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2164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CCS B 52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6042024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604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处理工艺流程.2 5 净化设施。.2 6 生物配置.3 7 运行维护.3 8 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效果.4 附录 A(资料性)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流程示意图.5 DB41/T 260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2、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省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河南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辉鹏、郭国军、郭林英、武国兆、陶华、张玲宏、夏杰、李素芳、李辉、陈颖、王莹利、张晶晶、荣雪阳、张歆牧、包正、付勇浩、郜小龙、尚胜男、刘辉、孙毓、陈斌、闫鹏。DB41/T 26042024 1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处理工艺流程、净化设施、生

3、物配置、运行维护、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效果。本文件适用于3 hm2以上规模化养殖池塘或集中连片养殖区域尾水生态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SL 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渔业养殖尾水 在渔业养殖过程中,因改善水质或一个养殖周期结束而向养殖池塘外排

4、出的氮、磷等浓度高于SC/T 9101规定的尾水。3.2 集中连片养殖池塘 已经开展水产养殖的多个池塘集中面积不低于7 hm2,集中单元间相距不超过1000 m的连片养殖区域。3.3 生态沟渠 在渔业养殖区初步净化渔业养殖尾水、连接渔业养殖池塘与沉淀池的沟渠。3.4 沉淀池 在池塘或生态沟渠排水口按一定面积比例所建的沉淀养殖尾水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的设施。3.5 人工潜流湿地 依据自然湿地的原理,人为建造的用以强化和优化某些物理或生物过程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湿地系统。DB41/T 26042024 2 3.6 一级生态净化塘 在渔业养殖区按一定面积比例构建的以微生物系统为核心,净化渔业养殖尾水的池

5、塘。3.7 二级生态净化塘 在一级生态净化塘净化基础上进行二次净化的池塘,生物区系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滤食性水生动物组成。4 处理工艺流程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工艺流程见附录A图A.1。5 净化设施。5.1 生态沟渠 应符合GB 50288和SL 18要求。生态沟渠按渔业养殖面积的1%建设,设置在池塘出水口,渠体的断面为等腰梯形,渠壁、渠底均为土质。生态沟渠主要由工程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工程部分主要包括渠体等,生物部分包括水生动植物。5.2 沉淀池 沉淀池面积要根据养殖池面积大小配置,占养殖池面积的0.4%,长方形为宜。沉淀池入口与沟渠下游出水口相通,深度2 m2.5 m;出口到溢流渠。

6、5.3 人工潜流湿地 人工潜流湿地按渔业养殖面积的0.1%建设,设置在沉淀池的下游或地势低洼区与沉淀池水平面有1.0 m2.0 m的高度差。5.4 一级生态净化塘 应符合GB 50288和SL 18要求。一级生态净化塘按渔业养殖面积的1.5%建设,设置在潜流湿地的下游,一级生态净化塘中心水深3.0 m4.0 m,池塘边缘3 m范围内水深小于1 m,从池塘边缘到中心逐渐加深,一级生态净化塘底部建设成高低不平的水下浅滩、水下沟壑,沟壑方向为迎主导风向。根据需要可在池中心增加生态浮床。5.5 二级生态净化塘 应符合GB 50288和SL 18要求。二级生态净化塘按渔业养殖面积的2.5%建设,设置在一

7、级生态净化塘的下游。5.6 石笼坝 沿池塘横截面建设石笼坝,坝体厚度不小于1.5 m,高度高出设计水位0.5 m,坝体与水流方向垂直,坝体中填充滤料,滤料选用多孔质轻的火山石、陶粒、珊瑚石等,滤料直径为 3 cm10 cm,以方便后期清理维护,用尼龙网袋装好后填放,网袋网目保证填料不漏出。DB41/T 26042024 3 6 生物配置 6.1 植物配置 6.1.1 植物的选择 选择对氮、磷等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转化、利用能力,根系发达、生长茂盛,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易于处置利用,并可形成良好生态景观的植物,植物配置中须有适宜本地的无冬眠型或短冬眠型水生植物。6.1.2 水生植物的配置 生态沟渠

8、中的植物群落可由人工种植和自然演替形成,沟壁植物以自然演替为主,人工辅助种植如狗牙根(夏季)、黑麦草(冬季),沟中相间种植水生鸢尾、菖蒲、空心菜、灯心草、水芹等挺水植物和粉绿狐尾藻、马来眼子菜、金鱼藻、苦草等沉水植物。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生态沟渠水面面积的60%,其中常绿植物占植物总面积的50%以上。在潜流湿地种植芦苇、蒲草、荸荠、灯心草、莲、水芹、香蒲、菌草等挺水植物。一级生态净化塘、二级生态净化塘岸边种植垂柳和水松等,间距为4.0 m左右。一级生态净化塘近岸浅水区种植水生鸢尾、菖蒲、水芹、水葱、灯心草、梭鱼草和千屈菜等挺水植物;水深在1.0 m2.0 m区种植菱、莲等浮水植物及粉绿狐尾藻、马

9、来眼子菜、金鱼藻、苦草等沉水植物。一级生态净化塘、二级生态净化塘内植物面积占池塘水面面积的60%,其中常绿植物占植物总面积的50%以上。6.2 水生动物配置 6.2.1 水生动物的选择 选择对溶解氧、水温等条件要求适应范围较广、生长繁殖能力较强的滤食水生动物。6.2.2 水生动物的配置 一级生态净化塘、二级生态净化塘中的水生动物群落由人工放养和自然繁殖形成。塘中放养螺、蚌、鲢、鳙等水生动物,放养密度以达到水质净化和保持生态平衡为参考标准,螺、贝类的放养密度为50 kg/667 m2100 kg/667 m2,鲢、鳙鱼放养密度为30尾/667 m250尾/667 m2,放养规格为300 g500

10、 g,鲢、鳙比例按3:1投放。7 运行维护 7.1 尾水处理滞留时间 尾水处理滞留时间不低于24 h。7.2 尾水排放 合理安排养殖尾水排放时间,分批次排放,单次排放量不超过生态净化塘承载力。7.3 管护与清理 沟底淤积物超过20 cm或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水流的区段,要及时清除,保证沟渠通畅和水生动植物正常生长,清除沉淀池淤积物,保证沉淀池正常运行。定期对水生动植物进行更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DB41/T 26042024 4 8 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效果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经过生态净化处理后,排放达到SC/T 9101规定,循环利用达到GB 11607规定。DB41/T 26042024 5 A A 附录A (资料性)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 A.1 给出了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流程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1养殖池塘;2生态沟渠;3沉淀池;4人工潜流湿地;5石笼坝;6一级生态净化塘;7二级生态净化塘;8提水泵。图 A.1 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处理流程示意图 1 2 3 4 6 7 5 8 5 循环利用 达标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