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115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5探索与交流引言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对于语言的认知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传统的重视英语的工具性逐渐转化为对英语所传承的文化及意识的重视。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更加重视对于教材中西方文化元素的挖掘,旨在通过代理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让学生能够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来学习英语知识,以此来为学生构建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的忽视了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双向成长,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背道而驰。因此,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应积极探索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双向提升策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一、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

2、识的发展背景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而言,语言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因此,语言除了具有交流的工具性外,还有对文化进行传承的深刻内涵。所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语言文化意识,既能够促进对语言的有效运用,也是语言学习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时,又能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我国自开设英语课程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时,仍然缺乏较为规范且完整的培养体系,导致未能为后续的教学及培养工作留下较为有效的参考经验。在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内,我国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对

3、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对于英语人才有了更加多层次的需求,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各学段教师也开始积极地将其纳入教学实践当中。随着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对文化元素的不断挖掘,文化教学这一概念也逐渐在我国英语教育中初见规模,旨在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实现对英语语言文化全面系统的渗透1。而在不断引入英与文化的过程中,这种以单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过于侧重对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导致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没能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以发扬,面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及学者开始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究,从而提出了双向培养学生跨文

4、化意识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也成为了现阶段每一个英语教师都需要学习的内容。二、我国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双向成长存在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已经提升了对文化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实际的教育成果并不理想,且通过对学生所形成的跨文化意识观察可以发现,单向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问题仍然突出。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在设置文化教学内容时缺乏系统性。而在带领学生开展英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导致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缺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使得跨文化意识培养仍是以单向的状态而进行的。简而言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5、,教师只是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为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研究李丹(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辽宁丹东118100)摘要:在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只侧重于让我国的本土文化去适应英语国家的文化,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一些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吸收,逐渐将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演变成对英语文化的单向灌输,而学生长期在这种文化教育下,会对其文化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意识造成影响。现阶段,在我国综合国力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国民的文化自信也得到了提升,这也使得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逐渐向着双向成长的趋势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

6、识的双向成长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促进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双向成长146世纪之星学生讲述英语国家的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而跨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其中针对如何运用英语知识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则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也变得日益频繁,而这种单向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方式的弊端则更加凸显,这种教学方式基于我国现阶段对于英语教育的需求无法契合,也不利于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更加广泛的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2。其次,在传统的教学观点中,很多

7、教师都认为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的母语思维,甚至一些教师还会倡导学生完全摒弃中文的逻辑来学习英语知识。虽然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较为流行,但实际上却是对语言教学的片面理解。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外语与母语之间是一种相得益彰,相互成就的关系,也就是说母语是学习外语的基础条件,而外语则是实现对母语精通与深化过程中的关键对比内容。一个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如果自身母语文化积累较为薄弱,那么便很难实现对一种外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也很难实现两种文化间的有效交流3。最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都存在无法运用所学的英语知

8、识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的现象。这是由于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更加侧重于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渗透,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关母语文化的知识内容未能够有效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一些学生想要通过英语向世界介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由于在相关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缺乏有效的锻炼,而导致无法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精髓表达出来。如,大多数学生对于“灯笼”、“龙舟”这类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息息相关的词汇缺乏积累;而对于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类的名言名句,即便是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只能将表层意思浅显的表达出来,这也是现阶段在英语教学中人们常常提到的“失语”现象。三、我国英语

9、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双向成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通过对跨文化交流特征的探究不难发现,跨文化交流属于人际交往的内容,而与日常当中的人际交往不同的是,这种人际交往模式是通过人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构建而成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需要从双向成长的角度去着手,这样才能够将跨文化交流落到实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能力4。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开始逐渐得到重视,而这也正是促进跨文化意识双向成长的关键所在,所以,英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技能的培养,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将培养学生的跨文

10、化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使矿文化意识能够成为学生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一旦学生具备良好的双向成长跨文化意识,就能够有效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来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并能够更加从容的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两种文化内容的双向交互,从而使跨文化交流得以有效落实。2.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许多阅读文章中都蕴含着与文化相关的知识,而如果学生缺失对于文化的理解,则无法实现对文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分析,甚至在对阅读内容进行解释与翻译时,还会出现歧义的情况。而通过培养学生双向的跨文化意识,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助力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阅读学习

11、5。例如,“Chicken”一词在中文中常常会被翻译成鸡肉、小鸡,但将其放在一些特定的英文语境当中,这个词的含义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Chicken”一词被用来形容人的时候,则常常会被翻译为懦夫、胆小鬼,这也证实了在国外的文化当中,鸡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胆小动物。然而,通过对我国文化体系的了解可以发现,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胆小时,常常会将其比作“老鼠”,如“胆小如鼠”、“鼠辈”等,都可以与前文中的“Chicken”一词进行对应。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有效的双向跨文化意识,便无法实现两种文化表达的有效对应,甚至在翻译过程中还会出现歧义的现象。而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双向跨文化意识后,既能够实现对阅读内

12、容的深度理解,也能够通过两种文化的交互与对比,提升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3.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强化从整体上看,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意识,对于强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大有裨益。在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应试的思想来开展教学工作,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只是简单的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能片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过程,以及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却无法全面的了解6。例如,现阶段一些中职院校只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词汇积累、阅读水平、语法运用等方面的情况,但学生运

13、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正常交流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而通过从双向成长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则有助于使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失英语交流的环境,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交流,而在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会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四、我国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双向成长对策1.完善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众所周知,教材与课程计划是保证英语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而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要注重从双向147探索与交流成长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帮助学生树立起高度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

14、观,使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公平的对待与欣赏其他文化。因此,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设置丰富的英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更高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教师要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中职的英语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审视与研究,全面了解学生在形成双向成长的跨文化意识过程中的需求,以此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打破传统课堂中过于侧重英语文化知识传授的情况,使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也能够有效的融合到英语教学当中7。例如,在前期阶段,由于学生文化积累有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一些有助于强化学生母语文化知识的基础教学内容,如一些有

15、关传统文化的专属词汇,并将这部分内容划入考试当中,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积累的重视。而在后期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累,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更加深入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果我的一些民俗习惯、饮食文化、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引导学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文化,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运用英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2.优化整合英语教材内容在传统的中职英语教材中,缺少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文章所讲述的内容都与英语文化相关,而这种

16、缺失传统文化渗透的教材内容,也正是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过程中,导致学生出现对传统文化表达失语情况的症结所在。在传统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学生鲜少会接触到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相关的英语文章,从而缺乏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锻炼与培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结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实际水平,对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的审视,围绕着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拓展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内容,提升传统文化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占比,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17、,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同步强化8。3.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内容的传播者。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观念,将会对学生形成双向成长的跨文化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意识,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自身也要具备较强的双向跨文化意识,这样在为学生介绍我国传统文化时,才能够保证用语与表达方式的准确性9,促进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所服务。此外,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活动时,也具备正确的文化观念,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以一种平等、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其他国家的文

18、化,让学生既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能够更加主动的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输出我国的文化内容,同时在接触其他国家文化时,既能够做到尊重与欣赏,也能够做到不盲目追崇,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大国风范。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近年来各国争相对文化进行申遗的行为可以看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能力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代表。而面对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单向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问题的日益凸显,从双向成长角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势在必行。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才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我国优秀文化在国际上的传

19、播与交流,为推动我国向着文化强国迈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参考文献1玄忠波.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174-175.2梁蓉蓉.基于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4):131-133.3吕丽盼,俞理明.双向文化教学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21,18(04):62-67.4林玉洁.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1.5马惠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中西文化双向导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9,41(04):115-119+127.6郇怡斌.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8):113-115.7王静,赵雪琴.“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范式与内容之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3):84-88.作者简介作者姓名,李丹。出生年月,1973.8.31。性别,女。籍贯,辽宁凤城。民族,满族。职称,高级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