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960.1-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体网关(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3476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48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960.1-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体网关(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YD∕T 3960.1-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体网关(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YD∕T 3960.1-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体网关(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YD∕T 3960.1-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体网关(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YD∕T 3960.1-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体网关(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3.040.50 CCS M 42 YD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XXXX.1XXXX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实体网关 Test method for broadband customer gateway virtualization based on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art1:Physical gateway (报批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1XXXX

2、 I 目 次 前 言 . III 引 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测试配置 . 2 6. 设备模式 . 3 7. 硬件接口测试 . 3 7.1. Ethernet 接口 . 3 7.2. WLAN AP 接口 . 3 7.3. USB 接口(可选) . 3 7.4. Z/Za 接口(POTS 接口) . 3 7.5. xPON 接口 . 3 7.5.1. GPON 接口 . 3 7.5.2. EPON 接口 . 3 7.5.3. XG-PON 接口 . 3 7.5.4. XGS-PON 接口 . 3 7.

3、5.5. 10GEPON 接口 . 3 8. 设备功能测试 . 4 8.1. 接入功能 . 4 8.1.1. WAN 连接功能 . 4 8.1.2. WAN 连接配置 . 5 8.1.3. WAN 连接隔离 . 6 8.1.4. 逻辑通道连接 . 7 8.2. 联网功能 . 9 8.2.1. 用户接口联网功能 . 9 8.2.2. WLAN 功能 . 9 8.3. 传送功能 . 11 8.3.1. 设备工作模式 . 11 8.3.2. VLAN 功能 . 12 8.3.3. 组播功能 . 13 8.3.4. 路由功能 . 14 8.4. 地址功能 . 14 8.4.1. WAN 侧 IPv4

4、地址获取功能 . 14 8.4.2. LAN 侧 IPv4 地址分配功能 . 15 8.4.3. DNS 功能 . 15 8.4.4. NAT 功能 . 15 8.4.5. Virtual Server 功能 . 16 8.5. QoS 功能 . 17 8.5.1. 业务流分类和标记功能 . 17 8.5.2. 业务流限速功能 . 18 YD/T XXXX.1XXXX II 8.5.3. 绝对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 19 8.5.4. WRR 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 19 8.6. IPv6 功能 . 20 8.6.1. IPv4/v6 双栈功能 . 20 8.6.2. DS-Lite 功能

5、. 20 8.6.3. WAN 侧 IPv6 地址获取功能 . 21 8.6.4. LAN 侧 IPv6 地址分配功能 . 21 8.6.5. VLAN 功能 . 22 8.6.6. QoS 功能 . 22 9. 安全功能测试 . 24 9.1. 防攻击功能 . 24 9.1.1. 防 DoS 攻击能力 . 24 9.1.2. 防端口扫描能力 . 25 9.1.3. 防火墙功能 . 25 9.2. 网络访问安全性 . 26 9.2.1. 接入控制功能 . 26 10. 操作管理维护功能 . 26 10.1. 远程管理功能测试 . 26 10.1.1. TR-069 管理通道 . 26 10.1

6、.2. 参数配置与状态查询 . 27 10.1.3. 远程故障管理 . 27 10.1.4. 配置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 27 10.1.5. 远程诊断 . 28 10.1.6. 软件升级 . 28 10.1.7. 远程重启 . 28 10.1.8. 远程恢复出厂配置 . 29 10.2. 本地管理功能测试 . 29 10.2.1. 日志功能 . 29 10.2.2. 本地操作管理维护 . 30 10.2.3. 本地 WEB 登录安全要求 . 30 10.2.4. 本地恢复操作测试 . 31 11. 性能测试 . 31 11.1. IPv4 路由转发吞吐量 . 31 11.2. IPv4 NAP

7、T 转发吞吐量 . 32 11.3. IPv6 路由转发吞吐量 . 32 11.4. 稳定性测试 . 33 11.5. 地址学习 . 33 11.6. 连接数量要求 . 34 11.7. WLAN 性能 . 35 12. 其他测试 . 35 12.1. 环境要求 . 35 12.2. 供电要求 . 35 12.3. 过压、过流保护 . 35 12.4. 电气安全 . 35 12.5. 电磁兼容 . 35 III YD/T XXXX.1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 YD/T xxxx-xxx

8、x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的第 1 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的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曹小波、杨跃强、陈洁、朱晓雨、李海亮、陈伟、孙艳宾、何芯锐、李俊玮、李强。 IV YD/T XXXX.1XXXX 引 言 宽带客户网络虚拟化实现了网关设备集中式管理,使运营商对宽带网络的运维更加高效,并

9、可为用户提供潜在的更加多样化的业务。YD/T 3420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系列标准已经发布,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规范以指导设备的研发、验证和测试。 YD/T XXXX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是依据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系列标准制定的相应测试规范,根据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后的设备形态,将宽带客户网关分为实体网关和虚拟网关,相关的测试规范计划分为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 实体网关,目的在于规范实体网关的功能、性能、接口、管理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 第 2 部分: 虚拟网关,目的在于规范虚拟化场景下,网络侧的虚拟网关相关的功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 第 3

10、部分: 业务要求,目的在于规范虚拟化场景下实现的业务规程、服务规范、操作规范以及安全规范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 1 YD/T XXXX.1XXXX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实体网关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中虚拟化架构中的实体网关的硬件接口测试、设备功能测试、安全功能测试、操作管理维护测试、性能测试等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中的实体家庭网关和实体企业网关。注:如下文中没有明确规定,均以实体网关表示实体家庭网关和实体企业网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11、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1082-2000 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YD/T 1531-2006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532-2006 基于软交换的综合接入设备测试方法 YD/T 1965-200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1995-2009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YD/T 2096-2010 接入网设备安

12、全测试方法-综合接入系统 YD/T 2650-2013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 EPON) YD/T 2756-2014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YD/T 3347.1-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家庭用智能网关 YD/T 3420.3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3部分:实体家庭网关技术要求 YD/T 3420.4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YD/T 3787-2020 基于公共电信网的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 WLAN接口性能要求和测试

13、方法 YD/T xxxx-xxxx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10Gbit/s 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L: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ACS:远程管理系统(AutoConfiguration System) ALG: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AN:接入网(Access Network) 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BNG: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

14、teway) BRAS: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BSS: 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 CVLAN:用户VLAN(Customer VLAN) 2 YD/T XXXX.1XXXX DDNS:动态域名解析服务(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DoS: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

15、ice)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E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FE:快速(百兆)以太网(Fast Ethernet) GE: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RE:通用路由协议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HGU:家庭

16、网关单元(Home Gateway Unit)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TV:IP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SL:逻辑用户连接(Logical Subscriber Link) MAC:媒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

17、Line Terminal) OSS: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PCP:端口控制协议(Port Control Protocol)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TS:传统电话业务(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PPPoE:以太网上传送点到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PRG:实体家庭网关(Physical Residential Gateway) 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SVLAN:业务VLA

18、N(Service LAN) 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vG:虚拟网关(Virtual Gateway)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NF:虚拟化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VxLAN: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5. 测试配置 实体网关设备采用 PON 上行的测试配置如图 1 所示,其中 vG 网关可以是 1 个或多个 VN

19、F 功能的集合,如 DHCP、NAT、防火墙等。对于采用 LAN 上行的实体网关,实体网关上联口通过以太网直接上联至 vG 网关,无需经过图 1 虚线框中的 OLT 设备。以下各测试项中的图例均以 PON上行测试图为例。 3 YD/T XXXX.1XXXX 图1 实体网关设备测试配置图 6. 设备模式 根据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架构要求,实体网关分为实体家庭网关和实体企业网关,均支持两种设备模式,即模式一和模式二。具体功能划分要求见YD/T 3420.3和YD/T 3420.4。 7. 硬件接口测试 7.1. Ethernet 接口 支持 100BASE-T 接口,测试方法按照 YD/T 3347

20、.1-2018 的规定。 支持 1000BASE-T 接口,测试方法按照 YD/T 3347.1-2018 的规定。 7.2. WLAN AP 接口 测试方法按照 YD/T 3347.1-2018 的规定。 7.3. USB 接口(可选) 测试方法按照 YD/T 3347.1-2018 的规定。 7.4. Z/Za 接口(POTS 接口) 测试方法按照 YD/T 3347.1-2018 的规定。 7.5. xPON 接口 7.5.1. GPON 接口 GPON 接口的测试方法依照 YD/T 1995-2009 的规定。 7.5.2. EPON 接口 EPON 接口的测试方法依照 YD/T 15

21、31-2006 的规定。 7.5.3. XG-PON 接口 XG-PON 接口的测试方法依照 YD/T 2756-2014 的规定。 7.5.4. XGS-PON 接口 XGS-PON 接口的测试方法依照 YD/T XXXX-XXXX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 10Gbit/s 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的规定。 7.5.5. 10GEPON 接口 10GEPON 接口的测试方法依照 YD/T 2650-2013 的规定。 以太网接口 IP 网络分析仪 PC1 PC3/手机 以太网接口 WLAN 接口 USB 存储设备 以太网接口 实体网关 OLT PON口 管理平台 vG EMS PC2 以太

22、网接口 4 YD/T XXXX.1XXXX 8.8. 设备设备功能测试功能测试 8.1. 接入功能 8.1.1. WAN 连接功能 8.1.1.1. 测试目的 验证模式二的实体网关是否支持配置八条 WAN 连接且分属于路由模式和桥接模式,其中至少有五个 WAN 连接支持路由模式。 8.1.1.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图2 WAN 连接测试配置 8.1.1.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配置好网关管理平台管理通道,网关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上新建一条关键字为INTERNET的桥接WAN连接WAN1,绑定VLAN1; b) 网关管理平台在实体

23、网关上新建一条关键字为INTERNET的桥接WAN连接WAN2,绑定VLAN2、LAN1; c) 网关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上新建五条关键字为INTERNET的路由WAN连接WAN3WAN7,分别绑定VLAN3VLAN7,WAN3绑定LAN2,WAN4WAN7分别配置不同的静态路由; d) 网关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上新建1条关键字为INTERNET的桥接WAN连接WAN8,绑定VLAN8; e) 将PC1连接到LAN1,PC2连接LAN2,PC3PC6分别连接LAN3、LAN4、SSID1以及SSID3; f) PC1、PC2分别采用DHCP方式、PPPoE拨号方式上网,查看PC1、PC2获取的是公

24、网地址还是私网地位,是否能上网; g) PC3PC6采用PPPoE拨号方式,查看是否可以拨号上网,是否可以获取公网地址; h) 静态配置PC3PC6的目的IP地址,IP地址分别符合WAN4WAN7的静态路由表项,查看PC3PC6是否能上网。 8.1.1.4. 预期结果 OLT 光分路器 实体网关 WLAN 接口 EMS PC4 PC5 PC6 PC1 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接口 PC2 以太网接口 PC3 管理平台 WLAN 接口 以太网接口 vG 5 YD/T XXXX.1XXXX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f)中,PC1通过PPPoE方式获取到公网地址且能正常上网,通过DHCP方式不能上网;PC2通

25、过DHCP方式获取到私网地址且能正常上网,通过PPPoE方式不能上网; 步骤g)中,PC3PC6采用PPPOE拨号方式不能上网; 步骤 h)中,PC3PC6 可以正常上网。 8.1.2. WAN 连接配置 8.1.2.1. 测试目的 验证实体网关能否支持通过网关管理平台远程建立、修改、删除 WAN 连接,且 WAN 连接名称格式符合“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VLAN 信息”的规则。 WAN 连接名称具体定义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表1 WAN 连接名称定义 内容 定义 含义 序号 数字:199 WAN 连接的数字标识,生成规则如下:按WAN 连接生成顺序,序号

26、依次递增,当前已使用的数字不得重复使用 关键字 TR069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 TR069 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应用,但不支持TR069 TR069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同时用于 TR069 和上网应用 VOIP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 VoIP TR069_VOICE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 TR069 和 VoIP 应用 VOIP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和语音应用 TR069_VOICE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 TR069、上网和 VoIP 应用 OTHER 其它连接 (除以上的应用外,均使用 OTHER,如 STB和 WLAN 共享等) 桥接或路由

27、方式 B Bridge 方式 R Router 方式 VLAN 信息 VID_Z 上行 WAN 采用 VLAN 信息,具体为:VID_Z中 Z 为实际 VLAN_ID 值 8.1.2.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1.2.3. 测试步骤 桥接WAN连接的测试步骤如下: a)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配置相关参数,在实体网关设备上创建一条桥接方式的 WAN 连接并配置绑定 LAN1 端口、VLAN 等参数,配置实体网关与 vG 的逻辑通道连接, 在实体网关和vG 上分别检查逻辑通道连接状态; b) 在实体网关设备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检查新建 WAN

28、连接的名称是否符合“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VLAN 信息”的格式; c) PC1 连接到 LAN1,设置 PC1 进行 PPPoE 拨号,查看 PC1 是否能正确上网,并查看PC1 得到的 IP 地址; d)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修改 WAN 连接的 VLAN ID,并在实体网关设备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检查 WAN 连接名称是否已修改; e) 重复步骤 c); f)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删除 WAN 连接,并在实体网关设备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检查 WAN连接名称是否已删除; 6 YD/T XXXX.1XXXX g) 重复步骤 c)。 路由 WAN 连接的测试步骤如下: a) 通过网关管

29、理平台配置相关参数,在实体网关设备上创建一条路由方式的 WAN 连接,配置实体网关与 vG 的逻辑通道连接, 在实体网关和 vG 上分别检查逻辑通道连接状态; b) 在网关设备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检查新建 WAN 连接的名称是否符合“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VLAN 信息”的格式; c) PC1 连接到 LAN1,设置 PC1 通过 DHCP 获取 IP 地址,查看 PC1 是否能正确上网,并查看 PC1 得到的 IP 地址; d)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修改 WAN 连接的 VLAN ID,并在实体网关设备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检查 WAN 连接名称是否已修改; e) 重复步骤 c);

30、 f)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删除 WAN 连接,并在实体网关设备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检查 WAN连接名称是否已删除; g) 重复步骤 c) 8.1.2.4. 预期结果 桥接 WAN 连接测试的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 a)中,在实体网关和 vG 查看逻辑通道状态为已连接; 步骤 b)中,新建的 WAN 连接名称符合规则要求; 步骤 c)中,PC1 获取到公网地址,都正常上网; 步骤 d)中,WAN 连接名称已修改,且 VLAN ID 符合网关管理平台配置; 步骤 e)中,PC1 获取到公网地址,都正常上网; 步骤 f)中,WAN 连接已删除; 步骤 g)中,PC1 无法上网。 路由 WAN 连接测

31、试的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 a)中,在实体网关和 vG 查看逻辑通道状态为已连接; 步骤 b)中,新建的 WAN 连接名称符合规则要求; 步骤 c)中,PC1 获取到私网地址,都正常上网; 步骤 d)中,WAN 连接名称已修改,且 VLAN ID 符合网关管理平台配置; 步骤 e)中,PC1 获取到私网地址,都正常上网; 步骤 f)中,WAN 连接已删除; 步骤 g)中,PC1 无法上网。 8.1.3. WAN 连接隔离 8.1.3.1. 测试目的 验证模式二的实体网关设备是否支持不同 WAN 连接之间的数据隔离(包括 DNS、ARP、管理应用数据等)。 验证模式二的实体网关设备是否支持网络侧和

32、用户侧 ARP 报文的隔离。 8.1.3.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1.3.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多条 WAN 连接,多个 LAN 端口分别绑定到不同的 WAN 连接; h) 从绑定到第 1 条 WAN 连接的用户端口 ping URL 地址,在 WAN 侧抓 IP 数据、DNS、ARP、ICMP 等包,分析走的是哪条 WAN 连接(可依据 VLAN ID 判断); i) 从绑定到第 2 条 WAN 连接的用户端口 ping URL 地址,在 WAN 侧抓 IP 数据、DNS、ARP、ICMP 等包,分析

33、走的是哪条 WAN 连接(可依据 VLAN ID 判断); 7 YD/T XXXX.1XXXX j) 网关管理平台上访问实体网关设备,读取实体网关设备的网关管理平台节点参数,在 WAN 侧抓包,分析走的是哪条 WAN 连接(可依据 VLAN ID 判断); k) 利用 IP 协议分析仪或者 PC 在 WAN 侧发出源 IP 在网关用户侧私网网段的 ARP 包,在LAN 侧端口抓包,看能否抓取到该包; l) 利用 IP 协议分析仪或者 PC 在 WAN 侧发出目的 IP 在网关用户侧私网网段的 ARP 包,在 LAN 侧端口抓包,看能否抓取到该包。 8.1.3.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在

34、步骤 b)中,IP 数据、DNS、ARP、ICMP 等包走第 1 条 WAN 连接; 在步骤 c)中,IP 数据、DNS、ARP、ICMP 等包走第 2 条 WAN 连接; 在步骤 d)中,网关管理平台数据走的 TR069 的 WAN 连接; 在步骤 e)中,LAN 口应抓不到该 ARP 包; 在步骤 f)中,LAN 口应抓不到该 ARP 包。 8.1.4. 逻辑通道连接 8.1.4.1. VLAN 通道功能测试 8.1.4.1.1. 测试目的 测试实体网关是否支持与 vG 通过 VLAN 逻辑通道连接。 8.1.4.1.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 1 所示。 8.1.4.1.3. 测试步骤

35、 测试步骤如下: a) 配置网关管理平台的管理通道,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上新建一条路由 WAN 连接WAN1,绑定 VLAN1; b) 配置 vG 基于 VLAN 建立逻辑通道连接,VID= VLAN1; c)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单播业务,验证业务是否正常; d) 修改实体网关逻辑通道连接的 VID=VLAN2; e)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单播业务,验证业务是否正常。 8.1.4.1.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 c)中,单播业务正常; 步骤e)中,数据业务不通。 8.1.4.2. L2TP LAC 隧道功能测试 8.1.4.2.1. 测试目的 测试模式二的实体网关是否支持

36、与vG建立L2TP VPN隧道。 8.1.4.2.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8.1.4.2.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网关到管理平台正常注册上线; b) 通过管理平台在网关上建立一条路由模式的WAN连接,并获取IP地址; c) 配置vG基于L2TP VPN建立逻辑通道连接; 8 YD/T XXXX.1XXXX d) 启用实体网关的L2TP VPN功能,配置网关为LAC模式,并配置相应的参数; e) 进行拨号,与vG建立逻辑通道,在实体网关和vG上分别检查逻辑通道连接状态; f)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单播业务,验证业务是否正常; g) 管理平台关闭网关的L2TP VPN

37、功能,重复步骤b)步骤f) 。 8.1.4.2.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d)中,实体网关L2TP拨号成功,在实体网关和vG查看逻辑通道状态为已连接,实体网关可通过WAN指示灯显示逻辑通道已连接; 步骤f)中,单播业务正常; 步骤g)中,实体网关L2TP拨号网关拨号失败,在实体网关和vG查看逻辑通道状态为未连接,网关可通过WAN指示灯显示逻辑通道未连接,单播业务不通。 8.1.4.3. GRE 隧道功能测试 8.1.4.3.1. 测试目的 测试模式二的实体网关是否支持与vG建立GRE VPN隧道。 8.1.4.3.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8.1.4.3.3. 测试步骤

38、测试步骤如下: a) 网关到管理平台正常注册上线; b) 通过管理平台在网关上建立一条路由模式的WAN连接,并获取IP地址。启用网关的GRE功能; c) 配置vG基于GRE建立逻辑通道连接。 d) 在网关上配置GRE隧道参数,与vG建立逻辑通道; e) 在实体网关和vG上分别检查逻辑通道连接状态; f)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单播业务,验证业务是否正常; g) 管理平台关闭实体网关的GRE VPN功能,重复步骤b)步骤f) 。 8.1.4.3.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e)中,在实体网关和vG查看GRE逻辑通道状态为已连接,实体网关可通过WAN指示灯显示通道状态为已连接; 步骤f)中

39、,单播业务正常; 步骤g)中,在实体网关和vG查看GRE逻辑通道状态为未连接,实体网关可通过WAN指示灯显示通道状态为未连接,单播业务不通。 8.1.4.4. VXLAN VPN 功能测试 8.1.4.4.1. 测试目的 测试模式二的实体网关是否支持与vG建立VXLAN VPN隧道。 8.1.4.4.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8.1.4.4.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网关到管理平台正常注册上线; b) 通过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上建立一条路由模式的 WAN 连接,并获取 IP 地址,启用网关的 VxLAN VPN 功能; 9 YD/T XXXX.1XXXX c) 启用 vG

40、 的 VxLAN VPN 功能,创建隧道; d) 在实体网关上配置 VxLAN 隧道的 VTEP、VNI、用户 VLAN、IP 等数据,同时配置对端VTEP 相应参数,与 vG 建立逻辑通道连接; e) 在实体网关和 vG 上分别检查逻辑通道连接状态; f)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单播业务,验证业务是否正常; g) 管理平台关闭网关的 VTEP VPN 功能,重复步骤 b)步骤 f)。 8.1.4.4.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e)中,在实体网关和vG查看基于VXLAN的逻辑通道状态为已连接,实体网关可通过WAN指示灯显示通道状态为已连接; 步骤f)中,单播业务正常; 步骤g)中,实

41、体网关和vG查看VXLAN逻辑通道状态为未连接,实体网关可通过WAN指示灯显示通道状态为未连接。单播业务不通。 8.2. 联网功能 8.2.1. 用户接口联网功能 8.2.1.1. 测试目的 验证实体网关设备是否支持客户网络内部各个有线和无线终端之间相互访问,数据流无需通过WAN连接。 8.2.1.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2.1.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实体网关设备 LAN1、LAN2、SSID1 绑定路由方式的 WAN1 连接,VID=VLAN1; b) PC1、PC2、PC3 分别连接 LAN1、LA

42、N2 和 SSID1,并通过 DHCP 方式获取 IP 地址; c) 断开实体网关设备的上联接口,PC1、PC2、PC3 互相 ping,观察是否能相互访问; d)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实体网关设备 LAN1、LAN2 绑定 VLAN2,LAN3 绑定 VLAN3,配置 WAN2 连接的 VID=VLAN2,WAN3 连接的 VID=VLAN3; e) PC1、PC2 分别连接 LAN1、LAN2,PC3 连接 LAN3; f) 断开实体网关设备的上联接口,PC1PC3 互相 ping,观察是否能相互访问; g)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实体网关设备 LAN1 绑定关键字为 INTERNET 的路

43、由 WAN3 连接,VID=VLAN3; h) SSID3 未绑定端口和 VLAN; i) PC1 和 PC2 分别连接 LAN1 和 SSID3,并通过 DHCP 方式获取 IP 地址; j) 断开实体网关设备的上联接口,PC1 和 PC2 互相 ping,观察是否能相互访问。 8.2.1.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 c)中,PC1PC3 能互 ping 成功; 步骤 f)中,PC1 和 PC2 能互 ping 成功,PC1/PC2 与 PC3 不能 ping 成功; 步骤 j)中,PC1 和 PC2 能互 ping 成功。 8.2.2. WLAN 功能 8.2.2.1. 开启和禁

44、用功能 8.2.2.1.1. 测试目的 10 YD/T XXXX.1XXXX 验证实体网关设备是否支持本地WEB维护账号或用户账号及设备外部硬开关控制WLAN功能的启用/禁用,以及是否支持远程启用/禁用WLAN功能,且启用/禁用是否对所有SSID同时生效。 8.2.2.1.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2.2.1.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打开实体网关设备外部的 WLAN 硬开关,并登录本地 WEB 维护账号或用户账号开启WLAN,正确配置 WLAN 参数,观察 WLAN 终端联网状态; b) 在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关闭 WLA

45、N 开关,观察 WLAN 终端联网状态; c) 在本地 WEB 管理页面上打开 WLAN 开关,观察 WLAN 终端联网状态; d)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远程关闭 WLAN 开关,观察 WLAN 终端联网状态; e)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远程打开 WLAN 开关,观察 WLAN 终端联网状态; f) 观察在步骤 a)步骤 e)中,WLAN 启用/禁用是否对所有 SSID 生效。 8.2.2.1.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a)中,WLAN终端可通过WLAN连接到网关,获取正确IP地址,对所有SSID生效; 步骤b)中,WLAN终端与网关的WLAN连接断开,对所有SSID生效; 步骤c)中,WL

46、AN终端可通过WLAN连接到网关,获取正确IP地址,对所有SSID生效; 步骤d)中,WLAN终端与网关的WLAN连接断开,对所有SSID生效; 步骤e)中,WLAN终端可通过WLAN连接到网关,获取正确IP地址,对所有SSID生效。 8.2.2.2. 无线信道选择功能 8.2.2.2.1. 测试目的 验证实体网关设备是否支持WLAN手动或自动信道选择。 8.2.2.2.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2.2.2.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将网关 WLAN 设置为自动选择无线信道模式; b) WLAN 终端连接实体网关

47、; c)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将实体网关 WLAN 设置为手工配置无线信道模式,手工配置网关的 无线信道; d) WLAN 终端连接实体网关。 8.2.2.2.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b)中,WLAN终端能正常访问网络; 步骤d)中,WLAN终端能正常访问网络。 8.2.2.3. WLAN 工作频段 8.2.2.3.1. 测试目的 验证实体网关设备WLAN工作频段和信道是否可正确设置。 8.2.2.3.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2.2.3.3. 测试步骤 11 YD/T XXXX.1XXXX 测试步骤如下: a) 连接通过扫频软件测

48、试网关的 WLAN 工作频段; b) 分别设置实体网关为 2.4GHz 工作频段 20MHz 频宽、40MHz 频宽、20MHz/40MHz 频宽 自适应三种频宽模式,测试其频宽是否与设置一致; c) 分别设置实体网关为 5GHz 工作频段 20MHz 频宽、40MHz 频宽、80MHz 频宽三种频宽 模式,测试其频宽是否与设置一致。 8.2.2.3.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 a),单频 WLAN 网关的工作频率为 2.4GHz,双频 WLAN 网关的工作频率为 2.4GHz和 5GHz; 步骤 b)和步骤 c),测试频宽与设置一致。 8.2.2.4. 发射功率可调 8.2.2.4

49、.1. 测试目的 验证实体网关是否支持通过网关管理平台、本地WEB维护账号或用户账号调节WLAN发射功率。 8.2.2.4.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8.2.2.4.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 开启实体网关上的 WLAN,正确配置设备,WLAN 终端接入网络; b) 通过网关管理平台调整设备的发射功率,同时在 WLAN 终端侧检测调节是否成功; c) 本地 WEB 维护账号或用户账号调整设备的发射功率,同时在 WLAN 终端侧检测调节是否成功。 8.2.2.4.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如下: 步骤b)和步骤c)中,发射功率应可调节。

50、8.3. 传送功能 8.3.1. 设备工作模式 8.3.1.1. 测试目的 验证模式二的实体网关设备是否支持工作在桥接、路由或桥接路由混合模式,客户网络内的各个终端应能对实体网关访问,在路由模式下,客户网络内的同一 WAN 连接内的各个终端应能互相访问。 8.3.1.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 1 所示。 8.3.1.3.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实体网关到管理平台正常注册上线; b)通过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配置一条桥接模式的 WAN 连接 WAN1,绑定 LAN1 口。PC1 连接LAN1 口,配置好拨号信息; c)通过管理平台在实体网关配置一条路由模式的 WAN 连接 WAN2,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