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5A
Unit 2 Mocky’s bad day (第三课时)——说课稿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Mocky’s bad day一课的第三课时。本册书在一开篇就出现了一般过去时这个新的语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中,不提倡就语法而讲语法的教学。因此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学习直到吸收和运用就非常重要了。第一单元里,主要是让学生对这个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动词过去式的出现并不多。而进入这个单元,动词过去式就大量地出现了,同时要求学生用What did you do? I did sth语句来进行交流。落实到我这个课时,就是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在talk together这个活动中感知目标语句Where were you? I was… What did you do? I did sth.。然后在朗读、讨论、交流等活动中把这课学习的动词过去式融入语句,进行运用。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动词过去式am/is – was, are- were, play- played, watch-watched, clean- cleaned, visit-visited, eat- ate, go- went等
2)学习对话Talk together, 进一步巩固句型: Where were you? What did you do? 询问他人过去所处地点和所做事情的信息,能用动词过去式进行回答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话练习Talk-together和Ask and find out,培养学生对过去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听力练习Listen and check,锻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捕捉重点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依据talk-together的对话,进行拓展,以口头表达为主,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动词过去式,用I did sth句型表达已经发生的事。
具体到教学环节上,首先是采用游戏引入教学,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让学生通过talk about the story、自读课文、用过去式填空等活动复习故事。从故事里巩固动词过去式以及包含过去式的语句。最后由对课题Mocky’s bad day的理解结束这个部分的教学。
过渡到Talk together部分,就是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中,层层递进,让学生感知和掌握目标语句在对话中的运用。观看光碟、跟读学习、自主阅读、齐读、 pair-work、角色扮演这几个不同的学习形式,给了学生集体学习、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语言感知、语言理解和语言操练,效果良好。最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讨论,说一说学生自己在学校做了哪些事,这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由一个引导性的学习过渡到一个开放性的讨论,学生的思路由课本知识扩展到了生活,语言活了起来,也缓解了在学习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个活动虽然给了学生拓展思维、表达思想的空间,但仍然是以本课的目标语句为基垫,也给后面的语言操练打下基础。
到了语言操练的环节,接是要让学生来说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I did sth.这个句子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结合一单元中所学的对自己过去所处地点的表达,就有了最后的这个类似于采访的一个活动。在这里,如果仅仅是提问、回答,那么语言就显得单调而乏味。学生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但是课堂节奏会显得沉重,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就会降低。因此,我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进行了延伸。(举例)这样一来,语言就更加丰满而生动了。另外,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就更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它不是一个个生硬的句子骨架,所有我们曾经学过的词句都能成为很漂亮的点缀。这样的语言才能吸引人。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老师在每一节常规课里都这样做,学生的知识就能自然地交织在一起,慢慢形成网状的语言体系。
最后,运用Uncle Booky’s blackboard,将焦点再次拉回到文本,把本课的重点语句又一次放到学生面前。这个活动中,学生对语句结构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和规范。作为本堂课学习最后的一个提炼。
展开阅读全文