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抓住电子和电荷守恒来解题?
答:有关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如下:
电荷守恒
1、离子反应
由于离子反应方程式并不包括所有的离子,从反应的离子来看,反应后也可能出现带电的离子,因而电荷守恒可以这样来描述:
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的离子电荷总数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离子电荷总数。
1.在一定条件下,和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 6I- +6H+ = R- + 3I2 + 3H2O
(1) 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2)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MCE94)
解析:(1) 根据电荷守恒得:(-n)+6×(-1)+6×1=-1,n=5。中,R应为+5价。(2) 有学生误认为中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实际上R-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R原子为8-1=7。也可以这样分析 — N- 是不正确的,中有ⅤA族的和ⅦA族的。(3) 如果从电子得失守恒来考虑,其算式应与此不同。
2、溶液反应
由于两种或几种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溶液仍为电中性,因此必须弄清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电解质或阴阳离子,再按电中性原理进行计算。
1.某混合溶液中MgCl2的浓度为2 mol / L,AlCl3的浓度为3 mol / L,将此溶液200 mL中的Mg2+完全沉淀,需加入1.6 mol / L的NaOH溶液的体积多少?
解: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AlO2,根据阴阳离子电荷守恒,有:
n(Na+)=n(Al3+)+n(Cl-)
设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x,
1.6 mol / L×x=3×2 mol / L+3×3×0.2 L+2×2×0.2 L
x=2 L
答:需要2 L NaOH溶液。
2.把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滴入同浓度(mol / L)的硫酸铜溶液中即有沉淀生成。由实验得知:当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5∶1时,残留在溶液中的Cu2+量极小(可认为铜离子全部进入沉淀)。此时所生成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用化学方程式求解。4CuSO4 +6NaOH=3Cu(OH)2+CuSO4+3NaSO4 ,由于溶液中无铜离子,故应沉淀出3Cu(OH)2·CuSO4 。(2) 用电荷守恒计算。由2Cu2+ 与3OH- 知,两者不相等,还应有阴离子,而溶液中只有了,故应为4Cu2+、6OH-和了。
3.在一种一元强碱MOH溶液中加入一种一元酸HA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甲同学认为溶液中c(A-)=c(M+);而乙同学认为c(A-)和c(M+)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同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甲。因为溶液中存在M+、A-、H+、OH-四种离子,c(M+)+c(H+)=c(OH-)+c(A-)。因为溶液是中性,且溶液中c(H+ )=c(OH-),故c(A-)=c(M+)。
4.常温下,把氨水滴到盐酸中,当c()=c(Cl-)时,混合溶液的pH为 ( B )
A. > 7 B. = 7 C. < 7 D. 无法判断
解析:在溶液中c(H+)+c()=c(Cl-)+c(OH-),由于c()=c(Cl-),所以c(H+)=c(OH-),pH =7,故应选B。
5.在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当的浓度为0.20 mol / L时,加入等体积0.20 mol / L的KOH溶液,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那末原溶液中K+浓度是 ( B )
A. 0.20 mol / L B. 0.25 mol / L C. 0.225 mol / L D. 0.45 mol / L
解析:Al3+ ,溶液中为K+、、, Al3+ 4OH-
0.05 0.20
0.20×1+C(K+)×1 = 0.20×2+0.05×1
(K+) () () c(K+)=0.25 mol / L,应选B。
6.已知某H2SO4、FeSO4、Fe2(SO4)3混合溶液100 mL,其中阳离子浓度相等,浓度为6 mol / L,此溶液中还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 )
A. 11.2 g B.16.8 g C. 33.6 g D. 5.6 g
解析:根据电中性原理,可得:c(H+)+2c(Fe2+)+3c(Fe3+)=2c()。又由于c(H+)=c(Fe2+)=c(Fe3+),则6 c(H+)=2×6,c(H+)=2 mol / L。能溶解铁粉的质量为:56 g / mol(2 mol / L×0.1 L×0.5+2 mol / L×0.1 L×0.5)×56 g / mol=11.2 g。故应选A。
7.往100 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法一:电子守恒法。由提示知,还原性:Fe2+>Br-,Br-已部分被氧化,故Fe2+已全部被氧化。
设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可得:
(x+2x× )×0.1 L×1=2× x=1.2 mol·L-1
解法二:电中性法。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Fe3+、Cl- 和Br-(剩余)。
3x=x×2+2×,x=1.2 mol·L-1。
8.某地酸雨经检验,除H+ 和OH-外,还有Na+、Cl-、、,其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Na+)=7.0×10-6 mol / L、c(Cl-)=3.5×10-5 mol / L、c()=2.3×10-5 mol / L、c()=2.5×10-6 mol / L。则酸雨的pH值为________________。
(答:5)
电子守恒法(得失电子数相等关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1、求化合价
1.用0.1 mol / 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的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1) ( D )
A.+1 B.+2 C.+3 D.+4
解析:该反应中, 将被氧化为,0.1×30×2=2×(7-x),x=4
2.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 中的R元素被Na2SO3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2.4×10-3 mol RO(OH)2+ 至较低价态,需要60 mL 0.1 mol / L的Na2SO3溶液。那么,R元素被还原成的价态是 ( B )
A.-1 B.0 C.+1 D.+2
解析:B。由2.4×10-3×x=0.06×0.1×2,x=5,5-5=0。应选B。
3.24 mL浓度为0.05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 / 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5) ( B )
A.+6 B.+3 C.+2 D.0
解析:0.02×0.02×2×(6-x)=0.024×0.05×(6-4),x=3,应选B。
4.250 mL 2.4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把0.2 mol的还原,则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多少?
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则有
2.4 mol / L×0.25 L×2=0.2 mol×(6-x)×2,x=3,
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
2、求物质的量
1.将m mol Cu2S和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C )
A. 4m mol B. 10m mol C. mol D. mol
解析:m mol Cu2S共失去电子:2m mol+8m mol=10m mol,Cu2S每失去3 mol 电子可还原1 mol HNO3,故被还原的HNO3为 mol,应选C。
2,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MCE93) ( A )
A.1∶3 B.2∶3 C.1∶2 D.4∶3
解析: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还原产物是SO2,设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由电子守恒得:2x×(3-0)=y×(6-4),x∶y = 1∶3,应选A。
3.在P+CuSO4+H2O → Cu3P+H3PO4+H2SO4(未配平)的反应中,7.5 mol CuSO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 A )
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为P、CuSO4,还原剂为P,本题只需CuSO4氧化P的物质的量,设7.5 mol CuSO4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由电子守恒得:7.5×(2-1)=x×(5-0),x= 1.5,应选A。
4.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若有5 mol H2O作为还原剂时,被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 D )
A. 3 mol B. 2 mol C. mol D. mol
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为BrF3,还原剂为BrF3、H2O,本题只要求H2O还原BrF3的物质的量,设5 mol H2O能还原BrF3 x mol,由电子守恒得:x×(3-0)=5×(2-0),x=,应选D。
5.往100 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法一:电子守恒法。由提示知,还原性:Fe2+>Br-,Br-已部分被氧化,故Fe2+已全部被氧化。
设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1分)可得:
(x+2x× )×0.1 L×1=2× x=1.2 mol·L-1
解法二:电中性法。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Fe3+、Cl-和Br-(剩余)。
3x=x×2+2×,x=1.2 mol·L-1。
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和个数比为1∶2,则Cl2与K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D )
解析:设ClO-为x个,由题意知,为2x个,它们共失去电子为11x个,由电子得失守恒知必有11x个Cl-生成。所以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1x∶(x+2x )=11∶3,应选D。
7.取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样品14.88 g,加入125 mL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当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时,收集到3.36 L(标准状况下测定)气体,当向溶液中加KSCN溶液时,溶液不显红色。再用5 mol / 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量的硫酸,并继续加碱溶液至150 mL,恰好把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沉淀下来。试求:
(1) 原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 上述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共有5个,关系错综复杂,所以用常规方法利用化学方程式求解,既繁琐费时又容易出错。若抓住Fe失去电子总数等于Fe2O3和部分H2SO4得到电子总数这一关系,则解法就简单明了。
(1) 设Fe2O3的物质的量为x,由电子得失守恒关系有:n(Fe)×2=n(Fe2O3)×2+n(H2)×2
=x+,得x=0.03 mol
Fe2O3%=×100%=32.26%
(2) 设H2SO4的物质的量为y,由题意知H2SO4最终全部变成Na2SO4,而Na+的来源只有NaOH,由元素守恒可得如下关系式:
2NaOH ~ Na2SO4 ~ H2SO4
0.15 L×5 mol / L=0.125 L×2y
y=3 mol / L
3、配平
1.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反应中,化学计量数x= __________。
解析:氧化剂O2得电子总数为2×2e,还原剂R2+ 失电子总数为x×(3-2)e,由电子守恒得:2×2=x×(3-2),x=4。
2.已知反应:AgF+Cl2+H2O → AgCl+AgClO3+HF+O2↑,配平后,AgClO3系数为b,O2的化学计量数为c,则AgCl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_。
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l2,还原剂为Cl2、H2O,设AgCl系数为x,由电子守恒得:x×1=b×5+2c×2,x=5b+4c。
4、求质量
1.在NxOy+NH3 N2+H2O(未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和被氧化的元素质量比是 ( A )
A. 3x∶2y B. x∶3y C. 5x∶2y D. 2x∶3y
解析:2y=3b,b=,x∶=3x∶2y。b为氨的物质的量。
2.把一铜片投入盛有浓硝酸的烧瓶中,充分反应后,将产生的气体全部吸收到一容器中。反应完毕,把烧瓶中的溶液蒸干并加热使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也一并收集到前一容器中。最后,将盛气体的容器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容器内还余下一氧化氮气体0.448 L(标准状况下体积)。若在收集气体过程中,无别的物质进入容器,则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_g。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有以下几个: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x 2x
2Cu(NO3)2 = 2CuO+4NO2↑+O2↑
3NO2+H2O = 2HNO3+NO
2x =0.02 mol
x=0.03 mol,Cu的质量为0.03 mol×64 g / mol=1.92 g。
如果按反应顺序,根据各物质在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比例计算,是比较繁的。而综观全过程,Cu(NO3)2、NO2和O2只不过是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中间产物,从整个体系来看,发生了电子转移的物质仅是:
Cu-2e —→ Cu2+
HNO3+3e —→ NO
这样,根据HNO3在反应中得电子总数应等于Cu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总数,就很容易解出此题。
反应中硝酸还原成NO后失电子:×3=0.06 mol,
所以铜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其质量为:0.03 mol×64 g / mol=1.92 g。
3.取0.04 mol 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 mol单质气体,此时KMnO4的分解率为x,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并加热充分反应又收集到b mol单质气体,设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
(1) a+b= (用x表示);
(2) 当x= 时,(a+b )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
(3) 当a+b=0.09时,0.04 mol KMnO4加热后所得残留固体各是何物质?其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
3. (1)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0.04x 0.02x 0.02x 0.02x =a
MnO2 + 4HCl MnCl2 + 2H2O + Cl2
0.02x 0.02x
K2MnO4 + 8HCl = MnCl2 + 4H2O + 2Cl2 + 2KCl
0.02x 0.02x
2KMnO4 + 16HCl = 2MnCl2 + 8H2O + 5Cl2 + 2KCl
0.04(1-x) 0.04(1-x)×
b
b=0.02x+0.04x+0.1-0.1x=0.1-0.04x
a+b=0.02x+0.1-0.04x=0.1-0.02x
另解:Mn元素的降低总价=O元素的升高总价+Cl元素的升高总价
0.04×5=a×4+b×2,2a+b=0.1,b=0.1-2a,a+b=0.1-0.02x
(2) x=1,a+b=0.1-0.02×1=0.08
(3) x=0.5,KMnO4:0.04(1-0.5)=0.02 mol,K2MnO4和MnO2各为:0.02(1-0.5)=0.01 mol。
5、电极反应
1.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MCE96.21)
负极:Pb+ = PbSO4+2e
正极:PbO2+4H+++2e = PbSO4+2H2O
今若制得Cl2 0.050 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C )
A. 0.025 mol B. 0.050 mol C. 0.10 mol D. 0.20 mol
解析:在电解池中,阳极上的电极反应:2Cl--2e=Cl2,要制0.050 mol Cl2,在电解池中得失电子为0.10 mol。抓住铅蓄电池内H2SO4的消耗实质是H+的消耗这一特点,用正极反应得到关系式:2e- ~ 4H+ ~ 2H2SO4,故转移0.10 mol电子,要消耗0.10 mol H2SO4,应选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