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汝城六中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日常管理规范》、《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的精神,坚持“校本研训为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服务,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宗旨,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为研训目标,抓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一重心,探索一套有校本特色、行之有效的校本研训模式。
二、组织机构
1、成立校本研训工作领导小组:
顾 问:黄水生(教育局驻点领导)
组 长:宋 辉
副组长:夏天成 何明灯 黄房生(常务)
谭文明 朱聘生 朱保雄
成 员:袁红梅 黄启龙 朱红文
郭彦军 欧真亮 朱清华 何巧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汝城六中教研室,由郭彦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校本研训工作的精神;
(2)拟定学校校本研训规划、实施方案并付之实施;
(3)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的各项管理制度;
(4)创设条件保障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成立校本研训集中研训组: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其它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集中研训组,按计划进行集中研训,各组及组长安排如下:
七年级语文组: 袁健燕
八年级语文组: 朱细香
九年级语文组: 曹宝英
七年级数学组: 何育林
八年级数学组: 朱伟良
九年级数学组: 陈海英
七年级英语组: 何正财
八年级英语组: 陈燕翔
九年级英语组: 李 娜
政治组: 何扬志
历史组: 朱孝国
地理组: 胡响林
物理组; 廖刚强
化学组: 曹玲娜
生物组: 朱细满
艺术组: 何玲娜
体育组: 夏翼雄
职责:
(1)按学校要求制定本组的集中研训计划并交教研室审批。
(2)按学校的要求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好集中研训工作。
(3)收集整理好本组集中研训的过程性资料。
3、成立考评督查组
组长: 宋 辉
成员: 夏天成 何明灯 黄房生
谭文明 朱聘生 朱保雄
职责:督导各组的集中研训情况,指导各组开展好集中研训。
三、研训内容
按照市《两项常规》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遵行时代性、校本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研修以下三个板块的内容:
(一)教育教学理念、理论
1、新课程的相关理念、理论
2、有效课堂教学的相关理念、理论
3、新时期德育(班级管理)工作方面的理念、理论
4、心理教育方面的理念、理论
5、信息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理念、理论
6、党的教育政策与方针解读
7、学校管理的有关理念与理论
(二)有效教学实践
1. 课堂教学实践(上示范课、汇报课、观摩课、研讨课等)
2. 说课(说课理论培训及说课实践)
3. 评课(评课理论培训及评课实践)
4. 课例研讨(名师课堂研讨或问题课例研讨)
5. 案例分析(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的案例)
6. 集体备课
7. 教材(课标)教法研讨
8. 教育教学反思
9. 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
(三)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的常识培训
2、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
(四)校本教材的研发
四、研训形式
为了确保校本研训取得实效,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研训:
1、外出培训。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规划,有计划的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培训、考察、听课、研讨等活动。外出培训按以下流程操作:一是由学校根据需要确定外出培训人员名单;二是参培人员认真参加培训,力争取得良好的培训成效;三是培训结束后,视培训的类别和实际情况进行以书面报告、汇报讲座、汇报课等形式的培训专题汇报。学校力争每学年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教师集体外出到课改名校考察交流活动。
2、集中研修。学校安排每周的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下午为集中研训时间(参加集中研训学科当天下午不排课),组织各研训组进行集中研训,集中研训与自修单双周交替进行,每次不少于两小时。集中研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有计划、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学校为每个教师建立校本研修政治业务学习笔记本,并作为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集中研训内容由各组按照学校推出的三个研训板块统筹安排,计划由学校教研室审定后实施。集中研训的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星期四下午
星期三下午
星期二下午
单周
语 文
政史地
英 语
双周
理化生
数 学
艺术、体育
3、个人自修。采取集中研训与个人自修结合的形式,交替进行。即单周进行集中研训的学科双周则进行自修,双周进行集中研训的学科则单周进行自修,自修按个人的专业特点和工作需要自行选择内容,自修笔记作为常规检查的必检内容进行检查。
4、结对互助。学校对新参加工作或新任班主任的教师安排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现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目的。
5、课堂实践。开展各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新调入或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参加外出培训的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每学年上一堂示范课;省、市、县各级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上一堂研讨课;每学年以学科为单位进行一次“同质异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教师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参加听课、评课、赛课活动。
6、专家讲座。学校每学期视情况聘请有关专家、名师到校讲学,讲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指导课堂教学和校本研训工作。
7、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的课题研究承载能力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申报各级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要按照程序扎实推进,力求实效,避免只图形式走过场。
8、网络研训。学校为每个教师办公室接通网络,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训。筹建学校网站,设立专门板块,拓展交流平台。由教研室牵头开通“校本研训群组”,倡导教师开设个人教育博客(徽博),创新互动交流方式。
五、研训措施
1、营造氛围,形成共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由来已久,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走走停停,难以形成系统实效。全体员工必须充分认识到,校本研训工作是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各项研训活动扎实开展起来,不搞花架子,让教师真正动起来,在活动开展中发掘出巨大的潜能和积极性,真正起到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的作用。重点做好下面几件事:一是召开处室副主任以上人员参加的行政会议,酝酿思路,形成统一认识;二是召开各集中研训组长会议,就集中培训的安排、计划、实施达成共识;三是安排好每个集中研训组的活动用房并配齐相关设施,拟在新改造的学校公寓里规划三套房子为集中研训用房;四是各年级组按集中研训的要求重新编排本年级授课表,五是召开一次全体教职工参加的动员会,统一部暑校本研训工作。
2、健全制度,有序推进。为了让校本研训工作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成效,学校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校本研训制度,将规范性与创新意识紧密结合起来。由教研室牵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教师外出培训、考察制度》、《教师集中研训制度》、《教师校本研训督导、考评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研训制度》等制度并抓好落实,为校本研训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3、抓实过程,务求实效。校本研训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扎实抓好过程管理,有一个科学、充实的过程才可能有良好的成效。一要抓好集中研训的计划制定。要根据学校的研训板块,组员的实际需要,按学以致用的原则,统筹安排,制定科学的研训计划并抓好落实;二要抓好考勤督导。每次集中研训组内要进行考勤登记,督查组对每次集中研训要进行过程性督导,相关情况及时通报,每学期未对各集中研训组和教师个人的研训情况要进行评价;三要抓好档案收录。外出考察培训、校本研训取得的成果要建立台账,过程性资料要真实、完整、规范地予以保存;四要抓好成果的推介与应用。对校本研训取得的成效与经验,鼓励教师以案例、反思、论文、专著等形式表现出来,伺机向有关媒体推介,进行适度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培育校本研训工作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4、整合资源,互动提质。学校要整合现有资源或不断创造条件为校本研训搭建互动平台。一是规范好各项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实践研讨的各个流程,公开课等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按“集体备课-教师试讲-评课(反思)改进-换人(换班)再上”的模式进行;从2012年上学期开始全校统一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并筹建以教案、学案、课件、案例、反思、论文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校本研训资源库(文本库和电子库),促进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共享;搭建要现实互动和网络互动两个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本方案相关工作2011年10月做好相关筹备,从11月起正式执行。相关内容的解释、修改权限属学校校本研训领导小组。
汝城县第六中学
2011年10月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