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数、质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是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但在上课前我就听邓老师说了,我们五(一)班的同学们在数学课上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最肯动脑筋思考.希望今天同学们把你们的这些优点都展现给在座的老师们看看,好吗?一、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教室里很热闹,有许多的人,你能把我们教室里的人分一分类吗?
2、(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身份、男女、胖瘦等)师:看来要把事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很重要。那么我们学过的自然数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生:偶数和奇数(根据能否被2整除)师:看来五一班的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同学们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就用找因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一分类。二、进行新知学习。复习怎样找一个自然数所有的因数?师出示:1、2、4、9、11、12、15、29这些自然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所有因数并板书:1的因数:1 2的因数:1、2 4的因数:1、2、4 9的因数:1、3、9 11的因
3、数:1、11 12的因数:1、2、3、4、6、12 15的因数:1、3、5、15 29的因数:1、29 师:观察上面各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有因数1;每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是1;有的只有一个因数,有的有2个因数,有的有3个及以上的因数) 师:你能根据它们因数的个数多少把它们分一分类吗? 板书:只有1个因数的:1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2、11、29 (引导学生思考:只有两个因数的,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引出质数的概念。) 有3个或3个以上因数的:4、9、12、15(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数有什么特点?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引出合数的概念) 提问:质数有几个因数?合
4、数至少有几个因数?并思考分质数、合数的依据是什么? 想一想:1的因数有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 师:这就是自然数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现在你能把上面这些数分别放入到它们各自的“家里”了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三座房子,下面分别写上质数、合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猜一猜:质数有多少个?合数呢?(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质数和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 45 6 7 30 13 1 25 学生独立完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来判断;一个合数,只要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因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因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四、练习巩固 填空质数有( )个约数,合数至少有( )个约数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在1、2、4、10、11这几个数中,()是整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判断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全课总结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