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巩义二中东校区第八次双周练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赵伟 审题人:杨连荣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
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D.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小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 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再:第二次
C.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洞然 :明亮的样子
D.妪每谓余曰 每:时常
5、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多可喜”之情的一组是( )
①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③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④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⑤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A.②⑤⑥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叙述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的深情。
B.“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
C.第一段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D.第三段作者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于回忆中隐含着作者的怀念以及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所望的感慨,是“悲”的深化。
7、文言翻译(10分)
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5分)
译文:
②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又寄升庵①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 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②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①升庵:诗人黄峨的丈夫杨慎,他因直言进谏,被遣戍云南永昌县。在两地分居期间,黄蛾经常写诗作词,寄慰丈夫。②自是:自然是,应该是。
8、本诗题为“又寄升庵”,开头却是一个“懒”字,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答:
9、结合诗歌第三、四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女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3)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七十八章)》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大学》
(5)好学近乎知, , 。《中庸》
(6)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招牌菜
清水镇是个临着省级公路的小镇,正是司机们歇脚打尖的好去处。司机们都是长期在外跑的人,清水镇的酒馆,也就有了一些清水镇人讳莫如深的内容,那是使大部分酒馆生意兴隆的“招牌菜”。
这年月,哪个酒馆没有招牌菜是不行的。人家那吃饭的,冲的就是这招牌菜。进门来:“老板,你这里有啥拿手的,说说看!”这老板要是说,我们的菜都好吃,人家立马走人,转身还要加一句“有病”。这年月,没有招牌菜,还能开酒馆?
清水镇本地人喜欢去清水川菜馆,因为老板娘水兰有“绝活儿”。
水兰是四川人,主做川菜,招牌菜就是“麻辣鱼”。那火锅做的真叫地道,一拨拔儿的食客吃了还来。辣的嘴巴红红的,舌头麻麻的,一边用手扇着嘴巴,一边还忘不了夸:“真够味,这辣地道,这麻地道!”
可清水镇人除了老板娘水兰,没有谁去过四川,谁也没吃过四川地儿的麻辣鱼,但他们感觉麻辣鱼本来就是这个味。甚至有一次,喝醉酒的麻二大着舌头说:“我去济南吃的重庆麻辣鱼,那叫什么味呀,我呸!那辣叫什么辣?那麻叫什么麻?不够地道嘛!我就说,我们水兰做的麻辣鱼最地道。就是重庆人来,也是吃这劲道!”一屋子人抬头看看正忙碌的老板娘水兰,齐齐点头,嘴里还不住地应和。
这个时候的水兰温言打岔:“麻二哥,别喝了,麻嫂要骂了呀。”走过来,随意拿过麻二桌上的茶壶,高高举起,缓缓倒下,就有轻缓的水流声在人们的耳畔响起,闹得人心里颤一颤,抖一抖。可也只是颤一颤,抖一抖,然后各喝各的酒,各吃各的菜。吃完了,喝完了,各自回家去。
有时候,有外地来的人,开展业务或者感谢客户,就要请清水镇人吃酒。当然要问被请的那位去哪里吃最合适。往往就得到回答——清水川菜馆。
来人早早打听看来到酒馆里恭候。一进门,觉得走错了,要么就是听错了。就站在门口掏出手机:“喂,哥,您说的是清水川菜馆?我咋看着不对劲呢?”那头就笑:“你请我客,还要你得劲?我得劲就行嘛。”
也不怪客人,看着馆子,的确不像高级去处。一溜儿三排原木方桌,木凳子,简单得很。①如果再留意呢,就是窗台柜台上散摆着几盆花,冬天是水仙,另外三季是大叶的滴水观音,一律青青绿绿,漾着生机。
进门来,早有水兰从柜台后面站起来,含着笑脸走近,脚步不快,让人觉不出过分的殷勤,可也不慢,让人感觉不出冷淡。客人刚落座,一条雪白湿热的手巾递过来,一壶热热的茶水端上来。第一杯却并不给客人喝,在干净的杯中摇一摇,倒进桌腿边的痰盂里。客人的心就舒坦起来。
这时水兰才轻轻问,这位眼生呢,您请谁来着?如果是镇子上的,也许我可以帮着您参谋一下客人的口味呢。客人说出请谁谁,水兰随口就推荐几个菜。这时的客人,男子汉的豪情似乎在水兰的轻言细语里得到了酝酿,随手接过水兰手中的菜谱,点起另外的酒菜。
一个个莱名从男人的嘴里蹦出来,水兰写几个数字或者打几个对勾,也就记好了。好多时候,如果水兰知道几个人,会提醒多了浪费。豪爽的客人听了这话,就赶紧住了口,朝水兰笑笑说饿着呢,掩饰着张狂后的那点羞惭。
被请的人来了,果真能吃个宾主尽欢。喝的如果有些酒意,外来的客人也要附和着说:“真够味,这辣地道,这麻地道。”不过远来的人往往也会好奇地问:“老板娘在前头张罗,老板却连个面也不露,放心这么个俊俏的娘们抛头露面?”
这时候清水镇的人就笑。哥,动心了?这水兰呢,让你麻,可也让你辣呢。那一次,一位大哥起了孬心思,让水兰一把辣椒末扔过去,哈哈……大概这辈子也不敢想别家娘们了。
客人此时便抬头细细看水兰,水兰正穿了雪白的罩衣忙着呢。手脚麻利,却一点不见忙
乱。那嘴角含着微微的笑意,任外地人怎么想,也想不出水兰辣起来如何模样。可就这细细
看,也才觉出这老板娘穿着虽朴素,却耐看得紧,心里便也会暗暗颤一颤,抖一抖。同样的,颤了抖了,心也就静了。那水兰耐看的眉眼里透着一份端庄,可是观音模样。②客人转头看看窗台,那水仙或者滴水观音正挺着水清的叶子,泛着幽幽的清香呢。
水兰开清水川菜馆整整十年。四十二岁那年,因车祸瘫了十五年的男人死了,水兰盘出店面,嫁到了邻镇。
盘店的是麻二。麻二开了半年,关门大吉。麻二说,清水川菜馆这招牌菜呀,可不是麻辣鱼,明明是水兰嘛。
听着这话的清水镇人想一想,可也真是。
(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均属于景物描写,这两处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5分)
(2)、作为职业的酒店老板娘的水兰,有哪些特点?(5分)
(3)、本文的后三段属于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有哪些作用?(6分)
(4)、从水兰开店红火的特殊角度,探究麻二盘店以后倒闭的最终原因。(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已甚的态度。
B. “2011西安五一汽车销售会”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2011年春节过后西安市私家车购买量大幅攀升,甚嚣尘上。
C.“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D.这次日本大地震使大量百姓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B.之前发生的“苏丹红”、“结石宝宝”、“OMP”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广大市民是非常熟悉的,而近日发生的广州“瘦肉精”中毒事件又使市民忧心忡忡,大家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法上。
C.2月3日的那个夜晚,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两大保险巨头在春节晚会上的拜年字幕此起彼伏,远远超过同样在春晚砸下重金的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业兄弟的商业广告。
D.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
生正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14.下面6个句子,按照句意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从古代新石器时代的住宅群遗址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向心式的住宅构成
②由“防”的理念衍生出向心性的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想的美的构成
③是与古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敌入侵的历史有关
④我国的建筑起源于一个“防”字
⑤同时,北方中原地区民宅为了防止寒风与风沙的侵袭也不得不筑起高墙将住宅尽可能地围合起来
⑥之所以会有这一理念
A. ④②⑤①⑥③ B. ④②⑥③⑤① C.⑥③④②⑤① D. ⑥③⑤①④②
15、请你将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5分)
“山寨”是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的一种产业现象。
16、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在我国文化中,它们的组合又常寓含着某种理趣。请依照下面的例句另举一个带“山、水“的熟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理趣。(5分)
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了世事有时一时陷入困境,经过某种机缘又出现新的转机。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户人家,与一个凶暴蛮横的人相邻而居,全家大小心中忐忑不安,想要卖掉自己的房子,躲避得远远的。旁人劝他说:“不用着急,那家伙罪大恶极,末日就要到了,你还是再等等吧!”卖房人回答说:“不能等,我担心他就差害了我才恶贯满盈呢!” 于是,当机立断卖掉房子迅速搬走了。
所以人们常说:“当事情出现危险征兆的时候,必须及时妥善处理,绝不能拖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D(不仅特指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还包括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2、B("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3、 A(B国学与内涵上与现代学科体系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内涵上更丰富和广博。C项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D既要分析、开放、前瞻,还要对国学心存敬意)
4、B(再,两次)
5.C(③④言小⑥为“亦多可悲”的表现。)
6、C(C此段没有运用议论的手法。)
7、译文:
(1)这位老妈妈,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2)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
8、不矛盾。(1分)“懒”字表现的是寄信人慵懒不快的精神状态,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
9、诗的三、四句承上转为轻松的口吻,表现出对丈夫无法回来的现实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豁达,末句中又把感情转移到对丈夫的思念上,声声杜鹃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
10、略
11、(1)(5分)①处是为了描绘清水川菜馆朴素清净的环境,预示着酒店的勃勃生机。
②处是为了烘托水兰朴素端庄美丽的人物形象。
(2)(5分)①厨艺高超;②举止自然得体;③服务细致周到;④讲究卫生。
(3)(6分)①消除酒店老板不出场的悬念。②与水兰开店构成对比,说明事物的兴盛必有其自身的深层原因。(③照应文章的题目或开头。④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4)(8分)示例一:水兰品德高尚,坚强有责任心,对瘫痪在床15年的丈夫不离不弃,人们由同情而生敬佩,光顾清水川菜馆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麻二不具备这种条件,倒闭在情理之中。
示例二:水兰掌握一门川菜绝活,人漂亮服务周到细致,但遭遇不幸,让人含爱含嗔的麻辣性格,食客爱美救美的意识,麻二不了解水兰开店成功的真谛。(立足文本,能自圆其说即可)
12、A 13、C 14、B
15、①“山寨”是一种产业现象。②“山寨”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③“山寨”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征。
16、示例:①“山不转水转”,表现了世事总在变动中,人和人暂时分离总有相遇的时候。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明一种事物,最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和内涵。
③“隔山隔水不隔心”,指的是距离虽然遥远,但心却贴得很近。
17、略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