与官学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当代书院发展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袁2022渊6冤:98-106.4 杜华伟袁宋瑶瑶.传统文化教育院当代书院

33、的使命与方向J.新阅读袁2021渊7冤院66-70.5 徐怡.论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及其当代价值J.汉字文化袁2020渊19冤院12-13.6 杜华伟.养德经邦院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M.天津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袁2012院4.7 激扬家国情 奋斗新征程N.人民日报,2023-05-16(7).8 顾雯清.古代书院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袁2020渊20冤:189-190.9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院坚持走自己的路袁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N/OL人民日报,2023-08-25.https:/ 青年审丑异化现象的盛行袁是缺乏鲜明的文化旗帜引领袁因此野审丑异化冶泛滥也反映了新

34、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工作者缺乏文化创新和文化自觉遥 当然袁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不是一蹴而就的袁文化自信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中循序渐进地浸润和培育遥5 结束语本研究带来的启示是青年审丑异化不仅影响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袁 更关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行袁 因此政府主导下的媒介管控需发挥重要作用袁不仅要净化网络环境袁还要防范与化解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文化心态风险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袁避免给和谐有序尧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带来冲击遥参考文献1 唐静.话语狂欢与审丑异化院野郭语冶网络走红现象分析J.新媒体研究袁2020袁6渊12冤院80-82.2 张寒.野风冶与野疯冶院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狂欢

35、J.中国青年研究袁2023渊1冤院21-27袁61.3 欧文 窑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袁译.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袁2008院19-20.4 李华伟.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J.青年记者袁2017渊23冤院49-50.5 虞鑫袁许弘智.意见领袖尧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院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仿真研究J.国际新闻界袁2019袁41渊5冤院6-26.6 骆郁廷袁史姗姗.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袁2014渊4冤院66-73.7 尼尔 窑 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袁译.桂林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袁2004.8 古斯塔夫窑 勒庞.乌合之众院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袁

36、译.桂林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袁2007.9 THORNGATE W.The economy of attention and the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J.CanadaPsychology袁1990渊31冤院62-70.10弗兰克 窑 施尔玛赫.网络至死院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M.邱袁炜袁译.北京院龙门书局袁2011.11董小玉.短视频野审丑冶现象的迷思与祛魅J.人民论坛袁2022渊7冤院98-101.12王德胜.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与三重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袁2020渊3冤院1-6.13马歇尔 窑 麦克卢汉.媒介即按摩院麦克卢汉媒介效应一览M.何道宽袁译.北京院机械工业出版社袁2016院24.渊上接第 183 页冤1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