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394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江小莉1,高玉华2,苏小凤3(1.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2.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福建 永春362600;3.福建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350016)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离不开公共空间载体。乡村公共空间要承担乡村振兴载体的功能,须链接政府与民间资源,在硬件上需要能满足一定需求的物理公共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软件方面能激活乡村主体性,以此形成长效、可持续的机制。永春县生态文明人才驿站作为新型的乡村公共空间,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明显。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与社会质量存在价值耦合:重构公共场所和公共议题,促进乡村社

2、会凝聚;举办公共活动,重树公共权威,促进乡村社会包容;激活乡村沉睡资源,为乡村社会培力与赋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充分发挥发掘公共空间作用,充分孵化在地化社会组织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公共空间评估运营管理机制。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空间;治理能力;社会质量;内生动力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72(2023)04-0137-09一、问题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高质量发展的乡村,离不开公共空间载体的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

3、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相对于城市 CBD 而言,当乡村公共空间足够有活力时,会成为乡村 CPD(Central Public Dis原trict),兼具乡村发展的经济、文化、教育事务中心功能,有利于在地资源(人、文、地、场、景)的挖掘、外来优质资源在地方的沉淀和转化,即提供宜居的精神载体和宜业的信息沟通桥梁。但现阶段的乡村与和美乡村的要求仍有些差距,存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悖论”,即大部分乡村的公共空间并没有发挥宜居宜业和美所应有的“公共”属性,没有为乡村“宜居宜业”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基础。目前,我国县域范围内公共空间运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公共服务

4、供给弱化,运行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运行、评价及相关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等保障机制相对薄弱;传统公共空间举办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对群众吸引力略显不足,供给效能低下,无法将供给投入转化为治理效能,乡村公共服务投入等行政成本的增长速度远超治理绩效的改善速度。2此外,在吸纳和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公共空间服务方面缺乏有效举措,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布局失衡。如福建省永春县(本研究的案例所在地)有 8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未达标,129 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未设置或未达标,文化配套设施滞后、欠缺,公共服务供给效能发挥不充分。3究其原因,首先,从公共服务供给端分析,乡村公共服务困境在于“供给式悬

5、浮”,在基层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国家惠农政策落实不力与基层政权存在脱离群众的惯性。4另外,政府过度地介入乡村建设,高额治理成本会破坏乡村内生力量的形成,让政府背上无限的责任。但事实上,背负的责任常常以项目制存在,大多通过“短期效应”和“眼泪效应”吸引大收稿日期:2023-03-21基金项目: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与实践传承研究”(FJ2021XZB028);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创新战略研究项目“福建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共富效应及保障机制研究”(2022R0106);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生态文

6、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探索实践研究”(JAS21263)作者简介:江小莉(1990-),女,安徽安庆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通讯作者:苏小凤(1988-),女,福建泉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振兴,组织行为学研究。邮箱:第 25 卷 第 4 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25,No.42023 年 7 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Jul.2023众眼球,形成“项目行动上的法团主义”,而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未能建立。5其次是公共服务需求端失语。大部分村民进城务工,家庭生活逐渐脱离农村,也逐渐放弃对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的话语权。在公共

7、服务中的失语不仅意味着村民逐渐从村庄公共事务中退出,也意味着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降低。6乡村建设面临着“去村民主体化”的倾向,而脱离群众的供给则面临无效或低效服务造成公共资源投入浪费的结果。最明显的表现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虽然已经建立包括党员活动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但由于没有具体组织开展活动,大多时候处于空置状态。最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缺乏乡村善治之基。社会善治根源于社区良好关系网络的建构以及社区时空中蕴含的社群利益与价值的合理表达。7在“供给式悬浮”和“去村民主体化”的乡村治理倾向下,社群利益和诉求主观上或客观上无法得到充分表达,而这又与乡村公共空间的逐渐式

8、微密切相关。因此,乡村社会空间治理亟需打破这一状态,探寻公共空间如何发挥作用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综上所述,公共空间要承担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效能以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功能,须链接政府与民间资源,以组织和发展的视角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并且形成长效、可持续的机制:在硬件上需要能满足一定需求的物理公共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软件方面要激活乡村主体性。公共空间建设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单纯从理论层面探讨或是一般性的调研分析无法满足问题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亲自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并对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给予理论层面的阐释。本文的创新点:一是研究内容上,运用社会质量理论分析

9、如何发挥乡村新型公共空间治理的作用,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其中间路径在于公共空间生成过程对于内生性动力作用的机制。二是研究方法上,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使参与由一种理念、一种权利,变成为弱势群体对自己的知识、生活条件和经验实现表达、分享、分析乃至规划、实践的思想和工具。现阶段,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将公众知识、生活条件和经验纳入研究范畴的参与式研究方法是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最适用方法之一。本研究团队长期通过参与式研究破解“公共空间悖论”,探索构建乡村新型公共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一)文献综述“公共空间”这一概念源自哈贝马斯,在中国化情境研究中被界定为两个层面:一是指社区内

10、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二是指社区内普遍存在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8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目前村落公共空间面临较多困境,如空间萎缩、功能弱化、向心力流失、现代性的侵蚀使得公共空间变得冷清和萧条。9公共空间的萎缩不仅加剧了农村公共文化的衰落10,还导致集体记忆衰退,引发农村社会的价值危机、伦理危机和治理危机11。有学者尝试从乡村治理的空间机制和文化传承12,13、乡村空间规划与乡村空间重构14,15等视角扩展乡村空间治理的研究范畴。如靳永广、项继权以浙西北 S 村朱氏祠堂为观察对象,探讨作为农村传统公共空间的祠堂的现代转型及其存续发展逻辑16。对于如何重构乡村公

11、共空间,有研究认为某些农村区域重构如水稻合作社17、大学生村官18、小卖铺19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冯健等总结了政府主导、民间主导和市场主导三种不同主导构建范式,并提出重建乡村共同体是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重要目标。20张诚、刘祖云认为应从共建、共治、共享三方面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21;在后乡土社会,再造乡村公共空间应以构建乡村合作共同体为目标,走多元合作道路,从空间建设和公共性建设两方面共同推进22。徐琴从新媒体角度分析党群微信群,认为它实际上是乡村社会中公共交往空间和公共治理空间的现实映射,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也映射在微信群所塑造的虚拟空间之中,使得该空间兼具“国家在场”

12、与“乡村自治”的双重面相。23但目前研究对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如茶馆、祠堂、小卖部等)的研究较多,而对现代乡村公共空间(如农家书屋等新型公共空间)的研究相对滞后;对乡村公共空间衰落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数量上考虑,忽视了其内在特征和特性的转变,整体而言尚缺乏对乡村空间治理内涵和分析框架的系统建构。有学者关注到了公共空间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但并未对内生性动力作更为详细的描述和剖析,即未从公共空间生成的过程梳理内生性动力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基于此,本文更为关注乡村空间治理的内涵、公共空间治理的分析框架建构和公共空间生成过程对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138江小莉,高玉华,苏小凤: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

13、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 社会发展系统机构个体发展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赋权社会包容社区家庭/群体图 1社会质量的理论架构2615社会正义团结人的能力社会反应人的尊严个人保障平等价值观社会认知内生性动力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二)理论分析框架:社会质量理论社会质量是指公民在能够提升他们的福利和个人潜能的条件下,参与所属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程度。246-72001 年欧洲“社会质量”的四个条件性因素框架逐渐清晰,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如图 1 所示)。随后补充完善形成了“社会质量”独特的理论框架,旨在消解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解决制度世界(系统、制度和组织)与生

14、活世界(社区、群体和家庭)的冲突,25从而改善社会状况,继而提升个人潜能和福祉。国内关于社会质量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理论层面对社会质量进行讨论27。另一方面是以等权重维度的方式讨论社会质量28,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测度深圳市社会质量对社区创新的影响29,分析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30,研究郑州市某社区“老漂族”的社会质量31。综上,社会质量理论目前尚处于引介和利用西方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阶段,以其为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中国现象还有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间。社会质量理论适用于解决本文所涉及的公共空间治理问题,因治理需要建构复杂的机制、流程、关系、制

15、度,使居民个体和集体参与协调并处理分歧,从而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故运用该理论具有较好的适切性。本文遵从 2001 年欧洲“社会质量”的四个条件性因素框架: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一般而言,社会经济保障要求高质量的就业以确保公平获取收入、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环境资源、公共安全等,本文所论述的公共空间与社会经济保障并无直接关联,故隐去不表。下文着重分析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三个关键要素,主要体现在:重塑文化空间,促进社会凝聚;重塑关系空间,促进社会包容;激活社会空间,为乡村培力与赋能。三、永春县生态文明人才驿站运营经验梳理(一)研究对象概述公共空间对社会质量的影响机

16、制复杂,研究问题的特点决定了本研究适合采用个案深度调研的参与式研究法。本研究将永春县生态文明人才驿站(以下简称人才驿站)作为研究对象,它是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设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 420 号。研究院于 2017 年成立,作为中国首个县级生态文明研究院,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县域发展的理论创新支撑点,致力于乡土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村民教育。选择该案例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原因有二:一是相较于其他县的乡镇,永春县的资源禀赋并非十分丰富,能较好代表现阶段大部分县域实际面临的资源约束,有助于提供一般借鉴意义;二是本文作者之一亲自参与人才驿站的创办、管理

17、和日常运营,本研究团队成员曾多次常住人才驿站,进行村庄、县域调研,能够取得丰富的一手资料。(二)社区物理空间重构2018 年,研究院工作人员以现有岵山乡村公共空间为蓝本,开始改建一栋空置的传统闽南红砖房老厝。在空间设计与优化上,采取“全空间布局,全人群服务”的理念,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经过一年多的整修,人才驿站于 2019 年 7 月揭牌运行,作为研究院探索乡村振兴中的组织创新、人才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环境优美、充满乡村庭院气息的人才驿站囊括社区大学淤办学点、公共图书馆、亲子活动室、自习室、多功能社区会客室等,室外辅以乡土童玩公园、运动空间等。空间的使用主体涵盖了基层政府、周边村民

18、、社区自组织、入驻公益机构、外来人才等,能满足外来人才入住、乡村居民举办公共活动的需求。人才驿站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共有 20 个独立淤为推进适应生态文明转型所需要,研究院设立了前端实践部门岵山社区大学,服务周边 5 个村约 2 万余村民,影响力辐射至周围乡镇。第 4 期139空间,功能区分为三创融合区、公共文化区、微庭院示范区和人才旅舍四大空间布局。人才驿站的常规功能涵盖了社区大学、人才住宿和村民议事中心,文化空间功能凸显叠加效应。在具体功能区域划分上,充分考虑乡村现有人员结构特点,一楼主要为社区大学活动空间,划分为多功能活动区、图书阅览区、会议交流区、休闲区及景观区等,方便本地村民开展文化

19、娱乐活动。二楼整体改造成 8 间环境典雅的民宿,主要考虑解决乡村振兴人才“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往关注乡村生态环境、乡村人文、乡村建设的外来人才,常常由于没有住宿及餐饮等配套设施,在农村无落脚点,以致于来去匆匆,不能对乡村进行细致深入调研,从而助力乡村建设。而二楼民宿形成的人才驿站,能够吸引城市人才、高校人才、专业人才到乡村开展各类活动,为人才往乡村流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外来人才通过“以工换宿”的方式居住人才驿站,在公共空间为本地居民开展服务,如开展公益讲座、读书沙龙、儿童活动、课业辅导等社区教育文化活动,以弥补乡村志愿力量不足的短板,凸显了“人才驿站+社区大学”叠加功能的社会效益。(三)重

20、塑文化空间,促进社会凝聚空间发展理念的错位使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生活渐行渐远,并引发空间排斥、空间隔离、空间等级等问题。但人才驿站免费对外开放,村民可以自由进出,自愿报名参加人才驿站组织的活动。为了被社区居民快速接受和认可,人才驿站选择社区居民共同关心的儿童教育议题作为撬动支点,开设各式各样的公益课程,如趣味英语课程班、纸织画课程班、白鹤拳班、早教课程班、四点半课堂、传统文化诵读班等,课程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积极响应。32在得到初步认同后,基于村内留守老人较多的境况,人才驿站筹划的下一个议题是关于老人的活动。自 2017 年开始,与所在村茂霞村合作举办“重阳节”活动,至 2019 年,已联合岵

21、山镇政府、妇女团体、社区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岵山镇三村“重阳节”活动,累计服务 1 700 多位老人。已初步形成一个关于乡村老人节日的服务形态。随后,举办了中秋节、端午节、村晚等社区活动(具体活动见表 1),旨在“活动搭台,居民唱戏”,以节日活动促进基层政府、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多群体参与。至此,基于公共议题的文化空间形成。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承载村民的日常交往、民俗节庆等公共活动,是具有村庄记忆、体现乡村秩序的物质空间载体,又是一个容纳着乡村共同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空间。人才驿站的格局是“街道院落室内”,院落是开放式设计,为社会交往提供了心理基础和情感前提。加之古朴的建筑风格、优美

22、的生态环境使人才驿站成为村中举行民俗活动和重要仪式的场所,一部分村民已经形成了闲暇时去人才驿站聊聊天的生活习惯,公共空间产生了强大的参与粘性。通过激活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村民们逐步找回自发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习惯,乡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明显增加,社会凝聚力增强。(四)重塑关系空间,促进社会包容性关系空间意指空间生产过程中各类群体的关系维系,在本文语境中主要指的是城乡关系和乡村内部关系。现阶段乡村面临着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净流失的困境,乡村振兴并不仅仅是要着眼于乡村,而是要实现城乡互通互联,更需要城乡两种组织对接形成各类交流平台。为此,党和国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构建城乡互补、全面

23、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3353城乡融合发展强调的是新型城乡关系下城乡间全方位、均衡化的发展。人才驿站这一公共空间有助于激活双方资源禀赋,创造公共空间平台,促进城乡融合。一个显著的方面是人才下乡的深度操作问题。乡村发展亟缺人才资源,如何引才留才是个棘手问题。传统引才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引才效果不明显。而通过人才驿站可以协助介绍项目所需的专业资源,帮助做好人才落地基层的生活保障、信息保障和融入保障。这样人才可以快速了解和系统考察村域、县域环境,使人才下乡到村、项目下乡到村、资源下乡到村的效率最大化。如 RUC 的 X 博士和丈夫立志扎根乡村教育,经人推荐来到人才驿站。短短一个月内在永春县各乡

24、镇举办多场家庭教育宣讲会,辅导问题儿童 10 余人,受到广泛欢迎。据统计,2019 年人才驿站共接待 20余支民间队,共计 400 余人,影响范围辐射至全县。除了解决人才“最后一公里”问题,人才驿站还致力促进城乡融合互联互通。2020 年 7 月,研究院联合岵山镇政府举办“一村一社区”城乡融合交流活动,以聚资源、引智力,挖掘乡村优质资源,推介县域内优质乡村及农特产品(如岵山晚荔、九制熟地等)为主题,搭建资源交流平台,推动村社互相结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资源向资产、资本的价值转化。通过一村一社区活动,城市居民反馈“通过具体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140的实业发挥乡村资源价值”,村民

25、认为“我们变了,村庄就变了”。社区内部关系也需要用心经营。如村庄中会存在“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这里主要指双留守儿童或者单亲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常年在外就业,相较于一般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社会包容。在中秋节晚会上,按照闽南习俗通常有博饼活动,博饼的礼品费用通常是由晚会参与者均摊,但经济条件较为窘迫的儿童家庭可能无力支付费用,面临无法参与游戏的尴尬境地。人才驿站工作人员有感于此,提前单独为单亲、留守、贫困的孩子预留 1桌,让他们免费参加博饼游戏,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友爱和温暖。社区的四点半课堂是为解决放学后社区家庭无法监督辅导作业和无法照顾学童而提供的空间,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请教课业问题

26、,学习人际交往技能,通过共同建立规则然后遵守规则来获得公共生活的技能,拓展了孩子的社会视野。在孩子们的社区活动中,工作者常以社会包容视角给予特殊对象发展机会。如鼓励性情内向羞怯的单亲家庭儿童MY 同学担任大中型社区活动即 2019 年“月是岵山明”的中秋活动与 2020 年“村晚”活动的主持人,极大地鼓励了 MY 同学走出个人生活空间,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如今,MY 同学成为社区图书馆最活跃的小志愿者之一。项目、活动参加人次动员群体形成成果备注四点半课堂55期共1100人次 小学生小学生轮值的小志愿者服务组织 频率:每周 3 次社区电影14 期共 580 人次小学生、老人频率:每周 1 次白鹤拳

27、教学31 期共 600 人次小学生及其家长一个自我管理的班级委员会频率:每周 2 次经典诵读36 期共 190 人次小学生、社区居民频率:每周 2 次社区课堂之早教班55 期共 380 人次2-3 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社区课堂之英语课堂20 期共 500 人次小学生及其家长一个自我管理的班级委员会家长参与班务管理、组织活动社区课堂之葫芦丝课堂16 期共 142 人次小学生及其家长一个自我管理的班级组织社区课堂之纸织画课堂300 人次小学生及其家长一个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班级组织社区家庭教育读书会40期共1000人次 社区家长一个志愿者服务团队每周六晚上举办 1期,极少中断社区中型活动之调研1 期 3

28、 天 20 人社区青少年及其家长2019 年暑假社区中型活动之夏令营山水精灵 1 期 3 天 18 人社区儿童及其家长2019 年暑假社区中型活动之志愿者培训80 人次社区儿童、少年、成人社区中型活动之五一节“生命教育营会”1 期 2 天共 70人次社区小学生及其家长邀请外部讲师社区大型活动之中秋晚会1 期约 200 人社区儿童、成人、老人形成一个自我管理的工作小组社区大型活动之新年“村晚”1 期约 200 人社区儿童、成人、老人社区网课11 期约 2 400人次社区居民疫情期间引导村民通过微信群、腾讯课堂、直播等方式参与开讲教师有大学教授、县域及村内民众幼小衔接夏令营6 个家庭共 12 人社

29、区亲子2020 年 7 月青少年夏令营新 3 年级到新 9年级的学生 15 名社区青少年2020 年 8 月社区图书馆村民、城市居民等公开募集 1 500 册图书仍在募集中表 12019 年 9 月-2020 年 8 月人才驿站公共空间活动内容一览表江小莉,高玉华,苏小凤: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第 4 期141社区大学还邀请厦门 CY 社会服务中心公益组织在人才驿站开设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包含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教学主题。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艺术教学、绘本思考教学等方式,通过体验式教育,帮助儿童建立健全、健康、正向的自我概念,体悟自身“内”与“外”的关联

30、,完善社会包容的氛围。(五)激活社会空间,为乡村培力与赋能在研究院五大任务“政策研究、专家服务、项目谋划、社会动员、人才培养”中,社区大学担当社会动员和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人才驿站能激活乡村现有资源、在地知识系统,让地方知识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最终在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创新方面成为镇、村群团组织的重要协力者,同时不断发现、挖掘、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系统,促进能够自我服务、自我更新的新型乡村自组织形态的形成。乡村自组织是凝聚居民、实现乡村社区互助的最有效载体,通过自组织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网络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使命,而公共空间因其空间资源优势更利于培育乡村自组织。通过实践探

31、索,人才驿站以陪伴留守儿童为工作切入点,以乡村工作专业手法介入多群体互动,发展乡村骨干和培养乡村内生力量,特别是培育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志愿力量。目前已培育一支能够服务社区的“家庭教育成长小组”的社区自组织,活跃的内生力量志愿者有十余人。人才驿站通过举办中秋节晚会等活动,为全镇社区居民提供了 62 场次、3 000 余人受益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空间能将文化交往和社会交往加以聚合,产生很强的参与者粘性。村民在获得交往愉悦和文化享受的同时,形成对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的精神归属,进而激发其参与的内生动力。针对县域公共文化从业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这一现状,人才驿站着眼于乡村振兴的后续长足发展,着重培养县域与社

32、区的本地骨干,为乡村治理培力与赋能。在举办家庭成长读书会的同时,重视对本地社区志愿精神的挖掘与培养。社区居民在参与公共空间的各类课程中不是以客体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社区家长可以自由发起一个课程的公共议题,然后招募其他成员,如发起“英语学习班”“美食制作分享”“村晚”活动等。通过社区居民共同关注的议题形成共识,成立家庭教育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志愿者技能培训,开展与村庄之外的各类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的多种交流活动,外出参观交流项目发展与村庄发展经验。这大大提升了家庭教育小组的组织运作能力,也为乡村振兴储备本地人才、孵化新型自组织,从而实现人才与组织两个维度的振兴。因人才驿站对乡村振兴

33、、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明显,2019 年年底,永春县桃城镇党委与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花石社区建立人才驿站 2.0 版本,已选定 JPT 古厝作为修缮对象。2020 年 11 月,桃城乡村治理人才驿站揭牌成立。四、乡村空间治理与社会质量的价值耦合分析空间既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也是建构社会生活的一种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它既是“社会的产品”,是“现实化、客观化了,因而也是功能性的”。34乡村公共空间是农民参与集体行动、传播信息、传承精神文化的场所和载体,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空间价值,而且还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增强农民的“乡镇精神”和村庄归属感、认同感。35具体而言,乡村公共空间是一个集社会性、文

34、化性和政治性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属性。乡村公共空间的维系,离不开公共场所、公共权威、公共活动与事件以及公共资源四个关键要素。36通过总结提炼案例,新型乡村公共空间与社会质量耦合机制如图 2 所示。(一)重构公共场所和公共议题,促进乡村社会凝聚社会凝聚是使社区和社会紧密结合的黏合剂。通过形成共同的规范和价值促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进而保障社会发展和个人的自我实现。通过在固定的物理公共空间进行诸如社区环境的改造、学校的教育改革、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养老敬老等,让居民主动参与议题,形成稳固的社会交往场域,实现“待在一起的可能性”,关系空间由此确立。主体之间的交往

35、填充了空间意义,在公共议题的生成与讨论中,培育乡村社区公共性。目前部分村民只关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对村庄内部公共事务不闻不问,甚至只要权益不讲义务,不再热心为集体发展献计出力。主要原因在于村民的需求和热情没有得到有效引导。而在新型公共空间内,随着公共关注事项越来越多,利益契合点增多。乡村社会公共性形塑了社区居民共同的认同感、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142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培育人的主体性重构社会关系重构公共场所和公共议题举办公共活动,重树公共权威激活沉睡资源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意义空间关系空间安全感和责任感,通过乡村社会特殊的地缘、血缘关系将社区的私人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张至公共领域

36、范围,使社区的公与私、群与己的边界模糊,并将社区居民的个人品德提升为公共精神。总之,新型公共空间通过社会凝聚培育社区社会资本。随着社区集体社会资本的增加,吸引了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更为突出的意义是,能完善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体系、健全“一核多元”区域统筹型治理模式和推动行政资源下沉。(二)举办公共活动,重树公共权威,促进乡村社会包容性社会包容是指人们“可以并且正融入到组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机构和社会关系”37,其外延延伸至公民权、劳动力市场、公共和私人服务以及包括邻里参与、友谊、家庭生活等社会网络领域,使得公民在关键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中免于被社会排斥,或者尽可能将其中的社会排斥降到最低程

37、度。社会包容是指个体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价值,其主要目的是培育人的主体性和重建社会关系。现阶段乡村空间治理导向由“人口土地产业”转型为“深化空间治理活化乡村空间优化人地关系改善城乡格局”。38人才驿站沿着这一方向切入空间治理,通过提出公共议题,如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等议题,举办公共活动重塑关系空间,形成新的意义空间。关系空间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关系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乡村内部关系上。在形成关系空间和意义空间后,公共空间因被高频使用逐渐形成公共权威所在地。这种公共权威并非传统的宗教或宗族权威,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 辕 文化权威,使得村民接近构成日常生活的多样化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可能性提高,从而获得来自制度和社

38、会关系的支持。(三)激活乡村沉睡资源,为乡村社会培力与赋能社会赋权是指人们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当前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当中,通过社会关系的增进来推动人们提升社会行动能力39,能够充分利用各类机会,扩大自由选择的空间,进而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和增能。社会赋权主要包括共识基础、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开放性和支持性、公共空间、人际关系五个方面。对乡村赋权最重要的要求是赋予村民改变弱势地位的权利,注重村民的可行性能力培养,进行参与式发展,做到确权、赋能和参与。40在永春县人才驿站的案例中,社会赋权主要体现在对集体活动的支持和对在地文化的充分挖掘两方面,即通过对集体活动的支持发掘内生志愿力量和内生动力机制,通过文化

39、丰富性激发乡村的文化自信。在物理空间升级到意义空间和社会空间时,就已经完成了空间生产过程,此时公共空间承担着社会治理的功能。在工业文明的视角下,传统的农村资源不再被认为是“资源”,如农耕传统、在劳动力市场没有优势的老农等,但在生态文明时代,亟需重新定义和激活此类资源。通过在地化的公共空间开展活动,激活在地化的人、文、地、产、景等沉睡资源,从而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为乡村社会培力和赋能。“互嵌互构”治理结构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支撑。基于新型公共空间形成的社会空间实现了“互嵌互构”,也蕴含着重塑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的再生产。在基于信任、认同、共同价值观和规范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社区治理共

40、同体的集合与开放,从而实现从个体的主体性提升到村庄的主体性提升。如此,形成城乡均衡发展、农村内部均衡化发展的新格局,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水到渠成。五、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政策建议(一)充分发掘发挥公共空间作用传统的乡村公共空间由于多种原因式微,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公共空间振兴,因此亟需创新乡村公共空间模式,打造乡村公共空间综合体。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创新实践,诸如人才驿激发乡村的主体意识图 2新型乡村公共空间与社会质量耦合机制图江小莉,高玉华,苏小凤:乡村公共空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第 4 期143站模式的乡村公共空间综合体,作为乡村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的实践点、引才创业的阵地

41、和城乡融合的展示口,其空间叠加效应明显。县域范围内存在乡村振兴综合体旗舰范式后,可以在符合条件的试点镇、村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进行复制推广,以弥补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足。(二)充分孵化在地化社会组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可为县级政府。为使乡村公共空间有效有序运营,县级政府可成立第三部门的社会创新平台,充分孵化本地基层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人才。社会创新平台在县级政府的统筹指导下运行基础工作,与乡镇、村级政府密切合作,扶持基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公共空间的运营与管理,同时负责各个乡镇公共空间的运营和孵化工作,激活乡村在地资源,促进各类社会资源注入乡村公共空间,活跃乡村氛围。在该平台基础上建立乡村公

42、共空间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统筹、动员各种分散的社会资源,如在外的企业家、慈善家等新乡贤资源,通过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促进中心等社会组织回流家乡,支持乡村文化建设。(三)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公共空间评估运营管理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公共空间的运营模式有多种,诸如政府或社区两委直管模式、“政府派驻社工+自治理事会”模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的模式、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招商实现运营成本自担的模式以及政府对空间管理和项目运营分开采购实现运营主体多元并存的模式。本研究支持包括政府部门、社会自组织、民间个人等多主体参与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应在政策机制上对乡村公共空间

43、的运营给予制度保障和支持。公共空间建设初期,以政府的全资购买服务逐渐过渡到递减支付、完全的社会化的财政支付作为财务支出策略。运营经费包含乡镇(或村财)支持、社会筹资、居民付费等。社会创新平台的运营以资源统筹、能力建设、指导工作为核心工作内容,培养本地乡村社会发展人才。在管理上,对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业能力培训,配齐全职运营人员或培训文化协管员,从底部攻坚,做实基础公共文化服务。1 胡春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N.人民日报,2022-11-15(6).2任剑涛,姜晓萍,贺雪峰,等.乡村治理现代化(笔谈一)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1):1-23.3永春县人民政府.

44、永春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 EB/OL.(2019-05-24)2023-01-20.http:/ 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130-140.5李兴江,陈怀叶.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扶贫绩效的实证分析以甘肃省徽县麻安村为例 J.甘肃社会科学,2008,(6):53-56.6张诚,刘祖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7,163.7彭小兵,谭志恒.组织动员、资源内生和市场对接:贫困社区内源发展路径基于云南省 L 中心的考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8,(6):61-67.8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

45、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 J.中国农村观察,2005,(6):61-73.9王葆华,王洋.太原赤桥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构的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5):9-12,22.10赵语慧.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 J.中州学刊,2015,(9):83-87.11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51-57.12程朋飞,刘云刚.明清时期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机制:基于领域性视角J.人文地理,2017,32(1):29-36.13孙九霞.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传承与空间治理:“文化传承与空间治理”专栏解读

46、J.地理研究,2019,38(6):1283-1289.14龙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13,68(8):1019-1028.15许璐,罗小龙,王绍博,等.“洋家乐”乡村消费空间的生产与乡土空间重构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9):35-40.16靳永广,项继权.权力表征、符号策略与传统公共空间存续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9-128,174-175.17张纯刚,贾莉平,齐顾波.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意外后果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8-14.18逄索,程毅.乡村公共空间:

47、农村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意外后果以 SH 市 JS 区大学生村官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5,(10):114-122.19匡立波,夏国锋.公共空间重构与乡村秩序整合对湘北云村小卖铺辐射圈的考察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6):29-36.参考文献: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14420冯健,赵楠.空心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特征与重构策略以邓州市桑庄镇为例 J.人文地理,2016,31(6):19-28.21张诚,刘祖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7,163.22张诚,刘祖云.失落与再造:后乡土社会乡

48、村公共空间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8,(4):108-115.23徐琴.“微交往”与“微自治”: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延展及其效应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29-137,175.24 BECK W L,VAN DER MAESEN J G,WALKER A.The So原cial Quality of Europe M.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原tional,1997.25张海东,石海波,毕婧千.社会质量研究及其新进展J.社会学研究,2012,(3):223-240.26 LIN K,VANDER MAESEN L J G.A

49、Background Paper on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Nanjing Conference on SocialQuality and Social WelfareM/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 ofthe International of Social Quality and Social Welfare.Nanjing:So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 of Nanjing University,2008.27林卡.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2):105

50、-111.28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研究不同阶层社会质量评价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9,(7):56-58.29李勇,徐延辉,兰林火.社会质量测量维度与城市社区创新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 J.中国社会科学,2014,(3):142-164.30范逢春.基于社会质量角度论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J.兰州学刊,2014,(11):164-170.31 霍海燕,魏婷婷.社会质量视域下“老漂族”生活现状探究基于郑州市金水区 H 社区的实证分析 J.学习论坛,2016,32(10):71-75.32王凌宇,江小莉,郑逸芳,等.社区教育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 J.中国远程教育,202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