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一、单项选择题1.(2009吉林长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解析】选C。诗中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诗中的“海”是指黄河最后注入的海洋渤海。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位于()A.宁夏、河南B.陕西、山东C.内蒙古、山东D.内蒙古、河南【解析】选D。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口、孟津,分别位于内蒙古、河南。3.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二长河B.只流经我国的第二、三级阶梯C.含沙量较少D.冬季无结冰期【解析】
2、选A。从我国地形图上看出,黄河流经我国的第一、二、三级阶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结冰,该河长度约5 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但由于河流年径流量小,是我国第二长河,该河流经植被覆盖少、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4.下列黄河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解析】选B。黄河自上游至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5.“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俗话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A.水量大B.含沙量大C.有凌汛D.汛期短【解析】选B。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较少,夏秋
3、暴雨时节,滚滚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流入下游地区,造成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上河”,“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形象地反映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6.(2009江苏徐州)读图,分析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容易发生黄河凌汛的一组是()A.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B.山东省、河北省C.青海省、陕西省D.陕西省、山西省【解析】选A。凌汛多发生在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7.有关治理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游加强水土保持B.下游修建水库C.上游退耕还草、还林D.下游加固大堤【解析】选B。由于人为因素,黄河上游的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地区植被覆盖少,导致水
4、土流失加剧,下游地区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因此,上游地区采取退耕还林、还草,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都是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在下游修建水库是不合理的。8.(2009福建晋江)“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长江下游【解析】选B。黄河中游的大量泥沙被河水带到下游大量沉积,下游的堤坝不断加固越来越高,形成“地上河”,于是形成了“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独特景观。9.黄河流域除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外,近年来又出现了()A.新的冲积平原B.河流改道C.断流、水污染D.“地上河”消失【解析】选C。黄河流域近年来,由于大量的
5、工农业用水,工业污水的排放,又出现了断流、水污染等现象。10.下图是我国东部四条大河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黄河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A河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应位于东北地区;B河只有夏汛且水量较小,应为黄河;C河汛期长,水量大,为珠江;D河水量最大,应为长江。二、综合题11.(2010山东潍坊)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全长5 464千米,流经九个省区。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山脉B_城市C_河流D_湖泊(2)黄河在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3)建国以来,我国对黄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4)宁夏平原有“塞
6、上江南”之称,该区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解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九省区、四大地形区注入渤海,因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到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黄河为沿岸地区带来重要的灌溉水源在上游塑造了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平原。答案:(1)巴颜喀拉西安渭河青海湖(2)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3)一是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泻;二是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4)黄河12.某小组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小
7、组成员通过沿途观察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收获颇丰。(1)第一站 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B_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你能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吗?(至少两条)(2)第二站 领略了巍峨的山地风光,参观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后,继续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你能根据图2-62所示信息说明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含量大增吗,为什么?(3)第三站 越过黄河,进入陕西省境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的想象有很大的反差。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你知道当
8、地的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的措施吗?(至少3条)(4)第四站 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西安南依A_山脉。我国有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该山脉,其中有哪些气候分界线经过该山脉?返程 从西安乘火车返回济南,完成本次的“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解析】本题以旅游考察的形式,考查了所学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B山脉为太行山,为省界线、地形区分界线,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从图中可知黄河从河口镇到陕县,含沙量增大,因为其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多暴雨,再加上支流多,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实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9、移民建镇等措施进行治理,效果明显。A山脉为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气候分界线主要指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答案:(1)太行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答出两条即可)(2)河口镇至陕县。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众多支流携带大量泥沙汇入黄河。(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移民建镇等。(4)秦岭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等。试验、观察、探究水土流失 在同样的降水、土质、坡度条件下,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地。抵御干旱能力比较强的是_地,因为_。(2)造成三地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3)C地面临的情况在我国的_高原情况非常严重。要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参照_图,通过_来治理。【点拨】(1)对比分析A、B、C三个试验看出,在同样的降水、土质、坡度条件下,C 地由于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最严重,A 地植被丰富,涵蓄大量的水分,不但水土流失少,而且抵御干旱的能力较强。(2)造成三地水土流失多少、抗干旱能力强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多少不同。(3)C地面临的情况在我国的黄土高原非常严重,要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参照A图,通过植树种草来治理。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