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9438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中医药第 4 2 卷2 0 2 3 年 6 月第 6 期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V o l.4 2N o.62 0 2 3表 4 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xs,)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表示 P0.05。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颜婷*许婵(武汉市第一医院 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探索神经根型颈椎病接受推拿、中药热罨包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

2、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形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制动治疗,观察组增加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均以2周为治疗周期。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比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单一采用牵引制动等基础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同时配合实施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使不适得到改善,应用后安全性有所保障。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中药热罨包;中医证候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

3、979(2023)06-0109-03*通讯作者:颜婷,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医针灸。长时间久坐、低头等不良生活习惯均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主要诱因。患病后以颈项活动受限、头晕、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在病情进展下甚至导致脊髓疾病的出现,降低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对于该病的保守治疗方案以牵引、制动较为常用1。对于症状轻微的具有一定效果,可使神经压迫得到缓解,改善症状,但若症状较为严重,仅采取牵引制动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肩颈痛”“项强”范畴2。认为病因病机表现为劳累过度、损伤正气、外邪侵入、经脉不畅、气滞血瘀。在治疗时

4、需侧重养气活血、舒筋活络、化瘀正气、祛湿除风。推拿及中药热罨包均为中医治疗颈项疾病的常用手段,临床报道二者均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3,4。但将二者联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报道较为少见。因此,本文为发挥中医疗法优势,在 2020 年 10上常用微创手术、药物、中医物理疗法等治疗,微创手术容易造成损伤,而单纯的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痛”的范畴,病因是受伤、受凉、劳累、劳损后使得脉络不通、气血淤堵不畅、经脉瘀滞。中频药透具有止痛、锻炼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淋巴回流的作用,治疗过程中释放中频电流会引起肌肉颤动,兴奋传导触压觉的粗纤维,掩盖细纤维和 c 纤维

5、传导的痛觉,减少或阻碍疼痛冲动向中枢的传递,且能够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起到止痛的作用;另外,中频电流可用于锻炼肌肉、预防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5。温灸拔罐是传统的拔罐、艾灸和刮痧三者结合的中医疗法,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出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再用温罐通过热能,温阳散寒,调整阴阳平衡。本次研究选取刺激腰夹脊穴起通利关节、调理脏腑的作用;刺激腰痛点舒筋通络、化瘀止痛;刺激阿是穴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6。两种中医疗法并举,共奏疗效。本次研究发现,相比对照组的 81.6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 97.96%,明显更高。分析原因,温灸拔罐

6、以艾条点燃温热刺激为基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并且通过刺激腰部穴位,起疏通经络、通利关节、化瘀止痛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两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更优。分析原因,温灸拔罐一方面通过艾条热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修复腰椎功能,从而提高腰部活动度。综上所述,应用温灸拔罐联合中频药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与体征,改善功能障碍和腰椎关节活动度。参考文献1马永胜,杨豪.中医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7、2018,45(7):14911493.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3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21.4郑春华,罗正,黄振杰.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5):13021305.5张竞争,郭闯.中频脉冲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6):111114.6宋雨思,谢晓龙,方伟.使用大面积艾绒温灸器艾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观察J.四川中医,20

8、17,35(8):209210.组别腰椎前屈活动度腰椎后伸活动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比组(n=49)研究组(n=49)tP41.364.0141.293.980.0870.93144.254.28*48.615.09*4.5890.00015.262.2815.222.230.0880.93018.392.63*21.333.03*5.1290.000109DOI:10.16040/15-1101.2023.06.031内蒙古中医药第 4 2 卷2 0 2 3 年 6 月第 6 期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9、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V o l.4 2N o.62 0 2 3月2022 年 10 月选择 7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展开研究,分析推拿、中药热罨包的联合治疗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形式分为两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男性 20 例,女性 15 例;年龄 2159岁,平均年龄(42.614.16)。观察组男性 18 例,女性 17 例;年龄2255 岁,平均年龄(41.694.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10、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牵引制动):选择合适的颈托佩戴,每天坚持佩戴。引导在椅子上呈端坐位,对其颌枕带进行牵引,牵引力为自身体质量的 1/12 左右。牵引治疗过程中对其予以背部肌肉放松锻炼。每次用时 10 min,1 次/d,连续 2 周。观察组配合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推拿:指导患者呈端坐位或俯卧位,以颈部中线哑门穴、风府穴至大椎穴为推拿路线,采用一指禅法对上述部位实施推拿,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到大杼穴,15 min/次。随后确定肩中俞穴、肩外俞穴、天柱穴、天宗穴,依次予以 10 次按压。对肩颈部位以滚法、拿法、抖法进行推拿,5 min/次,1 次/d。中药热罨包:药物构

11、成包括伸筋草 30 g;艾叶、紫苏叶、鸡血藤、桃仁、海桐皮、木瓜、葛根各 20 g;红花、制没药、制乳香、桂枝各 15 g。取上述中药装于预制袋中全面浸泡30 min 后沥出水分,于 60 恒温箱中加热 30 min。热敷前对颈肩位置皮肤全面检查。确保无伤口或皮肤过敏。先将毛巾放于肩颈位置,将冷却后温度适宜的中药热罨包放置在患处,于上方再次覆盖毛巾保温。热敷 20 min,1 次/d。热敷时询问是否有不适,若出现水泡、刺激痛则及时停止热敷。连续 2 周。1.3观察指标总有效率为显效占比和有效占比之和。经周期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可正常工作生活则评定为显效;通过治疗症状比治疗前减轻,对工作生活稍有影

12、响,但仍可坚持评定为有效;上述两项康复标准均未达到或者症状出现加重则评定为无效。从上肢麻胀、活动不利、眩晕、颈项不适四项证候评定症状改善,每项最高 3 分,最低 0 分,03 分依次代表无症状、症状轻、症状中等、症状严重。记录治疗相关不适:胸闷、颈部僵直、皮肤泛红。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9.0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 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 1。表 1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n(%)2.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

13、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 2。表 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分)2.3两组不适比较治疗不适比较,观察组的发生率略高(P0.05)。见表 3。表 3 两组不适比较n(%)3讨论颈椎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下颈椎长期,改变结构的应力后长时间压迫脊神经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症状表现在肩颈活动受限、眩晕、上肢胀痛等方面,会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5。为实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探索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的临床治疗方案意义重大。本研究发现,接受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的观察组效果较常规牵引制动的对照组更好,且优势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 91.43

14、%,较对照组的 68.57%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推拿联合中药热罨包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究其原因:在推拿手法下能够对穴位、经络以及皮肤肌肉形成强有力的刺激,可发挥活血止痛、化瘀消肿、活络舒筋的作用。对局部血液循环形成刺激,正气活血,使肩颈部痉挛问题得到缓解。随着气血通畅,紧张的肌肉组织得到放松,更利于营养的输送,使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得到改善6。通过推拿使神经肌肉痉挛得到缓解,减轻神经根压迫及症状表现。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经络痹阻、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经筋痉挛等因素有关。以热敷促血运也是常用的一项治疗手段,正如 脉经 中记

15、载:“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中药热罨包则遵循这一理念实现对症治疗。其药方构成均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效果。主药为海桐皮、艾叶、木瓜,具有除湿、温经、祛风的功效;辅药包括伸筋草、鸡血藤、制没药、红花、桃仁、制乳香,具有通络、活血、化瘀、正气的功效;同时配合葛根、紫苏叶和桂枝,可引经上行,活络通气。全方具有止痛散寒、舒筋活络,止痛熄风的效果,对症神经根型颈椎病7,8。对药包予以加热后热敷,在热量作用下有效成分可经皮肤渗透至局部关节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既发挥药物作用又对穴位、经络形成刺激,促进症状缓解。通过推拿和中药热罨包联合运用发挥协同优势,提高临床效果。两组不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16、义(P0.05),说明推拿和中药热罨包联合运用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观察组2P353510(28.57)19(54.29)14(40.00)13(37.14)11(31.43)3(8.57)24(68.57)32(91.43)5.71430.0168组别例数上肢麻胀活动不利眩晕颈项不适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5352.550.372.490.390.66020.51131.420.381.160.343.01660.00362.470.352.460.370.11610.90791.520.301.260.313.56560.00072.450.

17、292.420.240.47140.63881.480.231.160.314.90440.00002.500.242.550.270.81880.41571.400.261.180.223.82140.0003组别例数胸闷颈部僵直皮肤泛红总发生对照组观察组2P35351(2.86)1(2.86)1(2.86)1(2.86)0(0.00)1(2.86)2(5.71)3(8.57)0.21540.6425tP110内蒙古中医药第 4 2 卷2 0 2 3 年 6 月第 6 期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18、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V o l.4 2N o.62 0 2 3颅脑外伤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暴力损伤,可伴有颅内组织损伤等,由于大脑独特的生理学作用,在出现头部创伤后,会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造成很大的伤害1。在目前情况下,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颅脑外伤,通常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处理,但即便是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结果也并不完全一样2。从中医学角度来讲,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热罨包和针灸等,这些中医疗法加上训练对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3。中医外治手段中药热罨包治疗可直接作用于伤处,深入疾病本源,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起到改善病症的作用4。本研究对 3

19、7例瘀阻脑络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联合中药热罨包的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2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74 例瘀阻脑络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37 例。对照组男性 18 例,女性 19 例;年龄 3465 岁,平均年龄(49.814.68)岁。观察组男性 21 例,女性 16 例;年龄 3667岁,平均年龄(51.586.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标准:出现额部、颜面部瘀紫、肿胀,恶心欲吐或是出现脑功能受损。中医诊断标准:主证:外伤处瘀紫、肿胀、疼痛,舌紫暗或有瘀点淤斑,脉细。纳入标准

20、:经以上诊断标准判断为瘀阻脑络型颅脑外伤;年龄在 3070 岁;对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无过敏反应;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与上述诊断标准出入较大;伴有眩晕症状;在就诊前已经进行过手术;有严重系统性并发症;未按要求服药。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780209,每次服用一粒。观察组同样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除此之外,使用中药热罨包外敷,中药热罨包制备:姜黄、羌活、干姜、红花消肿止痛方各 10 g,焦栀子、乳香各 6 g,将以上药材进行磨碎搅拌融合在一块,置于布袋,在 50 60 的环境下进行加热,固定在疼痛部位进行热敷,避开缝合切口

21、,每次 1530 min,每天早晚各敷一次。注意事项:在患病 72 h 内冰敷,72 h 后进行热敷;对本治疗药物过敏者,皮肤溃烂、脓肿或出血严重者禁止使用。1.3观察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术后半年疼痛情况,从 1 到 10 分表示疼痛程度加重。总体治疗效果评价,肿胀、脑功能受损等症状完全好转属于痊愈;肿胀、脑功能受损等症状基本改善属于显效;肿胀、脑功能受损等症状得到缓解属于有效;症状无缓解现象属于无效。利用 BI表中药热罨包在神经外科瘀阻脑络型中的应用分析徐红健张勇军陈春红杨敏(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瘀阻脑络型治疗中中药热

22、罨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瘀阻脑络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罨包进行热敷。治疗后,对两组疼痛感、疗效、自理能力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4.60,35/37)明显比对照组(75.68,28/37)要高(P0.05);且观察组疼痛程度减缓较对照组更有效(P0.05);观察组恢复效果评分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中药热罨包对瘀阻脑络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关键词 中药热罨包;神经外科;瘀阻脑络中图分类号:R277.

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3)06-0111-02安全可靠。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推拿和中药热罨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症状更快缓解,安全有效。参考文献1刘陆晨,王怀泽,张芬,等.中药热奄包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5):8386.2杨允尚,盛炎炎.颈椎活血胶囊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7):6768+78.3阴涛,郑遵成,高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推拿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神经传导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1):9599.4杨

24、田静,赵颖丹,杜赟.推拿联合针刺、牵引综合及健康宣教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2):250251.5侯敏,陈亚锋,贺杰,等.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1(6):1418.6李富秋.针灸配合推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4):9394.7曹中萍,代敏,张嘉怡,等.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2,46(4):415417+420.8王宇.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2,8(9):116118+123.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