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301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第2 2 卷第2 期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角区域研究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董玉(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 0 0 44)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问题,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蕴含着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系统思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辩证思维;改革创新、突破难题的创新思维;严守原则、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以古为鉴、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深入理解这些思维方法,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美丽中

2、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指引。关键词: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思维方法中图分类号:F061.5收稿日期:2 0 2 3-0 3-19作者简介:董玉(19 9 7 一),女,辽宁鞍山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7 1-9 12 3(2 0 2 3)0 2-0 0 17-0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出现许多问题呕待解决。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深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方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深入学习领会并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对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一、坚持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所谓战略思维,就是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从总体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2。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坚持战略思维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黄河流域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上。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角区域研

4、究/0 17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第一,明确黄河流域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长远发展的前提。黄河流域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3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多个区域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科学的战略思维的应用。第二,确定黄河流域的战略目标,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

5、中央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黄河流域不同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衔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 0 3 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部署。纲要指出,到2 1世纪中叶,黄河流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2 0 3 0 年到2 0 3 5年再承接2 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的提出,为黄河流域未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构建黄河流域的战略布局,规划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发展的空间组合。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多次前往黄河流域省市调研,召开座谈会,综合规划,加强顶层

6、设计,深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四梁八柱”。中央统筹谋划,使用战略地图,结合国际环境,研究我国区域自然条件、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开发等情况,统筹黄河上游、中游、下游不同区域、省份、城市、行业,构建了黄河流域的战略布局。黄河流域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在黄河治理中的战略思维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谋划黄河流域018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角区域研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从战略定位层面明确了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战略目标层面对黄河流域发展做出方向性引领,从战略布局层面对流域发展进行宏观规划,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了

7、科学的战略导向。二、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要以系统的观点谋划事物,从整体上推进,同时又要重点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又涉及国家、城市、企业等体系机制的构建,同时还要统筹整个流域以及化解流域内上中下游之间的矛盾。首先,打造全方位综合体,推动流域整体发展。整个黄河流域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的综合体,且兼具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发展要求。在自然方面,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十分重要,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经济方面,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待升级。在文化方面,黄河流域文化底蕴深厚,需将黄河文化融入流域

8、发展中。党中央在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中兼顾不同领域和不同功能,以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文化优势为依托,打造黄河流域全方位发展综合体,提出走生产富裕、生态发展、生活宜居之路,以达到生产方式转变、生态环境健康、生活水平提高相互协调的目标。其次,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全面加强政策引导。从国家层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黄河流域的发展目标、主要原则、系统治理等做出了规划引领。从政府层面,黄河流域各省市自然条件与发展现状不同,黄河沿线9 省份6 0 多个城市的政府要制订相关政策以促进黄河流域协同发展。从企业层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

9、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企业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展节能产业、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以及政策引导,系统规划黄河流域的发展。最后,谋划流域协同发展,解决流域突出问题。黄河治理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坚持全流域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4从整个流域看,黄河上游地势高,水利动能丰富,但是生态涵养压力大,所以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动能,开发能源,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系统,提升涵养水源能力;中游

10、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加大水土保持;下游具有重要的生态调度功能,但黄河河口三角洲一些城市湿地萎缩,要整合现有湿地保护区,建设生态廊道。黄河上中下游全流域要综合治理,实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同时又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不同区域需要解决的不同矛盾以及发展的重点问题。整个黄河流域是一个系统,注重各个领域、部门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上、中、下游之间存在着多种联系,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脱离整个流域而独立地谋划治理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黄河流域整体谋划、重点突破是系统思维的科学应用。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在思

11、维领域的具体应用,即分析矛盾、抓住关键,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时,十分重视运用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等方面。一方面,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辩证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他多次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黄河流域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统一。在黄河治理工作中,既要实现生态保护,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以生态保护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辩证统

12、一的关系,不能割裂来看。准确把握黄河流域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现状,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也就是说,发展必须是有质量和生态效益的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放眼长远认真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5。从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来看,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绝不能只顾当前利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发展。辩证看待黄河流域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谋求长远生存,放眼未来,同时又要立足当前,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改善黄河生态环境,实现黄河流域永续发展。基于对黄河流域发

13、展与保护的关系以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握好其中的辩证关系,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的辩证思维。四、坚持改革创新、突破难题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打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破除思维定式,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把握时代发展大势,解决时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集中体现在加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治理、转变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性发挥黄河文化的作用等方面。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角区域研究/0

14、19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第一,加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治理。在黄河治理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创新要素,优化黄河流域的创新环境。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以构建黄河流域创新体系。针对黄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国家又提出建立“智慧黄河”。“智慧黄河”是在“数字黄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数据服务等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开发的现代化。利用大数据分析、监控、模拟、预测等为黄河治理与开发提供决策建议,包括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打造黄河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

15、,是面对新形势,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第二,转变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健康发展。此前黄河流域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主要以能源开发为主,第三产业比重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质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提出“一带一路 建设的倡议,“一带一路”的建设为黄河流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绿色发展。第三,创造性发挥黄河文化的作用。黄河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黄河文化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16、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2 0 2 2年5月2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存在大量的文化遗址。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特色旅游,通过文化旅游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利用黄河流域独特的旅游资源,通过文化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在黄河治理中,重视科技创新、经济发

17、展方式变革、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等,是新时代全面增强黄河流域创新发展能力的体现,是创新思维的运用。五、坚持严守原则、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划清底线并坚守底线,凡事做好应对,争取最好的结果。在黄河生态治理中,坚持底线思维体现在既要坚守底线,又要防患未然。一方面,严守原则、坚守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绝对不能踩红线、越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和利益的底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的监测,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将生态保护红线纳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

18、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政府监管,有利于严格保护生态重点区域,表现出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经济发展的底线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调整黄河流域产业结构,既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可以有效保护生态。另一方面,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党和国家在有信心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了黄河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凡事往坏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人作为自然界的主体是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在黄河治理中发020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

19、角区域研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作为,防患未然。在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党中央未雨绸缪,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化解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积极主动应对黄河生态治理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这突出体现了底线思维的运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划定不可逾越的底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完善相关监督制度,体现了底线思维,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才能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严重错误,守住底线,争取最好结果。六、坚持以古为鉴、知古鉴

20、今的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要在吸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运用历史思维看待生态治理,黄河流域治理的方法是吸取过去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历史教训,是在深刻认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贯通的。首先,历史是过去的现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先民一直与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作斗争,治理黄河从古至今都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历史上,许多君主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远

21、古文明到农耕文明,流传着许多与黄河治理有关的传说与故事,可以说黄河治理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领导人依旧不懈努力,终于改变了黄河流域的面貌。长期以来黄河的河道多次变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不同历史时期黄河变迁的认识也逐步完善,今天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认识是在总结前人优秀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其次,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当前十分重视黄河治理问题,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蓝天,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伤害自然,自然也会以某种方式报复人类。今天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正是由于过度开发而忽视保护造成的

22、。黄河治理不仅是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一项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期性工作。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8,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最后,在把握历史与现实中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深人反思现实问题,深刻领悟生态问题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坚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要继续坚持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面向未来,主动肩负起历史使命,不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开展,要有功成不必

23、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使我们的“母亲河”变成“幸福河”。历史对于总结过去、把握现在、走向未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在牢记使命中开创未来,是科学运用历史思维的工作方法。七、结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从战略全局出发,整体推进、系统谋划、开拓创新、严守底线、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中国治理的方法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包括战略思维、系统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角区域研究/0 2 1习近平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思维方法探析思维、辩证思维、

24、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等,并且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科学的思维可以指引实践,从思维方法角度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宏观把握,有利于推进黄河流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早日实现黄河生态良好和健康发展。同时,深人学习并贯彻这些思维方法,也有助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 6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4.2习近平.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NI人民日报,2 0 2 1-10-2 3(1).3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5、 N.人民日报,2 0 19-9-18(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J.人民日报,2 0 2 2-10-2 6(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卷4 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2 2.6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N.人民日报,2 0 2 2-5-2 9(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7.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 0 2 1-0 7-16(1).

26、Analysis on Xi Jinpings Thinking Methods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DONG Yu(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27、Yellow River issue.Inpromotingecological protection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he adheres to thestrategic thinking of foresight and overall planning;System thinking of overall advancement and keybreakthroughs.Dialectical thinking of ecology first andgreen development;Innovat

28、ive thinking of reform andinnovate and break through difficult problems;Bottomline thinking of strictly abide by the principle and planahead;Historical thinking of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mirroring the present.Deeplyunderstand these ways of thinking can provide scientificguidance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h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chieve thegoal of a beautiful China.Key words:Yellow River Basin;Ecological protec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inking method(责任编辑卡建宁)022黄河文明与晋陕豫金三角区域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