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物评价认知背后的亲缘派系网络小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106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4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评价认知背后的亲缘派系网络小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物评价认知背后的亲缘派系网络小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物评价认知背后的亲缘派系网络小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5 卷第 3 期南阳理工学院学报Vol.15 No.32 0 2 3 年 5 月JOURNALOFN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May2023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认知背后的亲缘派系网络小议苏全有(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从文本解读来探究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其局限在于文本研究并不能提供完整的语境,因为亲缘派系网络往往会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言行。如忘山庐日记中孙宝瑄对李鸿章在对日主和、联俄两大问题上的认同,并不能使我们得出孙乃主和人物。当然,历史是复杂的,亲缘派系网络亦并非可以套

2、用解释所有问题,这可以从孙宝瑄与陈璧的矛盾关系等例子中看出。关键词:亲缘派系网络;孙宝瑄;李鸿章;忘山庐日记;网络史学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132(2023)03-0121-03DOI:10.16827/ki.41-1404/z.2023.03.023史学中的人物研究,学界长期以来习惯于以文本解读为支撑,这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问题在于,文本研究并不能提供完整的语境,因为在许多时候,多种因素影响着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若是仅仅着意于表面的文字解读,则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失之于简单,甚而有悖于历史的真实面相。但若仅以亲缘派系网络为主要依据,结论亦往往背离事

3、实,这可从孙宝瑄的关系网络看出。一从孙宝瑄对李鸿章的认同看亲缘派系网络亲缘派系网络影响下的孙宝瑄对李鸿章的认同,是广泛存在的简单化案例之一。忘山庐日记中涉及众多近代著名人物,作者孙宝瑄对之多有评价,这其中就涉及李鸿章。孙宝瑄在日记中对李鸿章的评价,主体涉及对日主和、联俄两大问题,其认知趋向是较为充分的认同,这可从其多有为李辩护的言辞中看出。关于对日主和问题,光绪 20 年 11 月 30 日孙宝瑄在日记中说:“闻钦命张荫垣樵野为全权大臣,邵小春副之,诣东洋讲和。又闻邵辞不胜任,改命李经芳,未知确否。边事如此,不得已出此下策,非可战而和者比也。彼中朝士大夫,动以和为耻,其心固可嘉,抑思为朝廷谋所

4、以为战之具耶?战无可恃,而又耻言和,是以宗社生灵作孤注也。噫!”158叶景葵在谈及忘山庐日记 时曾提到孙于“甲午平壤丧师,上书主和,谓晚明耻与本朝言和,以致亡国。为主战派所訶,奉母出都,寓沪八年。”2基于对主和主张的认同,孙宝瑄对安维峻御史弹劾李鸿章一事否定立场鲜明。他在光绪 20 年 12月 20 日的日记中说:“余昨见安御史奏稿于书肆中,其所言仍劾合肥,语多井市无稽之谈,肤浅已极,文亦夹杂,不堪入目。不意此君竟自鸣得意,于原折掷还后,令人各处传写,已遍都市,适足资为笑柄焉耳。”164刘光第集中曾记此事:“甘肃安小峰(维峻)侍御,奏参李鸿章,中有皇太后遇事牵制,何以对祖宗天下之语。皇太后震怒

5、,皇上遂将安御史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虽无人敢为继起,然众心好义,共集有七八千金(或云万金)赠伊安小峰之名于是大噪。”3于此可知孙宝瑄的看法与时论很不合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孙的立场倾向。四年后,孙宝瑄的主和立场依旧。光绪 24 年 8月 8 日,他在日记中说:“世或以今之主和为是,遂欲为昔日之秦桧原者,是大不然!夫桧诚宋之奸臣也。当是时,外有韩蕲王、岳武穆、吴玠、刘錡诸将,皆有材勇能用兵者,使能壹号令,明赏罚,力与金人战,中原无不可复,岂可与今之时势同日语哉?且金人之惠然肯与宋和者,亦深知不能与宋敌。若力可吞宋,必为元世祖矣,尚容南人之偏安耶?或曰:日本之实力,实能吞中国者,何以肯和?曰:

6、此因欧人通商牵制故耳。否则,必不免焉。要之,日本决非金比,而宋人亦非今日之中国比也。”1259主和之外,则是联俄。在联俄问题上,孙宝瑄对李鸿章的评价稍有反复。光绪 24 年闰 3 月 12 日,孙宝瑄在日记中非常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 15 卷同情李鸿章的联俄政策:“当俄人之索租我旅顺,英使累来译署劝我拒绝。李傅相谓曰:敝国兵力势不敌俄,贵国能以兵相助否?答曰:不能。虽然,贵国决不可轻许。逾数日,俄使突至译署,称有要事与傅相语。良久,傅相来,俄使谓曰:适奉敝朝廷命,所索旅顺限一日责贵国覆。允我则已,否即宣战,速往见汝大皇帝商之,我坐是以待。傅相无如何,即入见。上问曰:我国果能与俄战否?曰:不能。英

7、能助我以兵否?曰:不能。于是君臣相对痛哭,遂令傅相还署与俄使画押。观此等情状,而人犹傅相有受俄人赂及卖国等事,亦不辨自明矣。”1195而到了八国联军侵华后,由于当时我国形势危殆异常,孙宝瑄的看法有所变化。光绪 27 年 1 月21 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余与合肥虽至戚,甲午以前每每痛诋之,自审知中外政务以来,始不敢厚非,稍稍敬重之。凡遇訾议合肥者,必为力辨,非袒其私,欲伸公义于天下也。其后闻人言合肥联俄,余不信,曰:此诬合肥也。辽东地俄代索还,有功于我。俄权势大伸于东方,天为之也,何能咎合肥。昨闻盛京卿言,始知合肥果袒俄者也,果受俄愚者也。不信各国而信俄,不信刘、张而自信,使果允俄和约,列强将援

8、例效尤,酿成支那瓜分,谁尸其罪欤?合肥,合肥!其知所变计哉!”1310不过,指斥李鸿章的看法只是一时之念,很快,孙宝瑄在联俄问题上就又回复到旧有的同情立场之上了。光绪 27 年 9 月 19 日他的日记中记载道:“余方悟联英联俄,与从前之主和主战,无以异也。主和之辱国,联俄之受欺,人人知之;然而不敢不主和,不能不联俄者,势为之也。俄人虎狼之国,据我之背,兵又最强,若稍稍开罪,则我国葬其腹中矣。英、日政府之用心,路人皆知,岂真能助我耶?是故卑辞屈礼以事俄者,迫于不得已,非乐为之也,盖与主和之命意同也。”1414光绪 28 年 4 月 1 日,他在日记中又说:“昔周王命秦伯逐西戎,尽以丰岐地赐秦,

9、犹近日李文忠假俄势退各国兵,即以东三省根本地利益赠俄人,莫非天意也!”1514对日主和、联俄两大问题尽管都仅仅属于外交层面,然这却是评价李鸿章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由于孙宝瑄持有认同态度,因此他对李鸿章的看法也就可以想见了。孙宝瑄对李鸿章期许备至,他说:“余尝称李合肥为救时良相,可例以郑子产,惜不能重用耳。”1167“余以唐宋名臣八人,拟今日之李傅相。曰托身强后,持正不阿,似狄梁公。曰勋业盖世,尽忠朝廷,似郭汾阳。曰朝纲纷变,身居事外,似裴晋公。曰名高望重,未忘科第,似李赞皇。曰心迹光明,不学无术,似寇莱公。曰豁达大度,恩怨两忘,似文潞公。曰覆军折将,败非其罪,似张魏公。曰奉公洁己,横被贪名,

10、似余蕲州。”1289其期许有加可谓是无以复加。在这里,笔者并无意于仅仅局限于孙宝瑄对李鸿章的认知倾向,而是关注孙的认知背后的趋动因素。若只是就文本自身解读,那么,得出孙宝瑄乃是持主和倾向的官员是十分自然的,可这却并非问题的全部。如若不去探求其主和的背后因素,则我们的认知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就孙宝瑄而言,他的妻父李瀚章是李鸿章之兄,正如他自己所说,与李鸿章是“至戚”。如此的亲缘网络不可能不对孙宝瑄产生影响,甚至我们可以认定,亲缘网络对孙的看法是决定性的。因此,文本表象的解读结果 “孙宝瑄倾向主和”之所以有欠全面,就是由于其动机因素:亲缘网络趋向下的观点生成。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是孙宝瑄主

11、和,而是孙因李鸿章而主和。孙宝瑄的主和解读,一定要重点梳理李鸿章的因素,否则就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测,若是在其他外交问题上,排除李鸿章这一亲缘网络因素的干扰,也许孙宝瑄就未必会主和,甚至是恰恰相反。孙在日记中曾言道:“兵家有言:攻击者,最善之防御也。是故能战而后能守,能进而后能退。”1906对国内蜂起的革命风潮,光绪 32 年 10 月孙宝瑄认为:“江西萍乡革命军起,官军一战而败,巡抚吴重熹以电奏迟,受申饬。盖地方防营皆不可用,须合他省兵会剿。”1948关于德国在山东势力的扩张,光绪 33 年 9 月孙宝瑄感叹道:“山东滨海一带,德人权力,几至无限,迥非他国之在华者可比,故

12、与办交涉极难。”11093上述看法显然与孙宝瑄的总体主和思想不相吻合,此中矛盾表象背后的解释,只能归之于李鸿章,只能归之于亲缘派系网络。一言以蔽之,置亲缘派系网络于不顾的人物思想文本分析,往往易于失之于简单化。二亲缘派系网络的局限性当然,历史是复杂的,亲缘派系网络亦并非可以套用解释所有问题,这可以从孙宝瑄与陈璧的矛盾关系中看出。孙宝瑄于光绪 33 年 5 月 27 日任职邮传部庶务司的正稿11046,到 6 月 1 日,随他“办事最得力之员曰 恩 培,竟 无 故 咨 回 吏 部”,以 至 孙 感 叹:“冤221第 3 期苏全有:人物评价认知背后的亲缘派系网络小议哉”11047,并“为其称屈,且

13、向陈公昌言之。不期为报馆所闻,竟登载焉。”陈璧“见而大怒”,怀疑是孙宝瑄所“嗾使”,于 13 日“呵责”于孙,忿忿不已,“逢人遍告”,说孙“负之”11051。陈璧对孙宝瑄不满,而孙对陈也是多有抱怨,他认为“陈玉老理繁治剧,眼敏手辣,不得谓无才者,然性太褊急,以意旨为宪法,喜怒为是非,司员皆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语云:大弦急,则小弦绝。又云:水至清则无鱼。为政当责大指,不苛小。玉老抑何其不惮烦也!”11052“小人而据高位,必将倚势而凌践其下,使人离心叛志而后已。吾知其不久也。”“何以谓之小人?曰:遇事苛诘琐求,不知大体,所谓斗筲之士,何足算也!名之曰小,乃最的当之名词。”11054孙宝瑄指斥陈璧

14、“苛小”,较可信,因盛宣怀档案中有记载称:“福州(陈璧 引者加)到部,以苛细为主,于部务毫无起色”461。7 月 7 日,孙宝瑄“以庶务司事多人少,因开列各种事宜单,请多派人岂知陈茫然不省,且笑曰:吾有一人,即足任十人之事;如尔之才短者,无怪其輈张失错也。”孙“闻之,遂有去志”,并于次日“遣仆投余辞邮部书”11060-1061。上述孙宝瑄与陈璧的矛盾就不可以传统的派系观念来区分、理解。陈璧属袁世凯系5-6,而孙宝瑄之兄孙宝琦为袁世凯所赏识,提携有加7-8。那么,可不可以将孙宝瑄与陈璧的矛盾归之于派系内的矛盾呢?结论是不可。如袁世凯与岑春煊相对立,而孙宝瑄却对二者均充分认同。孙在日记中对袁世凯抱

15、有殷殷期待:“袁项城积年为朝廷所倚重,权势熏炙,海内莫不侧目而视,政府亦几惮之。由今观之,固自君子也。不然,彼何苦自解其兵权?虽然,袁犹有虚声,足以震慑远迩。袁失兵柄,为袁计则安矣,吾为天下危之。”1951“朝廷频年凡百作为,无一是者,惟此次用项城为相,内政外交悉以畀之,差强人意。”11070“袁项城外交不恶,能任艰巨,不 避 怨 谤,以 外 无 人。惜 坐 政 府 权 分,不 能 如志”11101。对于岑春煊出任邮传部尚书,孙宝瑄也多有赞美之声:“振贝子受段献歌妓一事,京报蚤登之,段颇欲自辨,然外间喧传,遂登白简。衮衮朝贵,其肆然无忌,竟以国家之土地生民,供其纵欲之具,可谓暗无天日。犹赖岑帅

16、之突至,以霹雳手段为政府当头棒喝,岂不使人可爱,岂不使人可敬!”“岑尚书乃一活炸弹也,无端天外飞来,遂使政界为之变动,百僚为之荡恐,过吴樾怀中所藏者远矣!”11020由上可知,孙宝瑄对袁世凯和岑春煊都予认同。综而论之,亲缘派系的关系网络是复杂的。我们不能因孙宝瑄与陈璧有矛盾,就认定孙属岑春煊集团。类似的佐证所在多有。以盛宣怀为例,袁世凯与瞿鸿禨相对垒,盛则与袁世凯矛盾突出,依理盛应与瞿接近,其实不然。据盛宣怀安插在北京的密报称:“邮部风潮 紧急时,群 议 应 起 公 为 尚,方 为 合宜。”“公若无九公(瞿鸿禨 引者加)从中阻止,恐早已将起,年内颇谣说,甚非无因,皆由公道公论”439。对此,盛

17、宣怀颇为不解,他致函陶湘道:“善化(瞿鸿禨 引者加)反对,不知因何事故,我竟看不出来,而人人皆知之。兄近来尚能与桂辛晤谈否?便中请密探其意之所在。来示:善化既与西平(岑春煊 引者加)团结以攻本初(袁世凯 引者加),彼固早知本初与我反对,而又阻我,实所不解,桂辛当能知其详,务速查明密示为盼。”441陶湘随后回复称:“现在九公虽不直于本初,然其为人决非因此而便与本初不洽之人相关切。”446于此可知清末内争之纷繁,简单的亲缘派系划分根本无助于厘清历史的真貌。总之,亲缘派系网络作为一个复合体,无论是漠视还是简单的套用都不可取。历史是一块玉,不是玻璃。历史不是一道单纯的风景,也不是文人雅士休憩的庭院,随

18、便看看就能领略其中的美感。历史就像一个迷宫,布满智力机关的迷宫,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出口,这将导致你丧失游玩的兴趣。历史更多的是暗流。历史学显得是那样的复杂迷茫,研究者的智慧阳光决然不可扑朔迷离。参 考 文 献1 孙宝暄.忘山庐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 顾 廷 龙.叶 景 葵 杂 著 M.上 海: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32.3 本书编写组.刘光第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6:260.4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辛亥革命前后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5 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 1 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33.

19、6苏 全 有.清 末 邮 传 部 研 究 M.北 京:中 华 书 局,2005:69.7 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27.8 杨树标,王国永.袁世凯家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56.(责任编辑:李建中)(下转第 128 页)321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 15 卷(05):136-140.4 韩燕平.泰国的音乐和舞蹈J.中国音乐,1993(04):33-36.5 张丹宁.民间音乐因素在郭祖荣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201-202.(责任编辑:张雅)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HIS

20、TORICAL PROCESS OFTRADITIONAL THAI MUSICNI Xu(Art Institute,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Thai music,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hai music from its own national cond

21、itions and external factors,and affirms and reflects on the“inclusiveness and open-ness”of traditional Thai music by drawing on foreign music culture.Key words:Thailand;Traditional music;Historical process;reflect(上接第 123 页)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KINSHIP CLIQUE NETWORK BEHINDTHE COGNITION OF CHAR

22、ACTER EVALUATIONSU Quan-you(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Abstract:To explore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historical fig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 interpretation is limited by the fact that text research can not provide a complete context,becaus

23、e the kinship clique network often affects peoples thoughts and words.For ex-ample,Sun Baoxuans recognition of Li Hongzhang on the two major issues of harmony between Japan and Russia in Wang Shan Lu di-ary can not make us conclude that Sun Baoxuan advocates peace.Of course,history is complicated,and kinship clique network cant be used to explain everything,as can be seen from examples such as the confli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 Baoxuan and Chen Bi.Key words:kinship clique network;SUN Bao-xuan;LI Hong-zhang;Wang Shan Lu diary;network history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