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魏霞“调神”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经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0086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霞“调神”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魏霞“调神”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经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233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西医主要以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局部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为主,患者需长期用药,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还易损伤肝肾,引发各种并发症。魏霞是驻马店市中医院脑病及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第二批青年人才指导老师,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治疗思想及用药经验。现将其治疗PSCI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

2、机PSCI属中医“呆病”、“不慧”、“痴呆”、“健忘”范畴。灵枢决气有关于“脑髓消”的相关记载;华佗神医秘传则首次提出了“痴呆”病名;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显然”的相关记载;杂病源流犀烛中风中明确指出“中风后善忘”,可见“痴呆”、“健忘”易发生于中风后2。中医理论认为“神”是主导一切生命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源头,又可分为“心神”和“脑神”,但关于“心神”和“脑神”何者主导人的生命活动和思维活动历代医家一直争论不休。魏霞则对“神”有自己独特见解,认为“心神”和“脑神”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心所主之神实为神志,是心主血脉的一种表现,脑卒中患者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皆与心神失

3、养有关。而脑所主之神为神明,“脑神”为先天之精结合而产生的元神,脑神可支配心神活动,而心神饱满则可辅助脑神调节生命活动3。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经络受损,脑窍闭阻致使脑失所养,脑髓空虚,最终导致神无所养、失其所与,患者临床表现即为记忆减退、思维迟缓等症4。故魏霞医师指出PSCI的病位于脑,“脑髓空虚,神机失用”则是其主要病机。2治疗方法在PSCI治疗中,主张以“调神”为重点,其包括“醒神”和“养神”两个环节,“醒神”为促进因脑窍郁闭不通导致处于隐匿、蒙蔽状态“元神”复醒,而“养神”则为补益脑髓,滋养复醒之神。以“调神”治疗PSCI主要以针刺配合药物为主,针刺可改善脑络,调畅气机,助神出入,对缓解P

4、SCI患者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其中内关、水沟、三阴交为“醒神”之三要穴,其中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为神明出入之关,针刺之可清心胸、利三焦,养心宁神,促进脑神复醒;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上承督脉之阳气,下接任脉之阴气,针刺之可调理阴阳,开窍醒神;三阴交为肝、脾、肾足三阴经的交会之处,针刺此穴可同时调节肝、脾、肾三经之气血,补益肝肾、充盈脑髓,从而为“醒神”打下良好的基础5。“醒神”针刺还可取太冲、丰隆等穴,太冲位于足厥阴肝经上,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刺之可调节精血,有利于气行全身;丰隆属足阳明胃经,有联络脾胃气血之功效,刺之可化浊祛痰,降逆开窍,亦是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

5、的常用穴位之一6。“养神”则以百会、四神聪、神门为主,百会属督脉,为神机布散之处。针刺百会可提升机体阳气,有助于脑得气血荣养,神机聚集,故其为“养神”治疗的第1要穴;四神聪穴是指百会四周旁开1寸位置的4个穴位,处督脉上,又邻膀胱经,穴下为髓海,刺之可宁神、健脑、益智7;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取神出入门户之意,传统针灸歌赋玉龙歌中就明确指出神门独治痴呆,针刺之可开神解郁,醒脑益智。“养神”针刺还可取四白、风池、完骨、天柱等穴位,四白属足阳明胃经,位于眼眶下孔凹陷处,地部经水在本穴化为天部之气,刺之可促使水谷精微化为气血,进而促进气血循环,沟通脑鞘,安神益智;风池属足少阳胆经,乃风邪蓄积之

6、所,刺之可壮阳益气;完骨属足少阳胆经,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刺之可疏导水液,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刺之可化气壮阳。在进行针刺治疗同时当辅以补益肾精之药,如熟地黄、山萸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等,熟地黄滋阴补血,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肉苁蓉补肾益精,枸杞子滋肾润肺、补肝明目,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诸药均补益肾精,有升发之性8。脑髓依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脑髓得以充养,脑髓充盈,反之则脑髓空虚,神机失用。故补益肾精可充盈脑髓,改善PSCI患者认知障碍。3验案举隅陈某,男,71岁,小学学历,2021年6月7日因“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2月有余”在

7、家人陪同下来院就诊。曾于2021年2月3日无诱因出现一侧肢体伴面部麻木无力,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针对性治疗后以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出院。此次入院前已经擅自停用阿托伐他汀、氯雷他汀等药物2月有余,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目前服用培哚普利片(4mg/d),自述血压控制良好。现右侧肢魏霞“调神”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经验李文涛1,阮娟娟1,张玉柱2,魏霞1(1.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2.河南省汝南县中医院,河南 汝南 463300)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3)06-1233-02通讯作者魏霞实用中

8、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234体活动不利,无法自主行走,拄拐并由家属搀扶入诊室。精神尚可,纳可,饮水偶有呛咳,语言欠流利,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舌薄白少苔,脉沉细。查右侧巴氏征阳性,右侧下肢肌力级,肌张力正常。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MMSE共30个条目,总分030分,分值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得分17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oCA共11个项目,总分03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

9、越好)得分16分。西医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PSCI,中医诊断为中风、呆病(肾精亏虚证)。治以益精填髓,调神益智。针刺。用0.25mm40mm一次性针灸针,消毒后施针,内关直刺1520mm,提插捻转泻法1min。水沟斜刺815mm,行雀啄泻法,眼球湿润为度。三阴交直刺2030mm,行提插补法1min。太冲直刺1520mm,丰隆直刺2030mm,二穴均行提插捻转泻法1min。百会、四神聪进针20mm,四白进针1520mm,风池、完骨、天柱进针2030mm,诸穴均行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min。神门进针815mm,行平补平泻手法1min。留针30min,每日1次,每周3次。中药。药用炙黄芪30g,熟

10、地黄、桑寄生、益智仁、肉苁蓉、金樱子、茯苓、炒谷芽各15g,石菖蒲、郁金、山萸肉、瓜蒌、枸杞子、党参、陈皮各10g。每日1剂,水煎2次后取汁250mL左右,分早晚2次趁热服用。治疗3个月后复诊,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MMSE评分由17分上升为26分,MoCA评分由16分上升为22分,MMSE评分、MoCA评分分别上升52.94%、37.50%。治疗结束后3个月电话随访,病情稳定,未出现认知功能损伤加重。按:患者发病时已经71岁,年龄较大,身体较为虚弱,中风后肝肾亏虚,肾精不足进一步加重,进而引发脑窍闭阻,脑髓空虚,最终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损害等症。以“调神”为基础治疗PSCI,针刺

11、内关、水沟、三阴交、太冲、丰隆等穴可醒神开窍,而针刺百会、四神聪、神门、四白、风池、完骨、天柱诸穴则可使神醒后得养,精微化生有源。“醒神”与“养神”共同作用,最终达到“调神”的目的。肾精充足、气血通畅则是“神”发挥作用的基础,故魏霞医师在针刺“调神”治疗基础上还多施以中药汤辅助治疗,方中重用熟地黄、山萸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益智仁等益肾填精之药,肾精充足可充养脑髓,进而为“醒神”、“养神”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最终达到标本兼治,改善认知障碍的作用。参考文献1 杨帆,李兴义,满劲进,等.卒中后认知障碍早期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7(4):218-221.2 段锦

12、绣,薛武更,叶财德,等.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8):135-137.3 王淑华,张斌,黎波,等.“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194-1196.4 潘雪飞,梁繁荣.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6):23-25.5 刘勇,陈晨友.电针神门、内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21,38(10):68-71.6 王琳,王子欣,苏莉,等.基于数据挖掘论近1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选穴规律J.世界中医药,2022,17(

13、3):413-417,423.7 鞠露,任超,陈士炯,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选穴特点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4):628-634.8 赵本璐,赵瑞英,李靖,等.曹锐论治卒中后认知障碍经验J.中医学报,2022,37(2):336-340.收稿日期2022-10-30杨德全教授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2、3批重庆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有独到见解,现将杨德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范畴。胃痞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痞”、“痞塞”及“痞膈”等,主要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慢基金项目 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建设项目(渝中医202116号);杨德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144号);重庆市教委2021年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102702)。通讯作者程峰杨德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吴巧1,程峰2,杨德全1(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重庆 404120;2.重庆市万州区高峰街道洪安村卫生室,重庆 404000)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3)06-1234-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