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文学常识1、窃读记的作者是林海音,原籍台湾,作品城南旧事。2、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盖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最后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3、“推敲”一词的来历:唐代诗人贾岛进京赶考,骑在驴背上吟了一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遇上韩愈建议他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4、鲸的繁殖力很差,数量已经急剧减少。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目前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5、布封是18世纪法
2、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6、中外著名的科普名著,如,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的,法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7、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8、漫画集父与子是德国卜劳恩的作品,反映了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9、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3、“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0、“大公无私”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有一位官员叫祁黄羊,他为人正直,祁黄羊狐做南阳地方官,推荐儿子祁午做朝廷法官的事情。 一、文学常识 1、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作家( );昆虫记的作者是( );珍珠鸟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慈母情深的作者是(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 );纸船是著名作家( )的一首诗;学会看病的作者是( );落花生的作者是( ),他以( )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 )的人
4、。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写的是小学生苗苗与文学大师季羡林关于读书的访谈录。3、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尤安艾肯。4、松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博物家、作家( )。他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 )。 5、森林报是丰富有趣的报纸,是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 ) 6、漫画集父与子是英国作家埃奥卜劳恩的作品,反映的是父与子之间有趣的故事。( ) 7、“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主席写的。( ) 8、成语故事“大公无私”中的主人公是( );成语故事“水滴石穿”中的主人公是( );“推敲”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唐代大诗人(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我现在是走在18世纪初美国长岛的森林中。我步履匆
5、匆,树木,鲜花都从身边闪过。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平凡的乡间小屋,一位微笑着的妇人站在院中等我。我一阵激动,冲了过去:“啊,您就是”妇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把我领进小屋,我正好奇地环视着房屋,突然,一条长帕蒙住了我眼睛。“来,孩子,让你体会一种新的生活。”我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上的楼,在那里,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凯勒。我静静的摸着她的手,她的脸,可脑中没有一点印象,眼前仍旧一片漆黑。“我想你很消沉,你并不快乐。”“啊,没有。我生活很充实,很忙碌,我时常感到累简直来不及想其他。”“那么来吧,说说你在路上见到的。”“我,看见了森林,还有花,有小溪。”“你听见可爱鸟儿的歌唱了吗?”“不,没
6、注意。”我笑了。“那树是什么样子的呢?”“跟其他树一样,很普通。”这是我和凯伦,也可以说是和麦西夫人的对话。我觉得这是一些多么无聊的问题,我迫不及待地要开口询问海伦是如何能磨练出那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博大的善良。这时,海伦却吸引着我,摸索着走出小屋。她的脚一接触地面,就快步走起来。这对于我这个看不见的明眼人,是多么困难。突然我们停住了,海伦握着我的手,一动不动。四周静下来了,我脑子里很乱。但渐渐的,耳中传来几声鸟叫,我渐渐听的出神起来,小鸟清脆的声音,时而欢快,时而低沉,仿佛在表演一首乡间小调,我不禁微笑了。我的手接触到了冰凉的东西,噢,是小溪。溪水淙淙从我指间流过,跳跃涌动,好象是有生命,在吻你
7、的手心。我站起身,手中又接过了一片叶子。我开始用指尖触摸它的纹路,它的表面光华而清凉。“一定是一片新绿的嫩叶!”我嗅着它的气味自语道。整个下午我们都在森林中游荡,我们一切触摸那大树苍老的树皮,摩挲花儿柔软而卷曲的花瓣或是躺在林边草地上,感觉和风吹拂我的脸和头发,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我越来月急切地渴望亲眼看一下这美丽的地方。我悔恨,怎么刚来时没有发现呢?黄昏时分,我欢跳着回到小屋。我眼前的长帕终于被解下来了。迎接我的是两张脸:一张是年迈却又和蔼的脸,而另一张,充满生气,还带有更多更多我在今天上午还不一定会读出的东西的海伦.凯勒的笑脸。“谢谢!”我无比激动地拥抱着他们,“我终于懂得了热爱生活!
8、”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们好象是新生的似的,如此的新亮,可爱。“是啊!”我叹到,“能够这样的热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畏惧呢?”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博(bo bu)大 卷 (juan juan)曲2、给下列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磨练( )( ) 反义词:平凡( )(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无聊 超乎常人 4、划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5、读下列的句子,说说破折号的用法:(1)在那里, 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凯勒。( )(2)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们好象是新生的似的,如此的新亮,可爱。( )6、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海伦在一起的一天生活,
9、请你根据以下时间,归纳他们的生活内容一我的心情变化。上午,“我”下午,“我”黄昏,“我”7、“我”两次进入森林,两次进入的方式一样吗?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8、一天的生活使“我”终于懂得了热爱生活,你懂得“热爱生活”的含义吗? 9、说说你对“能够这样地热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这句话的理解。 10、读了这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八、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 (挣脱、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英国一个
10、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 (坚固、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不去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竭尽全力)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老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小镇
11、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竟然)越过。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选词填空。(划去括号中)2、根据意思写词。(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语。)(1)特别打制。 ( )(2)小镇居民故意将牢门没有上锁,让胡汀尼搞不清其中的缘
12、由,由此考验了这位大师。( )3、用“ ”划出短文中揭示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1)胡汀尼是一位 ( ) ,他的绝活是 ( ) ,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 ( )。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 ) 。(2)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 。5、写出你读了短文后,从下列句子的悟出了什么,注意加点的词语。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6、你觉得心中的那把锁是指 7、由胡汀尼的失败,你想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失败了吗?短文中说“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你的见闻,对这位一代
13、魔术大师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对他提些建议,可以举个事例谈。“先生,您认错人了”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巨有高学历的人。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了人。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1、 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 )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4、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是因为:5、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考的是:( );第二关考的是:( ) 。6、读了这篇短文,你还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