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唐利军:围着鸡舍转的科技大专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264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利军:围着鸡舍转的科技大专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唐利军:围着鸡舍转的科技大专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特别策划唐利军,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协全国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入选第十四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曾担任四川山地乌骨鸡原种场技术总监。因在脱贫攻坚战线上贡献突出,他连续两年受到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表扬,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6 月 20 日,在一阵欢呼声中,遂宁市大英县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兽医师唐利军作为第 13 棒火炬手接过了成都大运会的火炬,开启了新一段的接力。回到大英县后,唐利军又马不停蹄地回到金山村乌骨鸡科技小院投入到工作中去,培训养殖户、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2、这些已经成为唐利军的日常工作,而他这一干就是 12 年。文/本刊记者 陈胜改良品种提产量唐利军是江苏省泗洪县人,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全靠卖家里饲养的畜禽交学费,但当畜禽生病时,却没有人可以医治。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兽医。2010 年大学毕业后,唐利军选择来到四川,担任四川山地乌骨鸡原种场技术总监。2015 年,唐利军发现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遂宁会有更大的舞台,毫不犹豫地放弃高薪和优渥的环境,到大英县隆盛镇畜牧兽医站工作。在此期间,他发现山地乌骨鸡品种纯度只有 85%,死亡率高。而且成年后的体型较小,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于是唐利军想到了杂交改良。“杂交改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

3、大量精力和资金。”唐利军说,那时他和团队每天都到鸡舍记录、观察、检测、比对。通过对 18 个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最后选育出 2 个新品种。经改良,四川山地乌骨鸡品种纯度由 85%提升到了 99.5%,体型、成活率、产蛋率均有所提升,原种场入选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过去几年,唐利军作为主研人员培育出的新品种“一种新型乌骨鸡的培育方法”及“一种灰羽乌骨鸡的培育方法”也先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授权国家专利10 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 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4 项。构建养殖新模式为了用好用活新品种,带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唐利军还积极推广养殖新技术,牵头创建了中国农技协乌骨鸡科技

4、小院。与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将专家与农民、科研与生产紧密相连,通过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入驻以及基地现场教学等方式,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乡村振兴人才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科技对接、零时差指导解决、零门槛普惠服务、零费用培训推广,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如此,为实现养殖户家庭收入与村集体经济的双赢,唐利军探索出“前端节水、中断密闭、牛的人工授精技术蜀宣花牛养殖技术手册等教材资料,组织群众技术培训 2000 余场次。“蜀宣花牛”不断推广,促进了宣汉县奶牛产业基地县和优质肉牛基地的发展。赵益元因持续在新品种培训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付出和成果,2013年12月,被原农业

5、部表彰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2013 年 3 月,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达州市“蜀宣花牛”养殖户5万余户,带动全市肉牛出栏多年居全省农区第一位。宣汉县肉牛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 2021 年度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宣汉县成为川东北唯一奶牛产业基地县。“通过我和同事 30 多年的努力,能够育成蜀宣花牛新品种,让农民享受到社会发展、农业改革的成果,是我最大的一件喜事,这也是我们农业人应该做的事情。”赵益元说。LD唐利军:围着鸡舍转的科技大专家人物名片唐利军。受访者供图4特别策划末端循环”零排放的养殖环境治理 2.0 新标准,积极推广“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养殖模式。打造标准化

6、养殖场 153 处,成功招引四川晖利家禽有限公司兜底包销,注册“遂州盛凰”等品牌,采取寄养模式,带动了 40 余个村集体与村民参与乌骨鸡养殖。培养致富带头人 830 人,实现人均增收 13500 元/年,带动 15 个村集体年均收入 13 万元以上,实现年出栏优质乌骨鸡 500 万羽。如今的乌骨鸡真正变成了“致富鸡”。未来,如何继续壮大大英县乌骨鸡产业,唐利军已经有了新计划。“我们正在积极引进一家乌骨鸡原种场,并注册 遂州黑鸡等商标。同时计划在中药材基地、甜桃基地等处修建移动式吊脚楼生态圈舍,实现种养循环,并由公司牵头集中包装销售。”LD文/陈鹏黄晓艳:地里淘金的“红薯妹妹”黄晓艳,资阳市尤特

7、薯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得“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资阳市“乡村好青年”人物等荣誉称号。红薯,在四川常被叫做“红苕”,“苕”字上面“一横两竖”的笔画,有“早”的意思,指的是“新春一早萌芽冒头的植物”。在资阳市,有一个被称为“红薯妹妹”的人从小便和红薯打交道,并立志要做好红薯产业。她便是黄晓艳。一份情怀 让“救命粮”变“摇钱树”清晨,当许多人尚在梦中的时候,黄晓艳早已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红薯基地内忙碌起来。蒙蒙细雨中,黄晓艳留着利落的齐耳短发,站在 8 个连排红薯窖藏库前,娇小的身躯与身旁巨大的挖掘机形成鲜明反差。出生在农村的黄晓艳,13 岁时便帮着父母收购红薯,在她的记忆

8、里,从爷爷那一辈起,家里就在种红薯了,这也让她对红薯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每到春意盎然的三月,红薯就开始育苗了,半个月左右,会有新苗从土壤里冒出头来,一眼看过去,满眼的绿,充满希望和生机。”黄晓艳说。红薯收购上来后,要加工成淀粉和粉条,黄晓艳家里经营着一间加工厂,作坊里味道重,可黄晓艳对此已习以为常:“很多人可能不习惯、不喜欢加工作坊里的味道,但我从小就在那个味儿中生活,那是我生活的味儿,我是闻着那个味道长大的。我早就意识到,这辈子可能都会和红薯打交道了。”2013 年,黄晓艳从城市返回家乡,开始红薯产业的创业探索。为提升红薯产品的技术含量,她多次到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南充市农科院的专家

9、处拜访请教。现在,黄晓艳成立的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鲜红薯,加工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等产品,在安岳县周礼镇、华严镇流转了一千多亩土地,经过多年土壤培育,有机红薯备案基地达到 1560 亩。“通过公司+薯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我们公司已带动周边 12 个乡镇 4000 余户农民种植红薯,让乡亲们就近从业、增收致富。过去 8 年,我们还先后为 3000 余名农民工和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带领 500多户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乡亲们高兴了,我也很高兴。”黄晓艳说。昔日被称为“救命粮”的红薯,已成为家乡的“摇钱树”,黄晓艳也从“山村小妹”变为乡亲们口口

10、相传的“红薯妹妹”。深挖产业 红薯梗也能挣钱2021 年 9 月,在第二届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上,黄晓艳靠着红薯项目一炮而红。但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她把红薯梗卖到了国外。红薯梗如何变身为可以卖的宝贝?话要从 2021 年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晓艳从韩国客户口中得知,红薯梗在韩国市场很畅销,杀青、晾晒后可炒可炖,能做成各种菜品。她立刻抓住机会,收购了30多万斤红薯梗,加工成干品后顺利进入韩国市场,销售额达 300 多万元。“相当于把扔掉的钱又捡了回来。”“捡回来的钱”被央视以一片红薯地,生出两份财为题搬上了致富经栏目。如今,黄晓艳开发的“尤特”和“红薯魅妹”红薯品牌系列人物名片黄晓艳。受访者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