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1).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2620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4中国基础教育2023第8 期NEWFOC特别关注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减轻了学生数学学习负担。此外,“做数学”还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保持和迁移,提升数学认知能力,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习绩效和学习效能感。(二)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学科育人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 0 2 3 年7 月,参与项目实践的区域教师达10万人次,教师育人观念持续转变,教育水平与育人能力明显提升。近2 年申报的江苏省省级课题中,与“做数学”相关的课题超3 0 个;近3 年参与项目实践的教师人年均发表论文1.8 3 篇。学术共同体8 0 余名核心成员中,5 4 人成长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

2、师、教育家培养对象。在江苏省,省域中小学数学课堂融人“做数学”已成常态,全方位实现了学与教的方式转变,较好地推动了数学学科建设,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三)持续扩大“做数学”实践效应,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做数学”实践成果广受专家学者好评,影响辐射深远。2 0 1 5 年,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观摩活动中设立“做数学”专场,向全国推广;2 0 2 0 年,中国教育学会年会暨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设立专题论坛“做数学: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创新”,向全国基础教育界推广;2 0 2 1 年,第1 4 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设立专场“做数学:中国中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未来

3、,项目组及各实验校将持续深入探索如何提升教师对“做数学”的育人功能的理解和掌握问题、在常态课堂中如何更加自觉主动地开展做数学活动问题、如何利用“做数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问题、如何开发更多更好的“做数学”案例和“做数学”的学习工具等,以研究推动实践,用实践反哺研究,不断提升一线教师学科育人水平,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成果点评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点评人: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欣闻董林伟先生领衔研究多年的项目“做数学:义务教育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在2 0 2 2 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既是为项目研究所确立的数学教育理念与所探索

4、的数学学习方式得到认可而高兴,更是为项目研究切实改变了数学学习的面貌让青少年爱上数学学习而高兴。一、“做数学”走出了数学教育的常见误区,形成了高质量数学教育的新样态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往往成为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不爱数学学习的重要原因。“做数学”让数学教育走出了这些误区。一是走出了“技巧=技能”的误区。技能是具有一般性的能力,应用范围相对广泛。而技巧是个案的,是一类题、甚至一道题所形成的特殊的解题方法。“做数学”避免了只是注重技巧而进行的大量重复做题训练,更加强调动手操作获得感悟后的举一反三,积淀下来的是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二是走出了“形式二道理”的误区。一个合

5、理的数学教学过程,应当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确定算法的算理和运算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将形式等同于道理。做数学追求通过合适的表征方式,让学生探索并理解由运算律确定算理、算理确定算法的过程,从而领悟形式背后的道理,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三是走出了“逻辑一演绎”的误区。有逻辑的推理不仅包括演绎,还包括归纳。前者是命题成立的范围从大到小的具有传递性的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后者是命题成立的范围从小到大的具有传递性的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做数学”改变了过去只重视演绎而忽视归纳352023第8 期1 中国基础教育NEWFOCUS特别关注的现象,虽然由“做数学”的过程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

6、正确,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推理才可能得到新的东西,才能为培养创新思维打下根基,才能更加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四是走出了“操作=经历”的误区。2 1 世纪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普遍开始重视动手操作,但是,迄今为止许多课堂依然停留在操作阶段,这样的单纯追求形式的教学会导致上课一锅粥、下课还是一锅粥的情况。“做数学”不止于操作,更加强调操作后的交流与思考,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在经历思维的过程和做事的过程中,积累思维的经验和做事的经验。走出上述误区,以“做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也就理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技巧与技能”“形式与道理”“逻辑与演绎”“操作与经历”的关系,彰显了知识理解与经验积累相辅相成、

7、齐头并进的态势,实现了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走向知识的思考和创新的境界,形成了高质量数学教育的新样态。二、“做数学”实现了“结果+过程”的数学教育,着力于培养青少年的智慧我曾经基于教育的形态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农耕时代的教育,主要是经验的教育,是过程性的教育,感悟是其基本特征。第二个阶段:工业时代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结果的教育,理解是基本特征;虽然这种教育“效率”高,但缺少智慧。第三个阶段:未来的智慧教育,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结果+过程”的教育,“理解+感悟”是基本特征。这里所说的过程主要指思维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重视过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智慧。“做数学

8、”让学生深度投入数学学习活动,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其中既有思维的经验,也包括实践的经验。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依赖亲身的经历,智慧的获得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更多地依赖经验的积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过程性目标。“做数学”就是对这种目标的最好诠释,是“重视过程、强化经验、培养智慧”教学方式的实践,是一种“结果+过程”的数学教育,其最终指向青少年智慧的培养。三、“做数学”让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得以彰显,旨在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做数学”的核心在于“做”,实践“做中看”“做中思”“做中说”“做中悟”的过程,实现“促进认知,让学生会学数学;激发情感,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启迪智慧,让学生智慧学数学;塑造品格,让学生高品位学数学”。由此,也就更好地彰显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理想的教育不应当是知识的堆砌,数学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进而提出了基于“三会”的核心素养。“做数学”旨在实现上述课程目标,从“数学即智慧”的角度,培育“智慧人”;从“数学即美德”的角度,培育“美德人”;从“数学即文明”的角度,培育“文明人”。这三个角度既有内在的逻辑也有外在的层次,体现如何通过数学教育使人成为“完整人”,即趋向“整体善”。这是董林伟及其团队对数学学科育人的把握,是他们长期思考和实践的积淀(编辑夏国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