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轼贤良进卷之《进策》综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3183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贤良进卷之《进策》综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轼贤良进卷之《进策》综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轼贤良进卷之《进策》综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 年 月新余学院学报 ,苏轼贤良进卷之 进策 综论 臧菊妍,付兴林(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汉中 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摘要:苏轼贤良进卷中的 进策 颇具研究价值。进策 的创作时间大概在苏轼回乡丁母忧期间,即嘉二年四月至嘉四年九月。在体式结构上,进策 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树状结构,体现了苏轼的匠心独运。内容上,苏轼的政治思想在 进策 中有完整的展现,其中 策略 是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内部是对君主的自身要求,外部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大致规划;策别 针对官员、百姓、财力、兵力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较为详

2、细的治理政策;策断 提出了应对外患的具体战略。苏轼的 进策 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这也成为苏轼政治思想的来源,是苏轼治世思想的基础。关键词:苏轼;贤良进卷;进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臧菊妍(),女,陕西渭南人,陕西理工大学 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付兴林(),男,陕西勉县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研究。晁说之 元符三年应诏封事 中写道:“自嘉以来,尚论策,而士各力于论策,乃得苏轼、曾巩辈,至今识者各仰之。”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士

3、大夫阶层“尚论策”的风尚。宋人所作论策是为呈递给有司,以便通过制科前期考察。时人称这些论策为进卷或贤良进卷。苏轼所作的贤良进卷分为 进策 和 进论,进策 注重观点阐述,可谓是苏轼一生的政治主张,颇具研究价值 。当下学者对苏轼贤良进卷 进策 的研究或将其放入历史背景中作整体梳理,或集中于策的某一部分,单篇展开来探查苏轼的政治策略或思想,对于其文本的研究缺少统观总察,对 进策 的整体结构、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未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鉴于此,本文以苏轼 进策 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时间、体式结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等方面展开系统分析。一、苏轼 进策 的创作时间:嘉二年四月至嘉四年九月 苏轼

4、年谱 载:“嘉六年(年),八月十七日,命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直学士杨畋、权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就密阁考试制科,奎等上王介、苏轼、苏辙论各六首,合格。其科号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由此知苏轼于是年中制科。避暑录话 卷下载:“故事:制科必先用从官二人举上其所为文五十篇,考于学士院,中选而后召试,得召者不过三之一。”可见宋时制科政策是制科考试前一年先呈贤良进卷给有司,待审查合格即“中选”后才能进入次年的制科考试。所以苏轼 进策 的写作时间应不晚于嘉五年。笔者查 苏轼年谱,记载有嘉五年七月至九月间,欧阳修、杨畋分别举苏轼、苏辙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杨畋以苏轼之文五十篇奏之,以荐应制科也。”可知此

5、时苏轼的五十篇策论已上呈给学士院,故 进策 的写作时间在嘉五年七月之前。苏辙 杨乐道龙图哀辞 中提道:“嘉五年三月,辙始以选人至流内铨。是时杨公乐道以天章阁待制调铨之官吏,见予于稠人中。曰 闻子求举直言,若必无人,畋愿得备数。辙曰:唯。”由此乃知,此年三月苏辙已有应制举的规划,故他和其兄苏轼的 新余学院学报 年进卷大致都作于此之前。另外,贤良进卷的撰写也需要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故嘉五年之前,苏轼兄弟二人撰写贤良进卷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苏轼贤良进卷的撰写年限大抵何时呢?苏轼年谱 载:“嘉元年三月,与弟辙随父洵赴京师,过成都,谒张方平(安道)。方平撰书荐洵于欧阳修,以六科勉轼兄弟。”此篇还载:“初

6、,君将游京师,过益州与仆别,且见其二子轼、辙及其文卷。曰:二子者将以从乡举,可哉?仆披其卷,曰:从乡举,乘骐骥而驰闾巷也。六科所以擢英俊,君二子从此选,犹不足骋其逸力尔。君曰:姑为后图。”由上可见,至少在嘉元年三月之前,苏洵给苏轼、苏辙二兄弟的规划中,并无制科考试这一项,故此时给张方平所看的问卷,当是二兄弟日常读书所写的文章集,并不是贤良进卷。所以,贤良进卷的写作时间应在嘉元年三月后至嘉五年三月之间。嘉元年三月开始,苏洵父子三人动身赴京,五六月间才到达京师。苏轼年谱 载:“嘉元年八月左右,老泉携东坡、颍滨谒张文定公。时方习制科业,将应诏。”可见此时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才开始学习相关程式,具体事宜

7、还未尽晓,所以应无参加次年制科的打算。故嘉元年八月之前暂不考虑撰写贤良进卷。另有,在嘉元年八月至二年正月之间,苏轼兄弟二人的应试重点为进士考试,所以此间无充足时间与精力撰写进卷,因此贤良进卷撰写时间应延至进士及第即嘉二年三月后。苏轼本可在此次进士及第后开始撰写贤良进卷,此后便有机会参加本年的制科考试。但 苏轼年谱 中载:“嘉二年三月十一日,苏轼苏辙皆进士及第。四月七日,母程氏卒。”可见苏轼还未有及第后的欣喜,便仓皇返蜀。这一段时间应较为惊慌,不利于贤良进卷的撰写。嘉四年九月,返乡丁忧期满后,苏轼兄弟免丧,十月辄动身赴京。由之后的“授福昌县主簿,不赴”可知,此次赴京,二兄弟早已有所准备,且专为应

8、制科考试而来。因路途困倦,且在嘉五年二月至京师之后,苏轼很快就得去拜谒两位官员然后上呈进卷,故他只能在赴京之前将贤良进卷五十篇撰写完毕。苏轼中进士之前撰写进卷可能性小,返京之后忙于投献,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所以,在贤良进卷的创作需要一段集中空闲时间这一前提下,笔者认为,苏轼最可能作贤良进卷的时间是母丧回乡丁忧期间,即嘉二年四月至嘉四年九月。至于更为具体的时间则有待进一步考证。由是,笔者认为苏轼贤良进卷之 进策 是其回乡丁忧期间的作品。二、苏轼 进策 的体式结构:树状递进结构朱刚教授认为:“宋代的贤良进卷,实际上可以当作子书看待,在系统性方面比先秦子书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当代学界对于宋代贤良进卷

9、的认可程度。同时,这也表示宋代贤良进卷具有极强的体系性、结构性。作者个人巧妙的安排也会使 进策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苏轼的 进策 就有着独特的设计。朱刚教授在 北宋贤良进卷考论 中提道:“尤其是苏轼的进卷,先分为策、论两种各二十五篇,策中又分为策略、策别、策断三类,策别之中又分为课百官、安万民、厚货财、训兵旅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几个具体的篇目,结构上呈现了四个层次,在历代子书中可能没有第二个例子了。”由此可知 进策 在篇章结构上具有独特的构思。进策 中除包含四个层次内容的子书结构外,其涉及的 策略 策别 策断 依次书写的方式亦构成一种树状的递进结构。苏轼 策总叙 一篇即表明了 进策 的体式结

10、构:“今陛下承百王之弊,立于极文之世,而以空言取天下之士,绳之以法度,考之于有司,臣愚不肖,诚恐天下之士,不获自尽。故尝深思极虑,率其意之所欲言者为二十五篇,曰略、曰别、曰断,虽无足取者,而臣之区区,以为自始而行之,以次至于终篇,既明其略而治其别,然后断之于终,庶几有益于当世。”由上可知苏轼在撰写 进策 之时颇费心思。他将 进策 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 策略 策别 策断。策略 部分是为了揭示当时时政存在的问题和对君王大致的要求,属于 进策 的初始部分,这一第 期臧菊妍,付兴林:苏轼贤良进卷之 进策 综论 部分属于他言政的基础,是君王必须了解和知晓的。苏轼在之后的 辩试馆职策问諸子 中也说道:“臣

11、昔于仁宗朝举制科,所进策论及所答策问,大抵皆劝仁宗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可见当时苏轼的初衷也是劝谏仁宗,故策略中首先呈现的是对仁宗及朝政大致的建议,所以叫“明其略”。策别 则是继 策略 后苏轼对于治国理政的详细规划。通过采取具体的官、民、财、兵等方面的措施,将国家进一步治理成一个吏清、民朴、财厚、兵强的大宋王朝。策别 不仅展现了苏轼治国理政的儒生之志,也再一次印证了苏轼 进策 的体系性及完备性。策别 之后苏轼在 策断 中提出对抗外敌契丹、辽、西夏等的斗争策略,以使宋王朝足够强大,内忧外患得以解除。由上可见,苏轼 进策 的结构性在 策略 策别 策断 的布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二十五篇

12、进策 在先“明其略”中“治其别”而后“断之于终”的规划下逐步展现出苏轼的政治思想。笔者认为,策略 如同树状结构的树根,是基础;策别 则像是在树根之上的树干,依靠 策略 所具备的根基,进一步向上发展;策断 则像是依附于 策别 的树冠,只有解决了树干的生长问题,树冠才能枝繁叶茂。所以,与其说苏轼 进策 的创作体式与子书四层结构相似,不如说三者递进式的树状结构更能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独到见解。四层结构偏向对内容进行分类,而树状结构更着重对 进策 的整体结构布局进行归纳。树状结构式布局使 进策 展现出一种紧凑的逻辑,更能体现作者一气呵成的思维方式,这也是苏轼 进策 能从北宋诸多贤良进卷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13、之一。朱刚先生说:“苏轼在整体结构的经营上似乎最下功夫,但其他几位也大抵各具自己的思路。”其他几位指的是苏辙、李清臣等人。苏辙与苏轼同应制科,贤良进卷也分为 进策 二十五篇、进论 二十五篇。苏辙 进策 二十五篇分为“君术”“臣事上”“臣事下”“民政上”“民政下”五部分,分别从“君”“臣”“民”三方面提出建议,构成苏辙 进策 的治世方略,三方面论述并无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叙述。同时期的李清臣所作贤良进卷 进策 部分同样由二十五篇构成,包括“策旨”“法原策”“势原策”以及其余的二十二策治国方略。朱刚先生认为:“除了首篇 策旨 与 论旨 一样概述各篇大意,相当于序言外,紧接着的 法原策 与 势原策 两

14、篇,却不是讲具体的策略,而是集中阐明法和势在政治上的关键作用,实际是两篇论。且原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论体,只不过以法和势为治天下首先要了解的政治原理,故加上策字,作为二十五策的原理部分。”由此可知,李清臣的 进策 分为原理与具体实践两部分,这两部分论述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因为论述层面不同,所以不存在递进关系,属于宏观微观并列论述。由上可见,苏辙、李清臣等人的贤良进卷并不具备紧凑的树状结构,仅篇与篇之间可构成一种完整的政策体系。故苏轼的 进策 可称为当时士子进卷的典范之作。总的来说,苏轼 进策 的布局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他不仅在其间设有环环相扣并臻于上乘的论点,其所设计的篇章结构在宋代贤良进

15、卷中也无出其右者。苏轼 进策 独有的树状递进结构是其得以为人称道的重要原因之一。树状结构比四层结构更能概括苏轼 进策 创作体式的独特性和整体性,将 进策 的创作体式定为树状结构也更符合苏轼创作的初衷。三、苏轼 进策 的政治思想:安内与攘外结合张弛在 宋代的进卷 一文中称:“宋人精心写作的试前进卷也都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可见,贤良进卷是士子们主要思想的反映,代表着他们个人体系性、结构性的观点。苏轼贤良进卷的 进策 部分,同样也系统地表达了作者的主要思想。总的来说,进策 分为 策略 策别 策断 三个部分,呈树状递进式结构,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苏轼在 策略 中提出了有关君主如

16、何治理国家的大致规划。第一,对人君的要求,即“为君之道在于动而不息”。苏轼认为人主自身的改变是整 新余学院学报 年个治国策略的基础,只有“一日赫然奋其刚明之威,使天下明知人主欲有所立”后才会有“智者愿效其谋,勇者乐致其死”的结果。可以说,“动而不息”才是对君王的基础要求,也是 进策 能实现的根本所在。第二,为君主治政提供的大致方法,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治官勿夺其权。苏轼看到国家与二虏之势,认为太过于求和反而会增加敌军气焰,所以可以单独设置一位官员,筹备与敌国的各种交涉。这种安排可使朝廷官员各司其职,从而解决冗官的问题。第二部分:任人深信不疑。苏轼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

17、法制之罪也。”因此,最重要的是任人得当才能解决此问题。文章其后举孔明、王猛为例,告诉君主任人之策最怕“君不信其臣,臣不测其君”这样的结果,所以任人须深信不疑。第三部分:取贤广开功名。苏轼认为当时的选拔政策过于片面,所以导致“好言中庸之道”的庸人获选,最好的办法是“破庸人之论,开功名之门,而后天下可为也”。只有广开功名之门,选拔出具有独特才能的士子,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第四部分:深结众心。苏轼提道:“古之圣人,不恃其有可畏之资,而恃其有可爱之实,不恃其有不可拔之势,而恃其有不忍叛之心苟不得其心,而欲羁之以区区之名,控之以不足恃之势者,其平居无事,犹有以相制。一旦有急,是皆行道之人,掉臂而去,尚安

18、得而用之。”可见获得人心的重要性。如若没有获得众心,在“平居无事”时尚可安然度日,一旦危险来临,众人离心,君主可能会面临背叛和抛弃,那国家的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深结众心才是君主统治长治久安的最终要求,也是王朝绵延的最后屏障。如果说 策略 是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内部是对君主的自身要求,外部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大致规划,那么 策别 则是对君主如何治理国家更为详细的说明。策别 中针对官员、百姓、财力、兵力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治理政策 ,具体见表 。表 策别 中提出的治理政策用途方法课百官安万民厚货财训兵旅一厉法禁敦教化省费用蓄材用二抑侥幸劝亲睦定军制练军实三决壅蔽均户口倡勇敢

19、四专任使较赋役五无责难教战守六无沮善去奸民由表可见,课百官的六项政策是对于官员治理方面的建议,是苏轼治官思想的精华集成;安万民的六项政策是苏轼安民思想的重要体现;厚货财的两项政策是对于国家财政的补救方法;训兵旅的三项政策深刻体现了苏轼的治兵思想。可以说,策别呈现了一个较为完备、详细的系统,按照这些方法治理国家,最终可达到官清、民安、国富、兵强的目的。如果说 策别 提出的是解决内忧的方案,那 策断 中提出的就是应对外患的具体战略。策断 提出了战敌的三个建议。一是需要“先发制人”。苏轼认为:“先发而后罢,则权在我矣只有先发制人,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可以说,先发制人是抵御外敌的不二法门。此外,“应

20、特设一官,使独任其责,而执政之臣,得以专治内事”。这是为了明确管理职责,使事务条理化和简单化。二是利用“绝对优势”。苏轼在具体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后,认为当时宋王朝的优势是兵源丰厚,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冗兵过多,且每次出征都要同出同战,这样做不仅浪费兵源,而且军用损耗过多。所以,苏轼认为应利用兵源多这一绝对优势,“分番轮值,以逸待劳”,第 期臧菊妍,付兴林:苏轼贤良进卷之 进策 综论 从而掌握边境的主动权。三是使用“离间计”。苏轼认为,宋以前的北狄等敌国,即使入侵成功,最后也会因为君民的离心而溃败。“胡人之不可从中国之法,犹中国之不可从胡人之无法也。”因为他们无法适应中国的约束,所以结局只能是逐渐背

21、离。对于宋王朝来说,可以先安抚其民众,为他们修建城池,使其衣食无忧,其后若民众归心于中国,那敌对之势自然会不攻自破。可以说,策断 都是关于宋王朝如何在对外敌作战中占据主动权而提出的建议,苏轼的思想也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 策略 策别 策断 三部分的分析可知,苏轼的政治思想在各个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呈现一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改革理念。策略 是苏轼治国理念的整体概说;接着,秉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理念,策别 将施政措施细化展开,完成安内的任务;在 策别 的政策实施后,国家达到兵强民富之时,策断 提出进一步的制敌策略,通过“先发制人”“绝对优势”“离间计”三种方案,最终完成海晏河清的盛世理想。由此

22、可见苏轼 进策 中的政治思想及其价值,也可以看到苏轼远大的志向抱负。四、苏轼 进策 的影响:苏轼治世思想的基础花妮娜认为:“在苏轼应制科考试时,其二十五篇 进策 代表了苏轼在仁宗朝的政治主张,甚至代表了苏轼一生的政治主张。”进策 中的思想是苏轼此后政治主张的基础,从苏轼之后所上的各类公文中也可略窥其貌,如在 进策 之后完成的 御试制科策 中的主要思想:“夫志有不勤而道无远。陛下苟知勤矣,则天下之事,粲然无不毕举,又安以访臣为哉?今也犹以道远为叹,则是陛下未知勤也。”“则是陛下未得御臣之术也。今陛下默默而听其所为,则夫向之所忧数十条者无时而举矣。”“田野辟 者,民之所以富足之道也。其所以无聊,则

23、吏政之过也若辈徙饥寒之民,则无不听矣。”“使数岁之后,缘边之民,尽为耕战之夫,然后数出兵以苦之,要以使之厌战而不能支,则折而归吾矣。”其中,“陛下未知勤矣”这一点有违治世的初衷,如果陛下知勤,那么天下的事情都可以解决,这一点与 进策 中提出的君王须“动而不息”的观点类似,都是劝谏君王应勤勉为政。“陛下未得御臣之术也”则与 进策 中“抑侥幸”“决壅蔽”的观点吻合,都是劝谏君主如何考课百官。“田野辟”一段,中心思想是使饥寒之民迁至可耕之地,从而使万民皆安于田,这种思想与 进策 中“均户口”的举措相似。“数出兵以苦之,要以使之厌战而不能支,则折而归吾矣”的想法则是来源于 策断 中利用“绝对优势”进行

24、分番轮值的战敌之策。由是可见,御试制科策 多含 进策 之观点。花妮娜 苏轼公文写作研究 一文提道:“嘉八年,苏轼在凤翔任上作了一篇 思治论,进一步概括和发展了他在 进策 中所提出的革新主张。”其还认为:“嘉六年(),苏轼制科中第,步入仕途,先后任凤翔签判、直史馆等职。熙宁二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相,正式实行变法。苏轼和王安石的政见早有不同,俱见于其 进策 二十五篇中,此时分歧更严重,又写了 上神宗皇帝书 等文,批评神宗 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入太锐,再次强调 渐变 人治,但未受采纳。”这说明苏轼创作 进策 不仅是为应制科考试,更是为之后的治世思想打基础,其在 进策 中所提主张是之后改革思想的母本

25、。同样,苏轼在之后所呈的公文中,仍践行着 进策 中的治世观。如其元二年所上 乞约鬼章讨阿里骨諸子 中提到“以戎狄攻戎狄”之法,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諸子 提出“离间鬼章与阿里骨”的战敌之法 ,此两者均与 策断 中的“离间计”观点类似,可以说这两篇公文的理念也是来源于苏轼 进策 的破虏战略。进策 中涉及的治世理念在元二年时仍具有参考意义,可见 进策 本身反映着苏轼毕生的治国理想和观念。此外,苏轼在任职期间所上的诸如 乞罢转般仓斗子仓法状 乞罢税务岁中赏格状 等公文,均是其早年安民思想的进一步落实。五、结语总之,苏轼贤良进卷中的 进策 代表着苏轼一生的政治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策 的创作

26、时间大概在苏轼回乡丁忧期间,即嘉二年四月至嘉四年九月。在创作体式上,进策 的总体呈 新余学院学报 年现出一种独特的树状结构,这种设计使得苏轼的 进策 展现出一种紧密联结之感。苏轼的政治思想在 进策 中有完整的展现,其中 策略 是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君主如何治理国家;策别 针对官员、百姓、财力、兵力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治理政策;策断 提出了应对外患的具体战略。苏轼的 进策 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而这成为之后苏轼政治思想的来源,是苏轼治世思想的基础。参考文献:朱刚 北宋贤良进卷考论 中华文史论丛,():花妮娜 苏轼公文写作研究 西安:西北大学,孔凡礼 苏轼年谱 北京:中华书局,朱易安,傅璇琮 全宋笔记 郑州:大象出版社,苏辙 栾城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朱刚 论李清臣贤良进卷 莫砺锋 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孔凡礼 苏轼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张弛 宋代的进卷 文史知识,():杨胜宽 苏轼兄弟的军事思想及边防策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责任编校:钱耐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