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7644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191跟痛症属于足跟部软组织慢性疼痛疾病,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疼痛,严重者会导致行走受限1,中老年人容易患病,尤其是肥胖者占多数2。50岁以上人群中就有10%左右的人发生过足跟痛,男女发病比例为2:13,由于足跟疼痛导致行走困难,因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跟痛症多因患者久行、久站,或不良坐姿致足跟部软组织长时间挤压以及集中高压力而形成,可因足底跖腱膜炎、跟骨滑膜炎、跟骨高压与骨刺等原因引发5,常见治疗

2、方法有常规针刀治疗、封闭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穴位注射、中药外敷、骨减压治疗等,特别严重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6。笔者在针刀的基础上改良和创新创立透压针刀技术,治疗跟痛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湘潭福星仁科康复医学疼痛康复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960岁,平均(46.199.52)年;病程324个月,平均(16.116.14)个月;患侧为左足15例,右足13例,双足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161岁,平均(46.379.72)年;病程424个月,平均(15.895.70)个月

3、;患侧为左足14例,右足14例,双足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疼痛诊断治疗学7的诊断标准。单侧或双侧足跟底部疼痛,影响正常行走;存在固定压痛点;存在局部红肿;X线片可见足跟结节处呈粗糙,诊断为跟骨骨刺及退行性改变;临床症状足跟底部疼痛,轻者仅酸胀不适,着地行走时会加重,重者足跟底部无法称重,稍有活动或正常行走疼痛会减轻,但时间过长又会疼痛加重。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跟痛症诊断标准8。纳入标准:能正常沟通且神志清楚能配合;自愿参与且能完成本研究治疗方案;达到跟痛症相关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院医学伦

4、理委员审查批准。排除标准:有严重内科疾病;有针刺禁忌证,如针具过敏史、晕针史、施术部位存在感染、溃疡等;有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治疗。在足底寻找1至3个筋膜压痛结节,定位标记。患者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铺好一次性洞巾,抽取5mL2%的盐酸利多卡注射液(上海浦津林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2244),在以上个点每点注射1mL进行局部麻醉,使用0.840mm一次性针刀(保定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注册证号:冀械注准20202200649),在压痛的筋膜结节处垂直进针,刀刃方向与血管神经走向一致,快速突破皮肤,进入压痛筋膜结节,在筋膜结节上下提插松

5、解46次,再往下刺入到骨面,到骨面后把针杆调为与皮肤呈15夹角进行扇形平透,平透810刀后出针。出针后用真空气罐拔出一定量的黑色瘀血,消毒后用创口贴贴敷在伤口上。以上治疗每周一次,如果一次痊愈,则停止治疗,否则继续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观察组采用透压针刀治疗。在跟骨外侧高应力点及足底筋膜压痛点取3至5个治疗点,定位标记。患者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铺好一次性洞巾,抽取5mL2%的盐酸利多卡注射液(上海浦津林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2244),在以上个点每点注射1mL进行局部麻醉,使用0.8mm40mm一次性透压针刀(河北保定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注册证号:冀械注准2020220

6、0649),在跟骨外侧高应力点以及足底筋膜压痛点用寸劲垂直进针,刀刃方向与血管神经走向一致,快速突破皮肤和筋膜到达骨面,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柄,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针柄,叩击力量由轻到重,频率均匀,叩击23分钟,待针下不再有松动感,针尖下有坚韧感,针尖叩击骨膜的声音变得清脆响亮时出针,出针后用真空气罐拔出一定量的黑色瘀血,消毒后用创口贴贴敷在伤口上。以上治疗每周1次,如果1次痊愈,则停止治疗,否则继续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3观察指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来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由轻到重分010分。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对睡眠和生活无影响,疼痛能够忍受。中度疼痛为35分,疼痛需要服用止

7、痛药,对睡眠偶尔有影响。重度疼痛为57分,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药,对睡眠有影响。剧烈疼痛为79分,疼痛比较严重,对睡眠影响较重,且有其他伴随症状。无法忍受为10分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张立勇1,刘英桃2,俞菊香1,李明1(1.湖南省湘潭福星仁科康复医院,湖南 湘潭 411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中图分类号R245.319.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3)06-1191-03摘要目的:观察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透压针刀治疗和常规针刀治疗。结果:两组vAS评分都有改善(

8、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疗效较好。关键词跟痛症;透压针刀;对照治疗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192疼痛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并伴有其他症状。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治愈:足跟部疼痛、跛行等症状

9、全部消失,行走正常。显效:足跟部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基本自如,只偶尔有点轻微疼痛。好转:足跟部疼痛有缓解,但行走或站立时间久时仍有疼痛;无效:足跟部症状无任何改善,疼痛如前未缓解。5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307.420.763.610.82*4.690.57*对照组307.460.745.280.76*6.180.62*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20631(96.67

10、)对照组3012864(86.67)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6讨论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长期应力集中导致慢性劳损,以及跟骨部静脉回流不畅,加之本身的退行性变,综合多种病理因素导致跟痛症发生,其中跟骨骨内压过高是导致跟痛症最常见的原因10-11。跟痛症属中医“痹证”范畴。病机主要与肝肾亏损、寒湿阻络、气血不调等因素有关,或外伤、慢性劳损等导致足跟部气滞血瘀,经络淤滞,不痛则痛。诸病源候论12曰:“跟脚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世俗呼出脚跟颓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针刀医学认为13,跟骨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因为足底筋膜在长期的异常拉应力作用下反复的微损伤导致或继发于足底筋

11、膜的慢性劳损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后所引起。针刀医学基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及人体力学平衡失调理论,对跟痛症的治疗用针刀重点松解损伤或增厚的足底筋膜,起到松解粘连、切割疏通、调整力平衡的作用14,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针灸、封闭针、冲击波等常规治疗,但对于部分病程长的顽固性跟痛症患者,针刀治疗见效快,但疗效不稳定,如果多次反复过度松解,反而会造成二度粘连,加重病情。笔者在长达10余年的针刀临床中开创透压针刀筋骨并治的创新针刀疗法,提出跟痛症的三步治疗方案,即一步松筋膜,二步透骨膜,三步调骶髂平衡,三步兼治,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90%的患者通过筋骨并治都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只有约10%的患者需要松解骶

12、髂关节增厚变短的韧带,纠正骨盆失衡和重心的偏离,调整脊柱力平衡失调,减轻跟骨的筋膜骨膜内外压力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透压针刀是在针刀基础上改良的创新针刀,是集骨减压针与针刀的完美结合,具备骨减压针减骨内压和针刀松解粘连的双重作用,在临床上,慢性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用常规针刀治疗虽然见效快,但疗效不持久,容易复发,原因就是跟痛症的病变不仅仅是局部筋膜挛缩和粘连的问题,大多是跟骨高压所致,或者二者兼备,所以治疗需要筋骨并重,既需要松解筋膜,又需要跟骨减压,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透压针刀针刃为双刃圆钝型设计,比普通针刀钝,且操作时手法以寸劲透刺为主,不需要切割和剥离,透刺松解筋膜有逐层突破感,对于筋膜高应力点

13、可以起到以点破面的功效,因此对病变增厚和挛缩的筋膜松解比较彻底,而普通针刀为单刃,刃口锋利,是通过反复切割筋膜从而起到松解作用,损伤大,也容易造成再度粘连,更无法起到以点破面的治疗功效,所以常规针刀松解治疗容易反复,透压针刀层层透破松解筋膜到达骨面后,再用医用叩诊锤均匀叩击针柄使针尖突破骨膜进入骨质进而进行骨减压,进而降低跟骨内部的压力,改善局跟骨周围血液微循环与血流动力学平衡,从而缓解了足跟部疼痛的症状。治疗后及停止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透压针刀即刻止痛效果和远期止痛效果均优于针刀对照组,因为透压针刀是将跟骨减压与针刀松解合二为一,起到针刀松解筋膜粘连、跟骨骨内减压

14、以及针刺疏通经络的三重治疗效果,治疗一步到位,一针多效,起到1+1+13的治疗效果,所以止痛效果比传统针刀更明显,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对患者的二次损伤,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只需要1到2次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或者痊愈,透压针刀治疗跟痛症发挥了针刀松解、根骨减压、针刺刺激三者联合使用的治疗优势,而且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损伤最小、微痛或者无痛,效果持久不易复发,治疗时间短,随治随走,治疗费用低,是治疗跟痛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参考文献1 王义亮,杨芳.冲击波配合足底康复训练治疗跟痛症135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3):1608-1609 2 郝晓婷,秦媛媛,余增芳,等.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研究进展

15、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2):172.3 胡志俊,程少丹,郑拥军,等.实用针刀临床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09.4 WACLAWSkI ER,BEACH J,mILnE A,et al.Systematic review:plantar fasciitis and prolonged weight bearingJ.Occupa tional medicine,2015,65(2):97-106.5 陈辉,王翰,陶然,等.超声引导自体脂肪注射治疗跟痛症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4):318-320.6 孙秀明,丁磊,武星,等.银质针加热治疗跟痛症临床疗

16、效观察 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2):158-160.7 范后宝,郭松,郑昊,等.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观察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05-107.8 王和鸣,黄桂成.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2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9.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193落枕每以早晨起床后出现的急性颈部肌肉痉挛、

17、强直、酸胀、疼痛、肌肤麻木以致颈部转侧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轻者未做治疗可在47天自愈,严重者疼痛剧烈并可向头部及上肢部位放射,并引起头痛,可迁延至数周不愈。笔者在临床跟随朱丹老师师带徒传承学习中运用推拿手法配合耳穴方法治疗落枕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44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935岁,病程13天。中医辨证:风寒侵袭证临床表现为颈部肌肉僵硬强直,头颈转侧不利,恶寒怕风,可伴有头部疼痛、颈背部及上肢酸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为颈肩部伴肢体疼痛麻木,颈部转侧不利,疼痛性为痛如针刺,疼痛拒按,痛有定处,或伴有头昏头痛,胸闷胸痛,肌肤甲错,

18、面色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2治疗方法推拿:患者取坐位,在逐步放松颈项部肌肉的情况下用轻柔缓和的法在患者的颈项部治疗,再用拿法提拿颈项及或弹拔紧张的肌肉。配合循序渐进的头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患者取坐位,用拿法和揉法放松颈部肌肉,用摇法治疗,使颈部作轻柔的转动,转动到患者的最大疼痛耐受点时停留数秒钟,重复几次,如此摇动数次后,在颈部向前的屈位的时候,迅速向患者疼痛侧加大旋转幅度作颈椎扳法,手法要快而轻,不可强求颈椎扳法有弹响声,疼痛剧烈的患者不可强求使用扳法。患者取坐位,点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阿是等穴,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开始,并由轻至重逐渐增加手法力量,再用拿法拿颈部

19、两侧肌肉,可以采用一指禅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最后可在颈部疼痛处加用擦法和热敷以通经活络止痛。耳穴压丸:主穴取颈、颈椎、或压痛敏感点、神门、肾。配穴取风寒侵袭证加肺、膀胱,气滞血瘀者加皮质下、耳尖放血,属少阳经落枕者加肝、胆;属太阳经落枕者加膀胱、小肠1。推拿手法治疗每天1次,一般疗程只需要治疗13次。耳穴帖压只需1次贴压,取单侧耳穴,嘱患者自行按摩压丸的耳穴,每天按压35次,每次35min,力度以有感觉并使患者自己能忍受为度。按压耳穴颈时,嘱患者颈部作轻柔的转动,转动到患者的最大疼痛耐受点时停留数秒钟,重复几次。3疗效标准2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基本消失,颈部功能活动

20、恢复正常。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4治疗结果痊愈22例(50%),好转18例(40.9%),未愈4例(9%),总有效率91%。5体会落枕是由于睡眠时颈部位置不当,枕头过高过低使头颈部肌肉过度牵拉,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发生静力性损伤,或因睡眠时露肩受风、夏天过度贪凉,风寒侵袭项背,寒性收引致使局部脉络受损,气血瘀滞痹阻不通,拘急而痛。常见于一侧的颈项部肌肉疼痛痉挛。推拿手法治疗落枕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点按穴位可舒筋理气、解痉止痛。当体表或脏腑有恙时,耳廓上相应的耳穴会有所反应,而这些作为反应点的耳穴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选择3,选择耳穴贴压颈、颈椎及压痛

21、敏感点属相应部位取穴,用以疏散局部的风寒,通络止痛;神门消炎止痛,肝、胆与膀胱,小肠属按经络取穴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1。推拿和耳穴贴压治疗落枕疗效较好。参考文献1 朱丹.实用耳穴诊治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155-156.2 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7-228.3 耿培培,姚会艳.耳穴压豆法治疗颈椎病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9):1421-1422.收稿日期2022-11-03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落枕44例陈兵(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中图分类号R244.1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3)05-1193-0110 张耀巍,廉安琪,杨璐,等.足跟痛针刀治疗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92.11 葛明富,王金铎,高曦等.小针刀配合跟骨减压治疗老年跟痛症的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6):30-33.12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50.13 卢笛,徐卫星,马苟平,等.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J.中国骨伤,2010,23(8):618-619.14 刘延群.小针刀松解术序贯中药足浴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2):45-47.收稿日期2022-1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