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8681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UESHU CHUBAN YU CHUANBO2022 年,第 1 卷 第 1 辑(总第 1 辑)Vol.1 No.1,2022(Sum No.1)数字传播与媒体融合收稿日期:2022-06-07作者简介:李晶,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lijing910 。通信作者:刘天星,博士,编审,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E-mail:txliu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李晶,刘天星,曾逸文.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J.学术出版与传播,2022,1(1):167-176.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李 晶a,刘天星b,曾逸文a(北京体育大学

2、a.新闻与传播学院;b.学术期刊社,北京 100084)【摘要】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依托的媒介环境、实现渠道、传播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本研究旨在分析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层次:以数字技术作为底层架构,以建立虚拟知识服务社区作为体系核心,以期刊制度创新作为顶层设计。在未来发展中,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优化策略需要深化利用数字传播技术,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的数字素养,以及持续推进学术期刊的制度创新。【关键词】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媒介融合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academic journal knowled

3、ge service in digital ageLI Jinga,LIU Tianxingb,ZENG Yiwena(a.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b.Academic Journal Press,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P.R.China)Abstract The media environment realization channels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n which the knowledge service of academic

4、journals relie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digital ag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levels of the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 digital age digital technology as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virtual knowledge service community as the core of

5、 the system and journal system innovation as the top-level design.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academic journal knowledge service needs to deepen the use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gital literacy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and continue t

6、o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Key words digitization academic journals knowledge service media integration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761XUESHU CHUBAN YU CHUANBO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本质是基于用户导向,以权威和海量的内容资源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文献检索与分析、成果展示与发表、学术交流与传播,从而实现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方式。当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以传播技术为核心展开,由此知识服务呈现三方面特

7、征:一是服务精准化,以用户偏好和知识需求为导向,提供“多触点、复合式移动知识服务产品”1。可以说,精准知识服务会成为“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求”2。二是服务智能化,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现代出版技术,“推动学术内容数字化加工、存储、传输、阅读等技术和工具的研发与制造,加快学术成果的挖掘、传播速度,丰富学术文章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形式”3,在用户认知层面提供“语言理解、常识推理、智能问答等服务”4。三是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多资源、多层次的网络化立体化出版”5。李亚卓指出学术期刊“应与时俱进地把握知识服务红利,探索多元化、创新型的知识服务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6,以此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

8、价值。这些研究指出了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未来特征,其是以技术为基础搭建、改进、拓展知识服务平台,使“期刊社能从用户浏览数据来分析判定用户最欢迎的产品形态和平台模式,实时挖掘用户真实在线体验和知识需求,在对学术出版效果进行智能分析和科学评估的同时,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知识服务内容”7,进而“在新技术驱动下建立知识服务体系是学术期刊从低层次传播向高层次服务的转型升级之路”8。问题是,仅仅探讨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发展的技术因素难免会陷入“一叶障目”的境地,忽视其在“知识森林”里的整体构建。技术只是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发展的一个子项,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而在数字空间中,涵盖了制度、技术、编辑、作者、用户群(专家、

9、科研人员、普通民众)等部件。对此,本研究旨在阐释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在数字化时代的体系构建及发展路径。一、数字化对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影响 随着传播技术变迁,知识得以保存与传播的媒介形态发生了改变,知识服务的主战场也从现实空间迁移至网络空间,规避了印刷媒介语境下机械性的知识搬移和有限获取,增强了知识从生产到加工、从传播到获取的开放性与灵活度。(一)促进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模式的变化传统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是基于印刷传播技术在现实空间中实现,以学术期刊为中心,向作者和读者进行知识辐射。这种模式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的缺陷。而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本质是以知识服务数字化平台为轴心,以用户为导向,以数

10、据搜集、分析、处理为精准推送保障,以“内容+渠道”并举的服务模式为作者、学术期刊、用户群实现了关系连接,进而“以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的理念对期刊的平台、内容、媒体形式、评议体系、功能、编辑角色等进行融媒体视角下的资源重组和流程再造”9。对作者而言,可以迅速搜集相关领域的前沿议题和研究成果,为自身研究夯实文献基础;对学术期刊而言,知识整合强化了用户间的学术交流,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提升获取信息、选题策划、制订方案、编校稿件、学术传播的能力;对用户而言,既可以在数据筛选机制下获取所需,又可以因反馈机制的落地强化学术回应,为作者和学术期刊提供养分。(二)提升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自由度”在数字空

11、间中,知识呈现出海量且公共性强、去中心化且层级化消弭、多样化且细分的性质,适合已被时间碎片包裹的用户进行“随选”,以超文本和超链接的形式完成知识获取。考斯基马认为,“超文本的一个最大优势便是它再现信息的真实结构的能力。此外,当信息十分复杂之时,超文本将是再861李 晶,等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现它的唯一可能方式”10,搭载超文本的链接形成超链接。在此背景下,学术期刊提升了用户的学术知识获取的自由和自主性,以更加生动的文本生产和视觉表达来促使高深的学术知识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科研成果转化作用。可以说,在学术期刊数字文本的无穷链接中尽可能再现某个领域知

12、识的“本原”,以此消弭知识的边界,稀释知识传播的中心化权力,增强知识获取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易读性,突出以用户为核心的知识服务的初衷。(三)提高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品牌效应学术期刊的品牌效应是期刊为读者获取知识提供便利性,同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而建立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在数字化时代,开放获取的实现打破了知识服务的垄断和壁垒,意味着学术成果、科学数据、研究过程既能够扩展至不同学科领域间进行跨学科交流,也能下沉至普通民众中间进行多元化的无障碍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知识在互动平台中的传播效率,学术论文在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又为期刊引用率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学术期刊品牌效应的形成”11。在具体知识服务的

13、方式上,学术期刊既要符合用户的碎片化、移动性、交互性、连通性、即时性的阅读习惯,也要遵循数字媒介内容生产的原则和方法。例如刘珊珊等人以我国 15 种“畜牧、动物医学核心期刊”为样本,统计其微信、微博、今日头条融媒体平台建设情况,发现在追踪学术热点、吸纳优质稿源的同时,“将优质学术内容科普化,做到一次生成、多次加工、融媒体多平台发布”12,有助于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构建数字化品牌。二、数字化时代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 信息数字化导致知识的获取、记录、保存、传播方式发生重要变化,促使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超越传统的小众化、封闭性和线性缺陷,呈现出大众化、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所以,在数字化时代,学

14、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由三个层次构建:一是以技术为基本支撑;二是以建立虚拟知识服务社区为核心;三是以学术期刊制度创新为顶层设计(如图 1 所示)。图 1“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961XUESHU CHUBAN YU CHUANBO (一)技术支撑:数字传播技术作为底层架构数字传播技术的应用为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实践夯实了技术支撑,提升了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效率,也促进了其精准化、可视化、多样化。1.知识服务平台的技术实践从知识平台服务方面看,当前数字传播技术催生了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平台(Organiz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erv

15、ice Platform,OKMS)为代表的知识服务平台,意味着知识服务的权力从印刷出版商转移至数据库运营商,从知识分化转向知识整合。具体而言,知识服务平台整合海量学术期刊资源,运用用户画像、在线数据库交互式信息可视化等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用户画像技术是基于统计学,搜集海量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其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模型。把该项技术应用到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中,通过挖掘用户的知识获取行为,追踪其知识获取倾向与偏好、下载次数等数据,并对数据的关联进行过滤、提取、分析和预测,生成用户画像以完成个性化、定制化的精准服务。对于用户画像应用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一是提取事实标签;二

16、是获取模型标签;三是得到预测标签;四是构建作者画像、读者画像与专家画像”13。可以说,用户画像技术解决了数据海量与提炼,庞杂与细分,公共与私人的问题,促进了个人化的知识适配。如果说用户画像是知识服务精准化的保证,那么在线数据库交互信息可视化出版技术则使用户获得知识的可读性。在线数据库交互信息可视化出版的实质是“将静态、文字层面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以可视化的数据和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呈现”14。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比对,进而找到某一领域内或者交叉领域的知识联系,为用户提升知识增值服务。例如中国知网(CNKI),在学科学术热点一栏,用户只需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获得相关领域的热点主题

17、、主要知识点、主要所属学科、热度值等。在热点主题里,相关学术文献、相关学术文献被引情况和下载统计、相关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以可视化的统计图呈现。总体而言,上述两种数字传播技术相互配合,保证了知识服务平台与学术期刊互联互通,共享知识和数据,加快知识服务的开放性、精准化、跨边界甚至是去边界化,为其增量保质提供必要而关键的物质基础。2.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实践学术期刊虽然让渡一部分权力给予知识服务平台,但自身也在积极践行媒介融合理念,跟上数字化大势。其主要运用社交媒体吸引流量,打造品牌,获取用户关注度。例如 2021 年第三季度,微信公众平台上传播力最高的 100 个中国学术期刊总传播量达 393.6

18、 万次,环比增长 25.6%。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以专业而优质的内容符合当前用户使用媒介的移动化,使用时间的碎片化,在开辟新的知识增值服务空间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商业价值。在运营模式上,学术期刊细分订阅用户,精准寻找目标用户为其公众号内容生产的营销基础,进而走向 PPP 的运营路径。微信公众号 PPP 运营模式是“在数字出版与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学术期刊引入社会资源提升社交媒体运营效果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15,是一种代运营模式。在这一运用模式的引导下,化解了学术期刊对于微信公众号运用的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强化了期刊新媒体平台的功能,有效连接了知识服务涉及各个主体,促进了学术知识的流动。

19、同时,期刊除了提供传统学术论文外,还可以提供和学术相关的“周边产品”,例如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期刊论文发表信息、论文写作071李 晶,等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辅导、课题申报指南、科学研究过程展现等培训,以高水平课程或培训提升用户黏性,以知识付费形式增加期刊收益。在实施策略上,运用音、视频化的方式使学术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形象。加入开放科学计划(Open Science Identity,OSID)的学术期刊,可以开发一项“作者语音”功能。用户可以听作者介绍其论文成果,以“听学术”的形式获取论文信息。再例如中华医学会杂志以医生录制的手术原始视频、学术会议视频和中华医学会杂志自

20、行录制的视频作为素材来源,“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内容管理平台(CMAPH-CSS)上传视频,通过不同终端进行播放”16。视觉和听觉的调动,延伸和浓缩用户感官,把枯燥、抽象的学术知识转换为动态、易懂的可视化知识,意味着知识服务方式的拓展,既符合当前用户数字化的生存状态,也发挥新媒体的形象感、互动性、移动化等优势,使现实生活与媒介表达高度互嵌,提升知识获取、转化、应用的效果。(二)体系核心:虚拟知识服务社区的建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支撑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显性层面是以用户为核心进行构建。但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不能等同于中心。中心是某个中心机构进行知识编码,然后单向向周围进行辐射,进而构建了金字塔式

21、的知识结构,以知识权威带来的学术服从感。而核心则是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知识生产方(作者)、知识提供方(知识服务平台和学术期刊)、知识评价方(管理员)、知识需求方(专家、科研人员、普通民众构成的用户群)共同互动的过程。作者与用户群在其中又以节点化存在又彼此相连,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学术知识的生产、分享、获取、反馈的过程,虚拟知识服务社区由此产生。第一,知识生产方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成为引导学术交流和知识流动的调节开关。作者作为知识生产方的主力,在学术期刊公众号或者自己申请账号开辟个人化学术空间,在线推送其学术论文、成果、观点。他们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对知识流向进行控制,塑造“知识网红”形象。例如

2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需要作者提供科研人员国际唯一学术标识符(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ORCID),这有助于该作者可以被读者检索,提高其知名度。第二,知识提供方发挥桥梁作用,聚拢知识资源以深化各方互动。作为知识服务平台,积极与各学术期刊、期刊研究会合作,举办学术论坛,强化学术交流。例如 2021 年 12 月,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汇聚各方资源,共话以高品质、高水平、高质量推动学术期刊发展,为学界和期刊界提供智力

23、支持。可以说,作为学术期刊,集理论性、思想性、学术性、原创性、前沿性于一体,应当成为反映时代背景、社会价值、思想潮流、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以刊载的学术成果为基础,搭建用户入口,打通作者与用户的通道,使其成为进行思想交锋的平台。第三,知识评价方发挥把关作用。知识的流动不是无节制和无规则的,而被置于一定控制机制下。这就需要引入数量少但专业素养高的管理员对虚拟知识服务社区进行知识管理。一是承担对学术知识的筛选与过滤功能。管理员就像守门人(gatekeeper)一样,对知识进行细化分类和实时监管,确保知识高质量进入,剔除冗杂信息。二是要把握知识共享的难度。虚拟知识社区保证了学术知识流动的相对扁平化,管

24、理员需要保证社区中每一个用户都能汲取知识营养,“通过对知识酶株的二次发酵,使能力稍差的知识主体获得其他主体的营养补给”17,进而提升了学术知识的连接与共享质量。171XUESHU CHUBAN YU CHUANBO第四,知识需求方发挥反馈作用,对作者和学术期刊提出自己观点。曾经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对象大多以专家和科研人员为主,形成了高精尖的小型共同体。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下沉对普通民众的用户赋能增权,学术期刊也在逐步科普化。例如在线知识问答促进了知识服务的最终目标 知识解决。不管是专家和科研人员,还是普通民众,其形成的范围广泛的用户群与作者直接进行交流来解决自身学术困惑和知识盲点。反之,作者通过与用

25、户的交流,有助于反思当前成果,开拓思路,为学术延展作准备。目前在虚拟知识服务社区中,用户之间的联系处于信息传递的弱连接,如何培育引发用户共情和行动的强关系是知识服务提质的方向。所以,“通过各种互动策略对建构社群的认同感,将其培养为自身的超级用户,进而为社群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8。由此看出,学术期刊虚拟知识服务社区的本质是“缺席”的身体与虚拟空间的互构产生的具身认知。在该社区中,身体虽不在场,但感知器官和视觉器官在媒介技术的作用下依然可以产生具身认知行为。“云端”具身性交流促进知识流动解除了现实空间的障碍,时间被凝结。知识的序列性被随选机制取代,知识互动性提升了感官调动程度。在具体操作层面

26、,微信群、讨论组、留言区的使用让知识流动添加了“痕迹”,可以动态追踪知识传播中用户的反应,以作为未来该学术领域、该成果创新中的重要参考。(三)顶层设计:学术期刊制度的创新在数字空间中,人们的心理、行为实践、社会关系都被置于媒介逻辑下。所以,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对用户获取知识起主导性作用。学术知识流动并不是完全随意,而是以国家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制度为指导,引领学术期刊与数字化、智能化连接,从制度高度上促使学术期刊从业人员转变理念,促使其以运用/规制数字传播技术的观念推进知识服务。反之,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反哺知识服务理念,进而丰富学术期刊制度的内容。数字化已经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无

27、法躲避的重要背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国家一直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尤其从 2020 年以来,工信部、国资委等相继出台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件,“十四五”规划纲提出要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这标志着该领域正式上升为国家明确的政策方向。202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数字化转型有章可循,为学术期刊的相关制度创新提供依据。其实早在 2007 年,中国科协学术部召

28、开专题会议,旨在讨论数字技术如何服务学术出版的问题。2014 年 8 月 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教社科20151 号),对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文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可以说,以此为指导对学术期刊改革和发展趋势产生了重大影响。2017 年 5 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旨在深入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技术与知识生产、制作、传播、服务的融合。2021 年 5 月 18 日

29、,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了学术期刊要推动数字化271李 晶,等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转型,引导学术期刊适应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内容精准加工和快速分发,推动学术成果大众普及和应用转化。2022 年 2 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发布2022 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在提及做大一流科技期刊矩阵时,指出要“加快卓越计划集群试点扩容提质,建设自主出版平台,实现编辑出版流程数字化重构,吸引外部期刊加盟,提升知识服务能力”20。由数字化转型政策辐射至学术期刊的制度创新,需要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向大众倾斜,为普

30、通用户赋权和增权。同时,学术出版单位也要积极转变观念,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例如 2017 年 7 月 11 日,我国第一个连续型网络出版物试点项目支撑系统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CAJ-NP)正式发布。该平台标志着学术期刊录用稿件的发表前置,实现了“网络首发”。同时,“支持增强出版等新型数字出版模式,是我国学术期刊进入数字化时代迈出的重要一步”21。显然,在制度的引导下,对于学术期刊社的经营和运作模式,学术期刊编辑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要求都可以有向可寻。三、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传播技术、虚拟知识服务社区与学术期刊制度三者的相互依赖与联系会更加密切,

31、对知识传播、共享、增值方面更加关键,知识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有的放矢。(一)利用增强出版技术推动学术期刊智能化发展增强出版(enhanced publications)是数字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 2009 年被提出后,历经关联链接、结构化增强、补充增强三个阶段”22。在全媒体语境下,增强出版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本质是学术期刊依托智能传播技术开发的富媒体和富数据的出版模式。简言之,增强出版技术核心逻辑在于以关联数据为底层运作,以提取、分析、发布用户所需信息为精准服务过程,最终以产生具有行动化的知识。当前,许多学术期刊的普遍做法是在纸质、网页、微信公众号增强出版三个

32、方面反映技术驱动力。除此之外,场景增强出版和语义增强出版技术是未来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重要升级维度和增长领域。场景增强出版主要是 AR、VR 技术的引入,打造出智能化场景,其“对于现实的再造与增强,标志着从中介化媒介带来的人际类交流回归面对面的情景互动”2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经推出 AR 版。这样界面的区隔感被打破,以全息、全景充分调动用户感官,甚至使知识可嗅、可感、可触。简言之,用户基本感受不到转场的切换感,既增强了知识的立体性,又有助于打造用户的全景式体验,提高知识与用户适配精度,提升用户对知识的认知、利用与转化。语义增强出版技术是“在线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大型学术出版机构运用语义网

33、的核心思想与相关技术向用户提供科学知识的智能化发布、个性化获取和共享处理机制”24。实际上,这种技术大大减轻了个体对知识搜集和整理的负担,把该项任务交给信息提供商或大型出版机构,其通过数据比对、检索过滤、组织聚合等手段,筛选出批量文献中的关键知识点以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例如 Journal 3.0,运用语义增强出版,突破单篇文献为知识组织与提供的局限,在知识点、文献和作者等之间进行计算,通过知识要素抽取,调试知识服务的规模化和个人化的平衡。(二)强化数字意识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守正创新能力传统印刷出版语境下,学术期刊编辑扮演知识的提供者角色,在“网络空间”中,其必须向“知识连371XUESHU

34、CHUBAN YU CHUANBO接者”转变。但现实却是,编辑在角色转换和能力增强中面临较大困难。朱瑶等人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知识服务认知及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当前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之一是“缺乏专业的人才”25。所以,为适应全媒体语境,学术期刊编辑应“树立学术性、主体性、开放性的价值取向,把握良性的发展方向”26。第一,充当数字技术的“挖掘机”。学术期刊编辑要转变思维,将纸质出版意识转换为全媒体出版、融合出版观念,从而深挖技术,把传统的静态知识刊载转向动态且立体的知识服务。具体而言,编辑需要进行资源整合。资源整合能力要求编辑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在海量数据中筛选、过滤、提纯信息,

35、同时能够发现用户的知识偏好,及时更新内容,保证知识服务的前沿性和精准性。第二,充当知识加工的“搅拌机”。所谓搅拌知识,是在数字空间中,编辑对学术知识进行“调色”“增味”“摇匀”“拌稀”,最终使其成为“液态”,才能流动起来。这就需要编辑具备知识再造能力,编辑能够运用数字传播工具对学术成果进行在不违背原创意愿和中心思想情况下的二次创作,包括重点内容提炼、音视频出版、图表化等。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 Horticulture Research 向学者们提供免费的订阅服务。编辑“将期刊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发表时间、下载量等进行筛选、分类、打包,制作成合集,通过邮件定期发送给科研人员”27。如此

36、一来,知识内容更加个性化、个人化、轻量化,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第三,充当作者和读者的“人工桥”。学术期刊编辑在知识服务中起到枢纽作用,打造各方的强关系。学术期刊天然的专业性带来知识细分的自觉,在某一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也就拥有较高话语权。所以,编辑要善于利用和整合权威资源,打造垂直性的虚拟知识服务社区,同时以扁平化交流为组织手段,保证知识节点化流动的通畅。(三)提升制度创新能力彰显知识服务以人为本的“初心”数字传播技术赋权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知识服务的开放性和公共性增加意味着存在学术期刊从业人员责任失范、出版流程漏洞、数据滥用、文献引用规范失当等科研诚信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37、的解决,必须从制度创新层面加以规制,以顶层设计来完善知识服务体系的运作。第一,对于学术期刊编辑而言,要从制度上规范其主体责任。要规定编辑的桥梁和把关的平衡问题,忠诚党的出版事业,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此强化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编辑要从思想上意识到数字传播技术对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不断加强自身学术敏感、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能力的同时,也要掌握新技术作为匹配“网络空间”中知识服务的需要。第二,对于出版流程漏洞的问题,要规定学术期刊坚守查重底线,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严守“三审三校”制度,建设学术诚信体系,拒绝“关系稿”“人情稿”“金钱稿”,禁止代理、抄袭和剽窃学

38、术成果。第三,对于科学数据的引用,要明确规定数据搜集、分析、发布、引用等规范,要严格落实以开放、透明、真实的数据满足用户需求,摒弃以虚假数据进行的差异化竞争。例如 2017 年底,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持编制并发布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 352942017),“该标准规定了科学数据引用元素描述方法、引用元素详细说明、引用格式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科学数据传播机构、数据使用者等”28。该标准的出台保证了科学数据使用的规范性、稳定性、安全性。第四,对于文献的规范引用,必须推进现有指标的修订,对引用行为进行技术赋权,通过算法去除盲目自引和过度自引,以及“吹捧式”471李 晶,等 数字化

39、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或无意义的他引现象。例如 2021 年 11 月,中国科学院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规范论著引用的通知。这份通知明确要求“在引用他人论著时,应遵从合理引用、规范引用的原则,反对合作互引用抱大腿蹭引用审稿拉引用花钱买引用先外后内博引用等情形”29。只有一系列制度规范的出台,形成了多重交织的合力,才能对新技术使用、编辑主体责任、出版流程规范、数据科学且安全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应该说,制度的创新完善应与技术发展同步。技术在发展普及中有时会滑向工具理性的一端,以逐利为导向而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其必须通过制度来防止技术使用时“人”的缺失。从根本上讲,人文主义的

40、回归是防止工具理性的利器,是人作为主体而突破结构性矛盾的基石。所以,在技术因素对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影响不断深化时,制度也应不断更新,例如学术不端、版权归属、平台责任等依旧需要不断强调,发挥制度强大的生命力以提升知识服务的质量。四、结语 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至社会的各个角落,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到虚拟空间中,使现实空间中线性的知识搬移转向数字化的知识流动。本研究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逻辑,其要义在于以制度创新为顶层设计,以数字传播技术为支撑,进而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扁平化、节点式的知识传播。但是,随着技术进步,这一体系构建是否存在构建新的权力中心,引发新的“回声室

41、”效应,以及是否会导致用户“浅阅读化”,甚至是“去阅读化”,这都是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未来,实现技术与人的“友好”互动以平衡人文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关系,既是在学理层面为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研究增加新的研究方向,也在实践层面对用户进行知识获取制定解决方案以及对成果转化产生重要影响。参考文献:1王妍,陈银洲.基于移动应用的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模式与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0):929-935.2陈晓峰,云昭洁,万贤贤.媒体融合精准知识服务助推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9):805-809.3吴芹.媒体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出版

42、,2020(23):48-51.4程立雪,王晓光.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9(3):147-152.5万晓燕,谢巍,贺萍,等.基于领域数据库的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1):1376-1382.6李亚卓.5G 时代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创新发展J.出版广角,2020(14):22-24.7刘坚.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J.现代出版,2014(6):27-29.8陈晓堂.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体系构建J.科技与出版,2020(6):55-60.9刘钊.刍议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传播: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J.编

43、辑学报,2017(6):579-583.10莱恩考斯基马.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M.单小曦,陈后亮,聂春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11江波,刘梦颖.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与品牌价值转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6):45-54,163.12刘珊珊,王彬,王浩然,等.打造我国畜牧、动物医学核心期刊数字化品牌J.编辑学报,2022(1):84-87.571XUESHU CHUBAN YU CHUANBO13向飒,杨媛媛.基于用户画像的学术期刊精准化知识服务策略J.科技与出版,2021(2):103-107.14李芳,周鼎.在线数据库交

44、互式信息可视化出版策略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1(9):65-69.15周华清.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8(12):127-131.16李鹏,卜延明,夏爽,等.视频技术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3):292-295.17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实现路径与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6):41-44.18陈卓,杨石华.内生增长理论与媒体融合视阈下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12-116.19央视网.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习近平主席致 2021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EB/OL.http: 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 的通知EB/OL.https: 袁 虹)6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