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有序排列 设 计 者 王聪颖
单 位 赤峰市阿旗天山实验小学 授课年级 三年级
章节名称
数学广角——搭配(二)
学 时
1学时
课标要求
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排列中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思维基础上,继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写有0、1、3、5的4张卡片。
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首先我们玩个数字游戏,利用这一情境导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通过情境很快投入到本课的学习。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目的是:抓住 “童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环节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用2、7、8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27.28.72.78.82.87
通过本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心智的学习做准备。
环节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探究:用1、3、0、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等活动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进行交流。
准确把握数学的学习起点,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含有“0”的4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这一活动体现了目标一。
环节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怎样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之间进行比较、质疑、评价。
总结:按顺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通过对不同种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按顺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达标检测
1. 拉动纸条,看看可以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录下来.
2
4
5
1
6
8
2.用2、5、7、9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本节课通过设计生活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受排列与组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看待事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有序排列
固定十位 固定个位
1 0 1 0
1 3 3 0
1 5 5 0
3 0 3 1
3 1 5 1
3 5 1 3
5 0 5 3
5 1 1 5
5 3 3 5
按顺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