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大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10单元(动脑筋)
《狮 子 和 兔 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学习课题。
1.(课件出示狮子图片):孩子们,看谁来了?和他打打招呼吧!就是这只狮子,他力气可大了,脾气也很大呢!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可是有一天,他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儿,还和一只兔子有关呢,怎么回事呢?我们去看看吧!
2.师板书课题,生书空。提醒:狮(左右结构,反犬旁)、兔(最后一点)
3.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字音:孩子们读得特别认真,词语宝宝来挑战你们了!(课件出示生词)
1)(出示认读带拼音词语):生自读、指名分行读(相机纠正字音)、齐读
2)(出示去拼音生词):真能干!去掉了拼音帽子,你还有信心吗?开火车指名读(根据情况,纠正字音)、齐读。
3)生齐读卡片。
过渡:字宝宝回家了,我们也回到课文里,看看谁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更通顺。
4.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当好小评委。师相应指导重点词语:又疼又痒、 筋疲力尽、 纵身。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生齐读第1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问题提示:“百兽之王”是别人给他封的称号吗?他凭什么这样认为呢?
3)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只狮子怎么样?指名说。(骄傲,目中无人)指名有感情读第1自然段。
4)生有感情读第1自然段。师带读,强调“自以为”“根本”。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2—7自然段
1. 引读第2自然段:一天,这只骄傲的、力气大,脾气也大的狮子遇上麻烦事了。
2.狮子想立刻把红蚂蚁赶走,可是他的行为却让蹲在一边的小兔子怎样啦?(板书:笑)。
3.自主参与,合作交流:
1)请孩子们认真读3—7自然段,勾出兔子笑的语句,看看他一共笑了几次?想一想兔子到底在笑什么呢?
2)同桌交流。
4.生汇报:1)兔子一共笑了两次。
2)第一次是第4自然段: “兔子蹲在一边‘哧哧’地笑。” (课件出示)
第二次是6段:兔子笑嘻嘻地说:“如果红蚂蚁叮在我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课件出示)
5.兔子第一次笑是怎样笑的?生模仿动作。 那这时他在笑什么呢?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读第3自然段。
6.学习第3自然段:
1)狮子被红蚂蚁叮得又疼又痒,他怎样做的?生汇报。(板书:跳、吼、蹦、翻滚)生齐读相关语句。
2)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指名汇报。
生:吼着。(师指导:你觉得他可能在吼什么?指名模仿狮子大声吼或说对红蚂蚁吼的话。)
3)为了赶走红蚂蚁,狮子可能还会做什么?指名汇报。引读:他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4)狮子此时的心情怎么样?指名说。(难受、暴躁),试着有感情读一读。指名读,评议。
5)他费了这么大的劲,可是结果呢?引读:(累得筋疲力尽,还是没赶走红蚂蚁。)这时候,他只能怎么样啦?
6)可这时,兔子却还蹲在一边“哧哧”地笑,他到底在笑狮子什么?指名汇报(愚蠢、可笑)。
7.狮子被兔子的笑激怒了,他终于(生:恼羞成怒)。引读5段狮子的话。指名体会读。评议。
8.恼羞成怒的狮子知道怎么赶走红蚂蚁吗?于是兔子决定帮帮他(课件出示插图)
1)你看到兔子在怎么帮他?指名汇报。
2)兔子在帮别人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怎样?
3)从他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汇报。生齐读兔子的第二次笑:(课件出示)。
9.而这时累得筋疲力尽,毫无办法的狮子,听到兔子的提醒,他会想?指名汇报,引读第7自然段。
10.狮子浑身轻松极了,这时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教育,读中感悟:
1.(出示课件:8段):生齐读。这回狮子到底明白了什么?
2.总结:是呀,狮子不仅明白了自己不能太骄傲,要多听取别人的建议,他更明白了(生齐读兔子的话)。那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得(动脑筋)(板书:动脑筋)
3.从兔子的两次笑中,也让我们明白了(引读: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4.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我们的感情去体会这个有趣的故事吧。(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狮子 和 兔子
跳 吼
蹦 笑 翻滚
动脑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