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2607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丙型肝炎诊断、报告标准丙型肝炎诊断、报告标准及疫情管理要求及疫情管理要求马凯洛阳市疾控中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丙肝基本常识及疫情现状丙肝病例诊断标准目前病例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丙肝疫情报告规范管理丙肝暴露后处置丙肝病毒的发现丙肝病毒的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被发现曾被称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因子是第一个在没有看到病毒颗粒条件下确认的人类病毒隐匿杀手首次现形 1989年,由MichaelHoughton领导的研究组首次克隆、鉴定丙肝病毒基因序列(单股正链RNA,NS3有强免疫原性)衣壳RNA基因组病毒颗粒(核心)蛋白丙肝病毒模式图HCV 的特性的特性黄病毒科黄病毒科有包膜有包膜单股正链单股正链

2、 RNA(9.6 kb)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 准种(准种(quasi-S)T:2.7 小时小时每日复制量:每日复制量:10 兆兆(1012)病毒颗粒病毒颗粒抗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感染的标志。急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模式与复苏血清学模式的急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进展慢性感染血清学模式的急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进展慢性感染传染病:染病: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病病原原体体(pathogen):微生物,寄生虫进入人体开始感染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

3、隐形感染为主主主主动免疫:免疫:注射疫苗,自然感染被被动免疫:免疫:母体,免疫球蛋白显性感染:性感染:麻疹,水痘致病能力包括:致病能力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20 位患者位患者20%痊愈痊愈100 位位 HCV 急性感染急性感染80 位患者位患者80%持续感染持续感染24 位患者位患者30%稳定,慢性,稳定,慢性,无进展无进展28 位患者位患者28 位患者位患者 56 位患者接受位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持久性应答持久性应答(50%)肝脏疾病终末期,肝肝脏疾病终末期,肝细胞癌,肝脏移植,细胞癌,肝脏移植,死亡死亡治疗失败治疗失败(50%)30%呈严重进展呈严重进展40%有不同有不同

4、程度的进展程度的进展32 位患者位患者24 位患者位患者HCV 感染的预后感染的预后国际上公认的国际上公认的HC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血传播:经血传播:经血液传播是经血液传播是HCV传播的主要途径。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他肠道外途径其他肠道外途径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确实存在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确实存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不能排除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不能排除孕妇携带孕妇携带HCV可能感染其新生儿,但概率小于可能感染其新生儿,但概率小于6%,对人群感染率影响不大。,对人群感染率影响不大。l不经

5、食物、水传播,也不经呼吸道传播。蚊虫叮不经食物、水传播,也不经呼吸道传播。蚊虫叮咬传播未被证实。咬传播未被证实。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变化l l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输血吸毒者混用注射器l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10%(职业暴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l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 20-40%J Viral Hepat.2006 Nov;13(11):775-82.60%60%l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途径l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内窥镜、介入性操作、外内窥镜、介入性操作、外科手术科手术)l不洁注射不洁注射l生活方式相关生活方式相关(文身、美

6、文身、美容、美甲、修脚容、美甲、修脚)创伤性操作可能导致丙肝感染率明显上升J Viral Hepat.2006 Nov;13(11):775-82.患者比例(%)010203040506070809010036%18%消化道内镜检查HCV(+)组对照组 P core NS4 NS5 病毒的基因型及其分布病毒的基因型及其分布依依据据基基因因序序列列的的差差异异,可可将将HCV分分为6个个主主要要基基因因型型及及不不同同亚型,型,按按照照国国际通通行行的的方方法法,以以阿阿拉拉伯伯数数字字表表示示HCV基基因因型型,以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型(如1a、2b、3c等)

7、。等)。基基因因1-3型型呈呈全全球球性性分分布布,其其中中1a和和1b占占所所有有HCV感感染染的的60%以上。以上。欧欧洲洲、美美洲洲和和亚洲洲的的流流行行株株以以1型型和和2型型为主主;3型型主主要要流流行行于于东南南亚地地区区;4型型主主要要流流行行于于中中东地地区区;南南非非以以5型型和和6型型为主。主。我我国国以以1b和和2a基基因因型型较为常常见,但但以以1b型型为主主;某某些些地地区有区有1a、2b、3b和和6a型的型的报道。道。I病毒的繁殖与复制病毒的繁殖与复制HCVHCV有严格的宿主限制性,只感染人和黑猩猩。有严格的宿主限制性,只感染人和黑猩猩。由于相对低的复制水平HCV在

8、细胞培养时病毒产量很低。HCV主要复制部位在肝脏:吸附进入脱壳内质网合成前体多肽(NS5B复制酶)负链RNA病毒基因组 合成前体多肽 装配新病毒颗粒病毒的致病机理病毒的致病机理按病程划分为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丙肝病程一般是急性丙肝病程一般是7-87-8周,但变化范围可为周,但变化范围可为2-262-26周,潜伏期短,临床过程无显著特征。周,潜伏期短,临床过程无显著特征。急性丙肝的转归:10%30%为自限型;10%-20%ALT正常,血清HCV RNA 持续阳性,抗HCV水平较高并持续较长时间;40%-60%发展为慢性肝炎。慢性HCV感染有两种生化模式:1、HCV持续或间歇的病毒血症,ALT水平

9、正常;2、伴有ALT 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我国HCV流行特点既往有既往有偿卖血人群的血人群的HCV感染率感染率处于于较高水平,高水平,HIV阳性者中合并阳性者中合并较高的高的HCV感染率。感染率。性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的播疾病高危人群的HCV感染率相感染率相对不高,但尚不高,但尚需需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尤其是,尤其是经男男性男男性接触接触传播播HCV的的风险尚需深入研究。尚需深入研究。HIV阳性者中合并阳性者中合并HCV感染比例感染比例较高,尤其是高,尤其是经静静脉吸毒和既往有脉吸毒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采供血感染HIV者,在抗病毒治者,在抗病毒治疗中中应引起重引起重视。丙

10、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每年300400300400万新增万新增HCVHCV感染患者感染患者l丙肝起病隐匿,是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一旦感染丙肝,有20%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80%左右无明显症状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没有“病毒携带者”,有“毒”就要考虑治疗l疾病发展越后期,越难治愈逐渐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疾病负担l目前没有疫苗预防全国及河南省丙肝疫情现状全国及河南省丙肝疫情现状近年来,全国丙肝报告发病数呈增长趋势,2012年全国共报告丙肝212205例,较上年增长15.8%年度年度报报告病例数告病例数/例例2004200520062007

11、200820092010201120122013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42381572827561097826114561137147158758183310212205近年来全国丙肝病例近年来全国丙肝病例报告情况告情况报告病例数全国及河南省丙肝疫情现状全国及河南省丙肝疫情现状河南省丙肝监测情况及在全国的位置河南省丙肝监测情况及在全国的位置 在全国丙肝疫情攀升的情况下,我省逐年增加的趋势更明显:2003-2012年,我省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由2.08/10万上升到43.94/10万,上升了20.13倍 2004年以来,我省丙肝报告病例数居全国首位,2008-

12、2012年我省丙型肝炎当年报告病例数依次占全国的17.46%、17.30%、17.60%、18.36%和19.47%全国及河南省丙肝疫情现状全国及河南省丙肝疫情现状年份年份报告发病报告发病率(率(1/10万)万)报告病例报告病例数数发病率较发病率较升降幅度升降幅度(%)报告报告死亡死亡数数报告报告死亡死亡率率(1/10万万)2006年13.421258944.86100.01072007年18.031693434.34120.01282008年21.161980217.34120.01282009年24.962353417.98220.02332010年29.162766716.84120.0

13、1262011年35.803366122.7590.009620122012年年43.9443.94413174131722.7422.747 70.00740.0074性别分布性别分布:2012年报告的丙肝病例中,男女性别比是1:1.07分年龄分布分年龄分布:年年龄龄/岁岁人数人数/人人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420126 915871481127915393160595262034204488939352648207414391290病例报告人数2012年各省

14、辖市丙肝报告情况省省辖辖市市人数人数/人人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不详市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6235210317802556259270125583016549169512489084001278814563339328648323报告病例数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5410937363683499598011281126143917

15、362002-2012洛阳市丙肝病例洛阳市丙肝病例报告情况告情况2006年以来,丙肝报告发病率一直在全省法定传染病的前5位;河南省河南省丙肝丙肝在全部传染病中发病顺位表在全部传染病中发病顺位表顺位顺位2005年年2006年年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2012年年1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2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肺结核肺结核3痢 疾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肺结核手足口病手足口病4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痢 疾痢 疾丙肝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5流行性腮腺炎丙肝丙肝痢 疾丙肝丙

16、肝丙肝丙肝6丙肝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梅毒7麻 疹麻 疹麻 疹手足口病痢 疾痢 疾梅 毒流行性腮腺炎8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甲肝麻 疹梅 毒梅 毒痢 疾痢疾河南省河南省丙肝丙肝在在乙类乙类传染病中发病顺位表传染病中发病顺位表顺位顺位2005年年2006年年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2012年年1 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乙肝2 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3 痢 疾痢 疾痢 疾丙肝丙肝丙肝丙肝丙肝4 丙肝丙肝丙肝痢 疾痢 疾痢 疾梅 毒梅 毒5 麻 疹麻 疹麻 疹麻 疹梅 毒梅 毒痢

17、疾痢 疾6 甲肝疟疾甲肝梅 毒麻 疹艾滋病艾滋病艾滋病7 淋 病甲肝梅 毒甲肝甲流麻 疹甲肝淋 病8 艾滋病淋 病疟疾疟疾甲肝甲肝淋病布 病9肝炎(未分型)梅 毒淋 病淋 病艾滋病淋 病猩红热甲肝10 梅 毒肝炎(未分型)肝炎(未分型)艾滋病淋 病肝炎(未分型)布 病肝炎(未分型)丙肝抗体比较敏感,阳性率高。抗-HCV有IgM和IgG之分,IgM阳性提示HCV复制,IgG阳性提示正处于感染或既往感染,需结合HCV-RNA检测,加以区分。抗-HCV阳性,HCV-RNA阴性说明机体已经清除了丙肝病毒,只需定期随访观察。HCV-RNA阳性或丙肝核心抗原阳性是丙肝确诊病例的主要依据。HCV核心抗原在血

18、液当中含量甚微,阳性率很低,故不常用。感染丙肝病毒1-3周后,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HCV-RNA。丙肝病例诊断标准丙肝病例诊断标准卫生部-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1)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丙肝防治指南卫生部-2008-12-11发布,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要求2009-6-15起实施,代替WS213-20012010年5月卫生部下发现行法定报告管理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卫生行业标准),即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WS213-2008)。诊断依据诊断依据3.1 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详细询问)3.1.1曾接种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

19、植。3.1.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3.1.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3.1.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3.2 3.2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2.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2.1.1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3.2.1.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有低热或出现黄疸。3.2.1.3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3.2.1.4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3.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2.2

20、.1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3.2.2.2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3.2.2.3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3.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2.3.1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3.2.3.2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3.2.3.3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3.33.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3.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

21、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3.3.2 血清抗-HCV阳性。3.3.3 血清HCV RNA阳性。3.4.1 3.4.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即单个核细胞浸润于肝窦中,形成串珠状;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有淋巴滤泡形成;常见界面性炎症。3.4.2 3.4.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界面炎、汇管区淋巴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库普弗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3.4.33.4.3慢性丙型病

22、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肝纤维化及小叶结构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3.43.4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3.5.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3.5.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增大。3.5.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3.53.5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原则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等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依据HCV RN

23、A检测。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诊 断断疑似丙肝病例疑似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3.1和3.2。符合3.1和3.3.1。临床诊断丙肝病例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3.3.2和3.1。符合3.3.2和3.2。符合3.3.2和3.3.1。确诊丙肝病例:确诊丙肝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和3.3.3。急性丙肝诊断: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3.3.3和3.2.1。符合3.3.3和3.4.1。慢性丙肝诊断: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3.3.3和3.2.2。符合3.3.3和3.4.2。符

24、合3.3.3和3.5.2。丙肝肝硬化诊断: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3.3.3和3.2.3。符合3.3.3和3.4.3。符合3.3.3和3.5.3。所有实验室检测遵照所有实验室检测遵照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20112011年性艾中心出版年性艾中心出版丙型肝炎病毒实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试行)验室检测技术规范(试行)HCV疫疫情情报报告告检检测测流流程程丙肝抗体(抗-HCV)的检测 目前常用的抗-HCV检测试剂盒为第三代,常用方法为ELISA法。应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诊断试剂盒。丙肝核酸(HCV RNA)的检测方法 HCV RNA定性

25、检测: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HCV RNA定量检测: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联反应(FQ-PCR)卫标卫标WS213-2008WS213-2008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20112011年性艾中心出版年性艾中心出版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试行)HCVHCV临床诊断筛查检测流程临床诊断筛查检测流程丙肝如何治?2004年颁布我国首部丙肝防治指南 颁布丙肝防治指南的重要意义:规范和指导我国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防治水平加强公众的丙肝健康教育治疗对象只要确证为血清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就需要抗病毒治疗。中国

26、丙肝防治指南目前临床治疗丙肝的药物干扰素普通干扰素(IFN)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2b(12KD)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2a(40KD)利巴韦林各国指南均推荐的首选用药PEG-IFN+利巴韦林2004年中国指南、2009年美肝会指南慢性丙肝的首选治疗方案是PEG-IFN+利巴韦林2011年欧肝会指南慢性丙肝的一线治疗方案是PEG-IFN+利巴韦林1.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551-555.2.Hepatology.2009;49(4):1335-1374.3.J Hepatol,2011.l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lPEG-I

27、FN优于普通优于普通IFN l利巴韦林禁忌者,单用利巴韦林禁忌者,单用PEG-IFN或或 IFN 治疗治疗 药物选择药物选择PEG-IFNPEG-IFN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是目前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案最有效的方案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慢性慢性丙肝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主要目标=治愈l无病毒1l阻止疾病进展(坏死/纤维化)l无症状次要目标=延缓/预防l l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1 1l l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2 2l l防止失代偿的发生防止失代偿的发生l l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2 21.1.WormanHJ.Hepatit

28、isC:currenttreatment.WormanHJ.HepatitisC:currenttreatment.2.PetersMGetal.MedscapeHIV/AIDSeJournal.2002;8(1).2.PetersMGetal.MedscapeHIV/AIDSeJournal.2002;8(1).3.NishiguchiSetal.3.NishiguchiSetal.LancetLancet.1995;346:1051-1055.1995;346:1051-1055.越早接受治越早接受治疗,越容易,越容易获得治愈得治愈2020年龄(岁)25303545556030405060

29、708090SVR率(%)4050Fosteretal.AASLD2003Fosteretal.AASLD2003临床证明干扰素治疗获得SVR的患者超过99%无复发Swain历经5年的长期随访,证实干扰素治疗获得SVR即为临床痊愈Swain et al,EASL 2007 0204060随访期间病毒维持阴性的患者比例(%)80100总体单药治疗99.2%99.2%98.8%100%人数=997 163 666 75 9398.9%联合治疗联合治疗ALT正常患者单药或联合治疗HIVHCV共感染患者 临床抗病毒药物用量干扰素剂型:1、国产干扰素2、进口干扰素使用方法:肌肉或者皮下注射剂量:500-

30、600万单位qodimor180ug/w利巴韦林口服600-1200mg/D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血清HCVRNA阳性和/或抗-HCV阳性,可联合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禁忌症:1、TBIL正常值上限2倍;2、失代偿性肝硬化;3、有自身免疫性疾病;4、有重要器官病变;有心,肝,肾代偿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5.未控制的精神疾病6.WBC,PLT目前病例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病例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报告病例数量多,逐年增长趋势明显,病例诊断不准确,病例分类不准确(一)部分医疗机构扩大了就诊者中丙肝筛查范围,发现并报告的病例数量增加(二)个别地区卫生监督部门在检查传染病报告漏报情况时,要求丙肝抗体筛查

31、阳性者一律上报,否则当作漏报处理,把不符合报病标准的对象也当做病例进行报告(三)个别地区医疗机构的医生对诊疗过程中发现的丙肝抗体检测阳性者的处理不当。由于对报告标准掌握不准确,另限于检测技术和报告时限的要求,对于单纯丙肝抗体阳性者以“实验室诊断病例”上报,导致我省“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增加明显 目前病例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病例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填卡人、报告人病例诊断不准确网络报告的质量 审核浏览形式化传染病报告卡片应该由首首诊的的临床医生床医生填写填卡人态度不认真(信息准确性)存在实验室检测人员填写(为保证24小小时内完成病例的报告)建议建立检验科、门诊和住院部交流反馈机制,及时传递实验

32、室检测结果,使诊治大夫及时获得实验室证据,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填卡人填卡人临床医生诊断标准掌握不牢无“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的诊断 对从事传染病诊治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70%的临床医生不能完全正确回答丙型肝炎诊断分类相关的问题,对丙肝病例诊断标准掌握不充分,对相关报告知识掌握不全。术前检查等发现抗-HCV阳性以“实验室诊断病例”上报?诊断分类:疑似丙肝病例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 确诊丙肝病例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分类临床分类:急性 慢性对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病例急慢性进行判定和报告。未分类:当前存在较多未分类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未填写,网报人员未核实,系统默认所致。各级医疗机构

33、、疾控机构应对报告中丙肝实验室诊断病例“未分类”病例认真核查,及时订正,明确最终诊断。网络报告的质量丙肝不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丙肝、乙肝、血吸虫病要求报告急性、慢性(2012年起)网络报告的质量病原携带者和临床分类(急性、慢性)填写丙肝诊断准确性重复报告丙肝属于一种慢性传染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丙肝报告病例进行本年度和跨年度重卡分析。本年度重卡:2009年报告的22832例中有929例可能重复,重复率4.07%;2010年26733例中有1167例可能重复,重复率4.37%;2011年报告的32427例中有1488例可能重复,重复率4.59%。跨年度重卡:在2009-2011年度内查重的基础上,

34、以追加个案方式将该三年年度内剔除重复病例后的库进行合并,共计78408例。其中,6056例为可能重复的病例,重复率7.72%。审核浏览形式化审核浏览形式化 医疗机构防保医生、县(区)疾控中心审核传染病报告卡时,要结合疾病的特点、诊断报告标准、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发现漏空项、不符问题,应及时核查、订正。1、报告原则及分类丙肝诊断分型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没有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的诊断分型。报告疑似病例时,应及时进行排除和确诊。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丙肝,慢性丙肝。(肝硬化?)疫情报告及管理要求疫情报告及管理要求2、报告技告技术要求要求丙肝属于法定

35、乙类监测报告传染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有责任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在24小时内规范报告发现的丙肝病例。无网络直报的机构应及时同辖区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联系,由其代为直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对报告的丙肝病例信息及时进行审核、查重和分析利用。3 3、报告管理要求、报告管理要求(一)流行病学史和既往病史丙肝流行病学史较为复杂,多数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有进行详细询问,或者询问时病人不愿意、不能进行确切回答。医务人员接诊中应仔细询问,特别是近六个月的流行病学史和既往丙肝诊疗史。(二)严格依据诊断标准疑似病例的基本条件是有流行病学史,同时具备临床表现或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临床诊断病例的基本条件是抗-H

36、CV阳性,同时具备临床表现或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或流行病学史方可诊断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必须有丙肝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4、报告告诊断分断分级目前全省存在仅抗-HCV阳性病例被作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各级疾控中心要掌握本地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具备开展丙肝抗体、肝功能生化(血清ALT、AST和胆红素)和丙肝核酸的检测能力。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不能报告相应级别的诊断病例。疾控机构和防保医生在审核时发现不符问题,应及时核查、订正。急性和慢性分型用于区分新发和既往病例新发病例:以往从未患过丙肝、首次发现的病例;急性肝炎指半年内有过新感染史的病例;病程超出半年未痊愈的(包括慢性丙肝急性发作)均作为慢性肝炎报告

37、。当前存在较多未分类。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应对报告丙肝实验室诊断病例中“未分类”病例认真核查,及时订正,明确最终诊断。5、信息、信息报告告规则丙肝属于慢性传染病,易出现重复就诊的情况。依据网络直报工作指南的要求,对丙肝病例只在本年度首次首次确诊时登记报告一次。在同一家医院复诊且已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的病人,由门诊医生或防保科大夫确认后,在门诊日志上注明“复诊”后,不再重复报告。医生诊疗和网络直报过程中发现病例曾被明确诊断报告的丙肝病例,可不再进行报告,但需在门诊日志或传染病登记薄中分别注明“复诊”、“具体诊断时间”或“XX医院XXXX年X月X日已报告”。6、丙肝病例核、丙肝病例核查:各医疗机构防

38、保科医生和各级疾控中心在直报前或审核后要进行查重工作。年度内查重:各级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日登录网络直报系统对本辖区本年度医疗机构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逐一逐项审核,确认后再进行查重和删除,查重条件可选择默认或适当放宽以提升敏感性。条件: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性别、职业、病种、年龄、现住址编码;善于利用系统模糊查重。原则:确定为同一病例每日自动计算自年初至本日的重卡数,同时提供每日自动计算自年初至本日的重卡数,同时提供每日自动计算自年初至本日的重卡数,同时提供每日自动计算自年初至本日的重卡数,同时提供重卡导出功能。重卡导出功能。重卡导出功能。重卡导出功能。跨年度查重:了解慢性丙肝的复发和迁徙

39、的情况。目前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尚不具备对2004年以来报告的丙肝进行跨年度自动查重功能。7、删除重卡原除重卡原则: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他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据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重卡删除要求为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导致的重卡,由本单位删除;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导致的重卡,由病人常住地的县(区)疾控中心删除。删除卡片时要做好删除记录,并在备注中注明具体原因。8 8、信息订正、信息订正发现一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

40、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型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订正前报告病名),按规定完成网络订正操作。疑似病例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该订正由责任报告单位作出,其县(区)疾控中心需对报告的订正信息重新审核。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由属地县(区)疾控中心订正为地址不详。丙肝暴露后处置丙肝暴露后处置医疗操作中,被含有病人或他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利器刺伤,或粘膜暴露于病人或他人的血液或体液据文献报道,意外的针刺损伤,感染HCV的概率很低,为0.3%2.8%,但是一些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因职业暴露感染丙

41、肝的比例为10%20%;法国连续14年的职业暴露记录中,共报告55例丙肝感染中国北方5所医院共310个科室进行调查医务人员HCV总感染率2.5%,以外科和妇产科为主,51-6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3.2%,远高于普通人群的0.43%丙肝暴露前措施丙肝暴露前措施一、教育培训患者:公众宣教、面对面宣教医务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题教育二、操作强化安全防护意识,”普遍防护原则”实验室安全要求个人防护及操作要求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进入实验室应穿

42、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不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操作中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物在清洁之前应先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min以上;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血清及其

43、它体液样品均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避免利器的使用.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刺伤。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应将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废弃物处置废弃物处置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从实验室出来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它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

44、安全运至消毒室,并在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丙肝暴露后处置丙肝暴露后处置现场紧急处理事故评估事故报告与登记追踪与随访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1.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2.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3.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5.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

45、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意外和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意外和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1、对暴露者的评估:2、对污染源的评估:污染源要检测HCV,以及主要的血源性病原体。3、暴露级别的评估:损伤程度:创伤大小、深浅、有无出血、有无刺破静脉或动脉暴露物质的类型:血液,含血体液,组织,HCV培养物,污染的器具等皮肤粘膜完整性:皮炎,皲裂,刮擦破损,咬伤皮肤粘膜与污染性材料接触的时间和面积局部处理质量源病人状况评估:评估:报告医院感染相关部门。职业暴露后明确暴露源为HCV感染者,建议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抗-HCV检测,留作本底。暴露后预防措施:由于目前无HCV疫苗,建议对发生职业暴露者进行密切的跟踪随访。追踪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诊断及处理流露诊断及处理流程程-(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要点:1、职业暴露不等于职业感染。2、职业暴露完全可以预防,重在安全防护。3、职业暴露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很低,目前无有效的预防用药和疫苗。4、一旦暴露尽快处理,报告,请专家评估。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