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林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爱情,大学里的一门课”团日活动
成果总结
木工11-1班团支部
爱情,大学里的一门课
活动背景:
过硝烟弥漫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耀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多多少少有些无所适从。
满怀憧憬的、好奇尝试的、真心实意的、弥补空虚的、追求虚荣的、赶着潮流的我们这些大学生, “身体力行”地开始了自己略熟还涩的爱情实践:有人志同道合共同努力,有人情投意合互相关爱;有人感情波折矛盾不断,有人柔情蜜意沉醉不知归路;有人发誓天长地久,有人只求曾经拥有;有人放纵人生游戏爱情,有人失恋受挫心灰意冷……
爱情是什么?有人说当你困惑不解时你就明白了它的含义。这样的答案或许是种回避,但终究道出了对于这种感情的追问,许是一场无言的结局。与其苦苦追问陷于爱情的定义中不能自拔,不如把爱情当作大学里的一门课,仔仔细细的上,认认真真地想。
活动主题:爱情,大学里的一门课
活动意义:
1.通过拍摄视频,让同学们了解并体会大学恋爱之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恋爱动机、选择对象标准等,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其为依据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恋爱观,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3.通过辩论赛,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加深同学们对恋爱的认识,让同学们对大学恋爱摆正态度, 合理去爱,正确去爱。
4.鉴于班级男女比例失衡单身较多的现象,在“光棍节”到来之际,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让“光棍们”和情侣们尽情放松玩笑,让想恋爱的同学迈出自己追求幸福的步伐。
活动对象:木工11-1班团支部全体成员
人员分工:
(一)视频部分:
吴沛雯:视频策划,导演,拍摄及后期制作。
许霞梦,王振宇,沈筱婧,张佳男,胡帆,单伟伟,郑景文:视频演员。
(二)调查问卷部分:
王琴琴、郑景文:制作关于大学生爱情观的调查问卷纸质版及电版。
班级全体同学: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
杨慧,单伟伟:统计纸质版及电子版调查问卷结果。
(三)辩论赛部分:
吴少勇:大学生恋爱观辩论赛借教室,准备活动所需物品。
吴沛雯:辩论赛辩论主席。
徐晨迪,金可歆:辩论赛评委。
许霞梦,张蕾:辩论赛计时员。
(四) 集体活动部分:
胡帆:策划、组织大家集体活动,联系沁园,以进行包饺子等活动。
沈筱婧,赵钰婷:采购活动所需物品。
活动形式及效果:
(一) 拍摄关于大学恋爱存在问题的视频
班级同学通过观察和收集资料了解到,大学恋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毕业面临分手,异地恋困难重重,情侣间难免吵架,单身男女难寻另一半。对此,同学们拍摄了视频,在拍摄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了恋爱中的困难,并一定程度地感悟出当这些问题落到自己身上时如何处理解决。
(二) 大学生爱情观问卷调查
2012年11月1日至11月8日,班级同学向各个学院各个年级发放放大学生爱情观调查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发放网络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9份,共计147份有效问卷。
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现取有代表性的几道题进行分析:
1. 您现在的恋爱状态是
A. 正在恋爱中
B. 处于观望阶段,一旦有了合适的可以考虑
C.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
结论:有较多的同学在大学期间还未开始恋爱,一小部分同学不打算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其余的同学处于恋爱之中。
2. 您认为大学谈恋爱的动机是什么
A. 丰富生活,排遣寂寞
B.积累经验,体验人生
C.身心需要
D.他人影响
E.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
结论:对于大学生恋爱最主要的动机,多数同学是纯正的,希望能积累经验和体验人生,但也有部分同学是为了排遣寂寞。
建议:要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不要仅仅是为了排遣寂寞等而去恋爱。
3.您对恋爱的结果是怎样考虑的
A. 希望找到终身伴侣,将来步入婚姻的殿堂
B. 大学的伴侣,但毕业后不打算结婚
C. 顺其自然
D. 及时享乐,丰富课余生活
结论:对于恋爱的结果,大多数人认为恋爱顺其自然;40%的人希望最后结局是结婚,这类同学多是务实、踏实、认真对待感情者;但也有少数人未能考虑恋爱的结果,对目前的感情抱有不确定态度,只认为是享乐和丰富课余生活。
建议:毛主席说:“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在恋爱中,我们要认真负责,争取成功步入婚姻殿堂。
4.您觉得选择男(女)朋友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A. 为人善良
B.学历
C.家庭背景
D.经济条件好
E.外貌
F.性格
G.健康状况
H.共同语言
结论:选择恋人时,共同语言、为人善良、性格、健康状况排名前四,可见选择对象时,最看重的是两人之间的交流和恋人的个人素质;外貌、家庭背景、学历、经济条件排名靠后,可见对于恋人附带的价值,并不是很看重,功利性较弱。
建议:恋爱的本质在于爱情本身,选择恋人主要还是看这个人,而不是其附属价值,少带功利目的。
5.邂逅您喜欢的人时,您会主动追求吗?
A. 会大胆主动追求
B. 会有所暗示
C. 觉得不好意思,静而观之
D. 可能会在追求我的人中选择
结论:在是否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上,16%的人会大胆主动追求,可见大学生在追求爱情方面已逐渐勇敢;但近半的人会采取暗示的含蓄方法,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在对待恋爱问题时的一贯含蓄作风。
建议:我们要大胆去爱,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要勇敢地去追求。
(三)大学生恋爱观辩论赛
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观理解,班级举行了一次辩论赛。本次辩论赛邀请到了团委徐永霞老师,并由材料院辩论队队长徐晨迪担任评委。班级同学按学号单号双号分为两组,双方各派出四名辩手,围绕“大学生恋爱利与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首先是立论环节,正方一辩从丰富大学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责任心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用简洁易懂的语言陈诉己方“大学恋爱利大于弊”的观点。反方则从大学生经济不能独立和精力与学业等方面进行层层剖析,论证己方“大学恋爱弊大于利”的观点。在随后的攻辩环节中,双方更是针锋相对、步步紧逼,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达到白热化阶段。 比赛继续进行,进入自由辩论环节。反方辩手们精辟的措辞,犀利的言辞,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正方辩手也毫不示弱地多角度多方向论证了己方观点。随后,比赛进入总结陈词环节,正反双方辩手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给辩论赛添上了亮丽的一笔。接着,评委徐晨迪对本次辩论赛做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了双方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大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虽然这是一场友谊赛,未分出双方胜负,但是,班级同学通过辩论了解了大学恋爱的利弊,增长了关于大学恋爱的知识,并对怎样合理正确的去恋爱有了一定的想法。虽然在比赛中双方针锋相对,但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四)“光棍节”沁园包饺子活动
鉴于班级男女比例失衡单身较多的现象,在“光棍节”到来之际,班级开展了一次在沁园集体包饺子的活动。同学们在一起包饺子时,体会了在集体之中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同学们一起劳动,相互配合,共享收获的成果,彼此交流了感情,再次提高了班级团结精神和凝聚力。“光棍们”不再孤单,班级之中已有的情侣们也能尽情放松玩笑,想恋爱的同学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迈出自己追求幸福的步伐奠定了基础。
至此,木工11-1班“爱情,大学里的一门课”团日活动结束。从视频到问卷,再到辩论,以及最后的“光棍节”活动,一步一步,历时半个多月,同学们对于大学恋爱的了解逐步加深,对于大学恋爱的知识逐渐丰富,都有了不少收获,相信这些收获对同学们如今或是以后的恋爱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