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调查研究:现状与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579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调查研究:现状与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调查研究:现状与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调查研究:现状与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 年月M o d e r n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E d u c a t i o nV o l N o S e p t e m b e r 教改论坛D O I /j c n k i /g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调查研究:现状与对策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省级科研平台专项重点项目(P T Z D );合肥师范学院 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r c j j ).作者简介王伟(),男,安徽合肥人,博士,讲师;刘慧玲(),女,安徽合肥人;董燕斌(),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研究生;周欣梦(),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马愿愿

2、(),女,安徽淮北人.王伟刘慧玲董燕斌周欣梦马愿愿(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安徽省肥东县第一中学,安徽 合肥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了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培养状况,本研究通过制定标准、设计问卷,对 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初中生在文化自信理解上、学校在校园文化熏陶和课程设置上、教师在对应课堂教学方式上均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培养现状,对于当前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青少年;文化自信;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3、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决定着未来民族的文化自信.开展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而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如何决定着下一步“进学校、进课程、进教材”的方向、方式、方法,因此摸清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家底,理清学校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为各级教研部门和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借鉴.目前有关文化自信的研究较多,一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内容.通过查阅中国知网

4、(C NK 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以“文化自信”为篇名检索词进行检索(搜索时间为 年月日到 年月 日),共得到核心期刊论文 篇,而将内容限定在教育领域,共有 篇论文,其中有关调查研究的只有篇.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目前文化自信的研究,对中小学生文化自信问题理论探讨较多,如文化自信教育存在课程内容衔接上“碎片化”、课程内容选材来源窄化、课程内容阐释“二重”样态、课程内容表征简单符号化等问题,提出要培育学生文化理解力、文化实践力等.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文化自信的已有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已有研究学科分布不均从学科层面来看,目前有关文化自信的教学和研究尚停留在对语文、政治、历史等传统文科

5、层面,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教学尚缺少关注.具体从文化自信的课程化培养角度来看,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学科内容中蕴含大量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追根究底是三门学科与历史文化高度有关,相关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中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多涉及.与之相对,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中涉及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史较少,加之教师对所教学科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缺乏了解等原因,中学理科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还不多.与之类似,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虽然也会包含较多的相关文化因素,如民乐、民画、民俗等,但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得肤浅、教师能力储备不足等原因,造成这些学科中的文化自信培养也存在

6、渗透不均衡等问题.青少年文化自信研究尚属空白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中学文化自信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多停留在社会学层面,如对大学生、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文化自信研究,而从学校教育角度的研究尚且不多.从已有的学校教育层面来看,实践研究要么研究对象是比较成熟的群体,如大学生群体(占已有研究的 ),要么停留在中学具体学科层面.而对于青年群体的有关研究共有 篇,只有篇是针对青少年群体(也是偏向于从政治学科角度的研究),且无实践层面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现状的整体研究.青少年时期是其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个系统性工作,它与学校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等息息相关,具有基础性、未完成性等特点.因此从整体层面

7、来看,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课程、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培养,在整体、实践、中观的研究中存在空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教师角度的文化自信培养研究较少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同时还具有浸润性,其培养是浸润在各科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文化建设中的,其中前两方面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学生文化自信养成的关键人.随着各科教学和校园活动的课程化,作为站稳课堂主阵地的教师,其作用的发挥极其关键.然而由于教师受升学、考试等评价指挥棒影响,在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力有不及,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等其他“附加”目标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个主体,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然而从已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只有 篇文

8、献与教师相关,直接以教师为对象的文献仅有篇,其聚焦在思想政治和乡村教师等特殊群体上,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总的来看,任课教师受课堂教学为主、文化敏感性欠缺的影响,造成践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自觉性还较为缺乏,相关研究较少,这将影响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成效.二、研究过程与方法基于以上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分析,研究拟通过构建调查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标准来编制问卷,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以期提出针对性建议.青少年文化自信调查标准的建构目前有关各类群体文化自信的调查研究还比较少,可供参考借鉴的内容不多.如图所示,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团队头脑风暴,根据其维度对名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进行C V

9、I(C o n t e n tV a l i d i t yI n d e x)效度 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修订,以此来保障问卷调查的信效度.最终通过以上过程构建出个维度、个指标的青少年文化自信调查标准.图青少年文化自信标准调查指标建构如图所示,指标从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两个维度展开.从结果维度来看,青少年对文化自信理解的基础有个维度,分别是感知、认同与自觉.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首先体现的是文化的感知,感知是最初始形态的文化自信,学生只有首先学习、认识到教材、教师语言和校园软硬件等所负载的文化功能,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文化是否认同、认可,继而最后达到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是在文化感知基础上,

10、对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等加以认可所建立起的信念;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最高形态,表现为学生能从行动中体现出对国家、民族等相关文化的高度维护、认同和传承,经历感知、认同再到自觉,其层次逐渐提高.在文化自信培养维度上,根据学校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特点,将其分为校园文化培养(指标、)、课程培养(指标、)、教学培养(指标、)三部分,每部分对应个指标.其中校园文化倾向于校园软件(制度、文化、历史等)、硬件(基础设施)对学生文化自信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培养倾向于从课程角度横向研究不同学科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情况,这种层面相对比较宏观;与之相比,教学培养层面,则侧重于从课堂教学角度考查

11、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选择等直观感受,这与前面的课程相比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相对较为微观.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调查过程在样本的选择上,初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是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塑形期,因此研究选择初中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这样得到的结果,虽然可能不够理想,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学校教育初期的文化自信培养情况,由此产生的建议也更有推广性.为得到较高的信度,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形式,对A省H市的所初中学生(初二和初三)展开调查.问卷调查形式采取将问卷打印出来,利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到场组织、研究者现场讲解填写要领、学生集中填写的方式.本次调查共有 位学生填写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 份,回收率为

12、 .三、调查结果分析将问卷数据导入S P S S 处理发现,问卷的信度科隆巴赫值为 ,结构效度KMO值为 ,说明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还是文化培养现状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出以下个方面的问题.文化自信理解上,学生感知的深广度、认同度和自觉性还不够高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受调学生文化自信理解上总体表现为深广度、认同度、自觉性上还需加强.首先,虽然大部分青少年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红色革命文化都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程度还要再加强.例如有 的青少年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青少年接触过的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古诗词、

13、经典名著、传统节日等常见方面,对于陶艺、剪纸、古典乐器戏曲等“不常见”的传统文化了解(均低于,甚至不足)仍有待加强;对革命烈士人物等教材中出现的红色文化了解的较多,但对当代英雄事迹的了解(如对祁发宝等的事迹,了解的比例仅为 )还不够,以上反映出受调青少年对文化的感知度不够高.其次,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受调青少年对文化的认同感较高,但仍然有 的学生文化认同感较低,这体现在:青少年更多地只认识到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有趣、知识学习、被动接受),但是对文化的深层意义,例如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体会还需加强.如图所示,在对问题“我认为了解以上知识对我有_帮助”的回答上,理想的答案是“民族自信提升”和“我更

14、加爱国了”(双选题),但选择二者的比例只有将近一半,甚至更多的同学选择我只是“积累了文化知识”().图青少年对文化作用的认同度再次,在文化自觉上,只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愿意主动向外国友人宣传中国文化,有/多()的学生虽然想去宣传,但担心自身能力不足;在多选题中,只有在“帮助他人”“诵读经典”的选择超过一半,愿意“学习传统文化”“分享名著”的比例均低于,甚至“愿意成为科学家”的比例仅为 .这表明,受调查的青少年从思想认同到行动自觉上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特别体现在将自身文化认同与职业理想相结合方面.校园文化熏陶上,学校文化自信培育氛围的营造有待加强在校园文化上,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青少年参与

15、学校文化活动的意愿还不够高,这对于拓宽学生文化认知的范围、发展学生文化认知的水平都有所影响.如图所示,在调查学生参与过的学校活动(多选题)时,半数以上()的学生只参加了升国旗仪式和研学旅行等,剩下的活动(如讲座、社区活动)参与比例均低于一半,说明学校相关的文化活动类型还不够丰富.特别指出的是,在校训的默写上,的同学不能正确书写,表现为不知道、写错字、与校风混淆等.由此可见学校活动开展的形式还不够多元,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有待加强.图学校活动组织形式 课程培养上,文化类课程和课程资源的使用开发还需深化在课程培养上,首先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利用的主要素材之一,而调查显示:仅有

16、 的学生认为教师能经常补充书本中我国文化知识,这说明教师对书本文化资源的利用方面有欠缺;其次在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方式上,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倾向于通过固定的方式(讲解、看书)去了解,而认为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上网查找和图书室看书查阅的比例均低于一半,这说明学校在这些方面的资源开发还不够.另外,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学校开设的课程较为多元,但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更多集中在参加书法课和劳动课上,像剪纸课、陶艺课、武术课、礼仪课等基本无人有机会参加,甚至有高达 的学生对于这些特色课程毫无兴趣,这也反映出学校开设的文化特色类课程种类还比较少,学生参与感、获得感较低,在宣传方面还没有做到位.在不同课程渗透方面,调

17、查数据显示,不同学科文化渗透有显著性差异.如图所示,调查发现,历史和语文学科的文化渗透最好,政治学科反而不突出;特别是在学科内部,学生印象深刻的文化知识多局限在教材中,对教材之外的,如科学家、史学家以及民俗风情等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涉及较少,渗透文化品质的宽广度还有待加强.研究选取政治、语文、历史、理科种具有典型代表的学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语文课堂对传统节日()、书法作品()的印象较少,历史课堂印象最深刻的文化资源比例均不超过,理科对传统技术()、科学家故事()的印象也均不深.图学生印象最深的两门学科 课堂教学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品质还有待提升在教学效果上,由图可知,虽然学生对于传统文

18、化进课堂比较期待,但学生目前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学习兴趣、进行践行的比例还不够高.图传统文化需求与学生学习动力关系在教学方式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文化渗透方式创新性不足,更多使用口头表达、多媒体等传统教学方式,讲授法依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方法.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用到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只有 的学生认可教师的文化渗透方式是多元化的.所以说目前中学教师在课堂中文化渗透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其丰富性有待提高.四、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水平的对策通过以上对青少年的调查以及结果分析,研究从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提出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践行建议.制定管理细则,完善学生文

19、化自信培养的考评制度强有力的指挥棒是做深做实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的必要保证,作为教育局等教育管理部门,其在文化自信建设引导方面,应主动作为,以一种高度负责的心态来深化青少年文化自信各项制度建设,围绕三类文化的主要任务,制定细则,加强考评,推进关于各类文化“进学校、进课程、进教材”相关细则.具体来说,可以借鉴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考虑将校园文化的一揽子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一,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定动作”,在学生品德发展方面达到“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四个自信”的目标,规定其建设内容、建设路径和评价标准.例如制定将英雄事迹

20、、科研创新等内容加入中学课堂教学的细则,并出台关于课堂文化自信渗透的考评规则,将学校课堂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评定,这样有利于从源头层面去培养.同时,管理部门还应注意师资培养,推动在国培项目组织中开设“优秀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培养和造就各学科文化教学名师.另外,还可以进一步组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动员组织文化名家、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设立课题研究专项,鼓励学校积极申报和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资源库”建设,出版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类文化读物等.挖掘课堂资源,构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支撑开展

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各类课程的建设.除了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更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课程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学科课程和特色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具体来讲,可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活动课程化、学分化;开设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有广泛影响的微信公告号、抖音号等,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资源.同时还要打造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如结合当地特色,开设节日校本课程;开设研学旅行课程,把自然视为文化的课本,设定众多的研学路

22、线,如去烈士陵园感受浓厚的家国情怀等.最后,学校还要重视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活动组织等形式,重视引导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在学科教育的课堂中渗透文化自信教学,挖掘各学科文化资源,提升教师的课程文化育人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打造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活动领域通过以上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现状的问卷分析,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总体设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组织活动两个问题,研究认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不应止步于课堂,仅把其固定在课堂,这对于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推进是不利的.学校作为主体,要加强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既要在文化自信培养中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

23、,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校训,在特定文化主题的引领下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设计,可以宣传校风校训(如举办校训书法比赛、校训海报设计大赛等)、办报刊成立图书角(学校师生共捐图书)、设计校园各种文化宣传展板和具有文化底蕴的建筑物(如以马头墙、小青瓦为特色的徽派建筑)、开设图书馆中的文化书籍专栏、设定文化类型讲座以及开展文化主题的文艺汇演(如诵读经典诗词、传唱经典歌谣)等.这样基于总体设计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受到文化的感染与熏陶,逐渐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文化活动的开展.提

24、高教师素养,发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离不开教师的力量.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基础,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积极践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教师自己先熟知并认同我国的文化,才可以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要阅读优秀的人物传记、民俗风情、红色经典、国学名篇、现代科技等相关的书籍,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应立足所教学科,通过教材二次开发、相关书籍阅读、相关文献查阅等方法来积累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此外,针对中小学文化素质拓展课程师资较为欠缺的问题,学校不能仅依靠购买服务,任课

25、教师还应该发展“第二专业”,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学习传统的剪纸、陶艺等艺术,体育教师可以带学生学习特色舞蹈等非遗文化技艺,理科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生动地讲解我国科学家的故事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夯实学校师资,提升学生文化培养的内生动力.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要从多个教学方式完善自己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多运用我国特别是本地区的学科文化资源,充分开发书本外的文化资源,比如一些时政、时事热点,将教材资源与生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文化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相应的教学方式上也应有所改变,比如在课件设计(比如课件中有文科特色文化的素材)、语言表达(

26、比如化学教师可以把化学史、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政治教师讲课时也要多引用当代的英雄事迹来培养学生的红色精神,数学课中圆周率的测定、物理的小孔成像、技术课中传统的造纸技术)等方面加以引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五、总结与反思青少年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的关键期,也是文化自信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基础性、未完成性等特点.基础性,意味着其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其认识文化自信形成的基础时期;未完成性,意味着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培养虽然比较关键、重要,但我们要正确认识青少年文化自信水平处在较低水平的合理性、现实性,同时也要正视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水平较低的不平衡性

27、和差异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长不能成为也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自中共中央和国办印发文件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以来,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 双减)”.既然在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上做减法,就一定有加法.如何做加法?相关政策文件对学科教育、学科类辅导作了明确限制,要求加强课后服务之保证时间、提高质量、拓展渠道等,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来夯实新形势下的师资.然而,不论是小学阶段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还是初中阶段晚自习的课后辅导,一方面要求缩减学科教育类辅导和服务的比重,一

28、方面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是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主战场”,在校教师是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主领人,发挥学校和在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如何进行顶层设计,针对学校情况,规划学生发展目标,有效通过课程设计、教研引领、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能力提升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其中需要着重思考的众多关键问题.(下转第 页)有效性和实践性,都让教师对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和深刻的思考.“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无论大环境如何改变,教与学的初心不变.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工作和科研实践是

29、两项基本活动,二者的有机、全面、深度融合是必然要求.在我国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供给、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互联网”嵌入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推动科教深度融合.“互联网”嵌入式数学教学模式以初中数学学科为切入点,提出了信息技术嵌入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从顶层设计、实施过程、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设计,切实找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但目前,“互联网”嵌入式数学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教师需要学习和借鉴大量已有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深度融合的科研案例,以及各校发展的成功路径,并结合自身特点、学科规律,在推动创新教育科研发展视域下,做到勤读、善思,日以躬耕.在科教融

30、合、互联网技术发展愈发饱和的状态下,兼具长足的眼光和全面的思考,才可能有理性、稳健的突破、创新和发展.参 考 文 献余烨,肖拥军,王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王峰“双 减 巨 震”:在 线 教 育 还 是 不 是 门 产 业?E B/O L h t t p s:/w e r e a d q q c o m/w e b/b o o k D e t a i l/b e c f 胡婧,张剑,朱银霞,等科研实践嵌入式教学模式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张琳娜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反馈机制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教学与管理,():责任编辑:陈学涛(上接第页)本研究对近千名初中生

31、文化自信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理清现状,明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通过本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还是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现状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突破青少年对文化认同的高度不足、践行文化自信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学校文化自信培育氛围的营造不够、课堂教学对文化自信的渗透程度不均衡等难题,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学校培育环境.时值“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之际,调查青少年文化自信基础和培养现状,有利于了解学生、学校、教师对于中华文化的领悟和践行的程度.本次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从而为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提供参考.参 考 文 献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

32、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E B/O L h t t p:/w ww m o e g o v c n/s r c s i t e/A /s /t h t m l 丁燕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陈坤,秦玉友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价值、困境及重构J教育学术月刊,():郭元祥,彭雪梅在中小学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齐梅论文化自信视域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S):郝桂荣,李本智

33、大学生文化观现状及树立文化自信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周明星新时代中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教学与管理,():刘媛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的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HAMB L E T ON R K,S WAM I NA THAN H,A L G I NAJ,e ta l C r i t e r i o n r e f e r e n c e dt e s t i n g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Ar e v i e w o ft e c h n i c a l i s s u e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s

34、J R e v i e wo f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D AV I SLL I n s t r u m e n t r e v i e w:G e t t i n gt h em o s t f r o map a n e l o f e x p e r t sJ A p p l i e dN u r s i n gR e s e a r c h,():刘晓明,王丽荣传承中华文化智慧 培育国家认同意识J中小学德育,():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的通知E B/O L h t t p:/w w w m o e g o v c n/s r c s i t e/A /s /t _ h t m l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E B/O L h t t p:/w w w m o e g o v c n/j y b_x w f b/s /t _ h t m l 责任编辑:江桂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