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写12个字。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粥、匙、稠”是翘舌音, 注意“腻”字是鼻音n;从字形上来说,“腻”字右边不要多写一撇,“褐”字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要结合词语来进
2、行。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搅和、沸腾”等词语的意思。2.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关键语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受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时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谐、温馨的图景。本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3.表达运用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情形,展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
3、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描写腊八粥的段落,写一写生活中最喜欢的食物,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4、板书课题:腊八粥)4.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腊八粥的资料,在课上交流,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板块二 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l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l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腊 粥 腻 咽 匙 搅 稠 肿 熬 褐 缸 脏(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重点指导“匙”的读音。钥匙(shi) 汤匙(ch)“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5、 可靠 罢了 要不然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总之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4)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教师相机正音。3.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示例:生1: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生2:作者主要写了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生3: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时的惊奇,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4.同学们刚才的概括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生:对于写事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教师小结: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你
6、们可以紧扣文中的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板块三 深入文本,层层剖析1.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3.细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
7、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4.学生交流。(1)“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2)抓住重点词句,如“糊糊涂涂”“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想象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时的感觉;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沸腾的粥是什么样子的,从“叹气”一词体会运用拟人的写法的好处,感受腊八粥的美味。5.指导朗读,指名学生读。6.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的铺设,吊起学生的胃口:是怎样的粥有这样的魅力?从而使学生
8、产生走进文本、研究文本的欲望。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过程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腊八粥,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2)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诱人的?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那么第219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等粥、喝粥。(板书:等粥、喝粥)课件出示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等粥”的?盼粥想粥猜粥看粥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析八儿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体会八儿的心
9、情。(板书课题:腊八粥)【设计意图】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学习开始时,教师采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板块二 精读感悟,品析形象过渡:美味的腊八粥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都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的人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1.盼粥。(1)默读第28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喜得快要发疯了”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
10、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了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中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3)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粥一旦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2.想粥。(1)分角色朗读
11、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体会八儿的馋嘴、可爱)课件出示“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呀!孥孥说得对。”“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4)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3.猜粥。(1)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
12、的?课件出示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并画下来。(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妙极了)4.看粥。(1)教师读第14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时,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此时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
13、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课件出示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3)找出关键词和第13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4)看了腊八粥之后,八儿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设计意图】品读描写八儿的语句,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通过交流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板块三 感悟表达,拓展阅读1.作者沈从文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
14、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八儿这么想喝粥,他喝到了吗?(板书:喝粥)课件出示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1)指名学生读。(2)喝到了妈妈煮的腊八粥,八儿又有什么表现呢?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八儿的语句。(3)可以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八儿喝了腊八粥之后的心理?(板书:满足)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小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喝腊八粥的情景。4.一枚大得
15、吓人的赤枣,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的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5.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6.名家阅读:推荐课后阅读冰心的腊八粥。【设计意图】为了拓展延伸,加深感悟,主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手法,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完成读写之间的迁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1.突出主体,注重层次。在教学中,我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读中感悟,悟中品情,引导学生抓住八儿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抓住孩子们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
16、合孩子们阅读的方式 ,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也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从而能更清晰地理解课文。2.主线清晰,细节生动。为了分析作者如何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从八儿的心理变化这一线索入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会八儿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再用同样的方法感受八儿从“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让孩子们轻松地感受到一个孩子那天真和嘴馋的情形,进而能感受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3.朗读训练,读出个性。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因此,要让
17、学生充分地读,如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对话读等。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验,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din zhu y shan sho wi yu y l tn m hu hu li chn mn 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琼浆(qin qn) 妩媚(w w) 花苞(bo bo)磅礴(pn bn) 岷山(mn mn) 沉着(zhe zhu)三、 比一比,再组词。僧(_) 妹(_) 桥(_) 浑(_
18、) 浩(_) 增(_) 昧(_) 侨(_) 辉(_) 诰(_) 四、 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心(_)神往 (_)然不同 不可开(_) 井然有(_)龙风呈(_) 横七(_)八 天(_)之音 千(_)一发1男子驾驶摩托车被洪水冲跑,_之际,消防官兵成功解救。2两个小孩在院子里打得_。3对许多驴友来说,西藏一直是令人_的地方。4每天早上,我家门口小路上都会_地停着很多共享单车。五、 请你把关联词送到合适的句子中,再任选一组关联词造句既又即使也因为所以所以是因为 无论都1._说你今天留下了遗憾,_你来迟了,没有听到月光奏鸣曲的现场演奏。 2.蒙娜丽莎的微笑_让人感觉得到舒畅温柔,_让人感觉得到略含哀伤
19、。 3._多么远的剧场,_演出到多晚,我_场场必到,直到演出结束。 4.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_不能丢弃用笔书写。六、 按要求写句子。1有了这片绿树。我们守住了这片土。(加上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2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用加点字造句)_3用夸张的手法补充句子。这里的风沙真大,_4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改为转述句)_七、 回顾课文内容填空。1.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教地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体的“一”字,他就是_。这学期我们学过他的_,我还知道他的_等作品。2.谈到“知音”,我便想起_和_两个人,“高
20、山流水”常用来比喻_。3.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_,被誉为“_”,月光曲是他即兴创作的音乐作品,我还知道他的作品,如_。八、 课外阅读。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杨红缨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孙漂流记,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毛笔写的: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赠维儿下面落名吴敬山。吴故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送书的时间是3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
21、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学生会存 赠缅儿下面落名是吴维。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孙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后来,鲁滨孙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
22、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做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若干年后,鲁滨孙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又过了好几年,鲁滨孙在孤岛附近发现一般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我很喜欢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我也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篮子,挂
23、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鲁滨孙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本文选自杨红缨男生日记,有改动)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孙漂流记,小说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B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C这本书扉页上写有爷爷给“我”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D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2下面这句话插入文章_比较合适(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A第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B第自然段
24、和自然段之间C第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D第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3吴缅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是因为( )A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B鲁滨孙非常勇敢,救下“星期五”。C鲁滨孙身着羊皮短衣短裤,样子非常酷。D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读书笔记可以围绕_、_、_这三个方面来写的。5文章描写了“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6先写出文中的一句名言,再结合你自己的经历或读过的书说说你的理解。_九、 轻松写作。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美丽而精彩,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多美的东西。请以“身边的美好”为题,写一篇记叙
25、文,写出你心中美丽的景、美丽的物、美丽的人_参考答案1、点缀 衣裳 稍微 幽雅 绿毯 模糊 花蕾 蝉鸣2、qin w bo pn mn zhu3、僧袍 姐妹 桥梁 浑然 浩大 增速 暧昧 侨民 光辉 诰命4、驰 迥 交 序 祥 竖 籁 钧 千钧一发 不可开交 心驰神往 横七竖八5、所以; 是因为; 既; 又; 无论; 无论; 都; 即使; 也6、1.因为有了这片绿树,所以我们守住了这片土。 2.我们一到江南,就不想再离开了。 3.都要把高楼大厦吹歪了。 4.老人说,那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7、鲁迅 少年闰土 朝花夕拾 狂人日记 俞伯牙 锺子期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音乐家 乐圣 命运8、
26、1C2B3D4书的来历 书的主要内容 读书的感受 5形象地体现出鲁滨孙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在字里行间表达对鲁演孙的崇敬之情6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理解: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与危险斗争的勇气。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危险的心理,因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9、范文:身边的美好生活就像白开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可是,在普通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留意罢了。在小区里,开着许多鲜花,有桂花、菊花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桂花长在我家门前的大树上,橙色、黄色的都有,一小朵一小朵
27、的,让人觉得更加可爱。菊花开在我们家门口的花坛中,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开放在一起,并没有显得十分格格不入,而是融为一体。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每一朵的样式都不一样,姿态也不一样。菊花就隐藏在他们之中,细细长长的“花瓣”拼凑在一起,形成一朵十分美丽的菊花。在花坛中,菊花显得形式单一,不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开得旺盛。花朵在蓝天白云骄阳的辉映下显得更加美丽。就像在茫茫大草原中的那种感觉,闻着花的芳香,使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时间的流动。在这里十年,都不曾想过这里的美丽,这里的自由。多少次经过这里,也只是匆匆地走过,也不曾看过这儿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就像哲学家说的:“单凭思想而不劳动,当然不能生活,但一生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那更加没有意义。”我们应该多留一些时间,去看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才是生活的真谛呀!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